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实验专题模拟新题专练-22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实验
一、实验题
1.(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②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B、C、D装置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若选择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若要获得平稳的氢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据此写出氢气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_。
2.(2023·辽宁鞍山·统考二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一般不选择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用A作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2023·安徽滁州·统考一模)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组装一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可选择的仪器组合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2023·陕西榆林·统考一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小安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粉末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和C,A装置还需进行的改进是______。
(3)小西同学用B和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装置组合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4)小秦同学采用装置E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或“=”)1/5。
5.(2023·新疆乌鲁木齐·统考一模)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写出图中标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装置C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6.(2023·安徽·模拟预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氧气前,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7.(2023·新疆·模拟预测)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C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3)装置A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选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水反应来制取乙炔并产生氢氧化钙,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应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8.(2023·山东济南·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小组的同学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
②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③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后的剩余溶液中溶质一定有CaCl2,可能有HCl(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为验证溶质是否含有HCl,可在剩余溶液的样品中直接加入药品___________进行实验(填序号)。
A.铁粉 B.AgNO3溶液 C.酚酞试液
(2)第二小组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氧气,并对某有机物样品(CxHy)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所选仪器按照“A→C1→G→C2→B→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C1、C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有机试样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相关数据(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是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
①仪器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装置C1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C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仪器G中的有机样品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C2的质量增加了ag,仪器B的质量增加了bg。则有机样品CxHy中x和y的比值为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9.(2023·新疆·模拟预测)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与水反应,并且______,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再______。
(3)若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要收集到比较干燥的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10.(2023·广西贵港·统考一模)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A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装置AF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证明已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A图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E为收集装置,选用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图G),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逐渐变_________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11.(2023·甘肃白银·统考一模)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基本技能之一。下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从漏斗处向锥形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静置观察,若______,则气密性良好,反之不好。
(3)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填字母);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的原因是______。
(4)用下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装置F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
③装置I的作用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关闭K2,打开K1,装置G中溶液变红;关闭K1,打开K2,装置J中溶液变红。将变红的两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J中溶液变成紫色,而装置G中溶液仍显红色。装置G中溶液仍显红色的原因是______。
12.(2023·江苏苏州·一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用A装置来制取CO2,相比较B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
(3)若用B装置来制备CO2,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应________。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需连续使用两次C装置,目的是依次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________(填化学式)。
(5)若用D装置来收集CO2,CO2应从导管_____通入。
(6)若用E装置来制取CO2相比较A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
13.(2022·重庆·模拟预测)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室用B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用装置C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_______(选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进行实验,发现E中溶液会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二氧化碳。
14.(2023·安徽芜湖·模拟预测)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装置D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
(4)关闭K2,打开K1,装置E中溶液变红;关闭K1,打开K2,装置H中溶液变红。将变红的两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H中溶液变成紫色,而装置E中溶液仍显红色。
Ⅰ.装置E中溶液仍显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
Ⅱ.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
15.(2023·江苏泰州·统考一模)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为了控制反应速率,需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替换成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对人体特别是黏膜组织有腐蚀作用。
①制取并收集NH3,从上图中选择______和______(从A到G中选择)。
②若用如图H装置收集氨气时,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氨气已收满。
③干燥氨气时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填序号)。
A.生石灰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固体
16.(2023·山西晋中·统考一模)复习气体制取时,老师提供了下列装置,请同学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欲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①
(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处,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3) C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或氢气难溶于水
【详解】(1)A装置为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可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故填①。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D装置上橡皮管处有弹簧夹,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稀盐酸接触生成二氧化碳,关闭止水夹,U型管右侧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则会出现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右面液面下降会与隔板上的大理石分开,从而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气体则无法再产生,故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弹簧夹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长进短出,故从b端通入气体,装置内气体装满后从c端排出,则验满方法应为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c端,若木条熄灭,则气体已满。
(3)氢气由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要获得平稳的氢气流,则需要控制稀硫酸的流速,图示装置中能够控制液体流速的是分液漏斗,故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2.(1) 铁架台 长颈漏斗
(2) B 正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详解】(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标号②仪器的名称的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固液常温反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3)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选择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用A作发生装置的原因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长颈漏斗
(2) ACE 复分解反应
(3)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会使生成的CO2中混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
【详解】(1)B为长颈漏斗;
(2)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所以组装一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可选择的仪器组合为ACE;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会使生成的CO2中混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
4.(1)酒精灯
(2)试管略向下倾斜
(3) 能
(4)<
【详解】(1)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A装置还需进行的改进是试管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B 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用B和D装置组合可以用来做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中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装置组合能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4)采用装置E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因为装置放置少量的铜粉,所以里面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完。
5.(1) 试管 长颈漏斗
(2)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1)图中标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是试管,②是长颈漏斗。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需要加热,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含有有孔塑料板,通过活塞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接触和分离,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制取氧气的优点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为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6.(1)锥形瓶
(2) 集气瓶中装满水
(3) B C/E
【详解】(1)根据图示,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C装置收集氧气前,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尽的方法是集气瓶中装满水;
(3)锌粒是固体,稀硫酸是液体,锌粒和稀硫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应选择的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故选B;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或E。
7.(1) 试管 水槽
(2) B CaCO3+2HCl=CaCl2+H2O+CO2↑ 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3) 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KMnO4
(4) CaC2+2H2O=Ca(OH)2+C2H2↑ BE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仪器②的名称是水槽。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由于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故应选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C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3)为了防止加热时固体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则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由于试管口有棉花,应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式为KMnO4。
(4)碳化钙固体与水反应来制取乙炔并产生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水反应来制取乙炔,由于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故应选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用装置E收集。故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应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E。
【点睛】本题考查气体制取,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
8.(1) DCF 2HCl+CaCO3=CaCl2+H2O+CO2↑ A
(2) 2H2O22H2O+O2↑ 干燥氧气 吸收反应生成的水 9b:44a
【详解】(1)①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故可选择D装置除去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可选择C装置干燥二氧化碳,且应先除杂后干燥,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F,故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接DCF;
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③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含HCl,故选项正确;
B、硝酸银与盐酸、氯化钙均能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验证是否含HCl,故选项错误;
C、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无法验证是否含HCl,故选项错误,故选:A;
(2)①A中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C1的作用是干燥氧气,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装置C2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水;
③仪器C2的质量增加了ag,说明生成水的质量为ag,仪器B的质量增加了bg,说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b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则12x:y=:=9b:44a。
9.(1)长颈漏斗
(2) A 氧气不易溶于水 正 熄灭酒精灯
(3)2H2O22H2O+O2↑
(4) B C Ca(OH)2+CO2=CaCO3↓+H2O
(5) D/E Zn+H2SO4=ZnSO4+H2↑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沿导管进入试管,而造成炸裂试管。
(3)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所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选择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所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收集到比较干燥的气体,故选收集装置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10.(1)酒精灯
(2)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 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物质
【详解】(1)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若用装置AF制取并收集氧气,也就是用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的)发生装置,即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证明已集满的现象是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A图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实验室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E也就是向上排空气法为收集装置,选用的主要理由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逐渐变红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物质。
11.(1)集气瓶
(2)液面高度不变
(3) E 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HCl
【详解】(1)根据仪器的形状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装置气密良好,则压强差保持不变,因此看到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3)A为固体加热装置,且带有棉花,故选高酸钾制备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和氧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即应选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用E;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的原因是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①装置F中发生的反应为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F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装置F可以通过开关止水夹 K1、K2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关闭K1、K2,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K1、K2,固液接触,反应开始。
③硝酸银溶液可与 HCl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装置I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关闭K2,打开K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通入装置 G中,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将变红的两种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J中溶液恢复原色,装置 G中溶液仍显红色,因为装置G中的碳酸分解,但盐酸还存在,故溶液仍然呈酸性。
12.(1)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将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到液面以下
(4)H2O、HCl
(5)a
(6)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详解】(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A装置来制取CO2,相比较B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若用B装置来制备CO2,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应将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4)盐酸易挥发,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需连续使用两次C装置,目的是依次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其化学式为:H2O、HCl;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D装置来收集CO2,CO2应从导管a通入;
(6)装置E打开止水夹,固体和液体接触生成气体,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3.(1)锥形瓶
(2)
(3)b
(4) 变浑浊 不一定
【详解】(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锥形瓶;
(2)B装置是固体加热装置制取氧气,但试管口没有棉花,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装置C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氢气应从b端导管口通入;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进行实验,A装置是固液常温反应,E中是澄清的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会发现E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不一定为二氧化碳气体,因为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也生成二氧化碳。
14.(1)长颈漏斗
(2)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气体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装置B相比,装置D可将固体置于有孔隔板上,用止水夹夹住右边胶皮管,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Ⅰ.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装置E中溶液仍显红色;
Ⅱ.碳酸氢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气体,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故装置G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
15.(1)酒精灯
(2)
催化 分液漏斗
(3)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集满
(4) A D 酚酞变红 AC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及化学性质都没变,在反应中起到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作用,因此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为了控制反应速率,需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替换成分液漏斗;
(3)实验使用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与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应选用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集满;
(4)①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因此应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选用装置D来收集氨气;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当观察到酚酞变红时说明氨气已收满。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因此,干燥氨气时不能选用可以吸收氨气的浓硫酸作干燥剂,故选:AC。
16.(1)锥形瓶
(2)
(3)BD
【详解】(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装置A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装置需要加热,为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室欲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反应在常温下发生,发生装置为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D,则应选择的装置为B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