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练习题(含解析)----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一、单选题
1.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
A.硫酸钾 B.氯化钾 C.氯化铵 D.磷矿粉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量取5.5mL液体 B. 称量10.05g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3.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A.石蕊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酚酞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4.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Cu2+、Na+、 B.Cl-、K+、OH-、Ba2+
C.K+ 、、Na+、 D.Ca2+、 Cl-、、Na+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过滤
C.滴加液体 D.检验氧气
6.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
A.过滤 B.静置沉淀 C.活性炭吸附 D.蒸馏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8.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9.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洗涤剂除去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 用明矾净水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
C 用pH计测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CO2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D 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A.A B.B C.C D.D
10.我国在太空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实验中发现水稻叶色发黄,需施用的肥料是
A.NH4Cl B.K2SO4 C.Ca3(PO4)2 D.KCl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可混合使用
C.硫酸铜可用于配制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 D.工业生产中储运烧碱,可用铁桶盛装
12.“庄稼一枝花,要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肥料中要避免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  )
A.CO (NH2)2 B.KNO3 C.CaH2PO4 D.NH4NO3
二、填空题
13.现有六种物质:铁粉、氯化钡溶液、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将它们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其中置换反应有   个。
三、科普阅读题
14.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小苏打牙膏的主要功能组分有:食品级小苏打、生物活性材料(羧甲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单氟磷酸钠、柠檬酸锌等。
口腔中的一些细菌发酵会产生酸性物质,从而腐蚀牙釉质,严重者会造成龋齿。小苏打可以中和口腔pH,以维持口腔良好的酸碱度环境,进而增强牙膏的清洁效果。氟离子和羟基磷灰石针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保护,可以延缓牙釉质遭受的酸蚀,并填补由于早期酸蚀造成的一些微小的孔隙。
柠檬酸锌是一种安全抑菌组分,数甲基壳聚糖和柠檬酸锌的协同作用能提高抑菌性及香精的持久性。小苏打牙膏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对于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小苏打牙膏中还含有水合硅石等高效摩擦剂,可以提高牙膏的清洁能力,并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口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的水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
(2)小苏打牙膏中对预防龋齿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和羟基磷灰石;
(3)儿童误食了小苏打牙膏也不必惊慌,小苏打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对于小苏打你还知道它的用途有   (写出一点)
四、综合题
15.“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合理地使用化肥可以增加粮食产量。
(1)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   肥,它的化学式为   ,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改变土壤酸化的措施之一是用秸秆和杂草熏制成火粪,施加到土壤中,火粪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实验室常用   来测溶液的酸碱度。
(2)火粪是一种常见的农家肥,主要含有K2CO3等物质,K2CO3等钾肥能够增强植物的   能力(只填一种)。假设土壤酸化是因为土壤里含有盐酸,请写出K2CO3调节土壤酸碱度的化学方程式:   。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不断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同时,还成功培育出了适宜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海水稻”中富含硒,“硒”是指   (填“硒原子”“硒元素”或“硒单质”)。
五、实验探究题
16.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未作特别说明的“固体”,可能为纯净物或混合物)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3)滤液A中共含有   种溶质。
(4)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六、计算题
17.取含杂质的硫酸镁样品14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06g/cm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42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计算:
(1)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
(2)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硫酸钾(K2SO4)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钾(KCl)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铵(NH4Cl)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符合题意;
D. 磷矿粉(Ca3(PO4)2)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氮肥的概念分析。
2.【答案】C
【解析】【解答】A. 量取液体时,应选取略大于待量液体的量筒,即量取5.5mL液体时应选择10mL的量筒,故不符合题意;
B.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故不符合题意;
C.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符合题意;
D. 过滤时,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B、根据托盘天平的准确值到0.1g,进行分析。
C、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D、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答案】A
【解析】【分析】要鉴别蒸馏水和稀盐酸,可以根据其酸碱性的不同使用指示剂加以鉴别,蒸馏水呈中性,盐酸呈酸性.【解答】A、石蕊遇蒸馏水不变色,遇盐酸变红,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氯化钡溶液与蒸馏水和稀盐酸混合都没有现象,无法鉴别,故B错误;C、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为无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与蒸馏水和稀盐酸混合都没有现象,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解答】A. Cu2+离子在溶液呈现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B. 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含有大量H+,H+和OH-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C. H+和K+、 、Na+、相互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水,可以共存,故符合题意;
D. 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含有大量H+,H+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
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就不能共存。
铁盐溶液显黄色,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铜盐溶液显蓝色。
5.【答案】D
【解析】【解答】A、加入液体使用酒精灯外焰,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B、过滤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加热试管中液体药品不能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分析;
B、根据过滤需玻璃棒引流分析;
C、根据滴管要垂直悬空滴加分析;
D、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过滤后的水不能直接饮用.故选项错误;
B、静置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过滤后的水不能直接饮用.故选项错误;
C、利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过滤后的水不能直接饮用.故选项错误;
D、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可以作为饮用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过滤、静置沉淀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利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水.
7.【答案】C
【解析】【解答】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和氯化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沉淀,溶液质量减少,故C符合题意。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结合题意可知,反应应该生成沉淀或者气体,进行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的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反之则不能。
9.【答案】D
【解析】【解答】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油污原理,不符合题意;
B.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使其沉降,不符合题意;
C. 用pH计测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D.用 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是利用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属于盐,与盐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洗涤剂的乳化原理分析;
B、根据明矾的吸附沉降作用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10.【答案】A
【解析】【解答】A. 水稻叶色发黄,缺乏氮肥,氯化铵属于氮肥,故符合题意;
B. 硫酸钾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C. 磷酸钙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
D. 氯化钾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氮肥的作用分析。
11.【答案】B
【解析】【解答】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可与酸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法不符合题意;
B、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不能混合使用,说法符合题意;
C、硫酸铜可用于配制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不与金属铁反应,故工业生产中储运烧碱,可用铁桶盛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
B 、根据铵态氮肥和碱会产生氨气进行分析;
C、根据铁和硫酸铜的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碱和铁不反应进行分析。
12.【答案】D
【解析】【解答】A. CO(NH2)2中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故A不符合题意;
B. KNO3中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 CaH2PO4中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故C不符合题意;
D. NH4NO3中含有铵根离子,属于铵态氮肥,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铵盐的性质分析。
13.【答案】7;2
【解析】【解答】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共发生7个反应,2个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题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间的性质分析,利用 物质的性质确定反应的个数。
14.【答案】(1)碱
(2)单氟磷酸钠
(3)
(4)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
【解析】【解答】(1)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水溶液呈碱性,故填:碱;
(2)由材料可知,氟离子和羟基磷灰石对预防龋齿起作用,含有氟离子的物质是单氟磷酸钠;小苏打牙膏中对预防龋齿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单氟磷酸钠和羟基磷灰石,故填:单氟磷酸钠;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故填: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1)根据小苏打溶液的酸碱性解答;
(2)根据“氟离子和羟基磷灰石针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保护,可以延缓牙釉质遭受的酸蚀,并填补由于早期酸蚀造成的一些微小的孔隙。”分析解答;
(3)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确定反应的方程式;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小苏打的化学性质解答。
15.【答案】(1)氮;NH4Cl;碱性;pH试纸
(2)抗病虫害(或抗倒伏);
(3)硒元素
【解析】【解答】(1)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铵态氮肥;它的化学式为:NH4Cl;
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改变土壤酸化最好加入碱性的物质,最好的措施是加火粪,则火粪呈碱性;
实验室常用pH计或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2)钾肥能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抗病虫害(或抗倒伏);
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海水稻”富含硒,这里的硒指的是硒元素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肥及中和反应的原理及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16.【答案】(1)Zn x Cu Ag
(2)玻璃棒
(3)3
(4)Ag+ Cu2+
【解析】【解答】由流程可知,锌能与滤液A反应得到滤液B,而铜和银在固体甲中,故X在滤液A中,且能被锌置换,故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滤液A中共含有硫酸、X的溶液、反应得到的硫酸锌;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含有Ag+,又因为反应③为铜和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Ag+、Cu2+。
故答案为:Zn x Cu Ag;玻璃棒;3;Ag+ Cu2+;
【分析】本题主要根据金属活泼性来分离提纯物质。活泼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活泼性弱的金属。
17.【答案】(1)解:由于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所以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氢氧化镁质量为z。
x=12 g
y=8 g
z=5.8 g
答: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为12 g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反应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镁沉淀质量-硫酸镁的质量,即氢氧化钠溶液质量=(142 g+5.8 g)-12 g=135.8 g,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9%
(3)解: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答: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28.1 mL。
【解析】【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硫酸钠的质量,未知量是硫酸镁、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根据题意,反应后的溶液为硫酸钠溶液。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一单元盐化肥---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PDF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