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一轮基础训练含答案
鲁教版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2、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煽风点火是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
3、关于二氧化碳和干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4、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
B.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5、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6、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① 稀有气体 氧化反应 化石燃料 金属元素
② 氦气 化合反应 天然气 非金属元素
A.A B.B C.C D.D
7、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加
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含碳燃料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液体 B.倾倒二氧化碳
C.检验氢气纯度 D.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一氧化碳虽然有毒,但一氧化碳可以作燃料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11、“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墨能做电极,是因为它有导电性
B.能做燃料,说明具有可燃性
C.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具有酸性
D.清明上河图至今清晰可见,说明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
13、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14、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 D.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15、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16、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澄清的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浑浊 ⑤试管内溶液无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二、填空题。
17、燃烧:
(1)燃烧:可燃物跟 发生的剧烈的 、 、 。
(2)燃烧的条件 、 、 。
(3)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 。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
18、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 吸收CO2。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南极的冰化了”,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伸B”的冰架发生坍塌,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
(3)举一例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
20、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1)实验三的现象是_____。
(2)以上实验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是_____。
21、方法的常用方法有:
、 、 三种。
22、(1)水是人类最宝贵的生命之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目前多个学校安装有“直饮水机”,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②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③区分硬水和软水,使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 。
(2)2020年,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煤中加入X可有效防止煤燃烧时生成的SO2对大气造成污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2SO2+O2═2CaSO4+2CO2,则X的化学式是 。
三、科学探究题。
23、小红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做了如下实验:
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再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如图),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为了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小红同学作了大胆猜想,并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
提示:稀醋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请你和小红同学一起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可能是使石蕊变红 C 紫色小花不变色
B 紫色小花不变色 猜想错误
可能是和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猜想正确
(2)小红同学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来确定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此对比实验方案是 (填图中的实验方案编号)。
四、计算题:
24、乙醇(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如果92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一轮基础训练含答案
鲁教版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答案】C
2、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煽风点火是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
【答案】A
3、关于二氧化碳和干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A
4、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
B.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答案】A
5、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答案】A
6、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① 稀有气体 氧化反应 化石燃料 金属元素
② 氦气 化合反应 天然气 非金属元素
A.A B.B C.C D.D
【答案】B
7、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加
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含碳燃料
【答案】D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液体 B.倾倒二氧化碳
C.检验氢气纯度 D.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答案】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一氧化碳虽然有毒,但一氧化碳可以作燃料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答案】B
11、“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答案】D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墨能做电极,是因为它有导电性
B.能做燃料,说明具有可燃性
C.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具有酸性
D.清明上河图至今清晰可见,说明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
【答案】C
13、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答案】D
14、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 D.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D
15、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答案】D
16、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澄清的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浑浊 ⑤试管内溶液无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答案】B
二、填空题。
17、燃烧:
(1)燃烧:可燃物跟 发生的剧烈的 、 、 。
(2)燃烧的条件 、 、 。
(3)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 。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
【答案】(1)氧气; 发光; 放热; 氧化反应;
(2)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浓度; 接触面积
18、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 吸收CO2。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石油; (2)①光合作用; ②CaCO3+H2O+CO2=Ca(HCO3)2
19、“南极的冰化了”,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伸B”的冰架发生坍塌,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
(3)举一例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
【答案】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节约纸张,就是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光合作用增强,温室效应降低;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20、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1)实验三的现象是_____。
(2)以上实验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是_____。
【答案】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灭 实验一、二
21、方法的常用方法有:
、 、 三种。
【答案】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2、(1)水是人类最宝贵的生命之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目前多个学校安装有“直饮水机”,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②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③区分硬水和软水,使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 。
(2)2020年,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煤中加入X可有效防止煤燃烧时生成的SO2对大气造成污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2SO2+O2═2CaSO4+2CO2,则X的化学式是 。
【解答】(1)①吸附; ②过滤;漏斗; ③肥皂水;煮沸;
(2)CO2+3H2CH3OH+H2O; (3)天然气;CaCO3。
三、科学探究题。
23、小红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做了如下实验:
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再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如图),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为了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小红同学作了大胆猜想,并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
提示:稀醋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请你和小红同学一起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可能是使石蕊变红 C 紫色小花不变色
B 紫色小花不变色 猜想错误
可能是和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猜想正确
(2)小红同学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来确定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此对比实验方案是 (填图中的实验方案编号)。
【答案】(1)猜想错误 可能是水使石蕊变红 D 紫色小花变红
(2)A
四、计算题:
24、乙醇(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如果92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需要氧气质量为x。
C2H5OH+3O22CO2+3H2O
46 96
92g x
x=192g
答: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是1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