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含解析)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的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可获得聚乙烯原料
B.“嫦娥四号”使用的SiC―Al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O2
D.“东方超环(人造太阳)”使用的氘、氚与氕互为同位素
2.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3.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是
A.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2Fe+6H2O(g)2Fe(OH)3+3H2
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C.盐酸滴入水玻璃:Na2SiO3+2HCl=H2SiO3↓+2NaCl
D.二氧化硅制单质硅:SiO2+2CSi+2CO↑
4.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可能成为未来的能源新秀 Ⅰ对,Ⅱ对;有
B Cu能与浓HNO3反应 由于Cu具有还原性,浓HNO3具有氧化性,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2 Ⅰ对,Ⅱ对;有
C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SO3生成 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为SO3 Ⅰ对,Ⅱ对;无
D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检验铵根 铵盐与强碱加热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氨气 Ⅰ对,Ⅱ对;有
A.A B.B C.C D.D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2
B.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净水
C.乙醇易溶于水,可用于杀灭病毒
D.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于制半导体
6.加热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 B. C. D.
7.对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溴的苯溶液充分混合振荡后静置的现象
B.装置②烧杯中盛有浓氯水,上方悬挂着喷晒有KI-淀粉溶液的蝴蝶会变蓝色
C.装置③中若X为CCl4,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制取、收集氨气
8.标准状况下,在四个干燥的烧瓶中分别充入:①纯净的氨气;②混有体积空气的氯化氢气体;③纯净的NO2气体;④混有少量O2的NO2气体,然后各做喷泉实验,实验后,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浓硫酸和NaCl固体共热制备HCl,则可用浓硫酸和NaBr固体共热制备HBr
B.适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可生成CaCO3和HClO,则适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也可生成CaSO3和HClO
C.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则H2N—NH2也可以与HCl反应生成N2H6Cl2
D.Fe3Cl8可以改写为FeCl2·2FeCl3;推出Fe3I8可以改写为FeI2·2FeI3
10.向蔗糖固体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该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A.酸性 B.还原性 C.脱水性 D.挥发性
11.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后,可把注射器中的物质推入NaOH溶液,以减少环境污染
B.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4酸性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C.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未变蓝说明SO2氧化性强于I2
D.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2.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的沸点高于,推测的沸点也高于
B.与反应生成与,推测与反应生成与
C.气体通入足量溶液生成和,推测气体通入足量溶液生成和
D.为直线形分子,推测(氧硫化碳)也是直线形分子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和CO2均有毒
B.SO2和CO2均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C.SO2具有漂白性,但通入石蕊试液中却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D.SO2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碱性待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 火焰呈紫色 待测液可能为KOH溶液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溶液变浑浊 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氯气或气体 溶液红色均褪去 氯气和均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不同
D 常温下,将铜丝插入到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 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
A.A B.B C.C D.D
15.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图反应关系:
(1)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
(2)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除钠、氧外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
(3)若D物质具有两性,反应②③均要用强碱溶液,反应④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
(4)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反应④用到A,反应②⑤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
17.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上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从化合价上看,X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回答下列关于NH3的问题:
①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②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其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回答下列关于NO、NO2的问题:
①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工业生产中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原理如下图所示:
写出NO2被吸收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8.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图为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价类二维图”,下列能与B反应的物质有 _________,反应中使 B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aOH溶液 ②酸性 KMnO4溶液 ③H2S溶液 ④BaC12溶液
(2)写出金属铜与 C的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D的钠盐放置在空气中极易变质,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其已被氧化_________。
三、计算题
19.将VmL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过水吸收后,得到amL无色气体A。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的O2混合,再通过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4mL无色气体B。试回答:
(1)气体A是___;气体B是___。
(2)A气体的体积是___毫升。
(3)V的取值范围是___。
20.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 最多能溶解19.2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均为NO)。回答下列问题。
(1)OA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H2SO4浓度为 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玫瑰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是多种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在食品,化妆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常见的玫瑰精油提取过程如下:
I.水蒸气提取法:
(1)第①步装置如下图所示。
在左侧炉中加入水。通过投料口将碾碎的玫瑰花加入,放在带孔隔板上。加热生成的水蒸气将玫瑰花中的精油带出。最终在收集瓶中得到油水混合物。将玫瑰花碾碎的意义是_______ ,水泵中的水应从_______(填“甲”或“乙”)口流入
(2)第②步操作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
Ⅱ.萃取法
(3)步骤①用到酒精浸泡玫瑰花的原因是_______,步骤②的操作为_______。
(4)水蒸气提取法和萃取法各有优劣。你会选择哪种方法提取玫瑰精油?写出你选择的理由_______。
2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请回答:
(1)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____。
(2)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具有________性。
(3)③中的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5)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Ⅰ.为探究某复盐A(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混合气体 1 是由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构成。请回答:
(1)组成A 的四种元素是 C、O 和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A 的化学式是_______。
(2)溶液E 显碱性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固体 D 能与 NH3 H 2O 按 1:4 物质的量比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络合物。该无色络合物的氨水溶液露置空气中,立即被氧化为深蓝色络合物。写出无色络合物转化为深蓝色络合物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已知:4Na2SO33Na2SO4+Na2S。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并定性检验分解产物。
(1)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过量盐酸,发现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甲同学若要在⑵中操作的基础上检验产物中的硫酸钠,后续操作是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A.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可生产乙烯,乙烯是制备聚乙烯的原料,故A正确;
B. SiC―Al材料是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故B正确;
C.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单质Si,故C错误;
D. 氕、氘、氚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所以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选C。
2.C
解析:A.陶瓷含有二氧化硅,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故A正确;
B.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材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产品,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故B正确;
C.陶瓷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应用较早,故C错误;
D.硅酸盐材料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耐酸碱腐蚀,抗氧化等有点,故D正确;
故选C。
3.A
解析:A.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产生Fe3O4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A错误;
B.反应符合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
C.由于盐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盐酸可以与硅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以制取硅酸,C正确;
D.在高温下焦炭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产生Si单质和CO,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物质质量守恒定律,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4.D
解析: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体现的是硅的导电性,硅可能成为未来的能源新秀,体现的是硅的可燃性,二者没有因果关系,A不正确;
B.过量的Cu与浓HNO3反应,后来生成的气体可能是NO,B不正确;
C.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只能生成SO2,SO2生成SO3需要催化剂的帮助,C不正确;
D.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检验铵根,利用的就是铵盐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H2反应,所以可以干燥H2,故A正确;
B.三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吸附而净水,与其氧化性无关,故B错误;
C.乙醇能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失活而达到灭菌的效果,与其溶于水性质无关,故C错误;
D.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与晶体硅熔点高无关,故D错误;故选:A。
6.C
解析:A.Al(OH)3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无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A错误;
B.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B错误;
C.NH4Cl与NaO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水、NaCl,氨气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正确;
D.Fe2(SO4)3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无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D错误;
故答案选C。
7.A
解析:A. 溴和氢氧化钠反应Br2+2NaOH=NaBr+NaBrO+H2O,故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溴的苯溶液充分混合振荡后静置,水的上层橙黄色为溴的苯溶液,部分溴会与下层的NaOH反应,下层接近无色,故A错误;
B. 氯气不断从浓氯水中挥发出来,挥发出来的氯气及其溶解在KI-淀粉溶液中生成的HClO把KI氧化成I2,淀粉遇碘单质变蓝,使蝴蝶变成蓝色,故B正确;
C. X若为四氯化碳,使水和气体不能直接接触,则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故C正确;
D. 氨气可利用浓氨水和氧化钙制取,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图中装置④可用于制取、收集氨气,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A。
8.B
解析:①设烧瓶的容积是VL,由喷泉实验的原理可知,氨气的体积与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体积相等,都是VL,则喷泉实验后所得氨水的浓度为=mol/L;
②设烧瓶的容积是VL,则混有体积空气的氯化氢混合气体中氯化氢的体积为L,由喷泉实验的原理可知,氯化氢的体积与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体积相等,都是L,所以喷泉实验后所得盐酸的浓度为=mol/L;
③设烧瓶的容积是VL,喷泉实验时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则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所得溶液体积等于烧瓶容积的,所以喷泉实验后所得硝酸的浓度为=mol/L;
④设烧瓶的容积是VL,喷泉实验时发生的反应为①4NO2+O2+2H2O=4HNO3、②3NO2+H2O=2HNO3+NO,若只发生反应①,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所得溶液体积等于烧瓶容积,喷泉实验后所得硝酸的浓度为=mol/L,若只发生反应②,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所得溶液体积等于烧瓶容积的,喷泉实验后所得硝酸的浓度为=mol/L,则混有少量氧气的二氧化氮发生喷泉实验后所得硝酸的浓度小于mol/L;
由以上计算可知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故选B。
9.C
解析:A.实验室用浓硫酸和NaCl固体共热制备HCl,但不能用浓硫酸和NaBr固体共热制备HBr,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把HBr氧化,故A错误;
B.适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可生成CaCO3和HClO,但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不会生成CaSO3和HClO,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H2N—NH2相当于两个氨基,也可以与HCl反应生成N2H6Cl2,故C正确;
D. Fe3Cl8可以改写为FeCl2·2FeCl3,但Fe3I8不可以改写为FeI2·2FeI3,因为铁离子和碘离子不能共存,FeI3不存在,故D错误;故为:C。
10.C
解析:向蔗糖固体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该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选C。
11.A
解析:A.SO2为酸性氧化物,有毒,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SO2,以减少环境污染,故A正确;
B.品红试纸褪色,表现出SO2的漂白性,蘸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表现出SO2的还原性,故B错误;
C.湿润淀粉KI试纸没有变蓝,说明SO2不能将KI氧化为I2,则SO2氧化性弱于I2,故C错误;
D.SO2只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所以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只变红不褪色,故D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A.HCl与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的沸点低于,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不会产生氧气,故B错误;
C.次氯酸酸性强于碳酸氢根,所以气体通入足量溶液生成和,故C错误;
D.与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微粒结构相似,所以推测氧硫化碳也是直线形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13.A
解析:A.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是不能漂白石蕊试液,只能使石蕊变红,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4.A
解析:A.钾元素的焰色实验为紫色,因此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可能为KOH或钾盐等,故A正确;
B.能与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的可能硝酸银也可能是硅酸钠等,故B错误;
C.氯气自身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水,说明硝酸表现的是酸性和强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A。
15.C
解析:A.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A错误;
B.氧气为中性气体,不与水反应,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B错误;
C.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氨水,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正确;
D.一氧化碳为中性气体,不与水反应,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D错误;
答案选C。
二、填空题
16.(1)4NH3+5O24NO+6H2O
(2)Si+2NaOH+H2O=Na2SiO3+2H2↑
(3)AlO+CO2+2H2O=Al(OH)3↓+HCO
(4)2Fe3++Fe=3Fe2+
解析:(1)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则B为NH3,C为NO,D为NO2,A为N2,则NH3转化为NO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2)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则A为Si,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除钠、氧外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则C为Na2SiO3,D为Na2CO3,故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
(3)若D物质具有两性,反应②③均要用强碱溶液,则A为Al,C为NaAlO2,B为AlCl3,D为Al(OH)3,反应④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则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
(4)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A为Fe,反应②⑤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l2,D为氯化亚铁,C为氯化铁,故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17.(1) N2O5 氧化
(2) A 4NH3+5O24NO+6H2O
(3) 2NO+2CON2+2CO2 2NO2+4SO=N2+4SO
解析:(1)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可知,X为+5价对应的氮的氧化物是N2O5,N2O5中氮元素+5价为氮元素的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
(2)①A.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则不能干燥氨气,故A错误;
B.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可以干燥氨气,故B正确;
C.NaOH固体吸收水分不与氨气反应,可以干燥氨气,故C正确;
故答案为:A;
氨气有还原性,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3)①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CO2和N2,根据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②SO2被氨水吸收后,得到亚硫酸铵溶液,通入NO2,SO被氧化为SO,NO被还原为N2,根据电子守恒可知NO2和SO的系数比为1:2,再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NO2+4SO=N2+4SO。
18. ①②③ 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盐酸,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解析:(1)B为SO2,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SO2具有氧化性,能与H2S溶液生成沉淀;
故答案为:①②③;②;
(2)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要证明亚硫酸钠氧化生成硫酸钠,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具体操作为:少量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取待测液放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盐酸,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三、计算题
19. NO O2 16 16解析:(1)因NO不与水反应,NO2能与水反应: ,所以无色气体为NO,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的O2混合通过水后发生反应:,氧气过量,则无色气体B为氧气;
答案为:NO;O2;
(2)因为过量的氧气为4mL,根据反应,剩余的氧气占原氧气总体积的,所以氧气的总体积是:,而开始反应时NO与O2的体积相等,得NO的体积为16mL;
答案为:16;
(3)由 (2)可以知道:NO2与水反应产生的NO和原来的NO共16mL,若V mL气体全部NO,则V=16,若V mL气体全部为NO2,根据反应可以知道V=48,所以混合气体的体积:16答案为: 1620. Fe++4H+=Fe3++NO↑+2H2O 2mol/L
解析:HNO3氧化性大于H+,Fe3+氧化性大于H+,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谁强谁先反应”以及图象可知,OA段是H+、与Fe反应生成Fe3+[Fe2(SO4)3]、NO、H2O,AB段是Fe与Fe2(SO4)3反应生成FeSO4,BC段为Fe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H2,由反应历程可知,C点溶质为FeSO4,根据守恒关系解答H2SO4浓度。
(1)由上述分析可知,OA段是H+、与Fe反应生成Fe3+、NO、H2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4H+=Fe3++NO↑+2H2O,;
(2)由上述分析可知,C点溶质为FeSO4,根据守恒关系可知,n(FeSO4)=n(H2SO4)= n(Fe)==0.4mol,则原溶液中c(H2SO4)==2mol/L。
四、实验题
21.(1)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乙
(2)分液漏斗
(3) 玫瑰精油在酒精中溶解度大 过滤
(4)萃取法,产量高耗能少
解析:(1)将玫瑰花碾碎的意义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冷凝水应下进上出,水泵中的水应从乙口流入;
(2)第②步操作是分液,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3)步骤①用到酒精浸泡玫瑰花的原因是玫瑰精油在酒精中溶解度大;步骤②分离固体和液体,操作为过滤;
(4)提取玫瑰精油选用萃取法,产量高耗能少。
22.(1)变红
(2)褪色 漂白
(3)SO2+2H2S=3S+2H2O
(4)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还原
(5)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解析:浓硫酸与Na2SO3溶液反应制取SO2,SO2气体溶于水生成酸性的H2SO3使石蕊溶液变红,使品红溶液褪色,与H2S溶液反应生成S单质,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尾气被NaOH吸收。
(1)据分析,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变红。
(2)据分析,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3)据分析,③中SO2与H2S反应生成S,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O2+2H2S=3S+2H2O。
(4)据分析,④中SO2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现象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SO2有还原性。
(5)SO2是污染性气体,为防止污染环境,对SO2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⑤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 K、Cu K2Cu(C2O4)2 +H2O +OH- 4[Cu(NH3)2]++O2+8NH3·H 2O=4[Cu(NH3)4]2++4OH-+6H2O或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 防止Na2SO3和Na2S被氧气氧化 +2S2-+6H+=3S↓+3H2O 过滤,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2SO4
【分析】Ⅰ.复盐A(含四种元素),其中含C、O,由流程知,混合气体1为CO和CO2的混合气体,气体B为CO,白色沉淀C为碳酸钡,已知固体 D 能与 NH3 H 2O 按 1:4 物质的量比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络合物,该无色络合物的氨水溶液露置空气中,立即被氧化为深蓝色络合物,则深蓝色络合物为[Cu(NH3)4]2+,则无色络合物是+1价铜与氨分子形成的络合物,砖红色固体D为Cu2O,已知 则无色络合物是[Cu(NH3)2]+,E溶液中含钾元素,故A的四种元素为C、O、K和Cu;结合流程信息知,固体混合物1的成分为K2CO3,按题给数据知,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则 ,,,,,则,,故混合物1中,,结合元素质量守恒,据此求四种元素的原子数目比、写复盐A化学式;
解析:Ⅰ. (1) 据分析,组成A 的四种元素是 C、O 和K、Cu,,,,,则,因A为复盐,故其酸根为碳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结合原子数目比,故其化学式为:K2Cu(C2O4)2 ;
(2)溶液E为K2CO3溶液,因水解显碱性,其离子方程式为+H2O +OH-;
(3)据分析:无色络合物为Cu(NH3)2]+,深蓝色络合物为[Cu(NH3)4]2+,则无色络合物转化为深蓝色络合物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为氧气,故离子方程式为:4[Cu(NH3)2]++O2+8NH3·H2O=4[Cu(NH3)4]2++4OH-+6H2O或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
II.(1) Na2SO3和Na2S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故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防止Na2SO3和Na2S被氧气氧化;
(2)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过量盐酸,发现有淡黄色沉淀产生,淡黄色沉淀是S,则与S2-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S和H2O,离子方程式为:+2S2-+6H+=3S↓+3H2O;
(3)甲同学若要在⑵中操作的基础上检验产物中的硫酸钠,要防止S的干扰,故后续操作是:过滤,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2SO4。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1(答案)

下一篇: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章节训练—2022-202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