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能力训练
化学
(试卷满分:65分,考试时间:65分钟)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本题有13道小题,1~11每题1分;12、13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要求的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煤油燃烧
C.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D.用氮气制取氮肥
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矿泉水 B.氯化钠 C.氧气 D.石墨
3.2023年5月,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一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车了,建设大连湾海底隧道需要用到大量钢铁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钢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
B.生锈的钢材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两者含碳量不同
D.纯铁比生铁硬度大,纯铁比不锈钢更耐腐蚀
4.右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D.该反应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5
5.下列有关净化水常用方法的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淡化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CO2气体验满
C.点燃酒精灯 D.读取液体体积
7.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A. B.
C. D.
8.沈阳稻梦空间举办篝火晚会,将木柴架空后发现燃烧更旺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9.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放出热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10.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炼铁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2O3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受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12.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挂艾草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其药用价值非常高。下列关于黄酮素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
B.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B CO2(CO) 适量氧气
C 盐酸(稀硫酸) 适量Ba(NO3)2溶液
D NaCl(NaOH) 适量稀硫酸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14.(9)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一)工业制氢气常用电解水的方法
(1)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水的过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上图中_____________(填“A”或“B”)部分存在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
(1)若用A装置制氢气,药品为锌粒和_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氢气,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_的B装置,再用C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在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能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
(三)2023年“氢能源”迎来全新突破,氢能时代要来了!
2023年3月25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架氢气内燃机飞机在沈飞机场完成首飞。下列关于“氢能”的表述正确的字母序号为______________。
A.是清洁能源 B.完全燃烧放热多
C.不污染环境 D.是化石燃料
15.(13分)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
(一)海洋不仅繁衍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海水晒盐。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结晶方法使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
(2)海水制镁和烧碱。
上述流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步骤①中所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是利用海边大量含碳酸钙的贝壳经过煅烧、再转化而成,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步骤⑥是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取烧碱,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
(1)“碳”排放。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其过度排放会造成______________的加剧。动植物呼吸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释放二氧化碳。
(2)“碳”中和。①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吸收CO2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
②工业生产中,利用NaOH捕捉C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碳”利用,近日我国科研团队以CO2和H2为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一步合成C2H6O(乙醇)和H2O,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三)土壤为动植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共和国助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功还源于对水稻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的重视。
(1)精选种子。农业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选种。若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需要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kg。
(2)精选土地。水稻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若士壤酸性太强,可用______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
(3)精选肥料。①常用的硝酸钾属于______________(填“氮”、“磷”、“钾”或“复合”)肥。
②碳酸氢铵需要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
16.(9分)化学高不开实验,
(一)某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微型实验。
(1)由甲处滴入浓氨水,丙处为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花,则丙处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这说明微粒在______________。
(2)如果甲处滴入稀盐酸,乙处放置碎块状大理石,丙处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则丙处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二)某小组同学欲配制一定质量15%的氯化钠溶液,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1)配制该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号为______________。
(2)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A.减砝码 B.移动游码 C.加砝码
D.加药品 E.减药品
(3)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固体药品。他们将8g的该药品放入5g蒸馏水中,并改变溶液温度,得到的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①该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③B点可知该物质在40°C的溶解度可能为160g
④C点对应的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三)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MnO2与KClO3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LO2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1)据上表可知MnO2与KCl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7.(9分)我国已成为易拉罐使用的大国。市场上常见易拉罐的主要材质为铝材和马口铁。
【查阅资料】马口铁,是一种镀锡钢板,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能被磁铁吸引。
【探究材质】
(1)“旺仔牛奶”罐的材质为马口铁,“雪碧”罐的材质为铝,鉴别两种易拉罐的简单方案是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碳酸饮料还有用塑料包装的,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填“无机”或“合成”)材料。与铝制易拉罐相比,简单说明两种材料的优缺点(答一点即可)。
【探究性质】
铝制易拉罐 塑料包装
优点 避光性好 ______________。
缺点 ______________。 透光,保质期相对短
【任务一】铝制易拉罐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有同学提出质疑:铝罐能存放雪碧等碳酸饮料吗?
(3)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标签内容,某同学认为铝罐不能存放雪碧等碳酸饮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于是他们走进实验室,完成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打开一瓶新买到的雪碧,将易拉罐拉环打开的瞬间,看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步骤二】用剪刀剪下一块易拉罐,将其外表面用砂纸打磨干净,并浸入足量稀盐酸中,等特几个小时后,固体溶解,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层塑料薄膜。那么加入这层薄膜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铝制易拉罐是可以存放碳酸饮料的。
【回收利用】
(5)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利用物,回收易拉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18.(10分)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等熏烤人体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疗的功效。艾叶燃烧后的灰烬中含有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对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决定到实验室进行系列实验探究。
【实验一】从艾叶燃烧后的灰烬中提取碳酸钾
【查阅资料】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100
碳酸钾溶解度/g 107.0 109.0 110.0 114.0 117.0 126.0 139.0 156.0
第一步:收集艾叶燃烧后的灰烬。
第二步:用60℃的水浸洗灰烬并过滤,再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杂质不溶于水)。结合碳酸钾溶解度表,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蒸发滤液,当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并用______________。将固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
【实验二】实验探究所得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称取1g第三步所得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碳酸钾溶液呈碱性
【实验三】探究艾草燃烧后的灰烬中碳酸钾质量分数
【设计实验】利用下图所示装量进行实验探究(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步骤如下】
I.称取10.0g艾草灰烬装入锥形瓶中,打开止水夹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Ⅱ.称量D装量的质量为220.0g;
Ⅲ.关闭止水夹K,滴加足量的稀硫酸于锥形瓶中;
IV.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V.再次称量D装置的质量为222.2g。
【讨论解释】已知艾草灰烬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步骤IV中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灰烬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连入E装置(碱石灰干燥管),那么所得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5 CBCDA
6~10 ACAAC
11~13ABA
4.(每空1分))
(一)
(1)2Ho通电2H,t+0:1氧气(或0,)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或氧气不是由氧原子构成
的等合理即可)
(2)
)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化学式)
浓硫酸
(浓字必须有)
(2)将止水夹夹住橡胶管、
(三/ABC
5.(每空1分)
(一)
)蒸发
(2)Mg(OH):+2HCI-MgCl,+2H,O
CaCo,温_Ca0+Co:↑Cao+H,0-Ca(oH,(两个方程式都写
对得1分)
,氯化钠和水(写化学式也可以)
(二)
,温室效应能
(2)①光合作用(错别字不得分)
②
2NaOH+CO,=Na,CO,+H,O
3)22:3
(三)
)15
(2,Ca(O田2(或熟石灰、氢氧化钙、草木灰均
可)
B)①复合②NH,HCO,ANH,↑+H:O+Co:↑(方程式条件
和气体符号全对才得分)
16.
(每空1分)
(一)
,棉花由无色变为红色不断运动
2,棉花由紫色变为红色CO2+H,O=H2CO3
(二)
w⑤③④②①
(2)D
1个
(三)
(1)1:10
(2)二者接触不充分
17.(每空1分)
【探究材质】
,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为马口铁,不能被
吸引的为铝。
(有磁铁吸引即得分)
(2)
合成
铝制易拉围
翻
优点
打开后便于储存和携带:质轻;不易被榴使
等合理即可
快点领超用头棉流骑
【探究性质】
任务一:4A1+30:-2Al:0,
任务二:(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位于氢
前,易与酸反应,雪碧中的柠檬酸,以及二氧
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的碳酸,都可能与其反应。
(重点答出铝与酸反应,雪碧中含有酸即可)
(4)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减小,气体
溶解度减小。
阻止铝与酸发生反应,防止有害铝元素进入人
体,危害人体健康。(加点文字必须答出)
(5)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即可)
18.(每空1分)
【实验一】
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度大,溶的更
多,溶解速度更快,提高溶解效率。
出现较多量固体(或大量固体)
玻璃棒
【实验二】
实验步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取1第三步所得固体于试管中,
量水溶解,再酒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李由袅留来曼为盛鉴
碳酸钾溶沼
或测H或糯色石蕊试液醇合理即
合理即可)
是诚性
【实验三】
,吸收(或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K,Co,+H,S0,-K,S0,+H,0+C02t
,排尽装置中二氧化碳,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
体全部被D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69%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