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6月第三次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u-64 Fe--56 Na -- 23 Cl--35.5 O--16 H--1 C--12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术,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C.手机、电脑中使用的锂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D.“煤改气”可以减少S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
2.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纯铝 B.白铜 C.生铁 D.不锈钢
3.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 B.乙中阳极反应式为
C.丙中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4.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都可以用于家庭消毒。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A.氧化物 B.单质 C.有机物 D.无机物
5.已知断开1mol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开1mol键吸收的能量是945.6kJ,形成1mol键放出的能量为391kJ,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高温、高压条件下,假设1mol反应完全,则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A.369.6kJ B.277.2kJ C.184.8kJ D.92.4kJ
6.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转移溶液 制取蒸馏水 分离水和酒精 稀释浓硫酸
7.工业生产中用于储存浓硝酸的罐体,其制作材料可以是
A.镁 B.锌 C.铁 D.铜
8.生活中常见的下列措施,其目的主要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除氧剂 B.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C.用洗衣粉洗衣服时,用温水浸泡 D.制作面食时,需要加入酵母
9.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由铜制取硝酸铜最适宜的方法是
A.CuCuOCu(NO3)2 B.Cu与稀HNO3→Cu(NO3)2
C.CuCuCl2Cu(NO3)2 D.Cu与浓HNO3→Cu(NO3)2
10.下列过程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冰雪融化 水利发电 太阳能集热 锂电池放电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12.等质量的、、、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B. C. D.
13.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下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药品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含氮、磷的大量废水排入海洋,易引发赤潮
C.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D.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2H++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密闭容器中0.1 mol Na2O2与0.1 mol S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完全溶于水时,转移电子数为0.1NA
C.32 g 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A
D.5.6 g Fe与足量的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15.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C4H10)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其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已知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向负极移动
B.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16.在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
B.V(CO2)=V(H2)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同时生成
D.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17.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④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二者均为纯净物
C.加热条件下,M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18.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分子中没有醛基
C.先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水浴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然后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蔗糖一定未水解
D.纤维素是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19.截止到2020年5月1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482万,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最大程度的体现了我国的政体优势。其中医用酒精(75%的乙醇)和“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双氧水等均能起到杀菌作用。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74.5g 次氯酸钠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
B.46 g 75%的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34g H2O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数为6NA
D.乙醇中的官能团为羟基,1mol 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2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合理的是
A.FeCl3溶液(CuCl2)铁粉 B.C2H6(C2H4):H2/催化剂
C.CO2(SO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乙醛(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二、填空题 (共40分)
21.请按要求填空(有序号均填序号):
(1)下列五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是_____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
①金刚石和石墨 ②和 ③和 ④和 ⑤和
(2)下述过程中有离子键断裂的是_____________,有共价键断裂的_____________,仅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_____________。
①氯化钠晶体熔化 ②碘升华 ③电解水 ④干冰汽化
(3)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有:①热分解法 ②高温还原法 ③电解法等;
工业上冶炼铁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冶炼铝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利用铝热反应可焊接铁轨,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2.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直接提供电能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_______。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C.灼热的炭与 CO2反应 D.H2与 Cl2燃烧反应
(2)将纯铁片和纯铜片按图甲、乙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铁片质量减少 D.甲、乙两烧杯中c(H+)均减小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__乙(填“>”、 “<”或“=”)。
③请写出甲、乙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电池工作时,溶液中向_______极(填“正”或“负”)移动。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 27g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 。
④若将甲中的稀硫酸换为浓硝酸,则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3)图丙为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电解质溶液的溶质是 KOH。通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2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I.已知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所取溶液体积均为2mL)
实验编号 温度/℃
Ⅰ 25 0.1 0.1
Ⅱ 25 0.2 0.1
Ⅲ 50 0.2 0.1
(1)上述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_______。(填实验编号,下同)
(2)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 。
Ⅱ.和之间发生反应:(无色)(红棕色),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乙中,则_______中反应更快。
(4)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为_______;
(5)下列描述能表示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E.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24.丙烯酸乙酯是一种食用香料,用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H2=CH2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CH2=CH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CH2=CH2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化合物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CH2=CH2→A,A+B→丙烯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4)CH2=CHCH3与CH2=CH2互为同系物,CH2=CHCH3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5)丙烯酸乙酯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聚合反应,该聚合物有较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1


5

)答案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1 D 2.A 3.D 4.C 5.D 6.A 7.C 8.A 9.A 10.D
11.D 12.A 13.B 14.B 15.D 16.D 17.B 18.C 19.B
20.C
二填空题
21. (1) ④ ① ②
(2) ① ③ ②④
(3) ② ③
22.(1)D
(2) BD > 2H++2e-=H2↑ 负 NA (或6.02×1023) Cu + 4H++=Cu2+ +2NO2↑+2H2O
(3)CH4+10OH--=+7H2O
23.(1) III (2) I II (3) 甲 (4) 60% (5)BE
24 (1) CH2=CH2+Br2→CH2BrCH2Br
(2) 碳碳双键、羧基 (3)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4) 或
(5) nCH2=CH-COOC2H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检测题(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下一篇: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九年级二模数学试卷(图片版 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