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丹东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理化考试时间:150分钟 化学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O-16 S-32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8小题,每题1分,第9小题~第12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宣纸是我国的文房四宝之一,下列关于宜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原料 B.加碱腌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置溶液B.取固体药品C.干燥气体D.取液体药品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火碱固体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发生潮解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绯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氦气球飞到高空会破裂——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水通电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5.为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C.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6.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实验
A.④中缺少玻璃引流溶液
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D.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A.Ne:表示氖气 B.C60:表示60个碳原子
C.2N:表示2个氮分子 D.Fe3+:表示铁元素显+3价
8.关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食物中的铁元素主要来源于肝脏、瘦肉等
B.缺钙会使幼儿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C.食用碘盐会预防甲状腺肿大,所以碘盐摄入越多越好
D.缺锌会引起青少年思佝偻病
9.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 水 大理石 B.氧气 酒精 稀硫酸
C.生铁 氧化铜 铁锈 D.氩气 过氧化氢 纯碱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铵盐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一起施用
D.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1.下列各组离子在PH=l的无色溶液的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Cl-、 B.Na+、K+、、
C.Na+、、、OH- D.Ba2+、Cl-、、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完全合理的是
A.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氯化钠:加人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人过量稀盐酸
B.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鉴别硝酸铵、碳酸钙、氯化镁固体:分别将固体加水溶解,观察现象并感知温度的变化
D.分离碳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人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
13.(6分)从下列六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化学用语填空。
二氧化氮 碳酸氢钠 氮气 石墨 硝酸钾 生石灰
(1)常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____;
(2)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用作食品包装袋中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可引起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_。若C表示氯离子,则X=________。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图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15.(4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上图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时,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3℃时将9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4)t3℃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序号)。
A.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溶剂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C.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D.溶解度大小甲=乙>丙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17.(4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A.浓硫酸的稀释 B.加热液体
C.探究燃烧条件 D.溶解性的比较
(1)A实验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加热通入CO2后的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钢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中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8.(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墩墩的外套一硅胶
2022年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外套是化学常见物质一一硅胶。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可干燥NH3、O2、N2等。
将硅酸凝胶浸泡在氯化钴溶液中,再经干燥活化就可以得到变色硅胶,可用于指示硅胶吸水的程度。这是因为无水氯化钴(CoCl2 ) 呈蓝色, 吸水后生成的六水合氯化钻() 为红色。
硅胶制品的优点:(1)耐高温。适用温度可达230℃,可在微波炉和烤箱内使用。(2)易清洗。硅胶产品用后在清水中冲洗即可恢复干净。(3)寿命长。硅胶化学性能很稳定,制作出的产品比其他材料有更长的寿命。(4)柔软舒适。硅胶产品触感舒适,极具柔韧性,不变形。(5)顏色多样。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调配出不同的靓丽色彩。(6)环保无毒。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货均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1)硅胶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用变色硅胶检验某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 向氧化钴(CoCl2 ) 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会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属于硅胶的优点的是.___________(写字母序号)
A.柔软舒适 B.环保无毒 C.颜色多样 D.不易老化 E.耐高温
19.(5分)在生产、生活中我们能应用到很多金属材料。
(1)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如图。写出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刚开始是应先__________(选填“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或“先加热”)。
(2)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若滤液呈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中含有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C中不含相同元素,E为红棕色固体,D是一种有毒气体。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为_______________。
(2)B物质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
21.(5分)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图: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 溶剂X是水, 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Y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若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收集一瓶用于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探究”的氧气,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如何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和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成氨气(NH3),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有毒。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E装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____口进,此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甲乙两名同学各取三支试管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_性。
(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和乙同学将各自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倒入①号、②号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请分析:
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①号烧杯 溶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 (填除指示剂外的全部溶质,下同)
②号烧杯 溶液呈无色,没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 可能有HCl
为了确定②号烧杯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乙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
取②号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后,观察到________,说明溶质中含有HCl。
【讨论交流】
下列试剂中可以代替锌粒达到探究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Fe2O3 B.CO2 C.Cu D.紫色石蕊溶液 E.NaOH溶液
【实验反思】
两位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两烧杯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反应物的用量不同。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6分)
24.(2分) 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
求:(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g葡萄糖中含36g碳元素。
25.(4分)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是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人49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1)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