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2023 年广西三新学术联盟 5 月高二联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C C B C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C B D B
16.(13 分)
(1)环己醇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1 分)
(2) 直形冷凝管 (1 分)
(3) (2 分) (4)检漏(1 分) 上口倒出(1 分)
(5)除去残留的硫酸等酸性物质(2 分) 干燥(或除水)(1 分)
(6)D(2 分) (7)B(2 分)
17.(14 分)
(1)将锑矿粉碎、增大盐酸浓度、适当升温、延长浸出时间等(2 分)
(2)Sb2O3为两性氧化物,能溶于过量的 NaOH 溶液(2 分)
(3)CuS(2 分) 2/3 10-9mol/L(2 分)
( +4)As3 (2 分)
( + -5)Sb3+ +3e- =Sb(2 分) 2H +2e =H2 (2 分)
18.(14 分)
(1)①N (g)+O (g)=2NO (g) ΔH=+180KJ mol
-1 (2 分)
2 2
② 2xCO+2NO (2 分) AB (2 分) x N2 +2xCO2
(2)0.1mol·L-1(2 分) bc(2 分)
(3)①温度低于 250°C 时,CO2的转化率较大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低,反应速率慢;若温度高于 250°C
时,CO2的转化率和催化效率都较低 (2 分)
②CO +6e- +6H+ =CH OH+H O(2 分) 2 3 2
19.(14 分)
(1) (1 分) 共价 (1 分)
(2)① N>O>C>Al(1 分) ② sp2(1 分) ③ 茜素含有亲水性的羟基、羰基,易与水形成数目较
多的分子间氢键 (2 分)
(3)① (
3 30 3
12 2 分) ② Fe1(2 分);Si(2 分) ③ 784/ (a NA) 10 g/cm (2 分)
20.(14 分)
(1)酯基(1 分);羟基(1 分) (2)加成反应 1 分)
(3) (2 分)
试卷第 1页,共 7页
(4) (2 分)
(5)6(2 分); 或 (2 分)
Cu,O
(6) 2→ H N-NH 2 2 → (3 分)
答案解析
1.【答案】A
【详解】A.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没有水解生成氨基酸,A 错误;
B.乙烯能作水果的催熟剂,文中的“气”是指乙烯,B 正确;
C.不同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不同,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可鉴定元素,故 C 正确;
D.碳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H2CO3 HCO

3 +H
+,血浆中H2CO3 / HCO

3 缓冲体系可稳定人体内体系的
酸碱度,故 D 正确;
2.【答案】C
【详解】A.粗铜中含有杂质铁、锌等,所以阳极减轻6.4g ,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目不一定为0.2NA ,故
A 错误;
B.标准状况下,环己烷不是气体,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B 错误;
C.1 个苯( )中含有 12 个σ键,故7.8g 苯( )即 0.1mol 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2NA ,故 C 正确;
D.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将 1mol N2与 3mol H2充入
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应后,容器内气体分子数大于 2NA, 故 D 错误;
3.【答案】C
【详解】A.基态 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A 错误;
B.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最外层为 s 能级,s 能级的电子云图为球形 ,B 错误;
C.乙炔的分子式为 C2H2,结构式为 H-C≡C-H,空间填充模型: ,C 正确;
D. 是主链为 4 个 C 原子的烯烃,碳碳双键在 1、2 号 C 原子之间,3 号 C 原子上有甲基,其名称为
3-甲基-1-丁烯,D 错误;
4.【答案】C
3+ -
【详解】A.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Al +3HCO3 +3H2O=Al (OH) +3CO2 ,A 错误; 3
Cu
B.乙醇与氧气按 2:1 参加反应:2CH3CH2OH+O2 →2CH3CHO+2H2O,B 错误; Δ
C.向 AgCl 沉淀中滴加 NaI 溶液,白色沉淀变黄,因为生成溶解度更低的 AgI,离子方程式为:
AgCl (s)+I- (aq) AgI (s)+Cl- (aq),C 正确;
D.醋酸为弱酸,不能写为 H+,D 错误;
5.【答案】B
【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的电负性减弱,所以 PA 正确;
B.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但是氮原子 2p 能级为 2P3半满稳定状态,电离能大于相
邻元素,B 错误;
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离子半径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O2 Na+ Mg2+ ,C 正确;
D.P、S、Cl 原子的 3p 能级电子排布分别为 3p3、3p4、3p5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 3、2、1,D 正确。
6.【答案】C
试卷第 2页,共 7页
【详解】A.乙炔中的 H2S 等杂质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干扰检验,A 错误;
B.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液温度为 170℃,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B 错误;
C.碳碳双键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用该装置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故 C 正确;
D.装置丁可蒸干CuCl2 饱和溶液制备无水CuCl2 ,需要在HCl气流中蒸干,D 与题意不符。
7.【答案】D
【详解】A.该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氨基、酯基,共 3 种官能团,A 错误;
B.如图所示,该分子的一氯代物共 12 种 ,B 错误;
C.苯环上处于对位的碳原子共直线,与碳碳三键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共直线,如图所示:
,该分子中至少有 5 个碳原子共直线,C 错误;
D.该有机物含碳碳三键和苯环,可以氢气发生加成(也是还原)反应;C 上的 H 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含
氨基和碳碳三键,能发生氧化反应,D 正确。
8.【答案】D
【详解】A.乙酸与葡萄糖最简式相同,但等物质的量的二者燃烧时葡萄糖耗氧量更多,A 错误;
B.同种烷烃的不同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其沸点越低,选项 B 错误;
C. 系统命名为 3-甲基-2-丁醇,故 C 错误;
D. 可以发生 1,2-加成或 1,4-加成,与溴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的产物有 5 种,故 D 正确;
9.【答案】A
【详解】A.所有非金属元素不都分布在 p 区,如 H 在 s 区,A 错误;
B.相同轨道能层越高能量越大,则能量:2p<3p<4p,故 B 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 族到第ⅡB 族的 10 个纵行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区,都是金属元素,C 正确;
D.每个轨道最多容纳 2 个电子,N 能层最多可容纳 32 个电子,故 D 正确;
10.【答案】C
【详解】A.FeCl3溶液不足,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有Fe
3+ 存在,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A 项正确;
B.生成白色沉淀为 BaCO3,溶液红色变浅说明 OH-浓度下降,水解平衡逆向移动,B 项正确;
C.乙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乙醇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项错误;
D.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说明 CuS 的溶解度小于 ZnS,CuS 和 ZnS 属于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则溶度
积关系为Ksp(CuS) Ksp(ZnS),D 项正确。
11.【答案】C
【详解】A.分子中存在 3 个碳原子连接在同一饱和碳原子上的结构,根据甲烷的空间结构可知,该物质
中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面,A 正确;
B.二者所含官能团个数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 正确;
C.有机物 H 的不饱和度为 1,氧原子数为 3,羧基和醛基刚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同时存在,C 正确;
D.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该分子中有 3 个手性碳原子,位置为:
,D 错误;
12.【答案】C
【分析】W 化合物种类最多即 W 为 C;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 倍,Y 为 O;X 为 N;ZY2为
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剂为 ClO2,Z 为 Cl;R 为组成人体血红单边的核心金属元素,R 为 Fe。
【详解】A.原子半径取决于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l﹥N﹥O, A 项错误;
试卷第 3页,共 7页
B.Fe 与冷水不反应,它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B 项错误;
C.同周期从左往右,非金属性增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即稳定性 NH3>CH4,故 C 项正确;
D.Z 的含氧酸有 HClO 和 HClO4等,没有指明是哪种,无法比较酸性,D 项错误;
13.【答案】B
【详解】A.放电时,铝箔在负极失去电子,故 A 正确;
B.放电时,锌箔为负极,电极电势低,充电时,锌箔为阴极,电极电势低,故 B 错误;
C.当锌箔消耗 6.5g 时,转移 0.2mol 电子,阴离子移向负极,则有 0.2mol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向锌
箔,故 C 正确;
D.锌为负极,则充电时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Zn(OH) ]2-4 得到电子生成锌和 OH-,故 D 正确;
14.【答案】D
【详解】A.滴定过程中,溶质由 MOH 转化为 CH3COOM 直至 CH3COOH 过量,当酸碱恰好中和时水电
离程度最大,A 错误;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由 0.1000mol/L 的 MOH 溶液的 pH 值为 10.5 左右,常温下,MOH 的电离常数
c(M+ )c(OH- ) 10-3.5 10-3.5 -6
Kb = ,其数量级为 10 ,B 错误;
c(MOH) 0.1000
C.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pH=4 时,CH3COOH 过量,则混合溶液中:c(CH COO- )>c(M+3 )>c(H+ )>c(OH- ),
C 错误;
D.V(醋酸)=20.00mL 时,MOH 和 CH3COOH 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溶液中溶质为 CH3COOM,根据质子守恒
可知,c(CH3COOH)+c(H+ )=c(MOH)+c(OH- ),D 正确;
15.【答案】B
【详解】A.题给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O 的体积分数
增大,所以温度:T1>T2 ,A 错误;
B.由题意可知,D点与G 点均为平衡点,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可使反应从D点移至F 点,此时正、逆反应速
率均下降,缩小容器容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可使反应从F 点移至G 点,此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则D点
与G 点存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可能性,B 正确;
C.设E点体系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生N2的物质的量是 xmol,则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为2xmol,剩余 NO 的
物质的量为 (4 2x)mol,剩余 CO 的物质的量为(5 2x)mol,根据题图可知,此时 NO 的体积分数为 25%,
(4 2x)mol
则 100% = 25% ,解得 x =1,所以反应消耗的 NO 的物质的量为
(4 2x)mol+ (5 2x)mol+ xmol+ 2xmol
2mol
2mol,则 NO 的平衡转化率为 100% = 50%,C 错误;
4mol
D.催化剂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 错误;
16. 【详解】
分析:实验室用环己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环己烯,a 中为环己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通过 c 处的温度计
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 90℃,b 中通入冷却水起到冷凝作用,最后产物收集在锥形瓶中。
(1)环己醇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故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环己烯。
(2)从图中可知,装置 b 的名称为直形冷凝管。进水口为②,以保证较好的冷凝效果。
(3)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环己醇也可能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 ,故最容易产生的有机副产
物的结构简式为 。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且检漏。实验分离过程中,环己烯密度比水小,在分液漏斗的上
层,故产物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5)碳酸钠的用途是除去水洗后残留的酸性物质。无水氯化钙可以吸收产物中的水分,起到干燥的作用。
(6)蒸馏过程中需要用到圆底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酒精灯等仪器,不需要用到
球形冷凝管,故答案选 D。
(7)20g 环己醇物质的量为 0.2mol,8.2g 环己烯物质的量为 0.1mol,根据环己醇生成环己烯的方程式可知,
0.2mol 环己醇理论上可制得环己烯 0.2mol,则环己烯的产率为 0.1mol÷0.2mol=50%,故答案选 B。
17.【详解】
分析:锑矿用盐酸浸出,Sb2O3 、CuO、PbO、As2O3 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 SbCl3、CuCl2、PbCl2、AsCl3,过
滤除去难溶性杂质,滤液中加入 Na S,沉淀 Cu2+2 、Pb2+,过滤除去 CuS、PbS,加入NaH2PO2 除去 As,电解
滤液制得金属 Sb,用氯气氧化 Sb 制得 SbCl5,通入 HF 制得 SbF5。
试卷第 4页,共 7页
(1)将锑矿粉碎、增大盐酸浓度、适当升温、延长浸出时间等
(2)浸出时少量Sb2O3 转化为 SbOCl,为“滤渣Ⅰ”的成分,加入氨水对其“除氯”转化为Sb2O3 ,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2SbOCl+ 2NH3 H2O=Sb
+
2O3 +2NH4 +2C1
- +H2O,不宜用 NaOH 溶液代替氨水,是因为 SbOCl 在碱性
条件下“除氯”转化为Sb2O3 ,Sb2O3 为两性氧化物,能溶于过的 NaOH 溶液,实际操作时 NaOH 的量不易控
制。
(3)已知:浸出液中:c (Cu2+ )=0.01mol L-1,则产生 CuS 沉淀所需的最小硫离子浓度为
K (CuS) 6.0 10-36
c (S2- ) sp= = =6.0 10-34 mol L-1,同理,c (Pb2+ )=0.10mol L-1,产生 PbS 沉淀所需的最小硫
c (Cu2+ ) 0.01
K
2- sp (PbS) 9.0 10
-29
离子浓度为c (S )= = =9.0 10-28 mol L-12+ ,故在“沉淀”过程中,缓慢滴加极稀的硫化钠溶c (Pb ) 0.1
K (PbS) 9.0 10-292- sp -28 -1
液,先产生的沉淀是 CuS;当第二种沉淀刚产生时,此时c (S )= = =9.0 10 mol L2+ 溶c (Pb ) 0.1
液中 c(Cu2+)×c(S2-)=6×10-36那么 c(Cu2+)的浓度为 2/3×10-9mol/L
(4)“除砷 ”时,H2PO 转化为H
3+
2 3
PO4,As 被还原为 As 单质,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As3+ +3H PO-2 2 +6H2O=4As+3H3PO4 +9H
+。所以还原剂是 AsCl3
(5)在“电解”过程中,以惰性材料为电极,得到金属 Sb 单质,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b3+ +3e=Sb ;当电压超过
U0V 时,锑的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H+参与了电极反应。
18.【解析】
(1)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条件的控制,
①断裂 1molN2中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为 946kJ,断裂 1molO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是 498kJ,生成 2molNO
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是 2×632kJ,此反应吸收的能量是(946+498-2×632)kJ=180kJ,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2(g)+O2(g)=2NO(g) ΔH = +180kJ·mol 1;
②根据流程,转换器中 NOx 和 CO 反应生成 CO2、N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xCO+2NOx=N2+2xCO2 ;
③根据 PV=nRT,方程式显示反应正向进行必然造成 n 减小,所以未达到平衡之前 P 减小,达到平衡之后 P
才会不变;M=m/n,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所以 m 一直不变,方程式显示反应正向进行必然造成 n 减小,未达
到平衡前 M 在变,只有达到平衡之后才不变;密度=m/V ,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所以 m 一直不变,恒容环境,V
也一直不变,所以有没有达到平衡密度都不变。
(2)考查化学计算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①加入 BaCl2溶液,发生 BaCl2+Na2CO3=BaCO3↓+2NaCl,n(Na2CO3)=n(BaCO3)=1.97/197mol=0.01mol,
- - -
c(Na2CO3)=0.01/(100×10 3)mol·L 1=0.1mol·L 1;
②根据碳元素守恒,n(NaHCO3)=(0.448/22.4-0.01)mol=0.01mol,a、Na2CO3和 NaHCO3物质的量相等,但
CO2-
- - -
水解程度大于 HCO3 水解程度,因此 c(HCO3 )>c(CO 23 ),故 a 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得出 3
c(Na+ )+c(H+ )=c(OH- )+c(HCO -3 )+2c(CO 2-3 ),故 b 正确;c、根据物料守恒,
c(H2CO3 )+c(HCO-3 )+c(CO 2-3 )=0.2mol L-1,故 c 正确;
(3)考查反应条件的控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①根据图 1,250℃时,催化效应最高,温度低于 250°C 时,CO2的转化率较大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低,反应
速率慢;若温度高于 250°C 时,CO2的转化率和催化效率都较低;
②根据电子或 +H 移动的方向,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即右侧为正极,根据目的,右侧电极反应式
CO2 +6e
- +6H+ =CH3OH+H2O
19.【解析】
(1)Si 是 14 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 Si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2,基态 Si 的价电子排
布式为 3s23p2,其轨道表达式为 ;
SiC 中 Si 原子与 C 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故 SiC 为共价晶体/原子晶体;
(2)①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向右呈增大的趋势,但第ⅡA族、第ⅤA族比相邻元素大,活泼
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比非金属的小,所以 C、N、O、Al 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O>C>Al;
②由图可知,X 中每个 C 原子形成 3 个σ键和 1 个π键,所以 C 原子杂化类型为 sp2;
③茜素含有亲水性的羟基、羰基,易与水形成数目较多的分子间氢键,使得茜素水溶性较好,导致该物质比
较易溶于水;
(3)①以体心的 Fe1为例,距离体心的 Fe1最近的 Fe1位于棱心,一共由 12 个;
试卷第 5页,共 7页
②若将 Fe1置于晶胞顶点,则 Fe1位于面心,则 Si 位于体心,故答案为:Fe1;Si;
1 1
③晶胞边长为 apm,则晶胞体积为(a pm)3,(即 a×10﹣10)3cm3,晶胞中 Si 原子个数为8 +6 = 4,Fe2原子
8 2
1 1
位于正方体分割成的 8 个小立方体的体心,Fe1原子位于棱心和体心,则 Fe 原子个数为8+12 +1=12 ,
4 4
4 28+12 56 m 4 28+12 56
ρ= = g/cm3则晶胞质量为m= g,则晶胞密度 = 784/ (a3NA ) 1030g/cm3
N V N (x 10-10 )3
A A
20.【详解】
分析:A 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B 在硫酸作用下成环生成 C,C 与乙酸酐在 NaH 作用下反应生成 D,
D 与联肼反应生成 E,E 与 W 反应生成 G,根据其他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及反应条件进行解答;分析流程图中
E 和 G 的结构简式, 结合 W 的分子式为 C10H7NO4F3Cl 便可推知 W 的结构简式为 ,结合 A
的分子式为 C7H4OCl2,①分子中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③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组峰说明
分子结构高度对称,确定其同分异构体有 、 ;采用逆推法,结合题干流程图中所给信
息就可确定该合成流程图。
(1)由题干中 E 的结构简式可知,E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酯基;
(2)比较 A 和 B 的结构简式以及转化过程中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可知 A 生成 B 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
答案为:加成反应;
(3)由流程图中,B 和 C 的结构简式可知 B 生成 C 的反应方程式为 ,故
答案为: ;
(4)比较 E 和 G 的结构简式, 结合 W 的分子式为 C10H7NO4F3Cl,可推知 W 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5)根据条件,结合 A 的分子式为 C7H4OCl2,①分子中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此时
苯环上有两个卤原子和一个醛基,三个基团有两个相同,所以总共有 6 种排布。③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组峰说
明分子结构高度对称,故最后满足条件所有的 A 的同分异构体为: 、 ,故答案为:
、 ;
(6)采用逆推法进行解题,结合流程中 E 到 G 的信息可知 可由 和
合成,结合流程图中 D 到 E 的信息可知 可由 和 H2NNH2合成得到,而
试卷第 6页,共 7页
Cu,O
则可以由 催化氧化得到,故确定整个合成流程图为: 2→ H2N-NH 2Δ →

Cu,O
故答案为: 2→ H2N-NH 2 → , Δ
试卷第 7页,共 7页2023 年广西三新联盟高二年级 5 月联考
化 学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i-28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B.“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中的“气”是指乙烯 C.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可鉴定元素
D.血浆中 H2 CO3 / HCO缓冲体系可稳定人体内体系的酸碱度
2.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轻 6.4g ,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目为 0.2NA
B .标准状况下, 2.24L 环己烷中所含碳原子数目为0.6NA
C .7.8g 苯( )中含有 σ 键的数目为 1.2NA
D.将 0.3molH2 和0. 1molN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分子数等于0.2NA 3.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基态 Mn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 2p6 3s2 3p6 3d5 4s2
B .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C .乙炔的空间填充模型:
D .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
4.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2Al3++3CO 3 (2) +3H2O=2Al(OH)3 ↓+3CO2 ↑
B .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CH3CH2OH+O2 —CH3CHO+H2O
C.向 AgCl 沉淀中滴加 NaI 溶液,白色沉淀变黄: AgCl(s)+I-(aq) =AgI(s)+Cl-(aq) D.用醋酸和淀粉-KI 溶液检验加碘盐中IO 3 (-) 的离子方程式: IO3 +5I +6H+ =3I2 +3H2 O
高二 5 月联考 化学 第 1 页(共 8 页)
(
C

)5.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A.元素的电负性: PC .离子半径: O2 > Na+ > Mg2+ D .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P>S>Cl
6.下列有关实验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利用装置甲制取乙炔并检验乙炔的还原性
B.利用装置乙制取少量乙烯
C.利用装置丙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D.利用装置丁可蒸干 CuCl2 饱和溶液制备无水 CuCl2
7.某有机物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 4 种官能团
B.该分子一氯代物有 9 种
C.该分子中至少有 7 个碳原子共直线
D.该有机物可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等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与葡萄糖最简式相同,等物质的量的二者燃烧时耗氧量相同
B.同种烷烃的不同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其沸点越高
高二 5 月联考 化学 第 2 页(共 8 页)
的系统命名为 2-甲基-3-丁醇
D. 与溴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 1 ∶ 1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有 5 种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 p 区
B .同一原子中, 2p 、3p 、4p 电子的能量依次增大
C.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 族到第ⅡB 族的 10 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N 能层中有 4s 、4p 、4d 、4f 四个能级,共 16 个轨道,可容纳 32 种运动状态的电子
10.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 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KI 溶液中滴加 荡,再滴加 1~2 滴 KSCN 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FeCl3 与 KI 的反应是可逆反 应
B 向含有酚酞的Na2 CO3 溶液中加入 少量BaCl2 固体 有白色沉淀生 成,溶液红色变 浅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O3 (2) + H2 O = HCO + OH
C 加热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溴水溶液 溶液颜色褪去 有乙烯生成
D 再滴加几滴CuSO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 成,后转化为黑 色沉淀 Ksp (CuS) < Ksp (ZnS)
A .A B .B C .C D .D
11.有机物 H (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关于 H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与 不互为同系物
C.有机物 H 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同时含羧基和醛基
D.该分子中有四个手性碳原子
12 .W 、X 、Y 、Z 、R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W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
素, 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 倍, ZY2 是一种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 R 是组成 人体血红蛋白的核心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Z ﹥ Y ﹥ X B .R 的单质与冷水剧烈反应
C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X > W D .含氧酸的酸性: Z > X
13.某课题组用单原子Fe锚定在氮掺杂的碳纳米片上的催化剂
(A Fe NC) 构建二次锌-空气电池,其放电原理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锌箔为负极
B.放电时,锌箔电极电势低,充电时,锌箔电极电势高 C.当锌箔消耗 6.5g 时,有 0.2molOH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
移向锌箔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OH)4 ]2 + 2e = Zn + 4OH
高二 5 月联考 化学 第 3 页(共 8 页)
14.常温下,用 0. 1000mol ·L-1 醋酸溶液滴定 20.00mL0. 1000mol ·L-1MOH 溶液过程中的 pH 变化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用量在 0~30mL 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B .常温下, MOH 的电离常数 Kb 的数量级为 10-4
C .pH=4 时,混合溶液中: c (CH3 COO )>c (H+ )>c (OH )>c (M+ )
D .V(醋酸)=20.00mL 时,混合溶液中: c (CH3 COOH)+c(H+ )=c (MOH)+c(OH )
15 .可以利用碳、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缓解环境污染。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
5molCO 和 4molNO , 发 生 反 应 : 2NO (g ) + 2CO (g ) = N2 (g ) + 2CO2 (g ) ΔH =-
746.5kJ ·mol-1 ,平衡时 NO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T1 < T2
B.若 D 点为平衡点,则 D 点的正反应速率与 G 点的正反应 速率可能相等
C .E 点时 NO 的平衡转化率为 40%
D.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平衡转化率,需要研发高效催化剂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高二 5 月联考 化学 第 4 页(共 8 页)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1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2 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 a 中加入 20g 环己醇和 2 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 1 mL 浓硫酸。 b 中通入冷却 水后,开始缓慢加热 a ,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 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 先用水洗, 再分别用少量 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 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 8.2g。
回答下列问题:
(1)环己醇在水中溶解度大于环己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b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最可能产生的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_____ ;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 产物应该从分 液漏斗的_______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无水氯化钙的 目的是_____________。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锥形瓶 D.球形冷凝管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 。
A .41% B .50% C .61% D .70%
17.五氟化锑(SbF5 ) 是非常强的路易斯酸,其酸性是纯硫酸的 1500 万倍。以某矿(主要成分 为 Sb2O3 ,含有少量 CuO 、PbO 、As2O3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 SbF5 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Ⅰ .CuS 、PbS 的 Ksp 分别为 6.0×10-36 、9.0×10-29;
Ⅱ .As2O3 微溶于水、Sb2O3 难溶于水,它们均为两性氧化物; SbOCl 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锑矿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种)
(2)“滤渣Ⅰ”中存在少量的 SbOCl,可加入氨水对其“除氯”转化为 Sb2O3 回收, 不宜用 NaOH 溶液代替氨水的原因为 。
(3)已知: 浸出液中: c(Cu2+)=0.01 mol ·L-1 、c(Pb2+)=0.01 mol ·L-1。在“沉淀”过程中, 缓慢滴加极稀的硫化钠溶液,先产生的沉淀 1 是 (填化学式); 当第 二种沉淀刚产生时,沉淀 1 中金属阳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 。
(4)“除砷”时, H2PO2 -转化为 H3PO4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高二 5 月联考 化学 第 5 页(共 8 页)
(5) “电解”时,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锑的产率与电压大小关系
如图所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压
超过 U0V 时,锑的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阴极发生了副反应

18 .CO2 的绿色减排、捕捉、转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1) CO2 来源之一是汽车尾气
① 根据上图,写出气缸内产生 NO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恒温恒容催化转换器中 NOx 和 CO 发生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下列哪种情况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
A.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变
C.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D.体积不变
(2)利用 NaOH 溶液可以“捕捉”CO2
已知: 0.448L CO2 (已折算标准状况)被 NaOH 溶液充分吸收,得到 100mL 含有 Na2CO3 和 NaHCO3 的吸收液。
① 向吸收液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得到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为 1.97g,则吸收液中 c(Na2CO3) = ________ 。(该条件下 NaHCO3 与 BaCl2 不反应)
② 对该吸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 .c (CO32- ) > c (HCO3- )
b .2c (CO32- ) + c (HCO3- ) + c (OH- ) = c (H+ ) + c (Na+ )
c .c (H2CO3) + c (HCO3- ) + c (CO32- ) =0.2mol L-1
(3)工业上可用 CO2 来制甲醇
① CO2 (g) + 3H2(g) CH3OH(g) + H2O(g) ΔH < 0
根据图 1 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反应温度选择 250℃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利用光电催化原理,由 CO2 和 H2O 制备 CH3OH 的装置如图 2。写出右侧的电极反 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 5 月联考 化学 第 6 页(共 8 页)
三、选考题:共 14 分。请考生从 19、20 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 的题号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9.天宫空间站有两对单翼翼展约 30 米的柔性太阳翼。关键部件为高性能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 料(SiC/Al)。请回答:
(1)基态 Si 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 。碳化硅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 晶体。
(2)矾土含 Al3+ ,《诗经》言“缟衣茹藘(茜草) ”, 茜草中的茜素与矾土中的 Al3+、 Ca2+生成的红色配合物 X 是最早的媒染染料。
① C 、N 、O 、Al 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C 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_______。
③ 茜素水溶性较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硅、铁化合物晶胞如图 2,铁有两种位置,分别用 Fe1 、Fe2 (未画出)表示, Fe2 占 据硅形成的所有正四面体空隙。
①距离 Fe1 最近的 Fe1 有 _______个。
②若将 Fe1 置于晶胞顶点,则位于此晶胞面心、体心的原子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选填“Si”、“Fe1”、“Fe2 ”)。
③若晶胞的边长为 apm,请计算该晶胞的密度为 。
高二 5 月联考 化学 第 7 页(共 8 页)
20.化合物 G 是合成一种杀虫剂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E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 A 生成 B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写出 B 生成 C 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 的分子式为 C10H7NO4F3Cl,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 A 的同分异构体的个数为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不含其它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写出满足上述条件且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组峰的结构简式 。(写一种)
(6)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以 和 为主要原料制备 合 成路线________ 。(无机试剂任选)
高二 5 月联考 化学 第 8 页(共 8 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福建省政和县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23春季学期八年级课后服务阶段性检测(二)物理学科【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