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人教版(201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评卷(A卷)(答案)


人教版(201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评卷
(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记载:“适有一物,如小桶而无底,非竹,非木,非金,非石……幸以告我。商曰:‘此至宝也,其名曰海井。寻常航海必须载淡水自随,今但以大器满贮海水,置此井于水中,汲之皆甘泉也。’”“海井”的作用是( )
A.过滤 B.萃取 C.蒸馏 D.离子交换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 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甲基的电子式:
3.科学家利用强大的X射线脉冲将密封舱内氖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敲除,下列关于敲除一个电子后的剩余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粒子质子数为9
B.剩余粒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C.氖原子与剩余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氖原子与剩余粒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4.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
C.分子中键与键个数之比为3:1 D.碳酸亚乙酯不可水解
5.电影《泰坦尼克号》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导致这一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冰山。以下对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冰形成后,密度小于水,故冰山浮在水面上
B.水在4℃时达到最大密度,4℃后水的密度变小
C.范德华力与氢键可同时存在于分子之间
D.在冰中含有的作用力只有共价键和氢键
6.已知有如下性质:①晶体熔点较低;②熔融状态下不导电;③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微弱电离。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属于离子化合物
C.属于电解质,且属于强电解质 D.属于非电解质
7.氮气可以作,食品包装、灯泡等的填充气。一种实验室制备氮气的原理是。反应发生后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第一电离能:O>N>Na
C.元素的电负性:Cl>O>H
D.①和②示意图表示的钠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
①、②
8.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非极性分子
B.HCHO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
C.HCHO、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
D.液态水中只存在一种作用力
9.顺铂是1969年发现的第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化合物;碳铂是顺式-1,1-环丁烷二羧酸二氨合铂(Ⅱ)的简称,属于第二代铂族抗癌药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毒副作用低于顺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铂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B.顺铂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C.碳铂分子中杂化的碳原子与杂化的碳原子数之比为2:10
D.1个1,1-环丁二羧酸()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12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固体
B.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
C.Mg晶体中1个跟2个价电子有较强的作用
D.金属晶体发生形变时,其内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相互作用不再存在
11.现代污水处理工艺中常利用聚合铁在水体中形成絮状物,以吸附等重金属离子,聚合铁简称PFS,化学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FS中铁元素显+3价
B.基态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C.由溶液制备PFS需经过氧化、水解和聚合等过程
D.由表可知失去1个电子时,气态比气态难
元素 Mn Fe
电离能 717 762
1509 1561
3248 2957
12.下列现象的变化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加KSCN,出现红色
B.用王水(1体积浓硝酸和3体积浓盐酸混合而成)清洗金币,会使金币质量减轻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出现白色沉淀
13.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至少需要
14.某种具有高效率电子传输性能的有机发光材料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材料组成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种组成元素中有四种元素位于p区且均位于同一周期
B.原子半径:Al>C>N>O>H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基态N原子核外有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15.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不会使溴水褪色
C.只含二种官能团
D.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1 mol NaOH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甲烷、汽油、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依次增加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C.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与棉花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7.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可以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以下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的酸性比的酸性强
B.丙酮分子()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
C.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D.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18.由厦门大学郑兰苏院士合成的富勒烯足球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它是由与反应得到的。在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与周围相邻的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70个碳原子组成若干个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碳元素均为+4价,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的熔点比石墨的熔点低
B.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碳酸中碳原子的相同
C.1个分子中含有70个键、35个键
D.1个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145
19.20世纪,科学家发现并证明碳有新的单质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存在,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管状碳分子和洋葱状碳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体中每个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分子有8个
B.熔点比较:晶体<金刚石
C.金刚石、、管状碳和洋葱状碳互为同素异形体
D.12g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2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2分)实验室可用环己醇制备环己酮,使用的氧化剂可以是次氯酸钠、重铬酸钾等。
已知:
环己醇沸点160.8℃,微溶于水;
环己酮沸点155.6℃,微溶于水;
醋酸沸点117.9℃,易溶于水
下列装置是产品的合成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去):
产品的合成实验过程如下:
向如图所示的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5.2mL环己醇和25mL冰醋酸。开动磁力搅拌器,将40mL次氯酸钠溶液逐滴加入三颈烧瓶中,并使瓶内温度维持在30~35℃,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min。然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0min后,在合成装置中再加入30mL水、3g氯化铝和几粒沸石,加热蒸馏至馏出液无油珠滴出为止。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合成装置中,甲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
(2)三颈烧瓶的容量为____(填“50mL”“100mL”或“250mL”)。
(3)恒压滴液漏斗具有特殊的结构,主要目的是_______。
(4)蒸馏完成后,向馏出液中分批加入无水碳酸钠至反应液呈中性,其目的是_________。然后加入精制食盐使之变成饱和溶液,将混合液倒入_______中,分离得到有机层。
(5)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粗产品进行精制(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去),蒸馏收集______℃的馏分。
(6)检验环己酮是否纯净,可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
A.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B.金属钠
C.新制的氢氧化铜
D.醋酸溶液
22.(12分)第四周期的Cr、Fe、Co、Ni、Cu、Zn等许多金属能形成配合物。
(1)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配离子中,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是一种很好的配体,氨分子是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的沸点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科学家通过X射线测得胆矾的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的作用力为_________。
(4)胆矾溶液与氨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晶体。在晶体中,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呈正四面体结构的原子团是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
(5)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该物质呈正四面体结构。易溶于_________(填序号)。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23.(12分)A、B、C、D、E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相关信息
A 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
B 基态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多的
C 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D 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E 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对应元素的元素符号作答)。
(1)写出D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图:_________。
(2)这5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3)B、C、D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C的核外共有18个电子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
24.(12分)回答下列问题:
(1)蓝矾的结构如图所示:
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基态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气态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将纯液态冷却到289.8K时凝固得到一种螺旋状单链结构的固体,其结构如图所示,此固态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
(3)已知为Ⅴ形,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个价层电子对。的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4)二氧化钛()是常用的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光催化剂,常用于污水处理。纳米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所示。
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杂化方式的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_,化合物乙中采取杂化的原子对应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
25.(12分)维生素E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营养品、化妆品等。天然的维生素E由多种生育酚组成,其中α-生育酚(化合物E)含量最高,生理活性也最高。下面是化合物E的一种合成路线,其中部分反应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a)
b)
c)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反应物C含有三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5)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信息可知,海水经过“海井”处理得到淡水,说明“海井”中有类似离子交换膜的构造。
2.答案:B
解析:结构式是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一条短横线来表示,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和每个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A正确;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B错误;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为,C正确;甲基中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还剩一个单电子,D正确。
3.答案:D
解析:敲除氖原子的一个电子后,剩余的粒子为,与Ne相比,少一个电子,质子数不变,A、B错误;化学性质与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氖原子与剩余粒子性质不同,C错误。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图结构确定分子式为,故A错误;C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C原子与O原子、C原子与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故B正确;1个该分子中含有10个键、1个键,所以分子中键与键个数之比为10:1,故C错误;碳酸亚乙酯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故D错误。
5.答案:D
解析:水在形成冰时,由于氢键的存在,使得密度减小,故冰浮在水面上,A正确;水在4℃时密度最大,B正确;范德华力与氢键可同时存在于分子之间,C正确;在水分子内含有O—H共价键,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同时也存在范德华力,D错误。
6.答案:A
解析:由信息①可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A正确;由信息②③可知属于共价化合物,且为弱电解质,B、C、D错误。
7.答案:D
解析: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电离能变化有特例,如第一电离能:ON,A错误;第一电离能N>O>Na,B错误;在化合物中,O呈负价,Cl呈正价,说明O的电负性比Cl强,C错误;图①所示的钠原子为基态,而图②所示的钠原子为激发态,即图②所示的钠原子已经吸收了一部分能量,由于3s轨道的能量比3p轨道的低,故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D正确。
8.答案:C
解析:反应物中甲醛为极性分子、氧气为非极性分子,产物中二氧化碳为非极性分子、水为极性分子,故A错误;甲醛中碳原子采取杂化,则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B错误;甲醛中碳原子采取杂化,分子中C原子采取sp杂化,故C正确;液态水中存在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故D错误。
9.答案:C
解析:碳铂中含饱和碳原子,6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顺铂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是,B错误;碳铂分子中酯基碳原子为杂化,而其他4个碳原子为杂化,C正确;1个1,1-环丁二羧酸分子中含有18个键,D错误。
10.答案:B
解析:金属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但汞在常温下为液态,A错误;金属晶体的构成粒子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所以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B正确;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其电场力能“涉及”的条件下,与自由电子都有静电作用,“释出”的价电子不再属于某个金属离子,C错误;金属虽然发生形变,各层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但不致断裂,就是因为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仍然存在,D错误。
11.答案:D
解析: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解得=3,即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A正确;基态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故B正确;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PFS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则由溶液制备PFS需经过氧化、水解和聚合等过程,故C正确;电离能越大,其失电子越难,Fe的第三电离能小于锰的第三电离能,所以气态失去1个电子比气态失去1个电子容易,故D错误。
12.答案:D
解析:和形成配合物,与配合物的形成有关,故A不选;金币溶于王水生成配合物,故B不选;出现白色沉淀是生成了AgOH,沉淀溶解是因为进一步反应生成配合物,故C不选;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故D选。
13.答案:C
解析:由结构可知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环戊烯()的分子式也是,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螺[2.2]戊烷的二氯代物有如下三种:、、,B项正确;螺[2.2]戊烷中所有碳原子均形成四条单键,故所有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C项错误;由可知,生成参加反应的氢气至少为2 mol,D项正确。
14.答案:A
解析:由题给物质的结构可知,组成该物质的元素有H、C、N、O和Al,H的电子排布式为,C的电子排布式为,N的电子排布式为,O的电子排布式为,Al的电子排布式为,则由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H位于s区,而C、N、O、Al均位于p区,H位于第一周期,C、N、O位于第二周期,Al位于第三周期,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H只有一个电子层,Al有三个电子层,C、N、O均有两个电子层,则原子半径Al>C>N>O>H,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N>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正确;N的原子序数为7,核外有7个电子,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同,即基态N原子核外有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正确。
15.答案:A
解析:该有机物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溴水褪色,B项错误;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酯基、羟基3种官能团,C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1个酚酯基,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消耗2mol氢氧化钠,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甲烷、汽油、氢气热值大小为氢气>甲烷>汽油,因此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甲烷、汽油、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小为氢气>甲烷>汽油,A项不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其中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B项正确;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项正确;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项正确。
17.答案:C
解析:两种物质都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但含有碳氯键,对羧基产生影响,酸性增强,可说明氯原子对羧基有影响,A不选;丙酮()分子与乙烷分子中甲基连接的基团不同,丙酮中甲基与相连,丙酮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氢原子更易被卤素原子取代,说明羰基的存在使甲基中氢原子比乙烷中氢原子更活泼,B不选;含有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由不同的官能团决定的独特的化学性质,不是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C选;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的存在使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D不选。
18.答案:C
解析:的熔点比石墨的熔点低,故A正确;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与周围相邻的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所以碳原子是杂化,碳酸中的碳原子是与3个氧原子形成3个键和1个键,也是杂化,故B正确;分子中1个碳原子占有个键和个键,所以12个分子中键数为,键数为,故C错误;相当于5个键断裂发生加成反应,一个键断裂多一对共用电子对,所以1个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05+35+5=145,故D正确。
19.答案:A
解析:以晶胞顶角上的为例,与之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分子在该点所在面的面心上,所以这样的分子共有3×8÷2=12个,A错误;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C属于分子晶体,因此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的高,B正确;金刚石、、管状碳和洋葱状碳,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参与形成4个共价键,但每个共价键为2个碳原子所共有,所以12g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D正确。
20.答案:D
解析:通过缩聚反应合成PPV,同时有小分子物质HI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A错误;聚苯乙烯的重复结构单元为,不含碳碳双键,而该高聚物的重复结构单元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相同,B错误;有两个碳碳双键,而一个苯乙烯分子中有一个碳碳双键,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D正确。
21.答案:(1)直形冷凝管
(2)250mL
(3)平衡压强,使所加液体能顺利滴入三颈烧瓶中
(4)除去产品中混有的醋酸杂质;分液漏斗
(5)155.6
(6)AB
解析:根据整个反应过程中所加液体的总体积大于100mL可知,需选250mL的三颈烧瓶。为了使所加液体能顺利滴入三颈烧瓶中采用恒压滴液漏斗。在题图所示的三颈烧瓶中,由环己醇和冰醋酸、次氯酸钠等物质加热反应后蒸馏得到环己酮的粗产品;因环己酮沸点为155.6℃,故可收集155.6℃时的馏出液,但由于醋酸沸点为117.9℃,所以馏出液中含有杂质醋酸。因醋酸易溶于水,且与碳酸钠反应后的产物不溶于有机物中,所以向馏出液中分批加入无水碳酸钠至反应液呈中性,以除去产品中混有的醋酸杂质。由于环己酮、环己醇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故加入精制食盐使之变成饱和溶液,再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液即可得到有机层。
22.答案:(1);O
(2)极性;高于
(3)氢键、配位键
(4);
(5)BC
解析:(1)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配离子中,提供空轨道,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所以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O。
(2)中正、负电中心不重合,氨分子是极性分子,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沸点高于。
(3)通过图像知,图中虚线表示的作用力有铜离子和水分子之间的配位键、水分子中氢原子和另一分子中氧原子之间的氢键。
(4)中S原子形成4个键,孤电子对数为,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为杂化。
(5)正四面体是对称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知,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苯、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易溶于苯、四氯化碳,故答案为BC。
23.答案:(1);
(2)O;
(3)
(4)
解析:基态A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则,A是碳元素;基态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则C是氧元素;基态B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多的,且原子序数介于碳元素和氧元素之间,则B是氮元素;D的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则D是铝元素;基态E原子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且位于前四周期,则E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E为铁元素。
(1)Al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3,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这5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由于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使得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的O元素,则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B、C、D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O元素形成的核外共有18个电子的氢化物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24.答案:(1)正四面体形;杂化;
(2)平面三角形;杂化
(3)杂化
(4)7;
解析:(1)中S形成4个键孤电子对数是,因此价层电子对数为4,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杂化轨道数=价层电子对数=4,即S原子的杂化类型为杂化;基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故价层电子排布图是。
(2)中中心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没有孤电子对,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图中固态中S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其杂化轨道类型是杂化。
(3)的中心氯原子周围有4个价层电子对,故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杂化。
(4)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杂化,羰基上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也是杂化,因此化合物甲中共有7个碳原子采取杂化;乙分子中采取杂化的原子有苯环侧链上的C、N和O,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由于N元素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O,因此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25.答案:(1)3-甲基苯酚(或间甲基苯酚)
(2)
(3)
(4)加成反应
(5)
解析:(1)A的结构简式为,属于酚类化合物,甲基连在3号碳原子上(羟基的间位),故A的化学名称为3-甲基苯酚(或间甲基苯酚)。
(2)由已知信息a)可知,中的两个甲基是经反应①中甲基取代A中苯环上羟基邻位上的氢原子得到的,结合B的分子式可推出其结构简式为。
(3)结合已知信息b),反应④应是C分子中与羰基相连的不饱和碳原子先与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消去反应形成碳碳双键;反应物C中有3个甲基,由的结构可推出C的结构简式为。
(4)由已知信息c)可知,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D的结构简式为。
(5)由反应⑥产物的结构简式()可知,D分子中的碳碳三键与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碳碳双键。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期末复习单元练】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三模物理试卷( 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