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初中学业水平化学冲刺试题(二)(答案)

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冲刺(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1. 分类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白色的块状干冰 B. 紫黑色的高锰酸钾
C. 澄清的葡萄糖溶液 D. 无色透明的金刚石
2. 劳动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学科,下列劳动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学校清洁:用抹布擦拭讲桌 B. 家务劳动:用小苏打发酵面点
C. 社区服务:将塑料瓶分类回收 D. 学农活动:提水灌溉菜地
3. 化学与环境、生活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动物内脏中含有锌元素,可适量食用 B. 洗洁精清洗油污利用了溶解原理
C. 工业产生的“三废”应处理后再排放 D. 合理施用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4. 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A.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5. 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和: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O
B. O2、CO2:两种微粒中数字“2”均表示两个氧原子
C. NH3、HNO3:两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 2H、2H+:两种符号都只能表示2个对应的微粒
6. 古代铁匠常把烧红的铁器浸入水中急速冷却,以增加铁器的硬度,此法称为“淬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处发生置换反应,氢元素化合价升高
B. B处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C. C处产生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C处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目的是便于观察生成的产物
7.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 D.验证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放热
A. A B. B C. C D. D
8. 化学思维的形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物质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 ,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2H4O
B. 模型与推理: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宏观与微观:O2和O3的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9. 小丽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硫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0~50s内,主要发生的是铝和稀硫酸的反应
B. 5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Al2(SO4)3
C. 150s时,铝片和稀硫酸的反应才停止
D. 100~150s内,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烟花爆竹是“年味”必不可少的元素。我们会在烟花燃放后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这是因为烟花爆竹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弥漫在空气中。从微观角度解释:分子_______。
(2)清明——民间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的风俗。现在我们更加提倡“绿色环保,文明祭奠”。请从自身出发,写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_______。
(3)端午——“艾叶香包”有避瘟驱毒,祈福平安的寓意。可用_______的方法鉴别制作香包的材质是化学纤维还是棉纤维。
(4)中秋——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吃月饼是中秋必不可少的习俗,月饼的饼皮要用面粉制作,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
11. 2023年4月1日起,城市供水全面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
以下为标准中的部分内容:
指标 指标参数(限值)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15/度)、浑浊度(1/NTU)、臭和味(无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无)、铝(0.2mg/L)、铁(0.3mg/L)、锰(0.1mg/L)、总硬度(450mg/L)
毒理指标 硝酸盐(10mg/L)、氟化物(1.0mg/L)
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不应检出)、大肠埃希氏菌(不应检出)、菌落总数(100MPN/100mL)
(1)“指标参数”中的铝、铁、锰指的是_____(填字母)。
A. 分子 B. 原子 C. 单质 D. 元素
(2)自来水厂从水源地取水后,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肉眼可见物”,再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以降低“色度”和“臭和味”。然后用“电渗析”或“离子交换”等方法除去水中硝酸盐等危害物质,再通过_______(填字母)除去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等微生物。
A.加肥皂水 B.投药消毒 C.加入明矾
12. 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1)家用燃料的主要成分中,煤和天然气都属于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燃烧的产物中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
A. CO2 B. SO2 C. CO
(3)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3. 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X
氯化钾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有17g的氯化钾固体,加入_______g水可以将氯化钾全部溶解并配制成饱和溶液。
(2)50℃时,饱和KCl溶液中混有少量KNO3,应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KCl晶体。
(3)60℃时,将22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溶液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g;b点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只列式子不计算)。
14. 经检测,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中含有铜、锡等金属。某同学为探究铜、锡(Sn)与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的5%的稀盐酸的体积相同;锡与其他元素化合时显+2价)。
(1)实验记录与分析如下:
实验组别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实验结论 铁、铜、锡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2)写出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锡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过滤所得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__(填化学式)。
15.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将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纯碱、氯化钠加水调成糊状敷料,涂裹在鸡蛋外面,制作松花蛋,并对剩余敷料成分进行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冒出的气泡的成分是______。
(2)写出步骤⑤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结合步骤③④⑤的现象判断,滤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 NaOH B. Ca(OH)2 C. Na2CO3 D. NaCl
(4)食用松花蛋时会尝到碱涩味,可加入厨房中的______(填字母)来减轻碱涩味。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小雪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后,对相关知识进行验证: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请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相比装置A,装置B具有的优点是______。
(3)若在装置D中加入浓硫酸,用其干燥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导管______(选填“b”或“c”)端通入。
(4)装置E的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17. 小明在卫生间看到一个装有无色液体的瓶子,上面写着“洁厕剂”,但没有成分说明。于是小明将洁厕剂带到实验室,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其成分和性质。
【提出问题】该洁厕剂成分有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洁厕剂的酸碱性,于是在表面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洁厕剂涂抹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2,由此可知洁厕剂显酸性。同学们一致认为洁厕剂中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根据所学知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洁厕剂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猜想2:洁厕剂能与碱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I】
组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组 取适量的氧化铁粉末于试管中,加入洁厕剂 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猜想1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乙组 取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洁厕剂 无明显现象 猜想2不成立
【反思与交流I】
其他同学对乙组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于是小明利用无色酚酞溶液重新设计乙组实验,证明了猜想2成立。请补充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洁厕剂 ______ 猜想2成立
【再次提出问题】洁厕剂中含有哪些阴离子?
【实验探究Ⅱ】
组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丙组 取适量的洁厕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洁厕剂中不含SO42-
丁组 取适量的洁厕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洁厕剂中含Cl-
【反思与交流Ⅱ】小明将甲组和乙组的废液倒入同一废液杯内,发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结合【实验探究Ⅱ】的相关结论,写出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拓展应用】结合以上实验结论和生活经验,在使用洁厕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洁厕剂可直接倒入铁质下水道
B.若少量的洁厕剂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清洗
C.洁厕剂不可以与呈碱性的“84”消毒液混合用于清洗马桶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稀盐酸。于是他取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该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应后的溶液中的OH一浓度进行检测,将所得数据绘制成下图:
(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7.2g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冲刺(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题答案】
【答案】(1)在不断运动
(2)不随意焚烧垃圾(合理即可)
(3)灼烧,闻气味(合理即可)
(4)糖类
【11题答案】
【答案】(1)D (2) ①. 活性炭 ②. B
【12题答案】
【答案】(1)不可再生 (2)B
(3)
【13题答案】
【答案】(1)50 (2)蒸发结晶
(3) ①. 110 ②.
【14题答案】
【答案】(1)铁、锡、铜(或Fe>Sn>Cu)
(2)
(3)Sn(NO3)2
【15题答案】
【答案】(1)CO2##二氧化碳
(2) (3)C
(4)醋(或食醋,合理即可)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题答案】
【答案】(1)锥形瓶 (2) ①. ②.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b (4)左侧乒乓球上升(或右侧乒乓球下沉,合理即可)
【17题答案】
【答案】 ①. H+ ②. 成立 ③. 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④. 硝酸银##AgNO3 ⑤. ⑥. BC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题答案】
【答案】(1)NaCl和NaOH
(2)7.3%
解:设10.0g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
解得x= 0.73g
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考化学模拟题(一)(答案)

下一篇:江苏省2022-2023高三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