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特训】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查漏补缺卷7(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基本营养素中能给人提供能量的是
A.水 B.维生素 C.油脂 D.无机盐
2.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
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D.外出就餐时,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
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Ag白色硫酸铜粉末放入一定质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得到Bg蓝色晶体,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溶液的浓度不变 ②A、B的质量关系是B>A ③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④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22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为“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下列关于安全的做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B.加入过量添加剂使制作的食物更加美味
C.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D.高层楼房着火时,快速乘坐电梯逃离
5.某同学进行“配制50 g 15%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质量分数的是( )
A.氯化钠放在右盘 B.少量氯化钠洒出
C.仰视读数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
6.类比常常应用在化学学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g 硫与 4 g 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 8 g 气体;4 g 碳与 4 g 氧气充分反应后也生成 8 g 气体
B.与 CuO 反应时,C 是还原剂;与 CO2反应时,C 也是还原剂
C.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很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铁锈,也很耐腐蚀
D.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也能加快高锰酸钾的分解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C.t2℃ 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D.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加入甲物质的方法
D.将t3℃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固体析出的质量比乙大
9.将一定量的镁粉、铝粉、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4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4.8 B.5.4 C.9.2 D.13.0
10.“功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九年级武术队的同学设计了以“功夫小子”为轮廓的物质转化关系图,其中A~F分别是铁粉、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硝酸银、碳酸钙中的一种。已知: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B与D的物质类别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物质是盐酸
B.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E和CO的反应可用于冶炼赤铁矿石
D.A与C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
(2)酒精(C2H5OH)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
(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Fe3O4)在高温下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活动小组以“我帮稻农选好种”为主题,开展如下的项目学习活动。已知:20℃时,盐水的密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对照表如下:
密度(g/cm3) 1.0 1.03 1.07 1.09 1.10 1.12 1.13
溶质质量分数(%) 2 4 8 12 14 16 18
(1)选种:水稻盐水选种所用的盐水密度为1.10 g/cm3,选种时将稻种加入配好的盐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勺捞去浮于上层的劣种。
①由表中信息可知,盐水的密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_。水稻选种时,需配制的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②“漏勺”孔径的大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劣种的直径。
(2)浸种:选好的稻种置于4%的盐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可防细菌性病害。若要将50g14%的盐水稀释成4%的浸种盐水,需加水______g。
(3)育秧:水稻育秧期常施用尿素[CO(NH2)2],加速活棵返青。
①尿素属于______(填“氮肥”或“复合肥”)。
②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3.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钢铁属于___(填“单质”或“合金”).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炼铁时在高炉中是利用____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填化学式).
(3)取10.0g钢铁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得到0.22g二氧化碳.求此钢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__.
14.金属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根据金属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A.黄金饰品
B.不锈钢蒸锅
C.铝导线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冶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硬币制造设计到的金属有:Fe、Cu、Al、Ni(镍)等。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NiSO4+H2↑ Fe+NiCl2═Ni+FeCl2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Fe、Cu、Al、Ni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合表示),FeCl 2溶液颜色为______。
(4)据报道,金属材料因锈蚀而报废相当于世界年产量的左右。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15.金属在生成生活中应用广泛。
(1)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和塑料金属复合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下列管材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铸铁管 B.铜管 C.塑料管
(2)金属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制成合金,目的是为了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硬度,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不能用铁桶装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___。
A.肯定有银 B.肯定有铜 C.可能有铁 D.可能是铁和银
三、实验题
16.某同学设计对比实验(如图):两个体积相同且均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气球上端的玻璃管与外界大气相通。操作:分别向两锥形瓶中滴入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轻轻振荡。
(1)设计该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现象:观察到A、B两瓶内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
(3)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1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一些常用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用E和F组合可以测量所制得气体的__________。
(3)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测氧气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
用H装置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口进入(填左或右)。
如果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能否用氢氧化钠作为干燥剂 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
(5)B、E、H装置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如果用H装置收集气体,如何使用H装置_____。
四、简答题
18.结合生活实例,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两种措施:________;________.
19.A、B、C、D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C常用作干燥剂,D属于碱。则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②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身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③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_。
④为防止菜刀生锈,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
(2)汽车、高铁、飞机等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
①汽油是汽车常用的一种燃料。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汽车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
②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_______(填字母)。
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21.完成酸的化学性质框架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乙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任写两个)
③_______;
④_______;
⑥_______。
2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填“1”或“2”)。
(2)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
①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一种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②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kg。
参考答案:
1.C
【详解】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为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故选C。
2.D
【详解】A、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做法正确;
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法正确;
C、提倡纸张双面使用,减少纸张浪费,减少树木砍伐,有利于保护环境,做法正确;
D、外出就餐时,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会浪费资源,造成污染,做法错误。
故选:D。
3.D
【详解】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Ag白色硫酸铜粉末放入一定质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粉末与水反应生成五水合硫酸铜,溶液中溶剂减少,有硫酸铜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的浓度不变,白色硫酸铜粉末的质量小于析出蓝色晶体的质量。故①②③说法正确。故选D。
【点睛】掌握硫酸铜粉末与水反应生成五水合硫酸铜、析出晶体后溶液组成的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C
【详解】A、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不能使用电器通风,防止爆炸,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利,应该适量添加,不符合题意;
C、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符合题意;
D、高层楼房着火时,电梯容易发生故障,不能乘坐电梯逃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详解】A、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根据操作图可知,称量过程中物质与砝码放反,且使用了游码,因此所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溶质洒出损失,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溶剂水的体积偏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只会使溶液质量减少,并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D符合题意。
【点睛】分析配制过程中能引起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要分析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用到游码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砝码生锈、某一盘上没有放纸、向烧杯内倒入氯化钠时有洒落或纸上有残留等,都能改变溶质质量。读量筒示数时仰视或俯视读数、量筒内有水残留、倒入氯化钠前烧杯内有水等会改变溶剂的质量。这些都有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6.B
【详解】A、4g硫与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二氧化硫气体;
假如碳全部参加反应,则需要氧气的质量是x。
x=10.67g,因为10.67g>4g氧气,说明碳剩余,而氧气全部参加反应。因此4g碳与4g氧气充分反应后不能生成8g气体,故错误;
B、与 CuO 反应时,C由0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C 是还原剂;与 CO2反应时,C由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升高,C 也是还原剂,正确;
C、铁制品表面易形成铁锈,铁锈疏松,因此铁制品不耐腐蚀,错误;
D、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不是高锰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故B正确。
C.t2℃ 时,甲的溶解度是80g,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80g甲的溶液。故C错误。
D.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C。
8.B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符合题意;
C、t3℃时,N点为不饱和溶液,M点为饱和溶液,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加入甲物质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将t3℃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固体析出的质量比乙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解:设生成0.4g氢气时需要铝的质量是x,锌的质量是y;
x=3.6g;
y=13.0g;所以原混合物质量范围是大于3.6g小于13.0g;所以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13.0g。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清楚要使金属混合物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所需的金属的取值范围,主要是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完成。
10.D
【分析】A~F分别是铁粉、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硝酸银、碳酸钙中的一种。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盐酸能与剩余的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结合图示可知C是盐酸,F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F为氢氧化钙,E能与一氧化碳反应,故E为氧化铁;B与D的物质类别相同,则两者为盐,故BD为硝酸银、碳酸钙中的一种,则A为铁粉。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C为盐酸,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F是氢氧化钙,具有具有碱性,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E为氧化铁,可以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铁矿石,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A为铁粉,铁和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生成沉淀,错误;
故选D。
11.
【详解】(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2).酒精(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3).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
(4).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12.(1)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盐水密度越大 14% 小于
(2)125
(3) 氮肥
【详解】(1)①从表格知,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盐水密度越大;水稻盐水选种所用的盐水密度为1.10 g/cm3,对照表格需配制的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
②“漏勺”孔径的大小小于劣种的直径,避免无法完全捞起劣种;
(2)设需加水x,;
(3)①尿素中仅含有氮营养元素,属于氮肥;
②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3. 合金 Fe2O3 CO 0.6%
【详解】(1)钢铁是铁的合金,属于合金;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炉中是利用一氧化碳(CO)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3)钢铁样品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全部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即样品中含碳0.06g,
则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钢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6%。
14.(1)C
(2)
(3) 置换反应 Al>Fe>Ni>Cu 浅绿色
(4) 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共同接触 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
【详解】(1)A、黄金饰品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
B、不锈钢蒸锅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
C、铝导线利用金属的导电性;
故选:C;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这两个反应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可知:活动性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据Fe+NiCl2═Ni+FeCl2、Ni+H2SO4═NiSO4+H2↑,可知:Ni活动性在氢前且比铁弱,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l>Fe>Ni>Cu。FeCl2溶液中有亚铁离子,为浅绿色。
(4)铁的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防止铁生锈就要使铁隔绝空气和水,如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
15.(1)AB
(2) 增大
(3)AC
【详解】(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组成的合金:
A、铸铁管中铸铁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铜管中铜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C、塑料管中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金属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制成合金,目的是为了增大硬度;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不能用铁桶装的原因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增大;;
(3)(1)金属活动性:铁>铜>银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相距远的先发生反应:
先发生的反应:
后发生的反应:
(3)过程分析:
硝酸银溶液 滤渣成分 溶液中溶质成分
部分铁置换银 Ag、Cu、Fe Fe(NO3)2
全部铁置换银 Ag、Cu Fe(NO3)2
部分铜置换银 Ag、Cu Fe(NO3)2、Cu(NO3)2
全部铜置换银 Ag Fe(NO3)2、Cu(NO3)2
硝酸银有剩余 Ag Fe(NO3)2、Cu(NO3)2、AgNO3
由以上分析可知:
A、肯定有银,说法正确;
B、可能有铜,说法错误;
C、可能有铁,说法正确;
D、有铁,一定有铜,不可能是铁和银,说法错误。
故选AC。
16. 证明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A中气球变大,B中气球先变大再变小 CO2+H2O=H2CO3
【详解】(1)A和B中的区别是A中含有氢氧化钠,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2)由于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内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B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锥形瓶内气压变小,气球胀大,振荡后,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锥形瓶内气压增大,气球变小。所以现象是:A中气球变大,B中气球先变大再变小;
(3)B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为:CO2+H2O=H2CO3。
17. 铁架台 集气瓶 体积 2KMnO4△K2MnO4+MnO2+O2↑(学生写氯酸钾制氧气也可以)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氧气已满 左 不能 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 先将H装置装满水,气体从短管(右)导入
【详解】(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
(2)根据量筒的作用主要是测量体积分析;
(3)根据反应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分析解答;
(4)根据氧气的验满解答;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解答;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解答;
(5)根据利用万能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解答。
解:(1)①铁架台;②集气瓶
(2)量筒的作用主要是测量体积。用E和F组合可以测量所制得气体的体积;
(3)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反应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应采用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分解制取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2KCl+3O2↑(学生写高锰酸钾制氧气也可以);
(4)D装置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故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测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氧气已满;H装置是万能瓶,用H装置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左口进入;如果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作为干燥剂,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
(5)H装置是万能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先将H装置装满水,气体从短管(右)导入。
18. 涂防锈漆 烧制搪瓷
【详解】铁的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防止铁生锈就要使铁隔绝空气,如在铁栏杆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铁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拭铁表面等);铁制品保持干燥,也可以防锈,如用过的菜刀要擦干水,以防止生锈。
19. 改良酸性土壤 CaCl2
【分析】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A为碳酸钙,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常做干燥剂,则C为氧化钙;含钙元素的碱为氢氧化钙,则D为氢氧化钙;碳酸钙能转化生成B,C能转化为B,则B为氯化钙;代入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质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则物质D的用途为改良酸性土壤;
物质B为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2;
物质C是氧化钙,物质D为氢氧化钙,则由C转化为D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C 元素 醋 保持菜刀的洁净和干燥 物理 PbO2、H2O B
【详解】(1)①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②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加铁酱油中的“铁”通常是指元素;③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④铁在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易生锈,保持菜刀的清洁与干燥(或涂抹一层油)可以防止生锈;(2)①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由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知:PbO2、H2O属于氧化物;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材料叫复合材料,故高铁车头的玻璃是复合材料。
21.(1) AgNO3 Fe2O3(合理即可)
(2) 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合理即可) 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AgNO3+HCl=HNO3+AgCl↓
【解析】(1)
硫酸和盐酸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不同的阴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共性是因为解离出的阳离子相同都是氢离子,个性是因为阴离子不同。
甲应该是能和盐酸反应但不和硫酸反应的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要与盐酸生成气体沉淀或者水,且不与硫酸反应的盐是硝酸银(AgNO3),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硫酸。
乙是能和盐酸、硫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合理写出金属氧化物即可,如Fe2O3。
(2)
①是Zn分别和硫酸或者盐酸反应,写出的方程式合理即可,例如Zn+2HCl=ZnCl2+H2↑;
②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和硫酸或者盐酸反应,写出的方程式合理即可,例如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
③是碳酸钠分别和硫酸或者盐酸反应,写出的方程式合理即可,例如Na2CO3+2HCl=2NaCl+H2O+CO2↑;
④是金属氧化物和硫酸或者盐酸反应,写出的方程式合理即可,例如Fe2O3+6HCl=2FeCl3+3H2O;
⑥是硝酸银和盐酸反应,故方程式为:AgNO3+HCl=HNO3+AgCl↓
22. 2 D AB 变大 KNO3/硝酸钾 90
【详解】(1)根据“正氧负氢”,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2。
(2)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方框内应是氢气,故选D。
(3)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和分子质量。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海水中溶剂的质量减小,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4)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
①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一种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钾。
②设需要水的质量是x,100kg-100kg×10%=90k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