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第四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关于 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SO2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
B. 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 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4
D. SO2 有毒,绝对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2. 两个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产生的现象是
A. 有棕色烟生成 B. 有白烟生成 C. 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无明显现象
3.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实验室制取氨的装置如图所示,此装置中收集氨的方法为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法 D. 排饱和氯化钠溶液法
4.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苹果块会干瘪 B.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生成
C. 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 试纸变红
5. 常温下可以被浓硝酸溶解的金属是
A. 铝 B. 铂 C. 铜 D. 铁
6.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 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 NO、NO2均易溶于水
D. NO、NO2均能与水发生反应
7.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下,图中a、b、c和d分别代表一种含氮化合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催化氧化可以生成b B. 从化合价角度分析,a与b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d可以和a、b、c发生反应
D. 转化过程中物质类别和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8.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是
①CuS ②FeS ③SO3 ④H2S ⑤FeCl2 ⑥Cu2S ⑦FeCl3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全部
9. 下列有关硅和二氧化硅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硅单质作耐火材料 B. 晶体硅作半导体材料
C. 二氧化硅作光导纤维材料 D. 高纯硅作计算机芯片材料
10.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和Ca2+、Mg2+、SO等杂质离子,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然后对滤液进行4项操作①过滤②加适量盐酸③加过量的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④加入过量BaCl2溶液。上述4项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①② D. ②③④①
1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镁条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 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 与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D.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2.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2(g)+CO(g)CH3OH(g)。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和CO全部转化为CH3OH
B. H2、CO、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
C. H2、CO、CH3OH的浓度一定相等
D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13.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锌是正极,锌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 原电池发生的反应为
14. 把甲、乙、丙、丁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甲、乙相连时,乙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丙、丁相连时,溶液中氢离子流向丁;甲、丙相连时,甲逐渐溶解;乙、丁相连时,乙为正极。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丁>乙 C. 丙>甲>乙>丁 D. 乙>丁>丙>甲
15.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温度/℃ 溶液 稀
A 25 5 0.1 10 0.1
B 25 5 0.2 5 0.2
C 35 5 0.1 10 0.1
D 35 5 0.2 5 0.2
A. A B. B C. C D. D
16.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X(g)+Y(g)2Z(g)。开始时加入一定量X与Y,在2 min末测得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 mol/L,以Y表示该反应在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8 mol/(L·min) B. 4 mol(L·min)
C. 2 mol(L·min) D. 1 mol(L·min)
17. 下列球棍模型中, 能表示甲烷(CH4) 分子的是
选项 A B C D
球棍 模型
A. A B. B C. C D. D
18. 下列物质中,含碳碳双键的是
A. 甲烷 B. 乙烯 C. 乙炔 D. 乙醇
19.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O2和O3
B. 12C和14C
C. 和
D. 正戊烷和异戊烷
20. 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A. 官能团为-OH B. 难挥发
C.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D. 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 硝酸和硫酸所具有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强酸性 E.难挥发性 F.不稳定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 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_______
(2)用食盐和浓硫酸加热制取HCl(),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
(3)在冷浓中放入铝片没明显现象。_______
(4)浓保存在棕色瓶中_______
22. 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的A,B气体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求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4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第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v(逆)(填“>”、“<”或“=”,下同),第8min时,v(正)___v(逆)。
23.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它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乙烯也是一种常用的果实催熟剂。鲜花在切下之后,很容易枯萎,这是由于植物的茎叶被损伤后释放出乙烯的缘故。
(1)请写出乙烯结构式:_______。
(2)工业上可用乙烯与水反应来生产工业酒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不要求写反应条件),该有机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反应。
(3)甲烷和乙烯都是无色气体,请写出一种能够鉴别两者的试剂:_______。
(4)乙烯在适宜的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
三、实验题(共10分)
24.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性质。
请回答: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采用题图方法收集氨气,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填“大”或“小”)。
(3)若要检验试管中氨气是否搜集满,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4)下列不能用于干燥氨气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五氧化二磷 D. 碱石灰
(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用此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
肇东四中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2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v(正)_____v(逆)(填“>”、“<”或“=”,下同),第8min时,v(正)___v(逆)。
23. (1)请写出乙烯结构式:_______。
(2) (不要求写反应条件),是_______反应。
(3)_______。 (4)_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
三、实验题(共10分)
24.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_______(填“大”或“小”)。
(3)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4)下列不能用于干燥氨气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5)_______。
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答案】B2.【答案】B3.【答案】B4.【答案】D5. 【答案】C6. 【答案】A7. 【答案】B
8.【答案】A9. 【答案】A10. 【答案】C11. 【答案】B12. 【答案】B13. 【答案】A14. 【答案】B
15. 【答案】D16. 【答案】C17. 【答案】A18. 【答案】B19. 【答案】D20. 【答案】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1. 【答案】(1)A (2)E (3)C (4)F
22.【答案】(1)3A2B; (2)0.1mol/(L·min); (3) ①. 75%; ②. >; ③. =。
23. 【答案】(1) (2) ① CH2=CH2+H2OC2H5OH ②. 加成
(3)溴水(或酸性溶液、溴的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
(4) ①. 聚乙烯 ②. 加聚反应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24. 【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小 (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搜集满 (4)AC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