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化学练习(答案)

答案
第一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D D C D B D D D D B A C
第二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
15.(11分)
(1)p (1分)
(2)sp2 (1分)
(3)① 3d10 (1分)
② Zn2+有空轨道,N有孤电子对 (2分)
(4)< ,给体 (2分)
(5)① 二者均属于离子晶体且结构相似,Li+和F 的离子半径均比Na+和Cl 的小,LiF中的离子键比NaCl中的强(2分)
② 7×10 23 (2分)
(12分)
(1)羟基、羧基(2分)
(2)取代反应(1分)
(3)(2分)
(4)(2分)
(5)bc(2分)
(6)(2分)
(7)(1分)
17.(10分)
(1)CO2 3 + H2O HCO 3 + OH (2分)
(2)2 Li+ + CO2 3=== Li2CO3↓ (2分)
(3)1.75 (1分)
当兑卤比为1.75时,卤水中Li+与CO2 3之比接近碳酸锂沉淀所需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小于1.75时Li+未沉淀完全,大于1.75时会有更多杂质析出。(2分)
(4)① 回收液 (1分)
② Li1 x+yMn1-x+yMnⅣ 1+x-yO4 (2分)
18.(13分)
(1)[Ar]3d14s2 (2分)
(2)1 10 5 3H3PO4 1 (2分)
(3)①烃基为推电子基,随碳原子数增加,烃基推电子能力增强,O-H键更难以断裂,(RO)3PO产率降低 (2分)
②< (1分)
(4)①Na2SO3 (2分)
2 (2分)
②因-C4H9较强的推电子能力,使得稀土与萃取剂形成的配位键牢固 (2分)
19.(12分)
(1)2Ag++ SO32 Ag2SO3↓ (2分)
(2)①有红色固体生成; (1分)
②a. HCl和BaCl2溶液。 (1分)
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32 转化为SO42 。 (1分)
(3)①Al3+、OH 。(2分)
②a. , (1分)
b.V1明显大于V2。 (1分)
(4)亚硫酸盐的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 (2分)
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1分)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化学练习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作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O:16 N:14 F:19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答案的一项)
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了很多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蛟龙号潜水器用到钛合金,22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 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的光导纤维材料是硅单质
C. 国产C919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港珠澳大桥用到的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
2.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机化合物M是常用中药白芷中的活性成分之一,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1 mol该化合物最多与4 mol NaOH反应
C.能被KMnO4(H+)溶液氧化生成含羧基的物质
D.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还原铁粉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夜空中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
C.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土可作水果保鲜剂
D.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LiAlH4是重要的还原剂与储氢材料,其合成方法为NaAlH4+LiCl===LiAlH4+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
C.Li+比H-多一个电子层 D.LiAlH4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5.汽车尾气中的CO、NOx、硫氧化物、乙烯、丙烯等碳氢化合物会引起光化学烟雾、酸雨等污染;汽油抗震添加剂四乙基铅(熔点为-136 ℃,极易挥发)的排放严重危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可将污染物中的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发生的反应为2CO(g)+2NO(g)===N2(g)+2CO2(g) ΔH=-746.5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和SO3中的键角相等 B.丙烯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C.N2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2 D.固态四乙基铅为离子晶体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
B.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
C.30 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D.2.3 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7.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SO2+Ba2++H2O===BaSO3↓+2H+
B.NH4HSO3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
NH4+ + HSO+2OH-===NH3↑+2H2O+SO
“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
ClO+5Cl-+6H+===3Cl2↑+3H2O
D.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硫酸溶液:2Fe3++S2-===2Fe2++S↓
8.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点击化学试剂FSO2N3(其中S元素为+6价),下列有关元素F、O、N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F>N>O>S
B.第一电离能:F>S>O>N
C.最高正价:F>S=O>N
D.以上物质涉及元素的原子中,N原子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0.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装置,制备试剂、除杂试剂及所选装置均正确的是
(干燥、收集装置略)
气体 制备试剂 除杂试剂 所选装置
A NH3 NH4Cl —— b、c
B Cl2 MnO2 + 浓HCl 饱和NaCl溶液 a、c
C C2H4 C2H5OH + 浓H2SO4 NaOH溶液 b、c
D C2H2 电石+ 饱和NaCl溶液 CuSO4溶液 a、c
11.硝酸盐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甲酸(HCOOH)在纳米级Pd表面分解为活性H2和CO2,再经下列历程实现NO的催化还原,进而减少污染。已知Fe(Ⅱ)、Fe(Ⅲ)表示Fe3O4中二价铁和三价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3O4参与了该循环历程
B.HCOOH分解时,碳氢键和氧氢键发生了断裂
C.H2在反应历程中生成的H+起到调节体系pH的作用
D.在整个历程中,1 mol H2可还原1 mol NO
12.一种新型高分子M的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酪氨酸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B.1 mol环二肽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C.高分子M中含有结构片断
D.高分子M在环境中可降解为小分子
13.将SO2分别通入无氧、有氧的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Cl2溶液和Ba(NO3)2溶液中,除BaCl2溶液(无氧)外,都产生白色沉淀。实验测得各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所示溶液pH降低的原因:SO2+H2OH2SO3H++HSO
B.依据曲线b可推知0.2 mol·L-1KNO3溶液(无氧)不能氧化SO2
C.曲线c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O2===BaSO4↓
D.曲线d所表示的过程中NO3-是氧化SO2的主要微粒
14.CO2催化重整CH4的反应:
(Ⅰ)CH4(g)+CO2(g)2CO(g)+2H2(g) ΔH1,
主要副反应:(Ⅱ)H2(g)+CO2(g)CO(g)+H2O(g) ΔH2>0,
(Ⅲ)4H2(g)+CO2(g)CH4(g)+2H2O(g) ΔH3<0。
在恒容反应器中按体积分数V(CH4)∶V(CO2)=50%∶50%充入气体,加入催化剂,测得反应器中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1=2ΔH2-ΔH3>0
B.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起始时V(CH4)∶V(CO2),可抑制副反应(Ⅱ)、(Ⅲ)的进行
C.300~580 ℃时,H2O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是由于反应(Ⅲ)生成H2O的量大于反应(Ⅱ)消耗的量
D.T ℃时,在2.0 L容器中加入2 mol CH4、2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小于8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15.(11分)
我国科学家制备了一种ZnPc/C60太阳电池,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1)铝元素属于______区(填“s”“d”“ds”或“p”)。
(2)C60分子中60个碳原子都是等价的,均以近似______杂化的方式形成3个不共平面的σ键,余下的1个p轨道电子互相重叠形成闭壳层电子结构,π电子云分布在C60分子笼的内外层表面上。循环伏安测试表明:C60在溶液中可以逐步可逆地接受6个电子形成负离子,却很难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
(3)① ZnPc中Zn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② ZnPc中存在配位键的原因是______。
(4)某溶剂中,ZnPc可以和C60形成分子间电荷转移复合物,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ZnPc + C60 ZnPc-C60,不同温度下生成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生成ZnPc-C60的K
24℃ 1.2329
44℃ 0.9674
64℃ 0.4923
反应:ZnPc + C60 ZnPc-C60 H ______0(填“>”或“<”),ZnPc-C60中ZnPc是电子______(填“给体”或“受体”)。
(5)LiF晶体结构属于氯化钠型,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
① LiF的熔点和沸点比NaCl的高,请解释原因______。
② LiF晶体的密度约为2.6 g/cm3,LiF晶胞的体积约为______ c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2分)有机物Q是一种抗血栓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
ii.
A和J均属于芳香化合物,J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
A→B的反应类型是 。
D→E的化学方程式为 。
X的分子式为C3H6O,G的结构简式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可用新制的Cu(OH)2检验X中的官能团
反应①除了生成L外,还生成CH3COOH
反应③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N是L的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N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
体异构)。
i.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
ii.1 mol N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产生2 mol气体
反应②的过程如下:
L→中间体的过程中会生成高分子副产物,写出高分子的结构简式 。
17.(10分)
锂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全球锂资源一半以上赋存于盐湖卤水中。
Ⅰ. 盐湖联合开发兑卤提锂
我国科学家以高锂卤水(BI)为原料,富碳酸根卤水(BII)为天然沉淀剂,提出盐湖联合开发兑卤提锂(Li2CO3)的新方法。两种卤水的部分化学组成如下表。
离子浓度/(g/L) Li+ Na+ K+ Cl CO2 3 SO2 4
BI 16.20 91.04 45.02 194.5 7.10 26.43
BII 1.26 146.7 33.80 136.2 39.51 56.06
(1)用化学用语解释卤水(BII)显碱性的原因______。
(2)90℃时,卤水混合沉锂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不同兑卤比所得混盐中,锂收率和Li2CO3含量(质量百分数)如图1所示,最佳兑卤比为______,Li2CO3含量随兑卤比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图1 图2
Ⅱ. 电化学提锂
(4)我国专家通过LiMn2O4/Li1-xMn2O4电极体系,实现锂资源的高效选择性提取,其原理如图2所示。当两电极分别完成其对应的氧化(脱锂)反应和还原(嵌锂)反应后,将两电极进行互换,实现锂资源由原料液侧向回收液侧的转移。
① A侧是______(填“原料液”或“回收液”)。
② 补全电极反应式
阳极:LiMnⅢMnⅣO4 x Li+ x e === Li1 xMnⅢ 1 xMnⅣ 1+xO4 (0≤x≤1)
阴极:Li1 xMnⅢ 1 xMnⅣ 1+xO4 + y Li+ + y e === ______。 (0≤y≤x≤1)
18.(13分)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冶炼提纯技术也位于世界前茅。从某种磷精矿分离稀土元素的工业流程如下。
资料:磷精矿的主要成分为Ca5F(PO4)3,还含有少量REPO4、FeO、 Fe2O3 、SiO2等(RE代表稀土元素)。
(1)Sc是一种重要的稀有元素,基态S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补全“酸浸”过程中Ca5F(PO4)3与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5F(PO4)3 + HNO3 === Ca(NO3)2 + + HF
(3)“萃取”时可选择不同的萃取剂。
①有机磷萃取剂(RO)3PO可通过反应3ROH + POCl3(RO)3PO + 3HCl制得,其中-R代表烃基。-R对(RO)3PO产率的影响如下表。
-R -CH2CH3 -CH2CH2CH3 -CH2CH2CH2CH3
(RO)3PO产率 82 62 20
由表中数据分析随-R中碳原子数增加,(RO)3PO产率降低的原因 。
②萃取剂(C4H9O)3PO的结构如下图。其中,与RE3+配位的能力:
1号O原子 2号O原子(填“>”、“<”或“=”)
(4)“反萃取”的目的是分离RE和Fe元素。向萃取液中通入NH3,
Fe2+、Fe3+、RE3+的沉淀率随pH变化如下图。
①试剂X为 (选填“Na2SO3”或“NaClO”,控制pH为 。
②萃取剂改用(C4H9)3PO会导致反萃取时RE产率降低,原因可能是 。
19.(12分)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为例来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2 mL 0.2 mol·L 1 Na2SO3溶液 饱和Ag2SO4溶液 Ⅰ.产生白色沉淀
0.2 mol·L 1 CuSO4溶液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0.1 mol·L 1 Al2(SO4)3溶液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 。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 ,含有Cu+、Cu2+和SO32 。
已知:Cu+Cu +Cu2+,Cu2+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 。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 。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的理由是 。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 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 ,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 。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
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二: (按上图形式呈现)。
b.假设ii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 有关。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