专项分类训练:光现象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灯光下的手影 B. 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
C. 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 D. 海市蜃楼
2.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
A.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
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
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D.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
4.“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花_____(“吸收”或“反射”)红色光;看见水中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像。
5.
2020年6月21日,在日食发生时,小明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图甲所示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观看日食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比较简易的做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乙所示),太阳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6.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______,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7.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8.在“预防溺水”主题班会课上,主持人小明用光路图来解释“水池变浅”的道理:池底A点射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进入B点的人眼,C点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点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r。
9.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0.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
11.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
(2)海若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 .
(3)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
(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5)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
12.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定距离,铅笔在镜中不再能成像
C.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D.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13.小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玻璃板面镜成像特点,其中玻璃板和蜡烛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蜡烛的高度为6cm,蜡烛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为10cm。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高度为___________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___cm。
14.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其像会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5.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
(1)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______。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的像。
答案:
1.B
2.A
3.D
4.反射;折射
5.直线传播;反射
6.牛顿;光的色散
7.
8.
9.
10.45°;小于 ;增大
11.(1)光源(激光笔等);
(2)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在纸板上各打两个点,再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3)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4)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5)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12.C
13.虚;6;10
14.确定像的位置;远离;不变
15.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