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检测考试
化学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0:16
Na:23
C1: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古代在材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材料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
A.汉白玉
B.琉璃瓦
C.陶俑
D.青花瓷
2.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曾青(胆矾)涂铁,铁赤色如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侯德榜
D“沈卢”古剑“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N和0的气体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等于NA
B.1.0mol/L Na S0,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2Na
C.7.1g氯气与足量Na0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的水分子数为0.5NA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铝与CuS0,溶液反应:A1+Cu2=Cu+A1
B.金属铁与稀盐酸:2Fe+6H=2Fe”+3H↑
C.H,S0,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Ba+0H+H+S0,2=BaS0,+H,0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0H+C02=CaC0,↓+H,0
5.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Fe”、K、H、S0,2、C0、0H等6种离子。已知甲
烧杯的溶液显黄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Fe"、H、S0,2
B.K、OH、C0
C.C02、0H、S0
D.H、K、S0,
6.在一定条件下,某固态化合物X受热分解的反应为2X=A↑+B↑+2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
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密度的24倍,则X的摩尔质量是
A.12 g/mol
B.24 g/mol
C.48 g/mol
D.96 g/mol
7.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X、Y、Z三种元素,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0<
HY0,
A.非金属性强弱为X)>Y>Z
B.原子半径为X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X>HY>HZ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02和Si0,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两者物理性质相似
B.因为CaC0,+Si0,高温caSi0,+C0,t,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C0和Si0,都能与碳反应,且都作氧化剂
D.Si0,既能和Na0H反应,又能和HF反应,所以二氧化硅属于两性氧化物
9.以下8种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生成的有()
①Fe,0,②Fe(OH)3③FeCl2④Cu(OH)C0⑤A1(OH)3⑥Na,C0
⑦NaHC0g
⑧Na,0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如下操作,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选
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生成白色
原溶液中有
A
滴加BaCl2溶液
沉淀
S042
滴加氯水和CCl4,
下层溶液
原溶液中有
振荡、静置
显紫红色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火焰呈黄
原溶液中有
C
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色
Nat、无Kt
滴加适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
原溶液中有
再滴加AgNO3溶液沉淀
c
11.在常温下发生以下几个反应:
①16f+10Z+2X0,=2X+5Z2+8H,0.
②2A+B,=2A3+2B
③2B+Z=2B,+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发生2A”+Z2A"+2Z
B.Z,在①③反应中作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0>Z>B>A3
D.X2是X0的还原产物
12.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氨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
B.遇氯化氢产生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