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南通专用)-13化学合成材料(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南通专用)-13化学合成材料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南通·二模)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料污染解决方案”。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A.实行塑料制品分类,循环使用塑料资源 B.焚烧废弃塑料,减少地表塑料制品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使用布袋、纸袋等替代塑料制品
2.(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变废为宝
B.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2023·江苏南通·统考一模)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如图)的制作主要由环保PVC、PC、ABS以及亚克力等材料组合制作而成,其中PVC是聚氯乙烯的简称。PVC属于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无机材料 D.天然材料
4.(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会有白烟产生
B.铝合金与钢铁相比抗腐蚀性强、密度大
C.蚕丝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温室效应
5.(2023·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南京工业大学刘晓勤、孙林兵教授课题组研发出一种智能吸附剂,实现了CO2的可控性捕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路线。以下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B.大力开采化石燃料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C.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D.通过生物降解技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6.(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20日完美闭幕,在冬奥会开展过程中使用到了下列材料,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冬奥会金牌表面材料一一黄金
B.冬奥火炬“飞扬”外壳一一碳纤维复合材料
C.速滑竞赛服手脚处一一聚氯酯材料
D.冰壶的材料一一天然花岗岩
7.(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笔所用狼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墨汁是一种水溶液
C.制作宣纸所用的稻草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部分砚石中所含硅酸钙(CaSiO3)属于酸
8.(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口罩所用的无纺布是由聚丙烯加工而成的。下列物质与口罩所用材料类别一致的是(  )
A.铝合金 B.塑料桶 C.金刚石 D.棉花
9.(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分类处理垃圾,以节约回收资源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以降低“白色污染”
10.(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佩戴口罩可以阻挡病毒的传播。医用口罩中熔喷布的成分是聚丙烯(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生产聚丙烯的原料是石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丙烯属于无机物
B.聚丙烯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石油属于单质
D.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
11.(2023·江苏南通·二模)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12.(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锂、汞都属于金属元素 B.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 D.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13.(2023·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大
C.棉纤维在空气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4.(2023·江苏南通·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 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
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 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15.(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橡胶、涤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纯碱、火碱都属于碱
C.钠、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干冰、冰水都属于氧化物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实行塑料制品分类,循环使用塑料资源,可以减小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焚烧废弃塑料,会增大污染,故B符合题意;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布袋、纸袋等替代塑料制品,可以减少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变废为宝,既可用节约能源,又可以避免地沟油用于生活中对人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正确;
B、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以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从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正确;
D、应该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是任意提高使用量,错误;
故选D。
3.A
【详解】PVC是聚氯乙烯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A。
4.C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会有白雾产生,说法错误;
B、铝合金与钢铁相比密度小、抗腐蚀性强,说法错误;
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法正确;
D、煤块粉碎后燃烧,能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充分燃烧,不能减少温室效应,说法错误;
答案:C。
5.B
【详解】A、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不符合题意;
B、大力开采化石燃料,燃料燃烧可污染空气,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符合题意;
C、大量植树造林,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不符合题意;
D、生物降解技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不仅保护环境,还能减少因焚烧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能实现“碳中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黄金为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
B、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含有金属、树脂等多种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B错误;
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聚氯酯材料属于合成纤维,故C正确;
D、天然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A、制笔所用狼毫为动物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正确;
B、墨汁是一种悬浊液,不是均一稳定的溶液,错误;
C、制作宣纸所用的稻草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D、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部分砚石中所含硅酸钙(CaSiO3)属于盐;错误。
故选A。
8.B
【详解】口罩所用的无纺布是由聚丙烯加工而成的,聚丙烯是塑料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D、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分类处理垃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D、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故选:C。
10.B
【详解】A、由图可知,聚丙烯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聚丙烯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正确;
C、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B
【分析】材料分为无机物材料、有机物材料和复合材料,无机物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详解】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故选B。
12.C
【详解】A、锂、汞都属于金属元素,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为氮肥,不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D 、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A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钢铁生锈,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C、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有纸燃烧的气味,不符合题意;
D、煤块粉碎后燃烧,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详解】A、花生油中富含油脂而不是蛋白质,故A错误;
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其废弃物会造成白色污染,故B错误;
C、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故C错误;
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是按照它的来源来划分,具体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两种;前者主要指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后者主要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15.D
【详解】A、涤纶属于合成材料,而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一定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C、钠元素在人体内质量分数为0.15%,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的,冰是固态的水,二者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分类正确。
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南通专用)-09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南通专用)-14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