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苏州专用)-16水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苏州·二模)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从1949年到2008年,中国的农业用水比例升高,工业用水比例下降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种物质
2.(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某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元素
B.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难溶性大颗粒
D.臭氧灭菌属于是化学变化
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关于水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物沉降 B.自来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
C.活性炭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可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反应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形容器内液面下降
B.液体中硫酸钠的浓度不变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约为负极的八倍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2023·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四组物质中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组别 物质 甲 乙 丙
A HgO O2 Hg
B CO2 CO O2
C Cl2 HCl NaCl
D H2O H2 O2
A.A B.B C.C D.D
6.(2023·江苏苏州·模拟预测)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B.米饭、面条中主要含蛋白质
C.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 D.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7.(2023·江苏苏州·二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B.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C.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D.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
8.(2023·江苏苏州·一模)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用絮凝剂明矾可降低水的硬度
B.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给高烧病人降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用 150mL 酒精和 50mL 蒸馏水混合配制成 200mL 的 75%的医用酒精
9.(2023·江苏苏州·模拟预测)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环节中自来水生产过程不涉及的是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消毒
10.(2023·江苏苏州·一模)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水的三态转化
B.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没有关系
D.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11.(2023·江苏苏州·一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B.生活中常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
C.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水蒸气会发生分解反应
D.明矾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有色物质和异味
二、选择题组
(2023·江苏苏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应养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习惯。通过电解使水分解,可以确定水的组成。在实际生活中,要综合运用多种净化或消毒的方法对水进行处理。
12.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我国的“节水标志”是
A. B. C. D.
13.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
A.水的组成中合有氧元素 B.水在常温下为液体
C.水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 D.水能分解放出氧气
14.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的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5.下列关于天然水的净化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降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不符合题意;
B、从1949年到2008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农业用水比例下降,工业用水比例升高,不符合题意;
C、海水、湖水均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自来水也是由水和可溶性杂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矿泉水中的钙、钾强调的是物质中含有的元素,不是元素的具体存在形式,正确;
B、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正确;
C、石英砂过滤器除去了难溶性大颗粒,活性炭除去了部分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则超滤除去的应为更小的颗粒,则不是除去难溶性大颗粒,错误;
D、臭氧灭菌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失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是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C。
3.A
【详解】A、明矾可形成絮状物,这样可以使水中悬浮物沉降,选项正确;
B、自来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使混合物,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毒有色物质,但无法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等而将其变为淡水,选项错误;
D、过滤仅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但无法除去钙镁化合物,因此无法将其软化,选项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电解水时,由于两边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则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解过程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溶剂减少,而溶质质量不变,则硫酸钠的浓度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6×2):(2×1×2)=8:1,则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约为负极的八倍,该选项说法正确;
D、负极产生的为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5.C
【详解】A、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故A符合图示要求,不符合题意;
B、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氧气,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B符合图示要求,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和氯化钠不反应,故C不符合图示要求,符合题意;
D、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故D符合图示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缺氟会导致龋齿,故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符合题意;
B、米饭、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C、铁强化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不符合题意;
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可行,正确。
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所以可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正确。
C. 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棉纤维灼烧有烧纸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可以区分,正确。
D. 用硬水洗涤衣服会浪费洗涤剂肥皂,且衣物不易洗净,洗后的衣物发脆发硬,错误。
故选:D。
8.B
【详解】A、絮凝剂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悬浮的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制成的冰袋可给高烧病人降温,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有间隔,150mL 酒精和 50mL 蒸馏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200mL,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没有用到蒸馏操作。
故选B。
10.C
【详解】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水的气液固的三态转化,A正确;
B、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时水通电能分解产成氢气和氧气,B正确;
C、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的化合物,喝多了会影响人体健康,C错误;
D、水可以溶解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D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A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错误;C、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水蒸气会发生分解反应,故C正确;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但不能除去水中的有色物质和异味,故D错误。故选C。
12.A 13.C 14.D 15.C
【解析】12.A、图为节约用水的 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为回收循环利用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为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A;
13.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故选:C;
14.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现象,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因此,此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水的组成元素,故选:D;
15.沉降、过滤可以除去天然水中不可溶性杂质,吸附可除去天然水中的颜色和气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而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是水,故蒸馏水净化程度最高,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