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金属材料的物质特性(含解析) 粤教版 九年级下册

6.1 金属材料的物质特性
一、选择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做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可燃性
C.铜丝作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D.干冰作制冷剂—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用铜丝制作导线
C.液态 用于灭火
D.自热饭盒热量来源于生石灰和水混合
下列有关于知识的归纳、整理,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具有可燃性
B.大多数金属具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A.除去 气体中的少量 ,可以用点燃的方法来完成
B.区别铁粉和木炭粉,可分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为铁粉
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则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大
D.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可分别取少量加热蒸干,有固体存在的为食盐水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都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
B.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所以金刚石和石墨也有吸附性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火可能会爆炸,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要检验其纯度
D.煤气、液化气、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气体一定能燃烧
通常状况下,颜色呈黄色的金属是
A.铁 B.银 C.铜 D.金
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厨房里鉴别食盐和蔗糖的方法是尝味道
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C.可用磁铁区别铁粉和镁粉
D.可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丝可用来做导线 B.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盐酸可用来除铁锈 D.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 B.用明矾净水
C.用活性炭制铅笔芯 D.用铜、铝等金属做导线
二、填空题(共4题)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 。
(2) 个氧分子 。
(3) 两个钙离子 。
(4)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元素 。
(5) 标出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 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2)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
(1)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 。
(2) 氖气 。
(3) 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4)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阳离子 。
(5) 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用化学符号表示:
(1) 水银 。
(2) 个钠离子 。
(3) 个氢原子 。
(4) 个氮分子 。
(5)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三、实验题(共3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从一种由铝、铁、铜、银四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中回收铁、铜和银并得到硫酸铝,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并进行操作。请回答:
(已知:,银在该条件下不发生反应。)
(1) 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玻璃棒的作用是 。
(2) 步骤①“磁铁处理”的目的是 。
(3) 步骤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 。所得滤渣 的成分是 。
(4) 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 硫酸铝可代替明矾净水,说明硫酸铝溶于水后也能生成胶状物 水中的杂质。
下面是某校学生进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
(1) 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黄铜的硬度 (填“ "”“或”“)纯铜。
(2) 同学收集到的金属制品有硬币、铝质导线、铜质火锅、小刀等,其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3) 实验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实验 中, 与酸反应最快。
(4) 实验 中,小云同学选择一种金属丝放入两种不同溶液中,则所用的金属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反应后该金属丝的质量 (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 、 、 、 分别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右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且 通常情况下为暗紫色固体, 、 都能与 发生反应,且二者均为单质, 与 反应的产物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被磁铁所吸引,请回答问题:
(1) , 。
(2) 写出 转化为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 写出 在 中燃烧的现象: 。
(4) 某同学做 在纯净的 中燃烧实验时,发现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 (一共答两点)。
四、计算题(共1题)
“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某包“双吸剂”标签如图 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通过定性探究,发现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 、 、 和 的几种或全部。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了下列定量实验:取 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 ,按照如图 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
(1) 铁粉的质量是 , 的质量是 。
(2) 依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推断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 和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B
【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常用于焊接金属时用氮气做保护气,故A说法正确;
B、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来吸附色素,故B说法错误;
C、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常用于作导线,故C说法正确;
D、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以作制冷剂,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知识点】多种形态的碳、金属的通性、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影响、氮气的用途
2. 【答案】B
【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B、用铜丝制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液态 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D、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
【知识点】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供给呼吸、氧气的用途、氢氧化钙的制备、金属的通性
3.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通性、稀有气体的性质、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4. 【答案】A
【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选项错误;
B、用磁铁吸附,由于可以吸附铁粉,而木炭不能被吸附。这样磁铁吸走铁粉,剩余的是木炭,可以分离,选项正确;
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选项正确;
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因此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可分别取少量加热蒸干,有固体存在的为食盐,选项正确,故选A。
【知识点】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供给呼吸、常见金属的特性、实验反思评价、合金性质和纯金属性质比较
5. 【答案】C
【解析】A、能导电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但石墨属于非金属单质,故该说法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不具有吸附性,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一氧化碳前要检验其纯度,以免发生爆炸,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含有碳元素的气体不一定能够燃烧,例如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知识点】金属的通性、多种形态的碳、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6. 【答案】D
【解析】A、通常状况下,铁呈银白色,故选项错误。
B、通常状况下,银呈银白色,故选项错误。
C、通常状况下,铜呈紫红色,故选项错误。
D、通常状况下,金呈黄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
7. 【答案】B
【知识点】氮气的检验、常见金属的特性、二氧化碳的检验、氧气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
8. 【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钙的制备、物质分离、提纯
9. 【答案】D
【解析】A、铜丝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做导线,故A正确;
B、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
C、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可用于除铁锈,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误。
故选:D。
【知识点】氢氧化钙的用途、氢氧化钠的用途、金属的通性、盐酸的用途
10. 【答案】C
【解析】A、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故正确;
B、明矾可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铅笔芯中的芯指的是石墨,故错误。
D、铜、铝具有导电性,故用铜、铝等金属做导线正确。
【知识点】金属的通性、多种形态的碳、水的净化
二、填空题(共4题)
11. 【答案】
(1)
(2)
(3)
(4)
(5)
【知识点】阳离子、化学式书写及意义、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空气的组成、常见金属的特性
12. 【答案】
(1) 导电
(2)
(3) 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
(2)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知识点】氢氧化钙的制备、金属的通性、氮气的性质
13.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1)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故填:。
(2) 氖气的化学式为 ,故填:。
(3)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故填:。
(4)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阳离子是钠离子,故填:。
(5) 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故填:。
【知识点】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化学式书写及意义、常见金属的特性、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阳离子
14.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1) 水银是汞。
(2) 个钠离子就是在钠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 。
(3) 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 。
(4) 个氢分子就是在氮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 。
(5)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知识点】化学式书写及意义、阳离子、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常见金属的特性、氧化物
三、实验题(共3题)
15. 【答案】
(1) 漏斗;引流
(2) 将铁分离出来
(3) 变成蓝色;银
(4) ;
(5) 吸附
【解析】
(3) 由于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在加热的条件下,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步骤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由于硫酸过量的,所得滤渣 的成分是银。
【知识点】金属与酸反应、玻璃棒的使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过滤、明确目的原理、常见金属的特性、水的净化
16. 【答案】
(1)
(2) 铜质火锅
(3)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4) 铜;;变大
【解析】
(1)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 纯铜。
(3) 镁和氧气在点然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所以实验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所以实验 中, 与酸反应最快。
(4)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药品是:两液夹一固或两固夹一液,所以实验 中,小云同学选择一种金属丝放入两种不同溶液中,则所用的金属是: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发生反应后该金属丝的质量变大。
【知识点】金属与酸反应、氧气和镁反应、金属活泼性比较、金属的通性、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合金性质和纯金属性质比较
17. 【答案】
(1) ;
(2)
(3) 黑色固体燃烧,放热,发白光
(4) 铁丝表面有锈;铁丝过粗或伸入集气瓶时,剩余火柴梗过长
【解析】
(1) 根据 通常情况下为暗紫色固体,则 为高锰酸钾,根据“ 、 都能与 发生反应,且二者均为单质, 与 反应的产物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被磁铁所吸引”,则 可能为二氧化碳、 可能为氧气、 可能为碳、 可能为铁,代入检验,符合题意,根据分析, 可能为二氧化碳, 可能为铁,则其化学式分别为:;。
(2) 转化为 ,即高锰酸钾分解,故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 在 中燃烧,即碳燃烧,故反应的现象:黑色固体燃烧,放热,发白光。
(4) 某同学做 在纯净的 中燃烧实验时,发现实验失败了,可能的原因有:铁丝表面有锈、铁丝过粗或伸入集气瓶时,剩余火柴梗过长。
【知识点】氧气和铁反应、二氧化碳的检验、常见金属的特性、氧气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氧气和碳反应
四、计算题(共1题)
18. 【答案】
(1) ;
(2) 由题意可知 样品中除去铁粉 ,, 还有 其它成分,
若 全部为 ,设可得固体 中 的质量为 ,


与题意不符,因此 物质不全是氧化钙,
若 全部为 ,设可得固体 的质量为 ,


与题意不符,因此 物质不全是氢氧化钙,因此推断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中同时含有 和 。
答: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中含有 和 。
【解析】
(1) 铁粉的质量是:,
设碳酸钙质量为 ,


的质量是:,
故填:;。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碳酸钙和酸的反应、常见金属的特性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西省南城县2022-2023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时练 第44练 化学反应的方向 化学平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