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中考模拟
化学试卷
2023.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第1页至第3页,非选择题第4页至第6页;共28题,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娃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相
对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图,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
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1-35.5 Fe-56 K-39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B.提倡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2.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3.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正确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锌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D.缺钙会引起坏血病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4~6题。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物质的智慧。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我国总储量的 53%,可采资源量占66%。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盐类物质,生活中的食盐主要来自海洋。
4.海洋中存在的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硫酸钾KSO4 B.氯化镁MgC1 C. 氯化钠 NaC1 D.碳酸HCO3
5.下列有关利用海水的方法: ①海水“晒盐”;② 海水“制碱”;③ 海水淡化;④ 从海水中
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物理变化的是
A.只有① ③ B.只有③ C.① ② ④ D.全部是
6.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风吹日晒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B.利用向海水或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C.工业上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及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7.利用阳光和空气直接生产甲醇(CH3OH)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其中第三步涉及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都是有机物 B.甲、乙、丙都具有可燃性
C.氢原子在该步反应中数日增加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人误食用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D.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9.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转化观: CO2 和 CaCO3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守恒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相等。
D.元素观:酸和碱在组成上都含有氢元素
10.液晶是一类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产品等。MBBA(化学式为C18H21NO)是一种研究较多的液晶材料。下列有关MBBA的说法正确的是
A.MBBA属于氧化物
B.MBBA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7:2
C.MBBA 中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MBBA由18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1.下列关于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氧化铜粉末 B.倾倒稀硫酸 C.加热混合物 D.熄灭酒精灯
12.据专家预测,到2024年中国芯片占全球份额将增长到17.4%。芯片的材质主要是硅,如图是
硅元素的相关信息,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C.硅原子核内有14个带正电荷的中子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的数值为4
13.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B.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在40s到50s某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溶液中只有Na+和C1-两种离子
14.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丝插入稀盐酸中:2Fe+6HC1=2FeC13+3H2↑
B.氨水中和稀疏酸: 2NH3·H2O+H2SO4=(NH4)2SO4+2H2O
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混合:Na2CO3+CaC12=CaCO3↓+2NaC1
D.酒精完全燃烧:C2H6O+3O2 2CO2+3H2O
15.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 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1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向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KMnO4 O2 H2O B.C CO2 CO
C.K2CO3 BaCO3 Ba(NO3)2 D.Na2CO3 NaC1 KC1
18.如图为NH4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4H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B点时Na2CO3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交点A表示此温度下NH4HCO3和Na2CO3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80℃时,NH4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19.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实现用CO2人工合成淀粉,前两步核心反应可用如图表示。
下列对该成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为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提供新路径
B.第1步反应是一项重要的碳捕集及利用技术
C.第2步反应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O2
D.两步化学反应都有H2参与
20.称取mgCaC2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置于氮气流中加热,
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a→b发生反应为
CaC2O4.H2O CaC2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m=8.2
C. 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 CaCO3+CO↑
D. f点对应固体的化学式为Ca(OH)2
非选择题(共60分)
21.(6分)苏州是人杰地灵的鱼米之乡,从泰伯奔吴至今,三千多年以来,吴文化的发扬是吴中人民的勤劳智慧的结果。
(1)春秋时吴地就已引进鲁菜、培育出湖桑,然后发展出有名的苏州丝绸、苏州刺绣、宋锦、缂丝。绸制品和棉织品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
(2)“太湖三白”是太湖里独有的河鲜类特产,特指白鱼、白虾、银鱼,它们含有丰富的化学营养物质_________。
(3)相城陆慕的御窑金砖也因其“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高品质,从明朝开始成为皇家御用地砖,金砖取自于当地特有的黄泥,经特殊工艺制成,它属于_________材料。“金砖”烧制时涉及的一个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明代“吴门画派”的山水画上成就突出,影响了明末清初的画坛。苏州手艺人制作的颜料具有颜色鲜明、纯净光润、多裱不脱,经久不变等优点,这些颜料也是化学物质,比如红色经常用的是朱砂,即硫化汞(已知汞的化合价为+2),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
24.(10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化肥工业奠定了基础,下图是合成氨的
工艺流程:
材料二:科学家还发现氨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氨气,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如表1为氨气和氢气的部分信息:
表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题24图-1,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如题24图-2,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若要达到氨含量达到40%,
你建议工厂选用的合成氨环境条件是:_____。
A.300℃低压 B.500℃高压
(3)如表1,请写出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如表2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填序号)。
表2:
① -252℃≤<-33.5℃ ②-252℃≤195.8℃ ③ -195.8℃≤t<-33.5℃
(5)科学家最新研制了常温常压下电解法合成氨的方法,
原理如题24图-3所示。电源的正极会产生氧气,负极会
产生氨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所得
氧气与氨气的质量比远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3分)碳酸的俗称纯碱或苏打,在生活、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制取碳酸钠]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CO2制H2O,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如题25图-1:
(1)步骤Ⅰ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_____。
(3)实验室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题25图-2所示。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_____、_____。(填溶液名称)
[配制溶液]
(4)若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0.8g Na2CO3固体
B.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带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D.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标定浓度]标定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将Na2CO3固体在270℃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424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L-1,反应中Na2C0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
① 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② 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制备物质]
(6)工业上可用Na2C03溶液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水Na2SO3,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题25图-3所示。
① 吸收初期(题25图-3中通入废气体积V1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 不断通入SO2,最终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22.(10分)氢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载体。
(1)使用氢能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不能制得绿氢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2)煤制氢的原理可表示为,C+H2O X+H2
① X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填微粒名称)
② 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该反应中X转化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催化剂的使用效率与温度有关
B.2%Au/a-MoC在150℃时催化效果最佳
C. a- MoC 可使 X 转化率接近 100%
D.催化剂为2%Au/β-MoC时,温度越高X转化率越高
(3)甲烷制氢包括重核、转化和分离等过程,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H2O+CH4 3H2+CO,CO+H2O CO2+H2
① 催化重整体系中有关CaO的使用与H2的百分含量的关系如2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甲烷制氢过程中产生的H2和CO2的混合气分离后,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过程如图3所示。
I.捕捉宝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________。
Ⅱ.“反应、分离”环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Ⅲ.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3.(8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试结合如图1装置回答: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要制得一瓶氧气,用于检验蜡烛燃烧产物,制取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
(2)用收集的气体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如图2是进行实验时的引燃操作,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________(填序号)。
(3)某校化学社团活动用30%的双氧水溶液(密度为1.11g/cm3)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分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甲组]: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
实验过程中选用C装置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发现速度太快,无法获得平稳的气流。小组讨论后考虑选用________(填序号)代替C,经试验发现反应速率依然很快。如果要获得平稳的气流,你的解决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乙组]:探寻适宜的催化剂。
实验方案如下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改用相同粒数的其他三种微球分别
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4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 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
② 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选择D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26.(13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净水处理剂,其一种制备方法如图所示:
(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氧化”时FeSO4与NaOH、NaC1反应转化为Na2FeO4。
① 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② 不同温度和pH下FeO42-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如图所示
图1、图2中纵坐标表示单位体积内FeO42- 离子数目的多少,数值越小,表明FeO42-离子数目越少,在该条件下越不稳定。为了提高“合成”时Na2FeO4的产率,控制反应适宜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需加入过量NaO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转化”时加入饱和KOH溶液,即可析出K2FeO4晶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洗涤K2FeO4晶体时,用酒精而不用蒸馏水的优点:① 减少晶体溶解损耗:_______.
(5)K2FeO4净水时生成的胶状物具有疏松多孔的网状结构,可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6)K2FeO4的纯度与烘干温度的关系如下表,80℃时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不同温度所得产品特性:
(7)以23.2kg FeCO3为原料制备K2FeO4,产率为30%,计算所得产品的实际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团体变红 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
B 将稀盐酸滴到某固体样品中,有气泡产生 固体为碳酸盐
C 向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未发生化学反应
D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红色出现 碳酸钠属于碱
性质名称 颜色、气味 熔点/℃ 沸点/℃ 25℃水中溶解度/g·L-1 标况下密度/ g·L-1
氨气 无色、刺激性 -77.7 -33 456 0.6942
氧气 无色、无味 -259.2 -253 0.0015 0.0899
物质 H2 N2 NH3
沸点 -252℃ 195.8℃ 33.5℃
干燥温度/℃ 纯度% 产品颜色
25 92.5 紫红色
60 98.3 紫黑色
80 0 红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