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抢分专练【精选最新模拟题】(全国通用)实验题专题0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含解析)


专题0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实验题(共20小题)
1.(2023 李沧区二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实验探究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E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字母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用装置F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    (填“a”或“b”)端通入,从另一端排出空气。
【实验探究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4)实验如图,通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燥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时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证据是    (填现象)。
2.(2023 银川校级一模)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若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要用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    。
3.(2023 湖北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4.(2023 安徽二模)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    。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判断二氧化碳已经收满的方法和现象是    。
(3)选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效果。
(4)如图中既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也能用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2023 锡山区校级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进行制取并验证其性质。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    。
(2)若用C装置干燥二氧化碳,则气体从    (填字母)导管口通入。
(3)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已收集满的方法及现象是    。
6.(2023 驻马店模拟)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化学小组选用如图部分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装置的作用是    。
(3)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    、   接    、   接    。
7.(2023 凤阳县二模)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探究CO2与NaOH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与用长颈漏斗加注盐酸相比,A装置用分液漏斗加注盐酸的优点是    。
(3)B装置的作用是    。
(4)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为    。
(5)将制得的CO2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B点溶液中溶质为Na2CO3,C点溶液中溶质为NaHCO3。
①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C点后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
8.(2023 榆树市校级二模)观察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CO2,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其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   (选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
(3)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图E所示实验,观察到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   的性质.
9.(2023 淮安区一模)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制取CO2并测定其体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从A~D中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装置E测定生成CO2的体积,会比实际反应生成CO2的体积偏小,原因是    ;为防止产生误差,你改进的方法是    。
10.(2023 宿城区一模)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①装置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②装置C中试剂X应该选用    (填字母序号)。
a.稀H2SO4
b.浓H2SO4
c.KOH溶液
(3)收集CO2并验满。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传感器密封连接,缓慢的将NaOH溶液注入到锥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图像,见图2。
①用D装置收集CO2,验满方法是    。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锥形瓶中压强不断降低的原因是    。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40kPa说明    。
11.(2023 南平模拟)常见的物质二氧化碳。
兴趣小组用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夹紧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往   (填仪器名称)中加水,若观察到    ,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写出图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用的物质为    ,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现象是    。
(3)图乙中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由实验可知二氧化碳常用于    (填用途)。
(4)用图丙所示装置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12.(2023 太平区一模)某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    (填物质名称)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选择    (填字母序号)。
(2)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    (填“m”或“n”)端通入。
(3)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井组装装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13.(2023 柘城县一模)利用如图装置可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
(1)请简要叙述装置B的作用    。
(2)将C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3)若去掉B装置,将剩余装置连接,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其他干燥气体。请选择一种气体,写出此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3 潍坊二模)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1)仪器①的名称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A的优点是    。该装置    (填“能”或“不能”)制取氢气。
(3)装置C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4)关闭K2,打开K1,装置B中溶液变红;关闭K1,打开K2,装置E中溶液变红。将变红的两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E中溶液变成紫色,而装置B中溶液仍显红色。装置B中溶液仍显红色的原因是    。
15.(2023 埇桥区校级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CO2时,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序号),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置G先装满水,再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通入。
16.(2023 成都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CO2的收集和部分性质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在“仪器用品盒”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在“仪器用品盒”中选择仪器    (填写仪器编号),可组装成一套制取CO2时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
(3)用A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填“m”或“n”)端通入。
(4)图B为两个气球,若要其均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    (选填字母)。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5)往C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    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6)D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当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变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在忽略滴入液体的体积情况下,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    溶液(填化学式)。
17.(2023 邓州市一模)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部分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将a、b连接,B中溶液不变浑浊,这是因为CO2中混有杂质,写出除去该杂质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用F收集CO2,进气口为    。
18.(2023 金坛区二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必做的实验之一,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制取C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2)若试剂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④中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试剂X可能是    (填序号)。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3)若要收集8.8g二氧化碳,则至少需要多少克大理石(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写出计算过程)
(4)某同学在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后,观察到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石灰石固体有剩余。他对该反应是否停止提出了疑问,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反应开始到无气泡产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用pH传感器测出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AB段溶液pH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
②C点时无气泡产生,固体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③依据曲线变化趋势,说明虽然无气泡产生,其实反应并未停止的理由是    。
④反思:肉眼无法观察到气泡,只能说明反应    ,不能认为反应已经停止。
19.(2023 钦州一模)某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英文字母)。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    (填“m”或“n”)端通入。取少量C中的溶液滴加到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图D的实验过程是利用了生物学中的    原理。
20.(2023 沭阳县一模)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制取装置的组合是    (选填编号A~F),利用此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判断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2)若将大理石改成碳酸钙粉末也可制取二氧化碳,但发生装置应选择    (选填编号A~F),此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3)若用装置F干燥二氧化碳,则装置内盛放的液体药品为    (写名称)。
(4)写出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
(5)若用E收集氧气,说明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
(6)实验室可用装置A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
专题0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题(共20小题)
1.(2023 李沧区二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实验探究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E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水槽 。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B (填字母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用装置F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  b (填“a”或“b”)端通入,从另一端排出空气。
【实验探究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4)实验如图,通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燥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同时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证据是  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填现象)。
【答案】(1)水槽;
(2)B;CaCO3+2HCl=CaCl2+H2O+CO2↑;
(3)b;
(4)CO2+Ca(OH)2=CaCO3↓+H2O;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解答】解:(1)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水槽;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CaCO3+2HCl=CaCl2+H2O+CO2↑;
(3)若用装置F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的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b;
(4)实验如图,通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燥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同时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证据是: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2.(2023 银川校级一模)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水槽 。
(2)若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是  BCE (填字母序号),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若要用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  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
【答案】(1)水槽;
(2)BCE;2H2O22H2O+O2↑;
(3)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解答】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可将气体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因此选择的装置是BCE,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用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快慢,即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故答案为:
(1)水槽;
(2)BCE;2H2O22H2O+O2↑;
(3)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3.(2023 湖北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试管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BC 。
【答案】(1)试管;
(2)2KClO32KCl+3O2↑;
(3)BC。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有酒精灯加热,且试管口无棉花,则为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3)实验室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择C,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C。
故答案为:
(1)试管;
(2)2KClO32KCl+3O2↑;
(3)BC。
4.(2023 安徽二模)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  集气瓶 。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判断二氧化碳已经收满的方法和现象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
(3)选用装置  C (填字母序号)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效果。
(4)如图中既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也能用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BD (填字母序号)。
【答案】(1)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3)C
(4)BD。
【解答】解:(1)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采用D收集,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3)装置C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效果,关闭活塞,试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和多孔隔板上的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选B;收集二氧化碳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也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D。
故答案为:
(1)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3)C
(4)BD。
5.(2023 锡山区校级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进行制取并验证其性质。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若用C装置干燥二氧化碳,则气体从  a (填字母)导管口通入。
(3)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已收集满的方法及现象是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d管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满了 。
【答案】(1)B;CaCO3+2HCl=CaCl2+H2O+CO2↑;
(2)a;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d管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满了。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B;CaCO3+2HCl=CaCl2+H2O+CO2↑;
(2)若用C装置干燥二氧化碳,则气体从a导管口通入;故答案为:a;
(3)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已收集满的方法及现象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d管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满了;故答案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在d管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满了。
6.(2023 驻马店模拟)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化学小组选用如图部分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C装置的作用是  干燥二氧化碳 。
(3)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  g 、 f 接  e 、 d 接  h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干燥二氧化碳;
(3)g;f;e;d;h。
【解答】解:(1)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干燥二氧化碳,故填:干燥二氧化碳;
(3)先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再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的水蒸气,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注意气体的长进短出;故填:g;f;e;d;h。
7.(2023 凤阳县二模)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探究CO2与NaOH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2)与用长颈漏斗加注盐酸相比,A装置用分液漏斗加注盐酸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
(3)B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CO2中的HCl 。
(4)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为  向上排空气法 。
(5)将制得的CO2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B点溶液中溶质为Na2CO3,C点溶液中溶质为NaHCO3。
①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H2O+CO2=2NaHCO3 。
②C点后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增强,pH降低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除去CO2中的HCl;
(4)向上排空气法;
(5)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增强,pH降低。
【解答】解:(1)A装置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分液漏斗添加液体比长颈漏斗添加液体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B装置内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主要用于处理尾气HCl,以达到收集较为纯净的CO2的目的;故答案为:除去CO2中的HCl;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C装置中,导管伸到了集气瓶的底部,且集气瓶正放;故答案为:向上排空气法;
(5)①由于B点溶液中溶质为Na2CO3,C点溶液中溶质为NaHCO3,且含有一定量的CO2和H2O,因此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O+CO2=2NaHCO3;故答案为Na2CO3+H2O+CO2=2NaHCO3;
②由题意可知,C点溶液中溶质为NaHCO3,说明Na2CO3已经完全消耗完毕,则继续通入CO2时,CO2将不与Na2CO3反应,而是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pH降低;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增强,pH降低。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3)除去CO2中的HCl;(4)向上排空气法;(5)①Na2CO3+H2O+CO2=2NaHCO3;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增强,pH降低。
8.(2023 榆树市校级二模)观察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
(2)实验室制取CO2,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其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 A (选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C ;
(3)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图E所示实验,观察到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a是试管,是最简单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
(2)实验室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因此不需要加热,故选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A;C.
(3)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既证明了一个物理性质,又证明了一个化学性质.体现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答案为: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9.(2023 淮安区一模)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制取CO2并测定其体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BC (从A~D中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3)用装置E测定生成CO2的体积,会比实际反应生成CO2的体积偏小,原因是  部分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为防止产生误差,你改进的方法是  在装置E集气瓶的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 。
【答案】(1)长颈漏斗;
(2)BC;CaCO3+2HCl=CaCl2+H2O+CO2↑;
(3)部分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在装置E集气瓶的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用装置B,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C。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由于部分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用装置E测定生成CO2的体积,会比实际反应生成CO2的体积偏小。为防止产生误差,可在装置E集气瓶的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防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BC;CaCO3+2HCl=CaCl2+H2O+CO2↑;
(3)部分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在装置E集气瓶的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
10.(2023 宿城区一模)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①装置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CO2中的HCl 。
②装置C中试剂X应该选用  b (填字母序号)。
a.稀H2SO4
b.浓H2SO4
c.KOH溶液
(3)收集CO2并验满。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传感器密封连接,缓慢的将NaOH溶液注入到锥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图像,见图2。
①用D装置收集CO2,验满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若熄灭则集满 。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锥形瓶中压强不断降低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40kPa说明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不纯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除去CO2中的HCl;
②b;
(3)①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若熄灭则集满;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不纯。
【解答】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装置A 中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碳酸氢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
②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稀硫酸没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O2,氢氧化钾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试剂X为浓硫酸,故选b。
(3)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若熄灭则集满。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中二氧化碳气体减少,压强变小。
③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导致充分反应后瓶内压强保持在40kPa。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除去CO2中的HCl;
②b;
(3)①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若熄灭则集满;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不纯。
11.(2023 南平模拟)常见的物质二氧化碳。
兴趣小组用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夹紧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往 锥形瓶 (填仪器名称)中加水,若观察到  长颈漏斗和锥形瓶中形成液面差 ,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写出图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用的物质为  澄清石灰水 ,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现象是  燃烧的火柴熄灭 。
(3)图乙中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由实验可知二氧化碳常用于  灭火 (填用途)。
(4)用图丙所示装置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
【答案】(1)锥形瓶;长颈漏斗和锥形瓶中形成液面差。
(2)CaCO3+2HCl═CaCl2+H2O+CO2↑;澄清石灰水;燃烧的火柴熄灭。
(3)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灭火。
(4)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解答】解:(1)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夹紧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加水,若观察到长颈漏斗和锥形瓶中形成液面差,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锥形瓶;长颈漏斗和锥形瓶中形成液面差。
(2)图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用的物质为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现象是燃烧的火柴熄灭。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澄清石灰水;燃烧的火柴熄灭。
(3)图乙中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由实验可知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灭火。
(4)用图丙所示装置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故答案为: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12.(2023 太平区一模)某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  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填物质名称)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选择  A (填字母序号)。
(2)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  m (填“m”或“n”)端通入。
(3)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井组装装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收集的气体中,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
【答案】(1)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A;
(2)m;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收集的气体中,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解答】解:(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或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装置A。
(2)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与水充分接触,则CO2应从装置C的长管,即m端进入瓶中。
(3)图D中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即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收集的气体中,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故答案为:(1)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A;
(2)m;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收集的气体中,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13.(2023 柘城县一模)利用如图装置可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
(1)请简要叙述装置B的作用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
(2)将C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3)若去掉B装置,将剩余装置连接,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其他干燥气体。请选择一种气体,写出此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答案】(1)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2);
(3)2H2O22H2O+O2↑。
【解答】解:(1)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进入装置B中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B中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故答案为: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2)为了保证混合气体和浓硫酸充分接触,气体应该长进短出,故答案为:;
(3)A装置属于固液不加热装置,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因此可以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
14.(2023 潍坊二模)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1)仪器①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装置A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该装置  能 (填“能”或“不能”)制取氢气。
(3)装置C的作用是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装置D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是否完全除净 。
(4)关闭K2,打开K1,装置B中溶液变红;关闭K1,打开K2,装置E中溶液变红。将变红的两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E中溶液变成紫色,而装置B中溶液仍显红色。装置B中溶液仍显红色的原因是  装置B中的碳酸分解后还有盐酸,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答案】(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能;
(3)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是否完全除净;
(4)装置B中的碳酸分解后还有盐酸,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A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因此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氢气;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能;
(3)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因此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因此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是否完全除净;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是否完全除净;
(4)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装置B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形成盐酸,装置B中的碳酸分解后还有盐酸,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答案为:装置B中的碳酸分解后还有盐酸,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5.(2023 埇桥区校级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集气瓶 。
(2)实验室制取CO2时,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应选择  C (填字母序号),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3)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a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置G先装满水,再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b 端通入。
【答案】(1)集气瓶;
(2)C;CaCO3+2HCl=CaCl2+H2O+CO2↑;
(3)a;b。
【解答】解:(1)仪器①是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CO2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B和C),C中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应选择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若用装置G先装满水,再收集氧气,排水法气体应从b端通入,水从a端排出。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C;CaCO3+2HCl=CaCl2+H2O+CO2↑;
(3)a;b。
16.(2023 成都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CO2的收集和部分性质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在“仪器用品盒”中,仪器a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在“仪器用品盒”中选择仪器  befgh (填写仪器编号),可组装成一套制取CO2时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
(3)用A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m (填“m”或“n”)端通入。
(4)图B为两个气球,若要其均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  A (选填字母)。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5)往C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6)D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当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变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在忽略滴入液体的体积情况下,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  HCl(或H2SO4) 溶液(填化学式)。
【答案】(1)锥形瓶;
(2)befgh;
(3)m;
(4)A;
(5)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6)2NaOH+CO2═Na2CO3+H2O;HCl(或H2SO4)。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制取CO2时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需能控制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和接触,可将仪器befgh组装,将石灰石放在多孔隔板上,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试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用A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m端通入;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悬浮在空气中,故甲应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故选A;
(5)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呈红色,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可观察到红色褪去,故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6)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瓶内二氧化碳被消耗,压强减小,气球胀大,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则加入分液漏斗②中的液体能使瓶内压强增大,故滴入的试剂应为HCl溶液或H2SO4溶液等。
故答案为:(1)锥形瓶;
(2)befgh;
(3)m;
(4)A;
(5)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6)2NaOH+CO2═Na2CO3+H2O;HCl(或H2SO4)。
17.(2023 邓州市一模)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部分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H2O+CO2↑ 。
(2)若将a、b连接,B中溶液不变浑浊,这是因为CO2中混有杂质,写出除去该杂质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
(3)用F收集CO2,进气口为  j 。
【答案】(1)2HCl+CaCO3=CaCl2+H2O+CO2↑;
(2)NaHCO3+HCl=NaCl+H2O+CO2↑;
(3)j。
【解答】解:(1)A中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而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可用碳酸氢钠除去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收集时,气体应从j口通入。
故答案为:(1)2HCl+CaCO3=CaCl2+H2O+CO2↑;
(2)NaHCO3+HCl=NaCl+H2O+CO2↑;
(3)j。
18.(2023 金坛区二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必做的实验之一,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制取C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② (填序号)。
(2)若试剂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若④中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试剂X可能是  AC (填序号)。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3)若要收集8.8g二氧化碳,则至少需要多少克大理石(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写出计算过程)
(4)某同学在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后,观察到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石灰石固体有剩余。他对该反应是否停止提出了疑问,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反应开始到无气泡产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用pH传感器测出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AB段溶液pH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
②C点时无气泡产生,固体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CaCl2、HCl (填化学式)。
③依据曲线变化趋势,说明虽然无气泡产生,其实反应并未停止的理由是  pH缓慢增大 。
④反思:肉眼无法观察到气泡,只能说明反应  进行缓慢 ,不能认为反应已经停止。
【答案】(1)②;
(2)Ca(OH)2+CO2=CaCO3↓+H2O;AC;
(3)25g。
(4)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②HCl、CaCl2;
③pH缓慢增大;
④进行缓慢。
【解答】解:(1)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需要加热,采用②作为发生装置,故答案为:②;
(2)③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④中紫色石蕊不变色,可能是二氧化碳被吸收或湿润的二氧化碳被干燥,故选AC,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AC;
(3)至少需要大理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80%x 8.8g
x=25g
答:至少需要大理石的质量为25g。
(4)①AB段溶液pH快速上升的原因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稀盐酸被消耗,故答案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②C点溶液的pH小于7,则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氢和氯化钙,故答案为:HCl、CaCl2;
③虽然无气泡产生,其实反应并未停止的理由是pH缓慢增大,故答案为:pH缓慢增大;
④肉眼无法观察到气泡,只能说明反应进行缓慢,故答案为:进行缓慢。
19.(2023 钦州一模)某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试管 。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 (填英文字母)。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  m (填“m”或“n”)端通入。取少量C中的溶液滴加到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图D的实验过程是利用了生物学中的  光合作用 原理。
【答案】(1)试管;
(2)CaCO3+2HCl=CaCl2+H2O+CO2↑;A;
(3)m;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光合作用。
【解答】解:(1)仪器①是试管;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是固液常温型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
(3)为制得CO2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m端通入,使CO2充分溶解在水中;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属于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取少量C中的溶液滴加到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绿色水草在有水、二氧化碳和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并生成氧气,则气泡为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图D利用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试管;
(2)CaCO3+2HCl=CaCl2+H2O+CO2↑;A;
(3)m;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光合作用。
20.(2023 沭阳县一模)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制取装置的组合是  DF (选填编号A~F),利用此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判断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管口处,燃着的木条熄灭 。
(2)若将大理石改成碳酸钙粉末也可制取二氧化碳,但发生装置应选择  C (选填编号A~F),此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可控制反应速率 。
(3)若用装置F干燥二氧化碳,则装置内盛放的液体药品为  浓硫酸 (写名称)。
(4)写出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5)若用E收集氧气,说明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
(6)实验室可用装置A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答案合理即可) 。
【答案】(1)DF;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管口处,燃着的木条熄灭;
(2)C;可控制反应速率;
(3)浓硫酸;
(4)CO2+Ca(OH)2=CaCO3↓+H2O;
(5)氧气不易溶于水;
(6)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答案合理即可)。
【解答】解:(1)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所以发生装置可选B、C、D,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只有选D装置,该装置可通过打开和关闭弹簧夹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万用瓶F,所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组合是DF;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万用瓶F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从m端通入,空气从n端排出,所以利用此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判断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管口处,燃着的木条熄灭;
(2)将大理石改成碳酸钙粉末也可制取二氧化碳,但反应速率较快,发生装置应选择C,此装置具有的优点是:通过控制滴加液体速率,控制反应速率;
(3)用装置F干燥二氧化碳,则装置内盛放的液体药品为浓硫酸,浓硫酸为液体,有吸水性,与二氧化碳不反应;
(4)检验二氧化碳,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5)E为排水集气法装置,用E收集氧气,说明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6)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会爆炸,所以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1)DF;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管口处,燃着的木条熄灭;
(2)C;可控制反应速率;
(3)浓硫酸;
(4)CO2+Ca(OH)2=CaCO3↓+H2O;
(5)氧气不易溶于水;
(6)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答案合理即可)。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3年陕西省安康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