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测试题(含解析)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反应⑤是取代反应
C.反应①是氧化反应
D.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乙醇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 D.葡萄糖和淀粉都属于还原性糖
3.对煤干馏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B.向b装置的水层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装置可检验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S
D.e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4.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0g乙烷气体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A
B.常温下,1LpH=12的氨水溶液中含有NH4+数目为0.01NA
C.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D.1mol乙酸和1mol乙醇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5.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的三态变化:“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转化为水吸热
C.《天工开物》记载制造青瓦“窑泥周寒其孔,浇水转釉”,红瓦转化为青瓦的原因是Fe2O3转化为其他铁的氧化物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6.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实验室配制FeCl3水溶液 将FeCl3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B 制备乙酸乙酯 在试管中加入2 mL乙醇和2 mL乙酸,加热
C 配制银氨溶液 向盛有1 mL 2%稀氨水的试管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
D 除去MnCl2酸性溶液中的Fe3+ 加入过量MnO2充分搅拌,过滤
A.A B.B C.C D.D
7.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结构式: B.乙醇的结构简式: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环己烷的分子式:
8.下表中化学活动和化学原理相符合的是
选项 化学活动 化学原理
A 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 由于两种物质都有杀菌消毒作用,混合后可增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效果
B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铜块 形成原电池,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 炼铁高炉中碳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 利用碳单质的还原性将铁还原出来
D 将煤进行气化和液化 变为液体和气体燃料,可变为清洁能源
A.A B.B C.C D.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苯()所有原子共平面
B.苯乙炔()所有原子共平面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D.丙烯(CH3CH=CH2)所有碳原子共线
10.环氧乙烷(EO)可用作生产一次性口罩时的灭菌剂。EO通过与蛋白质上的羧基、氨基、巯基(-SH)等发生作用(原理如下图),使蛋白质失去反应基,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巯基的电子式为
B.EO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上图所示的反应原理为取代反应
D.用EO灭菌后的口罩应对EO的残余量进行安全检测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烷和丁烷互为同系物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2.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和苯 B.用溴水鉴别乙烯和苯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戊烷 D.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利用B和D制备E的实验中,若用1mol B和1 mol D充分反应,能否生成1mol E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14.近年来,乳酸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发酵法制备。利用乳酸 为原料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兼容性,而且在哺乳动物体内或自然环境中都可以最终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乳酸还有许多其他用途。
(1)请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2)乳酸能与纯铁粉反应制备一种补铁药物--乳酸亚铁,反应如下,计算乳酸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
(3)乳酸聚合成的纤维非常适合做手术缝合线,其原因是___。
(4)乳酸发生下列变化:
所用的试剂是a___,b___(写化学式)
(5)请写出乳酸与少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6)乳酸乙酯( )是一种食用香料,常用于调制果香型、乳酸型食用和酒用精。乳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M有如下性质:0.1molM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相同,则M的结构最多有___(不考虑空间异构)种。
15.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的字母,下同)
(2)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植物油,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水的方向是从________口进水_______口出水。
(4)装置B在分液时打开活塞后,下层液体从________,上层液体从________。
16.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试管D和试管E,看到的现象分别为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3)仪器B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填字母)。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
已知:乙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与HBr反应得到溴乙烷(CH3CH2Br),二者某些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
溶解性(本身均可作溶剂) 沸点(℃) 密度(g/mL)
乙醇 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78.5 0.8
溴乙烷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8.4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下列合适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选填②③④等)。
①组装好装置,_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②将A装置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中;
③点燃B装置中的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10分钟;
④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苯和液溴,向锥形瓶中加入无水乙醇至稍高于进气导管口处,向U形管中加入蒸馏水封住管底,向水槽中加入冰水。
(3)简述实验中用纯铁丝代替铁粉的优点:_____。
(4)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
(5)反应完毕后,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分离溴乙烷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
18.将6.48g淀粉和6. 84g蔗糖的混合物加水,一定条件下使其完全水解,所得溶液中葡萄糖与果糖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______?
19.农村推广使用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有利于环境保护。已知:通常状况下,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kJ热量。该状况下,燃烧160g甲烷。试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
(2)放出的热量_______。
20.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液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取6.9 g A使之与过量O2燃烧,生成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测得浓硫酸增重8.1 g,碱石灰增重13.2 g。又测得A的蒸汽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23倍,试通过计算来确定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21.门捷列夫依据相对原子质量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科学的新纪元。
(1)“C=12”对应元素的一种核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核素的符号为_____。
(2)“?=16”对应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
(3)“?=14”和“Na=23”对应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较小的为___(填离子符号)。
(4)“Si=28”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氟酸反应曾用于刻蚀玻璃,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
(5)“H=1”与“C=12”对应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反应类型为___。
(6)门捷列夫在1871年预言图中“?=70”对应元素的存在,下列关于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其单质为半导体
B.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2
C.其最高价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于磷酸
22.A、B、C、D、E、F、G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①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作用;②醛基在氧气中易被氧化成羧基。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和___。
(2)在F的众多同系物中:最简单的同系物其空间构型为___;含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其同分异构体有___种,其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___。
(3)反应⑥和⑦均可得到G,要制备得到较纯净的G,应该选用反应_____。
(4)反应①﹣⑦属取代反应的有___;反应④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参考答案:
1.D
由转化可知,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据此分析。
A.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但n值不同,所以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反应⑤是乙醇被催化氧化为乙醛,属于氧化反应,B错误;
C.反应①是淀粉发生水解反应得到葡萄糖,C错误;
D.葡萄糖含有醛基而乙醇无醛基,所以可以在加热条件下,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乙醇,D正确。
答案选D。
2.C
A. Al2O3为两性氧化物,而MgO为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 一般情况下,乳浊液的分散质为液态,而悬浊液的分散质为固态,故B错误;
C. Fe3O4中Fe元素化合价为+2和+3,Pb3O4中Pb元素化合价为+2和+4,两种化合物中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故C正确;
D. 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淀粉不属于还原性糖,故D错误;
故选C。
3.C
煤干馏得到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据此分析;
A.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得到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故A说法正确;
B.煤的干馏得到产物中含有NH3,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B说法正确;
C.焦炉气中含有乙烯,乙烯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说法错误;
D.焦炉气中含有H2、CH4、CO都能还原CuO,使黑色变为红色,故D说法正确;
答案:C。
4.C
A.30g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乙烷中含7条共价键,故1mol乙烷中含7NA条共价键,故A错误;
B.pH=12的氨水溶液中氢氧根浓度为0.01mol/L,故1L溶液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OH-)=n(NH4+)+n(H+),故n(NH4+)小于0.01mol即小于0.01NA个,故B错误;
C.甲醛和冰醋酸的最简式均为CH2O,故2.0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含0.4NA个原子,故C正确;
D.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生成的水分子个数小于NA个,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D
A.陶制品是由黏土或含有黏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因此汉代烧制的“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故A正确;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冰的温度低于水,所以水的能量高,冰转化为水吸热,故B正确;
C.青瓦里面主要是氧化亚铁,红瓦里面是氧化铁,红瓦转化为青瓦的原因是Fe2O3转化为其他铁的氧化物,故C正确;
D.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是烃类混合物,来自于石油,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6.A
A.FeCl3是强酸弱碱盐,由于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所以为了抑制盐的水解,在实验室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制备乙酸乙酯时,在试管中加入2 mL乙醇、浓硫酸和2 mL乙酸,加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1~2mL,逐滴加入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时为止,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g++NH3 H2O=AgOH↓+NH4+、AgOH+2NH3 H2O=[Ag(NH3)2]++OH+2H2O,此时所得的溶液即是银氨溶液,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要除去铁离子需要降低氢离子浓度,二氧化锰与氢离子不反应,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A。
7.D
A.甲烷的结构式为,A错误;
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B错误;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 ,C错误;
D.环己烷属于链状烷烃,其分子式为,D正确;
答案选D。
8.D
A.酒精和84消毒液混合物会产生氯气,不仅降低消毒效率,且污染环境,A错误;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铜块,形成原电池,但是铜做正极被保护,钢铁作负极,会被加速腐蚀,故B错误;
C.炼铁高炉中碳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CO,CO再将铁从矿石中还原出来,C错误;
D.将煤进行气化和液化之后,得到了综合利用,除去了S、N等有害元素,使之成为更加清洁的能源氢气、CO、甲醇等,D正确。
故选D。
9.B
A.苯是平面形结构,但甲苯()中含有甲基,因此根据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可知甲苯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苯是平面形结构,乙炔是直线形结构,则苯乙炔()中所有原子共平面,B正确;
C.正戊烷分子是锯齿形结构,因此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错误;
D.乙烯是平面形结构,因此丙烯(CH3CH=CH2)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但不共线,D错误;
答案选B。
10.C
A.S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其中1个末成对电子与氢形成共价键,巯基的电子式为,故A正确;
B.EO分子式为C2H4O,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上图所示的反应原理为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用EO灭菌后的口罩应对EO的残余量进行安全检测,EO能使蛋白质变性,有毒,故D正确;
故选C。
11.C
A.H2和D2是H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形成的单质分子,二者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
B.CH4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与C原子连接的任何两个原子都相邻,因此两种结构是同一物质,B错误;
C.乙烷和丁烷分子式通式都是CnH2n+2,二者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因此二者互为同系物,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都是(C6H10O5)n,二者n不同,因此二者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C。
12.C
A.乙醇与水混溶,不分层;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有机层在上层;可鉴别,故A正确;
B.溴水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苯和溴水发生萃取,有色层在上层;可以鉴别,B正确;
C.戊烷、苯均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C错误;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可以鉴别,故D正确;
答案选C。
13. CH2=CH2 羟基 羧基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不能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完全转化
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所以A是乙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B是乙醇。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所以C是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即D是乙酸,乙醇和D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E是乙酸乙酯。
(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是CH2=CH2。乙醇和乙酸含有的官能团分别是羟基和羧基。
(2)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
反应④是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
(3)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若用1mol B和1 mol D充分反应,不能生成1molE。
14. 羟基 羧基 23.9%(24.0%) 乳酸具有生物兼容性,在人体内最终降解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人无害 NaHCO3或NaOH或Na2CO3(任一种即可) Na 2 +Na2CO3→2 +CO2↑+H2O 12
(1)根据乳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其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羧基。
(2)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C6H10O6Fe,乳酸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100%=23.9%(24.0%)。
(3)乳酸中含有羟基、羧基,可分子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高分化合物,具有生物兼容性,在人体内最终降解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人无害。
(4)根据反应过程,乳酸中的羧基与a反应,而羟基不反应,则a为NaOH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 中的羟基与b反应,则b为Na。
(5)乳酸中的羧基能与Na2CO3反应,碳酸钠少量时,生成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2 +Na2CO3→2 +CO2↑+H2O。
(6)有机物中的羟基、羧基均可与Na反应生成氢气;只有羧基与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已知乳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M能与Na及碳酸氢钠反应,则M中含有羟基、羧基;0.1molM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相同,则含有的羟基数目与羧基数目相同。符合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相当于C-C-C-C上存在2个不同的取代基,根据一固定一游动原则, 均有4种, ,固定在1有3种,固定在2有1种,合计12种。
15. D B 分液 冷凝管 下 上 下口放出 上口倒出
根据装置图可判断A是蒸馏装置,B是分液装置,C是过滤装置,D是蒸发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1)KCl易溶于水,自来水中水的沸点低,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符合蒸发原理,选择装置D;
(2)油水互不相溶,密度不同,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植物油,选择装置B,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分液;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冷凝管,冷却水下进上出效果好,即进水的方向是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4)装置B在分液时打开活塞后,为防止试剂交叉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6. +Br2+HBr 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 紫色石蕊溶液慢慢变红,并在导管口有白雾产生 出现浅黄色沉淀 除去溶于溴苯中混有的溴,便于观察溴苯的颜色 在溶液底部有无色油状液体 DEF
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HBr,B中溴苯与NaOH溶液分层,且溴苯在下层,C中苯可除去挥发的溴,D中HBr使紫色石蕊变红,E中HBr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F中NaOH可吸收尾气,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以此来解答。
(1)铁屑和溴发生反应:2Fe+3Br2=2FeBr3,生成的FeBr3作催化剂,使苯和液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r2+HBr。
(2)苯和液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溴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溴蒸气对实验产生干扰,必须除去,可以利用溴易溶于有机物来除溴,因此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除去HBr中混有的溴蒸气;HBr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AgNO3溶液与HBr发生反应:AgNO3+HBr=AgBr↓+HNO3,试管E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纯净的溴苯为无色液体,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因此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溴苯中的溴,便于观察溴苯的颜色;溴苯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的液体,故在溶液的底部可以观察到无色油状液体;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D、E中导管口均在液面上,F中有倒扣的漏斗刚好没入液面,则具有防倒吸的装置有D、E、F。
17. C2H5OH+HBrC2H5Br+H2O ④②③ 检查其气密性 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不反应时上拉铁丝,反应时放下铁丝 降温,冷凝溴乙烷 U形管底部产生无色的油状液体 分液漏斗、烧杯。
装置A中生成溴苯和溴化氢,B中乙醇和溴化氢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C用来收集产品,据此解答。
(1)HBr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溴乙烷和水, B中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HBrC2H5Br+H2O。故答案为:C2H5OH+HBrC2H5Br+H2O;
(2)利用苯和液溴反应制得溴苯,同时生成的溴化氢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得到溴乙烷,则应先连接装置并检查所密性,再添加药品,先加热A装置使苯和液溴先反应,再加热B装置制溴乙烷,即实验的操作步骤为:①④②③,故答案为:④②③;检查气密性;
(3)实验中用纯铁丝代替铁粉的优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不反应时上拉铁丝,反应时放下铁丝,而铁粉添加后就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了,故答案为: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不反应时上拉铁丝,反应时放下铁丝;
(4)冰水的作用是可降温,冷凝溴乙烷,防止其挥发,故答案为:降温,冷凝溴乙烷;
(5)反应完毕后,U形管内的现象是底部有油状液体;溴乙烷与蒸气水不相溶,混合物可利用分液操作进行分离,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和烧杯,故答案为:U形管底部产生无色的油状液体;分液漏斗、烧杯。
18.3∶1
根据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12H22O11+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和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6H10O5)n+nH2O→nC6H12O6,计算生成的葡萄糖与果糖的质量,二者摩尔质量相等,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据此计算判断。
C12H22O11+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342 180 180
6.84g 3.6g 3.6g
(C6H10O5)n+nH2O→nC6H12O6
162n 180n
6.48g 7.2g
故葡萄糖的质量为7.2g+3.6g=10.8g,果糖质量为3.6g,葡萄糖与果糖的摩尔质量相等,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为10.8g:3.6g=3:1,
答:所得溶液中葡萄糖与果糖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19. 224L 8900kJ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据反应可知,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kJ热量,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为1mol;160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0mol,10mol甲烷完全燃烧后放出热量为10mol×890=8900kJ,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为10mol,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10mol×22.4L/mol=224L。
故答案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24L;放出的热量为8900kJ。
20.C2H6O
浓硫酸可以吸收水,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根据原子守恒计算分子中C、H原子数目,进而确定是否含有O元素,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A的蒸汽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23倍,由于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则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M=2×23=46,6.9 g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n==0.15 mol,浓硫酸增重8.1 g,则生成水的质量是8.1g,生成n(H2O)==0.45 mol,其中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n(H)=0.9 mol,碱石灰增重13.2 g,则生成CO2的质量是13.2 g,则n(CO2)==0.3 mol,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n(C)=0.3 mol,则m(O)=6.9 g-0.9 mol×1 g/mol-0.3 mol×12 g/mol=2.4 g,所以n(O)==0.15 mol,n(A):n(C):n(H):n(O)=0.15 mol:0.3 mol:0.9 mol:0.15 mol=1:2:6:1,因此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6O。
21. 14C Na+ 第3周期第IVA族 SiO2+4HF=SiF4↑+2H2O CH2=CH2+Br2BrCH2CH2Br 加成反应 ACD
(1)由表中数据可知,“C=12”对应元素为C,常用14C来测定文物年代,故答案为:14C;
(2)由表中数据可知,“?=16”对应元素为O,故其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由表中数据可知,“?=14”和“Na=23”对应元素分别为N、Na,二者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其简单离子半径较小的为Na+,故答案为:Na+;
(4)由表中数据可知,“Si=28”对应元素为Si,原子序数为14,故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IVA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即SiO2与氢氟酸反应曾用于刻蚀玻璃,故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故答案为:第3周期第IVA族;SiO2+4HF=SiF4↑+2H2O;
(5)由表中数据可知,“H=1”即H核外1个电子,与“C=12”即C核外有6个电子,故形成的化合物为C2H4即乙烯,故其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BrCH2CH2Br,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答案为:CH2=CH2+Br2BrCH2CH2Br;加成反应;
(6)由表中数据可知,门捷列夫在1871年预言图中“?=70”对应元素与碳同主族,位于第4周期,即为Ge元素,故有:
A.该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故其单质为半导体,A正确;
B.该元素与碳同一主族,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故其最高正价为+4,B错误;
C.根据对角线规律可知,该元素与Al位于对角线上,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正确;
D.根据元素的非金属强弱,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一致,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于磷酸,D正确;
故答案为:ACD。
22. 碳碳双键 羟基 正四面体 3 C(CH3)4 ⑦ ④⑥ 催化剂、吸水剂 2CH3CH2OH+O22CH3CHO+2H2O
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作用,则A为乙烯,过程①为加成反应,B为乙醇,过程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C为乙醛,过程③为乙醛的氧化反应,D为乙酸,过程④为酯化反应,E为乙酸乙酯,F为乙烷,过程⑥为烷烃的卤代反应,G为氯乙烷,过程⑦为烯烃的加成反应。
(1)A和B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碳碳双键和羟基;
(2)在F的众多同系物中,最简单的同系物为甲烷,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含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其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其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同系物为对称结构的新戊烷,结构简式为C(CH3)4;
(3)反应⑥和⑦均可得到G,要制备得到较纯净的G,应该选用加成反应,即过程⑦,若采取取代反应,则会生成无机小分子和其他的副产物;
(4)根据分析,反应①﹣⑦属取代反应的有④酯化反应和⑥卤代反应,反应④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反应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202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专家B卷)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中考第九次模拟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