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3年学业水平考试第三次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熔化 B.胆矾研碎
C.纸张燃烧 D.汽油挥发
2.下列制作衣服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涤纶 C.羊毛 D.丝绸
3.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4.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白菜 B.橄榄油 C.米饭 D.牛奶
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且能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是
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6.“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重要的特点之一。在加油站能闻到汽油的气味,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种类改变了
C.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D.分子间有间隔
7.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B.积极开发太阳能等环保新能源
C.改进化工厂的生产工艺,减少SO2、NO2、炭粒、尘粒等的排放
D.大量焚烧垃圾
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读取液体体积 D.取用锌粒
9.将少量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菜子油 B.面粉 C.花椒 D.食盐
10.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值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2 B.食盐水:7
C.肥皂水:9 D.炉具清洁剂:12
11.建立分类观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镁 B.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 D.空气
12.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引起失火,用湿抹布盖灭的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B.电路老化短路起火时,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
D.调大燃气杜的进风口,可为燃气的燃烧提供足够的空气
1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水,水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右图所示,a管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净水过程中,明矾可以吸附沉降水中的杂质
C.生活中,硬水可采用煮沸的方法软化
D.污水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中水,没有任何用途
14.氯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 B.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C.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5.玛巴洛沙韦(C27H23F2N3O7S)对甲型、乙型流感的治疗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玛巴洛沙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玛巴洛沙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1g
C.玛巴洛沙韦由5种原子构成
D.玛巴洛沙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23
16.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CH3OH)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B.从反应条件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从反应过程看: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D.从物质转化看: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
17.《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省古代劳动人民制盐的过程:“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多可造井取盐。……………牛曳盘转,辘轳绞力,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釜”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蒸发皿 B.“汲水而上”中的“水”里含有氯化钠
C.食盐是一种白色固体 D.此方法获得的盐为纯净物
1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将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向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97g水,混匀
B 验证木炭具有还原性 将烘烤过的木炭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中,振荡,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钡 加入适量硫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碳酸钙、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白色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足量水,观察现象并测度
19.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D均含碳元素,且C、D组成元素相同。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的生产。“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可通过置换反应生成D B.B一定是氢氧化钙
C.C可用作燃料 D.A-E五种物质中一定没有酸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款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逃生时使用的自救呼吸器。其设计思路如图甲所示,自救呼吸器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流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气时,单向阀A是打开的
B.生氧药品的质量会影响自救呼吸器的有效使用时间
C.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D.甲图中的储气装置就是乙图中的气囊
21.(7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水的电解,水由______________构成(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NaClO3),氧烛通过撞击发生反应放出氧气,主要反应的原理是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员在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中,体内钙会不断流失,因此需要补钙。青少年也必须摄入足够的钙,青少年缺钙会患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贫血 B.佝偻病 C.甲状腺肿大 D.食欲不振
(3)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用的是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砷化镓中砷元素(As)化合价为-3价,镓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尿液、水汽等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尿液中含有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高效的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2.(7分)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钙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碱,下列属于氢氧化钙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改良酸性土壤 B.配制波尔多液
C.治疗胃酸过多 D.刷墙、砌砖
(2)①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如右图所示,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物质,向其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X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可用该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选项 烧杯中盛放的物质 X溶液
A 表面锈蚀的铁制品 稀硫酸
B 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 稀硫酸
C 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硝酸银溶液
D 稀硫酸和硝酸铁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4)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②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1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______________NaCl(填“>”、“<”或“=”)。
③2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23.(8分)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保护空气,人人有责。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氮分子_______________。 ②氦元素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铝_______________。
(2)写出“Zn2+”中数字“2”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3)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下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该过程还可以生产石膏(主要成分CaSO4),变害为宝。
①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反应。
②氧化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有利于节约成本。
24.(7分)金属材料的使用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多角度了解。
(1)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青铜硬度比纯铜硬度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开始使用,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是一种铁矿石,写出用一氧化碳与赭石炼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古代铁器锈迹斑斑,现代铁制品镀铬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_________接触。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再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含有Fe(NO3)2、X(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流程如下(X、Y各表示一种金属):
根据实验探究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金属Fe、X、Y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②固体A中所含成分可能有_______________种情况。
25.(9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____放出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4)用右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只需在玻璃管内添加就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5)某混合气体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步骤规范,装置中药品用量均足量。
(提示: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①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A、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6.(6分)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于呼吸面具和潜艇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久置于空气中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Na2O2能与H2O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能与CO2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aCl2溶液为中性。
【作出猜想】
猜想一:固体中含有Na2O2
猜想二:固体中含有NaOH
猜想三:固体中含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一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取上述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猜想二、三都成立
③在步骤②的溶液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_____________色
【交流反思】向氯化铵(NH4Cl)的浓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碳酸钠溶液可去除油污,且溶液pH越大,去污效果越好。兴趣小组对影响碳酸钠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溶液温度(℃) 20 20 20 40 60
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6% 10% 6% 6%
溶液pH 10.9 11.08 11.22 11.27 11.30
【解释结论】(1)能说明“碳酸钠溶液温度越高,去污效果越好”的3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2)下列物质中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油污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洗涤剂 B.氢氧化钠 C.汽油
27.(6分)某工化验室用100g的氢氧化钾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KOH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74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2SO4溶液。
求:(1)生成的K2SO4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所用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5月调考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8.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后练习(含解析)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