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计20分)
1.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2.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蔗糖溶解 B. 高炉炼铁 C. 干冰升华 D. 火柴梗被折断
3.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对大棚蔬菜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B.只要每天坚持多饮白酒就可以杀死体内的新冠病毒
C.关闭门窗烤炭火会导致煤气中毒 D.国庆庆典上放飞的气球内可以填充氦气
4.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给高烧病人降温 B.用絮凝剂明矾可降低水的硬度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用1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混合配制成200mL的75%的医用酒精
5. 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属于金属元素 B.硼原子有5个原子核
C.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D.全硼富勒烯团簇(化学式为B40)属于单质
6.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A.紫色 B.红色 C.无色 D.蓝色
7. 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丁可以为碳酸钠
B.当丁为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硝酸银、氢氧化钙
C.当丁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红磷、葡萄糖、一氧化碳
D.当甲为氯化铵时,丁可以为氢氧化钠
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CuCuOCuSO4 B.SSO2H2SO4
C.FeFeCl3Fe(OH)3 D.CaOCa(OH)2CaCl2
9. 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分离CaO 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
10.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B. 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C. 若过滤后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一定只含一种物质
D. 若过滤后的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一定至少含有两种物质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计15分)
11.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豆腐制作的工艺流程如下:
(1)豆腐中含有大量的钙,这里的钙是指 (填单质、元素、原子)
(2)滤渣是为了把不需要的豆渣从豆浆中过滤出来。生活中人们会用______(填物品的名称)达到目的。
(3)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时,我们常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填仪器名称)。小明在除去食盐中的泥沙时,发现过滤速率太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未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 b.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c.未先将待滤液静置,导致大量泥沙进入滤纸内堵塞小孔
12.下图中的①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钾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⑵图A中x等于 。
⑶图A、B、C、D、E五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⑷C粒子的化学性质与上图中哪一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选项字母)。
右图是NaCl和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0℃时,50g KNO3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
液 g。
(3)除去KNO3混有的少量NaCl的方法:
14. 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用粗硅原料(含氧化镁等杂质,不考虑其他杂质与酸反应)制备高纯硅的一种简易流程。
(1)写出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_______。(写离子符号)
(4)写出SiCl4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计10分)
15. 请结合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 ;若将装置E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口 (填“b”或“c”)处进入。
(2)B、C装置均可用来制取CO2气体,C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是 ;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含有CaCl2;猜想二:含有CaCl2和Ca(OH)2;
猜想三:含有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或方程式。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或方程式
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现象:___。
二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烧杯中的溶液,将一颗生锈的铁钉放入其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 实验现象:___。 方程式为:___。
三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 产生气泡
【反思与拓展】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
四、计算题(5分)
17. 现有一瓶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10.00g上述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94g沉淀。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D 6.A 7.D 8.A 9.A 10.D
11.元素 纱布(合理即可) 漏斗 b
12.19 8 4 E
13.26.47% 92.75 将低饱和溶液温度
14.(1)+4 (2)HCl (3)H+、Mg2+ (4)
15.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c处 C 关闭活塞
16. ①. CaCl2和HCl ②. 溶液变为红色 ③. 铁钉上的铁锈消失,试管中的溶液变成黄色 ④. ⑤. 碳酸钠##锌粒(合理均可) ⑥.
17.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10.00g-2.12g+1.6g=9.48g
答:(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1.2%。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9.4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