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上海卷)(答案)

保密★启用前
2023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
化 学
(共21小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K-39 Cl-35.5 Ca-40
第Ⅰ卷 ( 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题,共20分,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
1.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
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
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3.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雾霾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4.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送去的食物中含有多种蔬菜。蔬菜中富含各种维生素,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引发的疾病是( )
夜盲症 B.坏血病
C.贫血 D.佝偻病
5.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河水
C.新鲜的空气 D.纯牛奶
6.下列物质的使用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丝导电 B.动植物呼吸
C.活性炭除臭 D.木材制桌椅
7.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2PO4 B.NaNO3
C.KCl D.NH4Cl
8.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碳﹣60
C.一氧化碳 D.碳酸钙
9.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合理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硫酸铵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0.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有利于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
B.丙、丁的分子个数比1:2
C.反应中每消耗44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32g甲醇
D.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1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氢氧化钠、熟石灰、NaOH
C.氢氧化钙、火碱、Ca(OH)2 D.二氧化碳、干冰、CO2
12.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了液氢、煤油、新型镁铝合金等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氢和煤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通过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煤油
C.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铝的大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2(O2) 将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碳粉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2SO4(HNO3) 加Ba(NO3)2溶液、过滤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D.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15~17每题只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1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5.一氧化碳、碳分别与足量氧化铜反应,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时都必须使用酒精喷灯
B.生成的气体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C.固体减少的质量都等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D.生成等量铜时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6.2023年5 月 8 日,第二架东航 C919 国产大飞机开始试飞。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i3N4中Si、N元素的质量比为3:4 B.Si3N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Si3N4中即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17.某气体中可能含有 H2、CO 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检验该气体的成分并用该气体测量某 20g 赤铁矿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将下图四套装置连接起来进行了实验(20g 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a-d-c-e-f-b
B.装置Ⅰ内氧化铁发生了还原反应,装置Ⅱ的作用是收集尾气
C.若装置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原气体中只含有CO
D.实验完毕后,装置Ⅰ玻璃管中剩余固体总质量为 15.2g,则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
18.(7分)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
I.酒精的化学式是C2H6O,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1molC2H6O中约含有_______个碳原子;
II.将少量酒精溶液样品,滴入盛有白色硫酸铜粉末的试管中,证明溶液中含有水的现象是______。
(2)早在2006年国家已发布相关规定,要求用稀有气体代替氢气作为气球的填充物。
氦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氦气可以替代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
(3)食盐、蔗糖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
I.取少量食盐,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__色;
II.室温时,将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分别加入10mL水中,充分混合,蔗糖全部溶解、部分食盐固体未溶解,则室温时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
19.(7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
A.乙醇 B.香油 C.面粉 D.淀粉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_____(填序号)。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3)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固体M是这2种物质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二所示实验。
①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g。
②烧杯l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③固体M是_____。
④下列关于图二中烧杯内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Ⅱ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
b.Ⅰ、Ⅱ、Ⅲ中,只有Ⅲ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c.若使Ⅲ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d.Ⅲ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4)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_____g。
20.(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中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药品为_______。可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该收集气体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若用装置D制二氧化碳,关闭弹簧夹后,容器内压强_______(选填“>”、“=”或“<”表示)容器外压强。
(3)0.lmol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克。
21.(9分)为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热量变化及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60
溶解度(g/100g水) 98 109 119 129 174
(1)1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g/100g水。
(2)20℃时,40g氢氧化钠与60g水混合,所得溶液是氢氧化钠的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配制100g、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g。
【实验二】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3)向盛有20g、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随滴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Ⅰ.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Ⅱ.结合数据说明,实验过程中A(18.25,7)点的含义______。
(4)含4g溶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实验三】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热量变化。
(5)分别取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水,按如表进行实验,测定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证明中和反应有热量放出的证据是______。
烧杯 烧杯中原有的物质 逐滴滴入的物质
甲 40%氢氧化钠溶液 4%稀盐酸
乙 40%氢氧化钠溶液 水
丙 4%稀盐酸 水2023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
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A A B A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6
D A C C BD B AC
18.【答案】(1) ;3/三 ;1.206×1024 ;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2) He ;; 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3) 黄 ;蔗糖
19.【答案】A ;B ;40 ; 30% ; ;ac ; 92
20.【答案】(1);(2)稀盐酸 ;向上排空气法 ; >;(3)4.4
21.【答案】(1)98;(2) 不饱和;96;(3) NaOH+HCl=NaCl+H2O;加入18.25mL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4)0.1
(5)丙中温度无明显变化,甲比乙放热多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连云港卷)(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徐州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