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九年级三模
化学试题
(共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2023年4月26日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连云港开幕。为体现安全、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列建议不科学的是
A.园内使用电动游览观光车 B.将垃圾分类放入指定垃圾箱
C.陈列园艺展品的厅内严禁烟火 D将流动公厕安放在水边方便排污
25.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进行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的四步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制取 B.收集 C.检验 D.验满
2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铝离子的符号:Al3+ B.氯化镁的化学式:MgCl
C.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7+ D.6个氧原子:3O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7~28题。
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
水煤气交换反应:,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源制“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原子中质子数都为1)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
图1 图2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D.核聚变不是化学变化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氘、氚属于同种元素 B水煤气交换反应是置换反应
C.化石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D.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29.新课程标准提出“五育并举、以劳育人”,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可以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B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金刚石硬度大
C 用焦炭冶炼金属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30.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而进行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烧,乙中的白磷燃烧
B.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该实验与课本实验相比,更环保
D.可反复呈现白磷燃烧与熄灭的现象
31.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改进方案
目的 测定氧气含量,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探究固体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
32.2023年2月美国发生了氯乙烯C2H3Cl化学药品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氯乙烯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B.氯乙烯中含有6个原子
C.氯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
D.该反应说明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无机物
33.检验、除杂(提纯)、分离和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某溶液为稀硫酸 先测得溶液的pH<7, 再加入Zn粉
B 鉴别KCl固体和NH4Cl固体 分别加石灰石研磨,闻气味
C 分离CO2和CO的混合物 先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分离出CO; 再向该溶液中加足量稀硫酸,释放出CO2
D 提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加入适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34.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分别将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
B.在20℃时 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
C.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晶体,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使其结晶的方法
35.如图1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图2是一种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A.缺失的物质类别Y为碱,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O7
B.常用的“84”消毒液会水解得到次氯酸(HClO) ,HClO在图1中对应的点是N
C.反应Ⅰ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
D.反应Ⅱ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其化学方程式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36.(6分)厨房是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日用化学品较为集中的场所。某班同学完成了“走进厨房”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食材分类:同学们将厨房的食材按贮存要求进行了分类,存放在冰箱中,并放入活性炭包,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芹菜、西兰花、苹果等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行动:小月同学在清洗餐具时滴了少量洗洁精,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__作用;在擦拭油烟机前,他关注到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含有烧碱,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对皮肤有腐蚀性,因而在使用中戴了专用手套。
(3)水质检测:乐乐同学想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她取样后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观察到产生较多浮渣;她认为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37.(8分)近年来,我国已突破掌握载人航天领域重大技术,载人航天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航天器使用的动力
(1)我国载人飞船均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载火箭由三级火箭组成。一级和二级火箭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 和四氧化二氮(N2O4) ,与液氢和液氧的推进剂相比,它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入太空后,动力由太阳能电池提供。神舟飞船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是砷化镓电池,砷、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3As5
Ⅱ:航天器使用的材料
(3)飞船的主要制造材料是铝,燃料舱、载人舱(逃逸舱)、轨道舱等部件都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飞船上还使用了记忆合金、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橡塑材料、超高强度钢等新材料。超高强度钢材料中含金属锰,若将锰投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铝溶液中,发现在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物质析出,在硫酸铝溶液中无现象,则Mn、Al、Cu、Fe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
(5)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是在高温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与氢气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进行处理,其中水可以被送往饮用水系统供航天员饮用。若每天航天员能呼出3.3kg二氧化碳,则通过上述反应可产生水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8.(13分)纳米(10-9米)铁红(Fe2O3)常用作油漆、粉末冶金的原料等.工业上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含有SiO2、Fe2O3、Fe3O4等) 为原料分步制备纳米铁红。
图1 图2
【资料卡片】FeO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Fe3O4或Fe2O3。
【处理烧渣】硫铁矿烧渣经过还原焙烧、酸浸、水浴除杂等操作得到含酸的FeSO4溶液。
(1)还原焙烧是将硫铁矿烧渣和一定量的褐燃经过高温焙烧,生成FeO,Fe2+转化率。受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的影响如图-1及图-2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最佳焙烧温度为__________℃,焙烧时间最好为___________min。
(2) 酸浸时, 用一定浓度的H2SO4和FeO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铁红】将处理后的含酸FeSO4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可得纳米铁红,流程如下图所示。
(3)酸性条件下,H2O2可将FeSO4氧化成Fe2(SO4)3.稀释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主要有:和
(4)操作Ⅰ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完成此操作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中,使用离心机分离固液混合物,而不是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H为7时, 产品中会混入FeOOH, 会使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废气处理】对工厂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的污染。有毒的H2S气体,常用脱硫液吸收和活性炭吸附氧化进行处理。
图1 图2
(7)一种用氯化铁溶液循环脱硫工艺的物质转化如图1所示。
①图1中X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写出该脱硫总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表面喷淋水的活性炭可用于吸附氧化H2S,其原理可用图2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水膜过厚,H2S 的氧化去除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9分) 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1】配制溶液
(1) 用NaOH固体配制20g 20%NaOH溶液,需要称取固体Na0H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实验2】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图1
(2)U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图2
Ⅰ.CaCl2溶液呈中性; Ⅱ.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4) 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 ,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4】探究CO2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将CO2缓缓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①在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为11.0和8.5。
②Na2CO3溶液中通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NaHCO3 溶液能与Ca(OH) 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却不能与CaCl2反应。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猜想1:NaOH和Na2CO3;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Na2CO3和NaHCO3; 猜想4:NaHCO3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振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4不成立
实验二 取实验一静置后的上层清液,_____________________,振荡 有气泡产生 猜想3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