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6信息的传递(有解析)

辽宁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6信息的传递
一、单选题
1.(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村第一书记为当地特产直播带货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播使用的手机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紧贴摄像头
D.直播画面通过超声波传给网友观看
2.(202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戴口罩可以预防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的护目镜容易起雾,这是汽化现象
C.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手机收到核酸检测报告,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3.(202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信鸽是靠地磁场来导航的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C.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大,压强较大
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2022·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在迎新年文艺汇演的相关场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同学们声带振动产生的
B.观众可以根据音调判断出伴奏的乐器
C.舞台上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主持人使用的无线话筒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5.(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目前我国在能源、材料和航天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和地热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半导体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
C.地面控制中心通过超声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
D.空间站上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二、填空题
6.(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顺利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它们之间利用___________波传递信息;载人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7.(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上车是将四号载人能船成功发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打开了太阳能帆板。太阳能帆板主要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航天员在舱内的实时画面是通过_________波传回地面指中心的。
8.(2022·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号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火箭在轰鸣声中拔地而起,冲向太空,轰鸣声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如图所示是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向全国人民敬礼的画面,画面信息是通过______波传回地面的。
9.(2022·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飞船升空时,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飞船进入太空后,航天员携带物品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空间站内航天员利用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与地面交流。
10.(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航天英雄在太空中利用______与地面互相传递信息;当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打开时会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属于______能源(填“一次”或“二次”)。
11.(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期间,做____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运动;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时的影像是通过___________传回地面指挥中心的。
12.(2022·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观众通过电视收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电视收到的卫星信号属于______波。朱德恩用小号吹响《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号声是______产生的,吹号时用手按压不同键位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手机摄像头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正确;
C.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像应该变大,像距就要变大,物距需要变小,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且保持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若紧贴摄像头,此时的物距可能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再底片上显示,故C错误;
D.直播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给网友观看的,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间隙,故A错误;
B.医护人员的护目镜容易起雾,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闻到消毒水的味道,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手机收到核酸检测报告,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信鸽辨别地磁场的强弱变化来定向的,所以能从千里之外飞回家,故A符合题意;
B.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没有测出大气压的值,故B不符合题意;
C.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因为机翼形状上凸下平,导致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大,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压强较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判断出伴奏的乐器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特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舞台上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线话筒传递信息的方式是电磁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A.核能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集成电路是由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电容等元件直接做在硅单晶片上,所以半导体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故B正确;
C.超声波是声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空间站与地面间有真空,所以不能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空间站上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6. 电磁 运动
【详解】[1]电磁波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载人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的位置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故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7. 太阳 电磁
【详解】[1]太阳能帆板可以将接受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主要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空间站的画面通过卫星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
8. 振动 电磁
【详解】[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轰鸣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空间站在太空是真空环境,用电磁波与地面联系,电磁波的传输不需要介质。
9. 运动 不变 电磁波
【详解】[1]飞船升空时,相对于地球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因此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飞船进入太空后,航天员携带物品的质量不变。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速度约等于光速,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在空间站内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与地面交流。
10. 电磁波 电 一次
【详解】[1]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航天英雄在太空中利用电磁波与地面互相传递信息。
[2]太阳能帆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太阳能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属于一次能源。
11. 做功 曲线 电磁波
【详解】[1]返回舱在大气层中下降时,克服空气的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返回舱的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2]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期间围绕地球运动,运动方向一直在改变,是在做曲线运动。
[3]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的影像是通过电磁波传输回地面的,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12. 电磁 空气柱的振动 音调
【详解】[1]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摄像机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发射机将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再通过天线产生的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卫星做电磁波通信的中继站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因此电视收到的卫星信号属于电磁波。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悠扬的号声是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题中吹号时用手按压不同键位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改变了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即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所以,吹号时用手按压不同键位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0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选择、实验、计算、综合题)(有解析)

下一篇:辽宁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8光学(填空、作图题)(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