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下)5月适应性监测九年级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青城山一千多米高的深山里森林密布,深潭碧水、溪水长流,是生态环境卓绝的观光度假避暑胜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山里岩石不稳定易分解 B. 白云源溪水属于氧化物
C. 森林密布可以吸收CO2 D. 深山树叶腐烂属于物理变化
2.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氖气:填充霓虹灯 B.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盐酸:除铁锈 D. 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3.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珍惜环境,保护资源更是每一位泉城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建设美丽成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 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 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4.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家中做饭时发现大米发霉,清洗后继续蒸煮食用
B. 发现农田土壤酸化严重,向农田撒入适量熟石灰
C. 研发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可以有效促进“碳中和”
D. 在实验室做完实验后,将实验仪器洗涤干净并放回指定位置
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甲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乙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核电荷数为17 B. 两图共涉及五种元素
C. 图乙中a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D.图乙中,b和d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6. 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D为NO,则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B. 若D为NO,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32:17
C. 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生成的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3:1
7. 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C.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 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蒸发时,将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B. 溶解时,振荡烧杯加速粗盐的溶解
C. 过滤时,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 称量时,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
9.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 B. 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
C. 原子核结构 D. pH与溶液酸碱性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的反应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
B. 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 合金的组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11.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uO→CuCl2→Cu(OH)2 B.H2SO4→HCl→HNO3
C.NaCl→NaNO3→Na2SO4 D.K2CO3→K2SO4→KOH
12.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CO2不支持燃烧 探究酸与指示剂作用 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密度比空气大(ρ水=1 g/mL)
13. 除杂和鉴别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FeCl3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鉴别尿素和硝酸铵固体 直接闻气味
D 鉴别涤纶纤维和羊毛纤维 分别灼烧,闻气味
14.图甲是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0°C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升温到40°C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
A. 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 20°C时,烧杯a中为饱和溶液,b中为不饱和溶液
C. 40°C时,烧杯a、b中均为不饱和溶液
D. 40°C时,烧杯a、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15.(10分)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23年8月在成都开幕。
(1)人文大运:大运会的火炬“暮火”使用丙烷(C3H8)作燃料,C3H8由___组成。火炬持续燃烧的必备条件除了可燃物和充足的氧气,还需要______。丙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火炬的外壳采用了一种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的新型材料,请问此材料属于_______(填“金属”、“有机合成”或“复合”)材料,具有的优良性能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密度小 B.强度高 C.导热性强 D.耐高温
(2)美食大运:本届大运会期间热情的成都人民将为运动员们提供各种特色美食,“蛋烘糕”、“甜水面”这两种美食中都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3)绿色大运: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要力量,选择氢气替代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_________(写一点)。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请再举一例新能源______。
(4)科技大运:硫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办大运的创新点。当太阳光照射到发电玻璃后,会在光电薄膜上产生电子运动,从而完成发电。实现了___________的转换(填能量转换的形式)。
三、(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1)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其器冶铁锥,其尖使极刚利”,“铁锥”为开挖盐井的工具。所取盐井水“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釜”指生铁制作的铁锅。生铁中的含碳量为_________,上述描述中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导热性 b.导电性 c.硬度大
(2)钢铁容易与空气中氧气等物质接触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实验室可以用稀硫酸将铁锈除去,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CO能将红砖中的转化为Fe,用1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铁多少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四、(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8分)
17.(8分)利用下列装置完成气体制取的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m”或“n”)口进。
(3)便携式制氧机可用于家庭供氧,工作原理如装置D所示。甲剂为白色固体过碳酸钠,乙剂为黑色固体二氧化锰。将甲剂和乙剂加入反应仓,并加入适量水,第一步反应是过碳酸钠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便携式制氧机在夏天使用时,反应仓内要适当多加入水,原因是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8.(8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其中A、C、E的物质类别不同,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可广泛用于肥皂、造纸和纺织工业,A由两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直接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D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
(2)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3)A与B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 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
(5)C与D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
19.(6分)涂覆在铺路石表面的可净化路面空气。实验室制备的流程如下:
(1)焙炒时,钛铁矿的主要成分在蒸发皿(如图)中发生反应。实验中用沙浴加热,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培炒物冷却后,加水溶解漫取。
①浸取时,水温易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浸取后,混合物经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弃去废渣,得到浸出液。
(3)浸出液除铁后,所得滤液中含和。加热煮沸滤液,和水反应生成H2TiO3沉淀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煅烧H2TiO3沉淀得产品TiO2,整个实验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6分)
20.(16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Ⅰ. 酒精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实验室常用酒精灯作为加热仪器,对酒精灯适当改进,可提高其火焰的温度,以下是两种改进方法的示意图。
(1)对比分析;方法一添加金属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方法二将铜丝的两端插入酒精灯的灯芯处,从燃烧条件上看,插入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3.28%~18.95%。结合资料分析,夏天在家用汽车内喷洒酒精溶液消毒,比冬天更易引发爆燃危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Ⅱ.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制备研究:(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再将与反应可生成、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的___________。
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为测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溶液与,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设计的实验步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⑤再次称量装置C,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______(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中含有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纯度测定:精确称量0.14g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NaN3→3N2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_________。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___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mL(N2的密度为1.25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0mL B.1L C.2L
(8)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