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食物中的有机物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10.1食物中的有机物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为检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所用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
A.检验真假黄金——稀盐酸
B.检验葡萄糖——新制的Cu(OH)2
C.检验淀粉——碘酒(或碘水)
D.检验食盐水——观察颜色
2.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B.目前已知的20多种维生素大多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C.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D.维生素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3.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化学式为NH3
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5.今天我们学校食堂晚餐使用了下列5种食材:其中主要含有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的食材是
A.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
6.人体缺“铁”会引起
A.贫血 B.佝偻病 C.食欲不振 D.骨质疏松
7.白醋是家庭厨房中的一种常见调味品,白醋中含有3%-5%醋酸(CH3COOH),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醋酸属于有机物
C.醋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8.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碳酸 D.油脂
9.我省很多地方种植有油茶树,油茶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A.油脂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一定与碳原子相连接
C.不同有机物的含碳量可以相同
D.有机物中碳元素含量最高的是甲烷
11.维生素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牛奶 B.西红柿 C.牛肉 D.鹌鹑蛋
12.PX别称对二甲苯(C8H10),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们的衣服、矿泉水瓶等日常消费品的生产都离不开PX.下列有关PX的说法正确的是
A.PX是高分子化合物
B.PX中的碳元素、氢元素元素质量比为49:5
C.P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D.P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90.6%
13.南充盛产水果,素有“果城”的美誉,常见的水果中一般不含下列哪种营养素
A.油脂 B.维生素 C.糖类 D.水
14.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B.用霉变花生生产食用油
C.在食物中加适量含铁元素的物质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二、填空题
15.节假日双休日,去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该如何处理?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如果你准备去野炊,你会选择______________材料制成的餐具:(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____(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2)野餐食谱如下:
主食:馒头
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_____、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________(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炊结束后,你打算如何将篝火弄灭?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16.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酒精(C2H5OH)、③纯碱(Na2CO3)、④葡萄糖(C6H12O6),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11.2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17.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消毒液和口罩必不可少,请回答问题。
(1)如图为“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_。(写离子符号)。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但见光易分解为HCl与O2,为避免“84”消毒液失效,它应该_____保存,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题中X为_____。
(3)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里外两侧为单层纺粘层(S);中间为熔喷层(M)。M层多采用聚丙烯颗粒为原料,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熔喷无纺布,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无纺布后,会被静电吸附在无纺布表面,无法透过。聚丙烯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专家表示,普通棉质口罩可以阻挡粉尘等,此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操作,但不能有效阻挡病毒。
三、实验题
18.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5 g大豆研碎;②将研砰的大豆放入试管中,再加入10 mL己烷液体,振荡后静置几分钟;③过滤;④将盛放滤液的小烧杯放入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下图);⑤将大豆油移入试管,再加入10 mL水,振荡后静置,豆油浮在水面上.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选填①、②、③、④、⑤).
(3)关于本实验中出现的加热方式——热水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任何物质的加热都可采用热水浴
②小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
③小烧杯内试剂受热较均匀
(4)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今年8月,欧盟对十款塑料娃娃实施了召回,因材料中所含酞酸酯可能会对儿童健康有害。邻苯二甲酸酯是塑化剂的一种,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指甲油、头发喷雾剂等数百种产品中,但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邻苯二甲酸酐分子式为C8H4O3.请计算:
(1)邻苯二甲酸酐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写出邻苯二甲酸酐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7.4g邻苯二甲酸酐中碳元素质量为______。
20.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MgN4O5,完成下列各题:
(1)叶绿素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个该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个。
(3)叶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五、综合应用题
21.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鱼虾富含的 ________ (填一种营养素)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海带富含的 _____ (填元素符号)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2)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 _______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有科学家开采得到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取50.0克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气体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17.6克二氧化碳。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 _____ 。(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分子个数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
②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填“过滤”“吸附”或“蒸馏”)。
(4)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在逐渐减小。
①根据海水pH变化趋势判断:2000年时海水呈 ________ 性。
②“海洋酸化”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与稀盐酸反应,鉴别真假黄金可以浸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正确;B、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加热至沸腾时,有红色沉淀生成,可用新制的Cu(OH)2检验葡萄糖,正确;C、碘酒(或碘水) 和淀粉作用是时呈蓝色,可用碘酒(或碘水) 检验淀粉,正确;D、食盐水是无色的但呈无色的不一定是食盐水,错误。故选D。
2.D
【详解】A、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正确;
B、目前已知的20多种维生素大多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正确;
C、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正确;
D、糖类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不是供能物质,错误。
故选D。
3.B
【详解】由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H3。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H3,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错误;
B、由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H3,正确;
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错误;
D、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还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pH>7,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符合题意;
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①青菜中富含维生素,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②苹果中富含维生素,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③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④猪肉中富含蛋白质,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⑤鱼中富含蛋白质,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故③④⑤中主要含有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的食材。
故选:A。
6.A
【详解】A、缺铁会引起贫血,故A选项正确;
B、佝偻病是缺钙引起的,故B选项错误;
C、食欲不振是由于缺锌引起的,故C选项错误;
D、骨质疏松是由于缺钙引起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A。
7.C
【详解】A. 根据醋酸的化学式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大多是有机物,醋酸属于有机物,此选项正确;
C. 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一个醋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
D. 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此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能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D
【详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虽然具有碳元素,但是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属于无机物,油脂属于有机物;
故选:D。
9.A
【详解】油茶树,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 ;也可作为润滑油。所以油茶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油脂。
故选A。
10.C
【详解】A、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不一定含有氢元素,故A错;
B、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一定与碳原子相连接,例如甲烷,故B错;
C、不同有机物的含碳量可以相同,故C正确;
D、C6H6中含碳量比甲烷中含碳量高,故D错。
故选C。
11.B
【详解】A、牛奶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B、西红柿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C、牛肉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鹌鹑蛋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A、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P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0)=48:5,故B错;
C、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12×8+1×10=106,故C错;
D、P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90.6%,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13.A
【详解】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大部分水果有甜味,含有糖类,也含有水,一般不含油脂,故选A。
14.C
【详解】A、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选项错误;
B、霉变花生中含有毒性很大的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不能用来压榨食用油,选项错误;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在食物中加适量含铁元素的物质可预防缺铁性贫血,选项正确;
D、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不能用来包装食品,选项错误,故选C。
15. A C 糖类 C 使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用水浇灭(合理即可)
【详解】(1)金属具有导热性且不易破碎的性质,故选A;
(2)根据题意,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痒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A、食醋的pH<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的pH=7,显中性,不符合题意;
C、肥皂水的pH>7,显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C。
(3)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馒头中富含糖类;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还缺少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食谱中还应添加黄瓜,故选C;
(4)由充分燃烧的条件是增大氧气浓度,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知,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致使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小,燃烧不充分,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5)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可通过撤离可燃物使燃烧熄灭,可用水把火直接浇灭或者用土埋等方法。
16.(1)①②④
(2)1:1
(3)4:1/1:4
【分析】(1)
尿素、酒精、葡萄糖均含碳元素,均属于有机物,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虽然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故填:①②④;
(2)
由化学式可知,在乙酸分子中碳、氧的原子个数比是:2:2=1:1;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该有机物X与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C、H、O,故该有机物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氧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该有机物X的质量为:8.8g+5.4g-11.2g=3g,故该有机物中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故X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4g:0.6g=4:1。
17. +1 Na+ 密封阴凉处 H2O 有机物 过滤
【详解】(1)NaClO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所含的阳离子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可以表示为Na+。故填:+1;Na+。
(2)为避免“84”消毒液失效,它应该低温避光保存,要放密封阴凉处,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氯原子都是2个,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后氧原子是5个,反应前应该是5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后氢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是H2O。故填:密封阴凉处;。
(3)聚丙烯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专家表示,普通棉质口罩可以阻挡粉尘等,此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但不能有效阻挡病毒。故填:有机物;过滤。
18.(1)增加大豆与己烷的接触面积,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
(2)⑤
(3)②③
(4)豆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己烷难溶于水,己烷的沸点低于豆油和水
【解析】(1)
将大豆研碎,这样有利于增加大豆与己烷的接触面积,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故填:增加大豆与己烷的接触面积,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
(2)
将大豆油移入试管,再加入10mL水,振荡后静置,豆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存在形成的是乳浊液,故填:⑤;
(3)
①、热水浴跟物质的沸点有关,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热水浴,故①错误;
②、因为在标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小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故②正确;③、在水中加热这样使物质受热均匀,故③正确;
故选:②③;
(4)
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根据豆油易溶于己烷难溶于水,己烷的沸点低于豆油和水,这样先将油脂溶解在己烷中,再根据热水浴除掉己烷,然后利用油脂不溶水得到豆油,故填:豆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己烷难溶于水,己烷的沸点低于豆油和水。
19.(1)有机物(2)2C8H4O3+15O216CO2+4H2O(3)4.8g
【详解】(1)邻苯二甲酸酐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邻苯二甲酸酐在空气中燃烧是邻苯二甲酸酐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方程式是:2C8H4O3+15O216CO2+4H2O;
(3)7.4g邻苯二甲酸酐中碳元素质量为:7.4g××100%=4.8g。
【点睛】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0.(1)5;有机物;(2)137;(3)33:4
【详解】(1)由化学式C55H72MgN4O5可知,叶绿素是由C、H、Mg、N、O共5种元素组成;
叶绿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由化学式C55H72MgN4O5可知,每个叶绿素分子含55个碳原子、72个氢原子、1个镁原子、4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共137个原子;
(3)叶绿素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55):(16×5)=33:4。
21. 蛋白质 碘 混合物 12.8% C 蒸馏 碱
【分析】(1)鱼虾富含的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海带富含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2)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进而求算其质量分数。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通过蒸馏可以得到蒸馏水;
(4)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显中性溶液的pH等于7,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详解】(1)鱼虾富含的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海带富含的 碘可以预防甲状脚肿大。故填:蛋白质;碘;
(2)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属于混合物;
设生成17.6g二氧化碳需要的甲烷的质量为x。
x=6.4g
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混合物; 12.8%。
(3)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间隔,故填:C;
②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可采取的方法是蒸馏,故填:蒸馏。
(4)①根据海水pH变化趋势判断:2000年时海水的pH应该是介于8.1和8.2之间,呈碱性;②“海洋酸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故填:碱;。
【点睛】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东平县东平县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11.2化学肥料练习题(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