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考 适 应 性检 测 ( 一 )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卷共三大题 17 小题,满分 40 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 S-32 Na-23 Cl-35.5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
1 .五育并举,劳动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
A .家务劳动:用炉具清洁剂去除炉具油污 B .社区服务:用红纸为居民剪窗花
C .研学活动:用锄头挖农场里的红薯 D .社会实践:对废弃物进行垃圾分类
2 .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维生素和水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②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③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④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A .只有①和② B .都正确
C .只有③和④正确 D .②③④正确
3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密切相关。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化学与生活 B. 化学与农业
①焙制糕点可加适量 NaHCO3 ②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①在铁桶中配制 CuSO4 溶液 ②熟石灰与 NH4Cl 混合施用,增强肥效
C. 化学与安全 D. 化学与环境
①聚氯乙烯塑料不能用于包装食品 ②夜间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空气污染物 ②pH<7 的雨水是酸雨
A .A B .B C .C D .D
4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维生素 B2 (C17H20O6N4) 中氧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3 :2
B .β— 胡萝 卜素 (C40H56) 是由40 个碳原子和 56 个氢原子构成
C .乙烯 (C2H4) 、丙烯 (C3H6)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D .聚丙烯腈[化学式为(C3H3N)n]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测溶液 pH B .加热液体 C .称量固体 D .配制溶液
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CO 还原CuO 实验开始时,先通入 CO ,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 .加热 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 O2 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D .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
1
7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列图示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三 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
A .①是阳离子,所属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MgO
B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6 ,X 与氧元素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
C .Y 原子的质子数是 16 ,Y 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 .②是阴离子,所属元素与其他元素化合时均显 ﹣ 1 价
8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 CH4和 CO2转化为乙酸 (CH3COOH) 的催化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甲乙丙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 .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 : 1 : 1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2 : 11
D .该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没变
9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 FeCl2 溶液中少量的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鉴别 H2 和 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除去 NaOH 溶液中少量的 Na2SO4 加入适量 BaCl2 溶液,过滤
D 鉴别KOH 溶液和 Na2CO3溶液 分别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A .A B .B C .C D .D
10.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如图所示,当把 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滴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验证分子运动 B .处理酸性废水 C .证明反应发生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 已知 KNO3在 20℃ 、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31.6g 、45.8g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 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Ⅰ中 KNO3 的质量分数为 10.0%
B .Ⅱ中溶液是 30℃时 KNO3 的不饱和溶液
C .Ⅱ中 KNO3 的质量分数是Ⅰ中的2 倍
D .Ⅲ中有 KNO3 晶体析出
12.如图为 NH4HCO3分解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随着酒精灯加热,①中试管内固体逐渐消失
B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H2O 和 NH3
C .若将②中澄清石灰水换成 NaOH 溶液也能检验 CO2
D .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从烧杯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28 分。)
13. (4 分) 84 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 (NaClO) 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 5.5 ﹣ 6.5% ,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和家庭等场所的消毒。
2
84 消毒液中 NaClO 接触空气反应生成次氯酸 (HClO) ,
由于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破坏细菌、病毒的结构,
从而可达到杀菌的目的;同时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
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另外,NaClO 不稳定,
如图是对其稳定性的研究结果。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次氯酸钠 (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2) NaClO 接触空气反应生成次氯酸的反应方程式为:NaClO+CO2+X=NaHCO3+HClO,X 的 化学式为 ,在次氯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观察到溶液先由紫色变为 色,后逐渐变为无色。请结合材料解释溶液最终变为无色的原因是 。
(3) 使用 84 消毒液时勿用 50℃以上热水稀释的原因是 。 14. (6 分) 根据如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用装置 A 制取 O2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C 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稀盐酸从干燥管下端小 口进入,固体与液体 ,反应便能发生。若用装置 D 收集 CO2 ,集气瓶中导管应处的位 置是 (填“a”或“b”) 。
(3) 若用亚硫酸钠粉末和浓硫酸来制取 SO2 ,收集二氧化硫常用的是 E 装置,其中烧杯中的氢 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 (6 分) 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 K2 SO4 的流程如下:
(1) 生产上将 CaCO3 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
(2) 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 CO2 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
(3) 反应③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反应③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
(4) 请写出反应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 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 K2SO4 溶液的目的是 。 16. (7 分) 某兴趣小组围绕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系列探究:
系列一:探究稀 H2SO4的化学性质
3
(1) 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字母序号) 。
(2) 写出试管 B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将试管 E 中的溶液过滤,为探究滤液的成分,小李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一:滤液验证滤液中含有 HCl 和 H2SO4
方案二:滤液验证滤液中含有 HCl 和 BaCl2
上述方案中有一个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将加入的药品更换为 (填字母) 。
A .AgNO3 溶液 B .Ba (NO3) 2 溶液 C .NaHCO3 D .金属 Al
(4)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测定某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向 160g 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根据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记录共用去稀硫酸 124g。
已知酚酞溶液的变色范围是 pH 在 8.2~10.0 之间,当 pH<8.2 时显无色。用该方法测定的稀硫 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比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
系列二:探究稀 HCl 的化学性质
(5) 下列四幅图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的不同时间点的微观粒子示意图,请按 时间先后排序 (填序号) 。
某同学称取 8.0g5%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一段时间 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至恒重,记录其质量为 m ,若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反应,则所 得固体只有氢氧化钠,那么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 m 的取值范围是 。 (注意:答对以下问题,奖励 3 分,但试卷总得分不超过 40 分)
(6) 某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
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同学
们取了一定质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 Na2CO3 溶
液,实验过程中加入 Na2CO3 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
系如右图所示:
①E 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
②PF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5 分)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该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 量分数,现取 17.3g 该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 (固体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200g 一 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 经分析,该氢氧化钠固体 (填“部分“或“完全”) 变质, 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 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
4
2023 届 中 考 适 应 性检 测 ( 一 )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 A C B B C B A B B 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28 分。)
13. (4 分,每空 1 分)
(1) + 1 (2) H2O; 次氯酸有很强的漂白作用/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3) 温度升高,NaClO 稳定性变差/温度升高,有效氯含量降低/温度升高,NaClO 分解
14. (6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他每空 1 分)
(1) 或
(2) 接触,a
(3)
15. (6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他每空 1 分)
(1) 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2) CaCO3
(3) K2SO4 溶解度小 (4) CaSO4 + 2NH3 +CO2 + H2O = CaCO3 + (NH4)2SO4
(5) 防止 K2SO4 溶于水 (减少 K2 SO4 损失)
16. (7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他每空 1 分)
(1) AD (2) CuO + H2SO4 = CuSO4 + H2O
(3) B (4) 偏大 (5) acbd 0.4
17. (5 分)
(1) 部分 2.2 ........................................... 2 分
(2) 解:设样品中 Na2CO3 质量为 x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 ↑ ........................................... 1 分
106 44
X 2.2g
= x=5.3g ........................................... 1 分
NaOH 质量:17.3g-5.3g= 12g ........................................... 1 分
答:样品中 NaOH 质量为 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