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课后练习优题(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课后练习优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3、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由图可以 看出,这是一个( )
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4、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在几种提升重物的方法中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是(  )
A.B.C.D.
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若每个滑轮重4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端的拉力F为270N B.拉力F的功率为270W
C.额外功为160J D.有用功为1080J
7、如图是小科同学拉水下一重物的示意图。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将重物从水底缓慢拉到井口,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地面对小科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拉力在这个过程中(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G的物体,图中a是弹簧秤,不计滑轮和弹簧秤的重力及轮与轴的摩擦,则( )
A. F= ,a的读数等于F B. F= ,a的读数等于F
C. F= ,a的读数等于G D. F= ,a的读数等于G
10、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11、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1/3,当B端挂5N的重物P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2.5N B5 N C.10N D.无法计算
12、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已知M>m,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计滑轮质量,则(  )
A. 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M+m)g
B. 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2Mg
C. 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M﹣m)g
D. 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Mg
13、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时间内将重为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
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此段时间内,拉力做功为40J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14、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两车的质量相等 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 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
15、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下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勺子取食物的情景。

(1)勺柄上有很多竖纹,这是为了    。
(2)小明在用勺子取食物的过程中,对    (选填“食物”或“勺子”)做的功为额外功。
(3)勺子可以看作一个杠杆,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图中人拇指压勺子的力更小,这是通过    实现的。
18、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亮亮用自制的滑轮组来提起500N重物(如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5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动滑轮重   N,绳子自由端经过的路程s=   。
19、某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把重7.2N的物体吊在滑轮上,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上升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分别为0.1m和0.3m.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 N,滑轮组机械效率为______%。如果用此滑轮组提升另一重为10N的物体,它的机械效率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36N的物体缓慢升高10cm,拉力大小F为16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25cm,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若将重物的悬挂点A向右移动到B点,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不考虑摩擦)。
三、作图题。
21、轻质杠杆OABC能够绕O点转动,已知OA=BC=20 cm,AB=30 cm,在B点用细线悬挂重为100 N的物体,为了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在杠杆上作出所施加最小动力的示意图。(要求求出最小动力的大小并写出计算过程)
22、如图所示是想用一定一动滑轮组将陷入沼泽中的汽车拉出的示意图,请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四、实验探究题。
23、小飞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2、l1和l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1,来寻找F1、F2、l1和l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杠杆上每一格长10 cm.
甲   乙
实验次数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动力臂l1/cm 动力F1/N
1 4 33 30
2 4 18 30 2.4
3 4 7.5 30 1.0
(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__方向拉杠杆,并使之在________位置平衡;
(2)小飞首先保持F2和l1不变而改变l2,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则F1=________N,此时杠杆的类型与________(选填“筷子”或“老虎钳”)相同;
(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2)中实验.则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l2时,l2应不超过________cm;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飞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有:①保持________不变而改变F2;②保持F2和l2不变而改变l1.
24、如下图所示,在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时,已知木块所受重力G为10N,斜面长S为0.5m,高h为0.2m。
(1)实验时,沿斜面拉动弹簧测力计,应尽量使木块做 _____直线运动;
(2)如果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___;
(3)实验中,木块受到木板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N;
(4)如果要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请你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法: 。
五、计算类题。
25、如图所示是用动滑轮提升贷物A的示意图。用300N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重500N的货物A在10s的 时间内匀速竖直上升了2m。求:
(1)提升贷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
(2)拉力通过的距离及拉力的功率P;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26、盘山公路可以简化成物理模型斜面(如图),一辆质量为8t的汽车,在2×104N的牵引力作用下,沿盘山公路匀速行驶6km,到了高为0.6km的山顶,忽略空气阻力。试求:
(1)汽车上坡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课后练习优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答案】A 
2、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答案】C 
3、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由图可以 看出,这是一个( )
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答案】A
4、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5、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在几种提升重物的方法中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是(  )
A.B.C.D.
【答案】A
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若每个滑轮重4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端的拉力F为270N B.拉力F的功率为270W
C.额外功为160J D.有用功为1080J
【答案】B
7、如图是小科同学拉水下一重物的示意图。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将重物从水底缓慢拉到井口,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地面对小科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拉力在这个过程中(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D
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G的物体,图中a是弹簧秤,不计滑轮和弹簧秤的重力及轮与轴的摩擦,则( )
A. F= ,a的读数等于F B. F= ,a的读数等于F
C. F= ,a的读数等于G D. F= ,a的读数等于G
【答案】 B
10、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答案】B
11、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1/3,当B端挂5N的重物P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2.5N B5 N C.10N D.无法计算
【答案】C
12、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已知M>m,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计滑轮质量,则(  )
A. 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M+m)g
B. 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2Mg
C. 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M﹣m)g
D. 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Mg
【答案】 C
13、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时间内将重为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
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此段时间内,拉力做功为40J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答案】B
14、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两车的质量相等 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 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
【答案】C
15、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16、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下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答案】C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勺子取食物的情景。

(1)勺柄上有很多竖纹,这是为了    。
(2)小明在用勺子取食物的过程中,对    (选填“食物”或“勺子”)做的功为额外功。
(3)勺子可以看作一个杠杆,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图中人拇指压勺子的力更小,这是通过    实现的。
【答案】(1) 增大摩擦 (2) 勺子 (3) 甲 减小阻力臂
18、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亮亮用自制的滑轮组来提起500N重物(如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5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动滑轮重   N,绳子自由端经过的路程s=   。
【答案】200 15
19、某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把重7.2N的物体吊在滑轮上,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上升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分别为0.1m和0.3m.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 N,滑轮组机械效率为______%。如果用此滑轮组提升另一重为10N的物体,它的机械效率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5 80 变大
20、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36N的物体缓慢升高10cm,拉力大小F为16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25cm,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若将重物的悬挂点A向右移动到B点,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不考虑摩擦)。
【答案】不变 变大
三、作图题。
21、轻质杠杆OABC能够绕O点转动,已知OA=BC=20 cm,AB=30 cm,在B点用细线悬挂重为100 N的物体,为了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在杠杆上作出所施加最小动力的示意图。(要求求出最小动力的大小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如图所示,计算过程见【解析】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力最小,则动力臂应最长,连接OC,OC为最长的力臂,力的方向与OC垂直且向上,根据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定理可得,动力臂OC=50 cm。故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C=G×OA,代入数值可得F1×50 cm=100 N×20 cm,解得F1=40 N。过C点作出最小动力。
22、如图所示是想用一定一动滑轮组将陷入沼泽中的汽车拉出的示意图,请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3、小飞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2、l1和l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1,来寻找F1、F2、l1和l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杠杆上每一格长10 cm.
甲   乙
实验次数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动力臂l1/cm 动力F1/N
1 4 33 30
2 4 18 30 2.4
3 4 7.5 30 1.0
(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__方向拉杠杆,并使之在________位置平衡;
(2)小飞首先保持F2和l1不变而改变l2,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则F1=________N,此时杠杆的类型与________(选填“筷子”或“老虎钳”)相同;
(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2)中实验.则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l2时,l2应不超过________cm;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飞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有:①保持________不变而改变F2;②保持F2和l2不变而改变l1.
【答案】(1)竖直 水平 (2)4.4 筷子 (3)37.5 ①l1和l2
24、如下图所示,在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时,已知木块所受重力G为10N,斜面长S为0.5m,高h为0.2m。
(1)实验时,沿斜面拉动弹簧测力计,应尽量使木块做 _____直线运动;
(2)如果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___;
(3)实验中,木块受到木板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N;
(4)如果要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请你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法: 。
【答案】匀速 57% 3 增大斜面的倾角
五、计算类题。
25、如图所示是用动滑轮提升贷物A的示意图。用300N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重500N的货物A在10s的 时间内匀速竖直上升了2m。求:
(1)提升贷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
(2)拉力通过的距离及拉力的功率P;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 1000J; (2) 4m、120W; (3) 83.3%
26、盘山公路可以简化成物理模型斜面(如图),一辆质量为8t的汽车,在2×104N的牵引力作用下,沿盘山公路匀速行驶6km,到了高为0.6km的山顶,忽略空气阻力。试求:
(1)汽车上坡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答案】(1)1.2×104N; (2)40%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西百色市乐业县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pdf含答案)

下一篇: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液体的压强(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