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

二O二三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 Zn-6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音。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自然沉降 B. 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杀菌消毒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药品 B.稀释浓硫酸
C.测液体pH D.读液体体积
3.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4. 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 B.锶是金属元素
C.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锶的元素符号为Sr
5.“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A. 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 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 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D. 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
6.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十壤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用做冰箱除味剂
C.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盒品充氟防腐
D.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8.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金刚石
B.B点对应的物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C.D点对应的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D.E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
9.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麻黄是其重要成分之一,麻黄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属于氧化物
B. 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由麻黄碱的组成元素可知,麻黄碱可以燃烧
D. 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氨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0.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去除室内装修释放出的甲醛(HCH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 B.甲醛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C.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11.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它们分别是用Fe、Cu、Ag与溶液接触观看现象而得到的结论,结合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知识,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 B.
C. D.
1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转化观:农家肥料的腐熟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B.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C.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化学价值观:依靠化学,人类能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难题
13.及时归纳梳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对鉴别的认识 B.食品安全
①滴加酚酞试液,可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②加适量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③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区分NH4Cl和CO(NH2)2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C.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D.化学学科的价值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A. A B. B C. C D. D
14.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
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CuO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鉴别化肥NH4Cl和(NH4)2SO4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A. A B.B C. C D. D
15.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C.向CaCl2溶液中滴加溶液至过量
D.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是学习化学的必备技能,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硫原子: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
(3)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
18.家庭厨房中蕴含大量化学知识。
(1)厨房中的下列用品,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木质菜板 ②不锈钢汤勺 ③塑料垃圾桶 ④大理石桌面
(2)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__作用。
(3)市售“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水与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家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9.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植物油 B. 面粉 C. 白糖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②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
③将t2°C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0.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钠,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下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3)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上述装置中______(按装置连接顺序,填装置序号)组合。
(4)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2.我市九年级学生在4月份进行了实验操作考试,实验室的老师准备实验药品时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未盖瓶塞。对于该固体是否变质,老师让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来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Ⅱ: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
猜想Ⅲ:全部变质,全部是Na2CO3;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固体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分成三份,三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李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Ⅰ成立
小王 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Ⅰ成立
小陈 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__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
①小王和小陈认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小李的结论不正确。
②经过讨论他们认为通过小王的实验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不含Na2CO3,原因是_________。
【得出结论】综合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_______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的NaOH必须_______保存。
(2)已知:①②。如果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______种情况(不考虑CO2和H2CO3作溶质)。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某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学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溶液的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加入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2.5g 5g m 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计算回答。
(1)m=_________;
(2)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二O二三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5:D B D C B;6-10:A C A C C;11-16:A B D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1)25 (2)CuO (3)NH3
18.(1)③;(2)乳化;(3);(4)
19.(1)C;(2)①丙乙甲 ②甲 ③乙丙甲
20.(1)2NaOH+H2SO4=Na2SO4+2H2O;(2)④⑥
(3)金属氧化物+酸(或非金属氧化物+碱)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1)分液漏斗(2);BFD;(3)E;(4)a;
22.CO2+2NaOH=Na2CO3+H2O,有白色沉淀生成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滴加盐酸的量过少,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未与碳酸钠反应;Ⅱ;密封;4(或四)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1)7.5g
(2)解:设生成8g沉淀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8g
,x=8.48g
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84.8%
答: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84.8%。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一轮基础训练(答案)

下一篇: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三模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