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联盟2023年中考安心卷·化学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两部分,17小题(分“选择题12题12分”和“非选择题5题28分”)满分43分(考生得分大于或等于40分时按40分计入总成绩)。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某日北京、合肥主城区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B.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C.报告中的CO与臭氧层破坏有关
D.合肥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2.2023年1月11日上午由中国化学建投公同投建的全球首犯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加注一体化装置在上海金山举行开车仪式,液态储氢技术就是在常温常压下将氢气融入一种化合物“储油"中,形成“氢油",便于储存和运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氢能源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氢油”不稳定
D.一体化装置可有效解决氢气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大规模储存问题
3.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上
A.夜盲症 B.坏血病 C.骨质疏松 D.发育不良
4.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n=1
C.X是金属元素
D.X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X-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元素种类相同
B.碘酒和医用酒精:溶剂相同
C.塑料和棉花:均属于合成材料
D.干冰和冰:分子种类相同
6.加热70mL液体应该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陶土网⑥铁架台⑦漏斗
A.①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③⑥
7.核酸采样管里的液体通常显红色,是因为添加了一种叫酚红(C19H14O5S)的试剂,下列关于酚红说法正确的是
A.酚红由39个原子构成
B.酚红分子由四种元素组成
C.酚红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14
D.3.54g酚红中含有0.32g硫元素
8.有关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CO中毒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处
B.图书档案着火,最适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来灭火
C.利用活性奖的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昧
D.剥开橙皮可迅速闻到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9.以下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射器抽取了20mL空气。连接好装置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已知集气瓶内的容积为55mL(扣除内容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的生石灰溶解放热引燃了白磷
B.氯化钠可替代生石灰
C.若注射器示数偏大,原因可能是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D.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活塞前沿约停在11mL刻度处
10.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以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数目比为2:1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施用尿素可增强农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D.乙中碳元素显+2价
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Al→Al2(SO4)3 B.KNO3→NaCl C.MgO→MgCl2 D.CuSO4→Cu(OH)2
12.某兴趣小组进行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步骤,在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原米厚。然后加入清水。 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 用细石子理住,再慢慢往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现象:喷水后瓶底的清水变成墨水的颜色
A.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被填埋的垃圾
B.慢慢喷水代表地下水
C.填埋垃圾时要加过滤液收集
D.瓶底清水变色说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在足球场上,足球裁判会随身携带“任意球喷雾器”。主要用于任意球定位和人墙排布,喷到草地上1分钟后就会消失。喷雾由巴西人海涅●阿勒马涅发明,2000年首次在巴西联合杯锦标赛中使用,并于2014年登上了巴西世界杯的舞台。喷剂内含有80%的水、17%的丁烷、2%的植物油,以及1%的表面活性剂。当内容物从阀门压出时,液化的丁烷会迅速膨胀。与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产生泡沫,喷射到需要标记的地方,此时被标记的地方就会有一条很明显的白线。丁烷快速挥发后,泡沫就会消失,草地上只会留下水和表面活性制,不会留下可见痕迹干扰接下来的比赛。据统计,在使用任意球喷雾器后,球员们罚任意球的平均时间已经从48秒降至20秒。丁烷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液化、易燃的气体。丁烷是石油裂化反应的产品之一,日常用途包括家用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和便携式丁烷气炉中作燃料等。
(1)白线消失的过程主要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丁烷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写出丁烷(C4H10)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丁烷液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任意球喷雾器的使用让比赛更加公平
C.任意球喷雾器的使用加快了比赛进程
D.喷剂成分均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14.如图所示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酒精灯使用时应注意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组装CO2的发生装置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装置G在化学中有“万能瓶”的美称,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排空气法收集CO2,CO2应从n端进入
②瓶中盛放Ca(OH)2溶液时,可用于检验CO2
③瓶中盛放浓硫酸时,可用于干燥CO2
④瓶中盛放NaOH溶液时,可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15.钼(元素符号是Mo)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入钢中可提高钢的弹性和抗腐蚀性能,也可用于制造加热元件、电子管、X射线器材等。下图是利用钼矿石(主要成分为MoS2)制备金属钼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MoS2+7O22MoO3+nSO2,其中n=_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常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③说明氢气在高温下具有___________性。
16.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无土栽培的重要物质是植物生长营养液。兴趣小组对一瓶用于番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展开了研究。已知该浓缩营养液的配方如下:
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用量单位:mg/L)
MgSO4 Ca(NO3)2 KNO3 KH2PO4 NH4NO3 K2SO4
466 1216 395 208 42.1 395
(1)该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__。
(2)NH4NO3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常见的碱性农家肥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混合使用。
(3)小林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质疑评价】
(4)鹏鹏对小林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为证明小林的结论正确,应将操作方法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
(5)营养液不能直接用于蔬菜种植,需加水稀释。经检测,小方稀释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B.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6)KNO3、K2SO4均为白色晶体,请写出鉴别这两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室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硝酸钾溶液,现有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药品,再设计两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方案一 16g硝酸钾和84g水
方案二
方案三
17.黄铜是铜、锌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某兴趣小组取25g黄铜放入烧杯中,将15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产生氢气质量/g 0.2 0.2 0.1
(1)计算该黄侧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产生氢气随所加稀盐酸的质量曲线。
1.C
【详解】A. “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此选项正确;
B. 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所以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此选项正确;
C. 报告中的CO与臭氧层破坏无关,此选项错误;
D. 根据合肥主城区的空气质量报告可知,合肥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此选项正确。
故选C。
2.C
【详解】A.氢能源不需要复杂的过程就能形成,所以氢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正确;
B.因为氢气燃烧生成水,所以氢能源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正确;
C. 液态储氢技术就是在常温常压下将氢气融入一种化合物“储油"中,形成“氢油",便于储存和运输,所以“氢油”稳定,错误;
D.一体化装置可有效解决氢气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大规模储存问题,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人患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人患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是缺乏钙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发育不良是未成年人缺乏钙元素、锌元素等引起的症状,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原子结构的电子层数=元素的周期数,由图可知,X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为3,所以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A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1=2+8+n,n=1,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质子数为11,则元素X为钠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正确;
D、由B可知,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X+,故D错误。
故选D。
5.A
【详解】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元素种类相同,正确;
B.碘酒溶剂是酒精,医用酒精溶剂是水,溶剂不相同,错误;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所以是天然材料,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固态水,所以分子种类不相同,错误。
故选:A。
6.B
【详解】加热70mL液体,液体体积较大,应选择烧杯,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加热需要酒精灯,同时需要铁架台。故应选择②③⑤⑥。
故选B。
7.D
【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酚红分子由39个原子构成,错误;
B、物质由元素组成,酚红由四种元素组成,错误;
C、19:14是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质量比为酚红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9):(14×1)=114:7,错误;
D、酚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14)+(5×16)+(1×32)=354,3.54g酚红中含有硫元素质量为,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发生CO中毒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处,防止患者窒息死亡,故A正确;
B、图书档案着火,最适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这样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活性奖的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昧,故C正确;
D、剥开橙皮可迅速闻到果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D正确。
故选B。
9.C
【详解】A.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放出热量,而不是溶解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放出热量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注射器的示数偏大说明进入集气瓶中气体偏少,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膨胀,故选项说法正确;
D.集气瓶容积为55mL,消耗氧气11mL,打开弹簧夹后活塞停在9mL,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A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NH3、乙为CO2、丙为CO(NH2)2、丁为H2O,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数目比为2:1 ,故A说法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为3个分子,反应后为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B说法错误;
C、磷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所以施用尿素不可增强农作物抗寒抗旱能力,故C说法错误;
D、乙为CO2,其中氧元素显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A、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可一步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硝酸钾转化为氯化钠,假设能反应,对应生成硝酸盐和钾盐,而硝酸盐和钾盐均可溶,不符合题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此无法一步转化,故B符合题意;
C、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可一步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可一步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A、在垃圾填埋模拟实验中,细石子代表的是土层,清水模拟的是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被填埋的垃圾,故A说法正确;
B、清水模拟的是地下水,慢慢喷水代表下雨,故B说法错误;
C、根据现象:喷水后瓶底的清水变成墨水的颜色,说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所以填埋垃圾时要加过滤液收集,故C说法正确;
D根据现象:喷水后瓶底的清水变成墨水的颜色,说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3.(1)物理
(2)无色(或易液化)
(3)
(4)ABC
【详解】(1)当内容物从阀门压出时,液化的丁烷会迅速膨胀,与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产生泡沫,喷射到需要标记的地方,此时被标记的地方就会有一条很明显的白线,丁烷快速挥发后,泡沫就会消失,草地上只会留下水和表面活性制,不会留下可见痕迹,该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丁烷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液化、易燃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的有:无色、易液化、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3)丁烷中含碳和氢元素,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丁烷液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A正确;
B、任意球喷雾器的使用,草地上不会留下痕迹干扰接下来的比赛,让比赛更加公平,故B正确;
C、在使用任意球喷雾器后,球员们罚任意球的平均时间已经从48秒降至20秒,说明任意球喷雾器的使用加快了比赛进程,故C正确;
D、喷剂内含有80%的水、17%的丁烷、2%的植物油、以及1%的表面活性剂,丁烷和植物油都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ABC。
14.(1) 铁架台 利用外焰加热(或酒精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2) CaCO3+2HCl=CaCl2+H2O+CO2↑ ABF
(3)①④
【详解】(1)根据仪器的形状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酒精灯使用时应注意利用外焰加热或酒精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等(符合题意即可)。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选用ABF组成的发生装置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关闭活塞,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出去,压强减小,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3)①用排空气法收集CO2,CO2从m端进入,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①错误;
②盛放Ca(OH)2溶液时,可用于检验CO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②正确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所以瓶中盛放浓硫酸时,可用于干燥CO2,故③正确;
④盛放NaOH溶液时,可用于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同时氢氧化钠还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将二氧化碳也反应,所以不能选择氢氧化钠;若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以装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④错误。
故填:①④。
15.(1)4
(2)过滤
(3)2NaOH+SO2=Na2SO3+H2O
(4) 置换 还原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硫原子,反应后有4个硫原子,所以n=4。
(2)经过操作1得到固体杂质和溶液,所以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3)NaOH和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4)反应③是氢气和MoO3反应生成金属钼和氢气,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和单质,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该过程中氢气得到氧元素,说明其在高温下具有还原性。
16.(1)KNO3、KH2PO4
(2)不能
(3)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4) 中性溶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5)AB
(6)分别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再分别加入几滴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钾,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
(7)方案二: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和20g水
方案三: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8g硝酸钾和12g水(或6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和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
【详解】(1)复合肥: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化肥;所以属于复合肥的是: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KH2PO4(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硝酸钙和硝酸铵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硫酸钾中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2)NH4NO3不能与常见的碱性农家肥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混合使用,因为铵根离子在碱性环境下会被反应生成氨气失去肥效。
(3)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4)酚酞在酸性或者中性环境中都不会变色,所以鹏鹏对小林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中性溶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中性不变色,碱性变蓝,所以为证明小林的结论正确,应将操作方法修改为: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5)A.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导致水的量偏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水量多了,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已经配制好,所以无任何影响。
故选:AB。
(6)硫酸钾中有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遇到钡离子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鉴别KNO3、K2SO4两种物质的实验方案:分别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再分别加入几滴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钾,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
(7)实验室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硝酸钾溶液,那么硝酸钾溶质质量为100g×16%=16g,所以可以是方案二: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和20g水;或者方案三: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8g硝酸钾和12g水(或6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和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
17.(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50g稀盐酸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2g,第二次加入50g稀盐酸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2g,第三次加入50g稀盐酸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1g,说明第三次加入稀盐酸时,合金中的锌反应完全,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0.2g+0.1g=0.5g;
设25g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
(2)
【详解】(1)见答案;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加入25g稀盐酸时,锌反应完全,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图像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