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分类训练:物态变化(答案)

专项分类训练:物态变化
1.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
A.10℃ B.20℃ C.28℃ D.40℃
2.使用温度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不能用来测量开水的温度,但是可以用来测量冰的温度
B.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可以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这样读数更准确
C.在使用温度计前,要用力往下甩
D.使用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4.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中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5.严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6.李明和张红选用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来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2是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B.实验时,0~4min内两名同学所用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实验过程中杯盖上出现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D.分析图像可知,李明和张红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不同
7.某同学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前调整器材时,图甲中应该先调节_________(填“A”或“B”)的高度。
(2)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水的散热,从而__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
(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变_________,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移开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______。
(4)图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Ⅰ和Ⅱ,由图线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由图还可以知道,沸腾前Ⅰ、Ⅱ两条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填“初始温度”或“质量”)不同。
(5)由实验可知,该实验室所在地点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6)通过这个实验,该同学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______(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8.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②液体 的高低③液体表面 的快慢.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①),步骤是
A.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B.在玻璃板上分别滴同样多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积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C.保持酒精的②、③两个条件相同.
D.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3)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4)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9.初冬的早晨,山林变成了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树枝上出现了雾凇,如图所示。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凝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1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图乙:“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放热
C.图丙:“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D.图丁:“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华,吸热
11.如图所示,金属“镓”熔点较低为29.78℃.夏天将固态镓放在手心,它很快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液体,这个过程中镓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2.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_____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_____水分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
13.清晨,花草、树叶上常持有露珠,这些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它们会慢慢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4.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
参考答案:
1.C
2.D
3.热胀冷缩;36.5
4.晶体;80 ;吸收
5.碎冰;均匀受热;-3;晶体
6.B
7.(1)A;(2)缩短;(3)大;水蒸气;吸收热量;(4)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初始温度;(5)小于;(6)调为小火;
8.(1)温度;空气流动;(2)ABCD;(3)有关;(4)控制变量
9.A
10.B
11.熔化;吸热;不变
12.吸热;减慢
13.液化;汽化
14.升华;熔化;凝华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