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紫荆中学桃园校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珠海市紫荆中学桃园校区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航天员在“神舟十四号”里生活的下列细节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把吃剩下的食物包起并压缩使体积变
C.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收气味
D.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一天天长大
2.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酱油 B.食醋 C.纯净的糖水 D.水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绶带为丝绸材质。制作丝绸的蚕丝属于
A.塑料 B.合成纤维 C.天然纤维 D.合成橡胶
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相符的是
A.2H2——-2个氢原子 B.Mg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C.2Cu——2个铜元素 D. ——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
6.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侯德榜为“制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7.在阳台上用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已成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时尚。营养液配方中属于氢肥的是
A.K2SO4 B.Ca3(PO4)2 C.KCl D.CO(NH2)2
8.蔡旭哲老师在“天宫课堂”中介绍冷原子钟50亿年的误差只有1秒。铯可用于制作冷原子钟。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铯的原子序数为55 B.铯属于非金属元素132.9
C.铯原子带55个单位的正电荷 D.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g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丙和丁 D. 甲、乙、丙
11.“千金藤素”(化学式)在已经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再次展现中药的光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金藤素属于有机物 B.干金藤素中含有氮气分子
C.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B.厨房清洗油污都是乳化作用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C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将三种物质t1°C时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C,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C升温到t2°C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t3℃,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完全溶解
1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是
A.认识微观粒子 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②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化学与环境 ①焚烧植物秸秆以利于耕作 ②工业废水可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C.化学与安全 ①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②进入深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
D.化学与生活 ①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炒菜时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
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
B.向未打磨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1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电解水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7分)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
(1)水稻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化学式],淀粉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淀粉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下同),质量比为_______。
(2)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除淀粉外,还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等。其中属于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缺乏该元素会引起___________。
(3)农民种植水稻需要科学施加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所以要选在______________(填“中午”或“傍晚”)施肥。
(4)大米酿造的酒和醋是很好的调味品。松花皮蛋外面料灰中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等,因此食用时常有涩味,为了减轻涩味,可将皮蛋蘸上适量______(填“米酒”或“米醋”)。
17.(8分)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保护环境。
(1)调整能源结构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①煤和石油都是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CO2气体能造成_______,SO2易导致_______。
②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请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完善能源双控制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风能 B.太阳能 C.石油 D.氢能
(2)碳转化: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不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在该反应中涉及到的氧化物为_______(填化学式)。
18.(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图1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请回答: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现有①过氧化氢溶液②高锰酸钾③二氧化锰3种药品,小明选择装置B和D来制取和收集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①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NH3 B.CO2 C.O2 D.H2
(4)图2是利用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图3是该反应的pH变化曲线,根据图回答:
①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60s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③依据以上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实验中NaCl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变大
B. 实验中NaOH的质量在不断地变小直至为0
C. 一段时间后,溶液pH一定会变为0
D. 选用pH试纸也可以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19.(10分)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硝酸至反应完全 有______产生 样品中______(填“是”或“否”)含有NaCl
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4)【方案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的质量分数。
(5)【方案2】如图1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_______和水蒸气,同时被氢氧化钠吸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应___________保存。
(6)【拓展1】某同学对方案2的装置及药品改进如下(如图2):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装置B中后,关闭活塞。待完全反应后,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①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当装置B中反应进行完后,需要从装置左边充入空气。若不进行这一步操作,则会导致测定Na2CO3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7)【拓展2】图3为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NaCl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t1°C冷却至t2°C,t1-t2的最优范围是________(填字母)。
a.60-30 b.40-10 c.70-40
20.(10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他创造性地将不同的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充分展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1)绘制《千里江山图》第一遍用墨汁在绢上画出山水。用墨汁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含碳物质的价类二维图。
①写出氧化物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
②B、C可以相互转化,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物质E可以是,请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第二遍用赭石等制成的颜料上色。赭石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从该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填字母)。
A.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6 B.x的值为18
C.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4)第三遍用孔雀石等制成的颜料上色,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①孔雀石受热会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X的化学式为___。
②常温下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1.(10分)草酸亚铁晶体()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草酸亚铁的制备流程如图1:
(1)已知步骤Ⅰ的反应之一:,溶液A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的反应有:。步骤II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
(2)称取54.0g草酸亚铁晶体()用热重法对其进行加热使之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图2中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②Fe2O3分解生成氧气和Fe3O4,请在图3中画出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南通专用)-14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6月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