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自测题
一、单选题
1.物质由元素组成,H、N、O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其中属于盐的是( )
A.HNO2 B.HNO3 C.NH3·H2O D.NH4NO3
2.化学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常用焦炭来冶炼金属 B.医疗上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生产中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 D.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3.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CO3 B.CO(NH2)2 C.KNO3 D.Ca3(PO4)2
4.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
A.硫酸钾 B.氯化钾 C.氯化铵 D.磷矿粉
5.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只发生反应
B.b→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沉淀中BaSO4的质量减小
C.d点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是增加的
6.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说明其性质不活泼
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复分解反应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所以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中的两种或多种。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样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滤液1呈无色,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Fe2+、Mg2+
B.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原固体X一定不含碳酸钙
C.若滤液2呈浅绿色,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铜、铁
D.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钙、铜、铁
8.稻田里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向稻田里施用的化肥是( )
A.NH4NO3 B.Ca3(PO4)2 C.KCl D.NH4Cl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化学变化一定是燃烧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所以氮肥都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D.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10.向日葵生长过程中,常需施用NH4H2PO4作为肥料补充养分,它主要为向日葵补充的营养元素是( )
A.N、O B.N、H C.N、P D.O、P
二、填空题
11.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有效地提升科学素养。
(1)家务劳动。做凉拌皮蛋时,放入适量的食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的 (填“酸”或“碱”)性物质。餐后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清洗餐具油污。
(2)疫情防控。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口罩、隔离服的材料大部分是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3)研学实践。步入工厂,用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给铁螺钉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科普阅读题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柑橘之“镁”
镁是柑橘生长发育必需的中量元素,能促进柑橘果实膨大,增加果实汁液、增甜、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保持浓绿、克服大小年结果和促进维生素A、C的合成,从而有利于提高柑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在科研和生产中,往往通过分析柑橘当年生营养性春梢叶片的镁含量来判断是否缺镁。当叶片中镁含量低于3g/kg时,通常需要向土壤中施加镁肥,柑橘的生长还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土壤过酸、过碱均不利于柑橘生长,因此施加镁肥时需考虑土壤酸碱度,当土壤pH>6时,施用硫酸镁30~50kg/亩较适宜:当土壤pH<6时,可以施用氢氧化镁30~40kg/亩或氧化镁20~30kg/亩。
通常矿物元素为离子态时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当施加氢氧化镁时,部分氢氧化镁在土壤中水的作用下会生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在中国,80%的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合理施加镁肥,有助于柑橘丰产丰收。
(1)柑橘根系以 (填微粒符号)形式吸收镁元素。
(2)向土壤中施用上述镁肥,除了可以补充镁元素外,还有的作用是 。
(3)文中提及的三种镁肥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4)氢氧化镁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
(5)柑橘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其他肥料,写出一种常见的铵态氮肥: 。
四、综合题
13.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图是几种家庭中常用的清洁剂。请分析它们的有效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 84消毒液 洁厕灵 管道通 彩漂液
产品示例
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NaClO) 氯化氢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1)“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洁厕灵”与“管道通”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3)取少量“彩漂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后,会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实验探究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MgCl2,BaCl2,Na2SO4, NaCl溶液都呈中性)
(1)小天同学:向试管Ⅰ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同时还看到 。
小亮同学:分别完成试管Ⅰ和Ⅱ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2)沉淀M中含有的物质是 ;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在沉淀N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部分沉淀消失,产生气泡,则说明沉淀N中含有的物质是 ;除酚酞外,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4)除酚酞外,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5.中国古代采用卓简井汲取地下卤水,卤水主要含氯化钠和氯化钾。下表是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1)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两根曲线 (选填“有”或“没有”)交叉点。
(2)20℃时,取40g氯化钠,分两次每次加入50g水。
第一次加入50g水,乙烧杯中所得溶液属于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若使丙中固体全部溶解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
(3)某地卓筒井获得的卤水中约含10%氯化钠、1%氯化钾以及其他少量的可溶性杂质,还有少量的泥沙。制作井盐流程为:钻井(修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
“晒卤”将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提升至约20%,“滤卤”是将泥沙过滤除去。请说出“晒卤”先于“滤卤、煎盐”的主要作用是 。
六、计算题
16.向一盛有质量分数为8%的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产生沉淀质量为 g。
(2)求该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少?(写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HNO2溶于水后只能够解离出氢离子一种阳离子,符合酸的特点,属于酸,选项不符合题意;
B、HNO3溶于水后只能够解离出氢离子一种阳离子,符合酸的特点,属于酸,选项不符合题意;
C、NH3·H2O在水中只能够解离出氢氧根离子一种阴离子,符合碱的特点,属于碱,选项不符合题意;
D、NH4NO3是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盐的特点,属于盐,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答案】C
【解析】【解答】A.焦炭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用焦炭来冶炼金属,故A正确;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且其碱性较弱,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B正确;
C.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多尔液,故C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焦炭具有还原性;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
C.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D.酸性土壤通常用碱性物质中和。
3.【答案】C
【解析】【解答】A、碳酸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D、磷酸钙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4.【答案】C
【解析】【解答】A. 硫酸钾(K2SO4)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钾(KCl)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铵(NH4Cl)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符合题意;
D. 磷矿粉(Ca3(PO4)2)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氮肥的概念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向一定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Na2CO3和Na2SO4分别与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故a点发生了和 ,不符合题意;
B、b→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故碳酸钡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C、d点时,稀盐酸过量,故溶液一定显酸性,符合题意;
D、Ob段沉淀的质量增大,溶液的质量减少;沉淀不再产生时滴加稀盐酸,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bc段沉淀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增大;当碳酸钡反应完,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先减小,再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氯化钡与两物质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 碳酸钡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于盐酸,结合图像中沉淀的质量变化分析。
6.【答案】A
【解析】【解答】A. 单质是指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符合题意;
B.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被腐蚀,但是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不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故不符合题意;
C. 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的溶液呈碱性,Na2CO3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
D. 复分解反应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但是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与H2O,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B、铝是活泼金属,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C、碱性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碱性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
D、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
7.【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铜,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若滤液1呈无色,说明固体粉末中含有镁,且镁是过量的,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镁和铁,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只能确定滤液2中一定含有Mg2+,选项不符合题意;
B、若气体1为纯净物,当镁粉在加足量水时全部反应,则滤渣1中含有碳酸钙和铜,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C、若滤液2呈浅绿色, 根据题意可知,滤液2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铁、铜,选项符合题意;
D、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铜,若镁粉在加足量水时未全部反应,镁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并不能证明滤渣1一定含有铁,不能确定硫酸亚铁是否存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镁能与硫酸铜、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A.作物补充钾肥可抗倒伏, NH4NO3 为氮肥,不符合题意;
B. Ca3(PO4)2 为磷肥,不符合题意;
C. KCl为钾肥,不符合题意;
D. NH4Cl为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钾肥可抗倒伏,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分析。
9.【答案】C
【解析】【解答】A、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即燃烧是化学变化,但是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亮着的灯泡。A补符合题意;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CO、CO2、CaCO3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把它们看做无机物。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都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符合题意;
D、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就不是复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化学变化一定是燃烧;
B.有的含碳化合物不是有机物,如碳酸钙;
C.只有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0.【答案】C
【解析】【解答】磷酸二氢铵含N、P两种营养元素,可为向日葵补充N、P两种营养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钾。
11.【答案】(1)碱;乳化
(2)过滤;合成
(3)
【解析】【解答】(1)皮蛋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呈碱性,所以皮蛋食用时需要用食醋中和氢氧化钙的碱性,故填碱;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使得油脂被分割进而被水分子包裹之后随水流流走。故填乳化;
(2)口罩能够分离空气和固体颗粒或病毒,类似于过滤操作。故填过滤;
口罩、隔离服中含有的大部分材料为人造材料,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
(3)铁锈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呈碱性,食醋显酸性分析。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2)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分析;
人造材料属于合成材料。
(3)铁锈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12.【答案】(1)Mg2+
(2)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3)氧化镁或MgO
(4)红
(5)氯化铵(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通常矿物元素为离子态时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故柑橘根系以Mg2+形式吸收镁元素;
(2)由题干信息可知,柑橘的生长还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土壤过酸、过碱均不利于柑橘生长,因此施加镁肥时需考虑土壤酸碱度,当土壤pH>6时,施用硫酸镁,当土壤pH<6时,可以施用氢氧化镁或氧化镁,故向土壤中施用上述镁肥,除了可以补充镁元素外,还有的作用是: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3)硫酸镁是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镁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氧化镁是由镁、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4)由题干信息可知,部分氢氧化镁在土壤中水的作用下会生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使溶液显碱性,故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5)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且氯化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
【分析】(1)根据柑橘根系以Mg2+形式吸收镁元素分析;
(2)根据补充镁元素的同时可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分析;
(3)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4)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分析;
(5)根据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分析。
13.【答案】(1)C
(2)H+和OH-结合成H2O
(3)
(4)
【解析】【解答】(1)“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管道通”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钠,所以“洁厕灵”与“管道通”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本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
(3)“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所以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后会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盐的概念分析。
(2)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3)过氧化氢在少量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4)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氯气。
14.【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
(2)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氯化钠和碳酸钠
(3)碳酸钡和硫酸钡;氯化钠
(4)硝酸钡、硝酸镁、硝酸钠和硝酸
【解析】【解答】(1) 试管Ⅰ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 试管Ⅰ中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Ⅱ中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两试管实验后物质混合过滤得沉淀M,则M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镁和硫酸钡 ; 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由流程图可知,滤液A中加入试管Ⅲ中物质,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试管Ⅲ中液体呈碱性,则还一定含有碳酸钠;
(3) 碳酸钡能与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钡不与硝酸反应,在沉淀N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部分沉淀消失,产生气泡,则说明沉淀N中含有的物质是 碳酸钡和硫酸钡;滤液A中一定有生成氯化钠,可能有硫酸钠;
(4)滤液B中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滤液C,则C中除酚酞外还一定含有氯化钠、氯化钡。
【分析】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和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分析。
15.【答案】(1)40.0g;有
(2)饱和;26.47%;加水
(3)提高卤水的浓度,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成本
【解析】【解答】(1)由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表可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0g,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两根曲线有交叉点;
(2)20℃时,取40g氯化钠,分两次每次加入50g水,第一次加入50g水,烧杯中有固体物质剩余,乙烧杯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仍是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为:,若使丙中固体全部溶解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加水;
(3)“晒卤”将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提升至约20%,“滤卤”是将泥沙过滤除去。请说出“晒卤”先于“滤卤、煎盐”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卤水的浓度,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成本。
【分析】(1)根据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表分析。
(2)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分析。
(3)根据“晒卤”将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提升至约20%,水分会蒸发分析。
16.【答案】(1)4.9
(2)解:设参与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
该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该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解析】【解答】(1)由图像可知,该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产生沉淀质量为4.9g。
【分析】根据图像确定反应生成沉淀质量,由生成氢氧化铜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