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化学
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2mL0.01mol/LNa2S溶液中先滴入几滴0.01mol L-1 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再滴入0.01mol/LZnSO4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Ksp(ZnS)
C 常温下,测得0.1mol/LNaA溶液的pH小于0.1mol/LNa2B溶液的pH 酸性:HA>H2B
D 向5mL0.005mol/LFeCl3溶液中加入5mL0.015mol/L 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少量铁粉,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铁粉后,Fe3++3SCN- Fe(SCN)3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和的最简式相同
②和含碳量相同
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⑤标准状况下,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氢谱法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9g乙基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
B.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碳碳键数目为
C. 28g乙烯与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数为
D. 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共1mol,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
4. 有机物M合成N的转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B. M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同一平面上
C. 用酸性溶液可鉴别M与N
D. 1molM、N与足量溴水充分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5.在催化下醇的氧化氰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 熔点:Ⅰ<Ⅱ B. 键角:
C. 分子中键数目:Ⅰ>Ⅱ D. Ⅱ含有的元素中N的电负性最大
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间二甲苯 B. 2-甲基-1-丙醇
C. 2-溴丙酸 D. 1,5-二溴戊烷
7.常温下,两种含钠的离子化合物溶液稀释时的pH变化如图所示,起始时溶液体积均为
,稀释后体积记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NaX是强碱弱酸盐,NaY是强碱NaOH
B.起始时,
C.常温下,起始时NaX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D.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8.一种双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H+的迁移方向:左→右
B. 电池工作时,“缺氧阴极”电极附近的溶液pH减小
C. “好氧阴极”存在反应:NH4+-6e-+ 8OH - =NO2- + 6H2O
D. “厌氧阳极”区质量减少28.8g时,该电极输出电子2.4mol
9.甲醇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CO2(g)+3H2(g)=CH3OH(l)+H2O(l) ΔH1=-184.0kJ/mol
②2H2(g)+O2(g)=2H2O(l) ΔH2=-572.0kJ/mol
(1)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工业上常用反应①:CO(g)+2H2(g) CH3OH(g) ΔH1<0制备
甲醇;其中的原料气常用反应②:CH4(g)+H2O(g) CO(g)+3H2(g) ΔH2来制备。完成下列各题:
(2)判断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b.CO 和CH3OH 浓度相等
c.υ消耗(CH3OH)=υ生成(CO)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3)欲提高反应①中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减小容器容积 b.升高温度 c.向装置中再充入He d.向装置中再充入H2
(4)一定条件下,反应②中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ΔH2_______0(填“<”、“>”或“=”),在T℃时的10L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CH4和3molH2O(g)发生反应②,经过5min达到平衡,此时CH4的
转化率为50%,则从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若向
此10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H4、5molH2O(g)、2molCO、和3molH2
发生反应②,若温度仍为T℃,此时υ(正)_______υ(逆)(填“<”、“>”或“=”)。
(5)若某温度下,将2molCH4(g)和2molH2O(g)充入到压强为200kPa恒压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②,平衡时CH4消耗50%时,求该温度下的分压平衡常数KP=_______kPa2
10.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L、K均为惰性电极)。
(1)电池工作时,K电极通入的气体q为______。
(2)L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时,正极上消耗气体的体积为______(标准状况)。
11.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从传统中药中发现的能治疗疟疾的有机化合物,可从黄花蒿茎叶中
提取,它是无色针状晶体,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青蒿素可溶于有机溶剂A,难溶于水,提取方法如下:
①操作Ⅰ中A的作用是_______。
②操作Ⅱ、Ⅲ的分离提纯方法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发现青蒿素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依据此现象在其键线式上圈
出对应的基团_______。
(3)科学家在青蒿素的研究中发现,一定条件下可把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青蒿素分子式为 b.青蒿素分子不存在手性异构体
c.青蒿素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属于加成反应
e.青蒿素含有酯基和醚键
②因为双氢青蒿素的水溶性更好,所与青蒿素相比,双氢青蒿素具有更好的疗效,请从结
构的角度推测主要原因_______。
(4)已知有机溶剂A只含C、H、O三种元素,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A的分子结构进行
测定,相关结果如下:
①如图1所示,通过_______仪器可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其数值为74。
②如图2所示,通过红外光谱法可推测A可能所属的有机化合物类别为_______。
③如图3所示,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得两个峰的面积比为2∶3,推测A的结构简
式为______。
12.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酯E和高分子化合物H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电子式_______,D官能团名称_______,H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相应物质的结构简式: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3)写出相应反应的反应类型:A→F:_____________,X反应:_____________。
(4)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氧化钴(Co2O3)在工业、电子、电讯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铜钴矿石[主要成
分为CoO(OH),CoCO3、Cu2(OH)2CO3和SiO2,还有少量Fe、Mg、Ca的氧化物]为原料
制备氧化钴(Co2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常温下CoO(OH)不溶于水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C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
(2)“浸泡”过程中,所得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写出此过程中CoO(OH)
与Na2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除铜”过程中,加入FeS固体得到更难溶的CuS,写出“除铜”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4)检验过程Ⅰ所得滤液中铁元素的离子已被完全沉淀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取少量待测
液于试管中,_______。
(5)常温下,在过程Ⅱ中加入足量的NaF溶液可除去Ca2+、Mg2+,当两者沉淀完全时F-
的浓度至少为____mol L-1(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 L-1视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6)过程Ⅲ中加入Na2CO3得到滤渣后又加入盐酸溶解,其目的是_______。
(7)CoO的面心立方晶胞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则CoO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用含NA的代数式表示)。
练习题答案:
1-8 DDCDC CCD
9.(1)CH3OH(l)+O2(g)=CO2(g)+2H2O(l) △H= -674.0 kJ/mol
(2)ae (3)ad (4) ①. > ②. 0.06mol/(L min) ③. > (5)3×104
10.(1)氧气(或) (1分)(2)(2分)
(3)11.2L(2分)
11.【答案】(1) ① 做萃取剂 ②. 蒸馏 ③. 重结晶
(2) (3) ①. cde ②. 双氢青蒿素中引入羟基(羰基转化为羟基),能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溶解性增强
(4) ①. 质谱仪 ②. 醚 ③.
12.【答案】
(1) 羧基 混合物 (2) HC≡CH
(3) 消去反应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4) BrCH2CH2Br+2NaOHHOCH2CH2OH+2NaBr nCH2=CHCl
13.【答案】(1)第四周期第Ⅷ族
(2) ①. 、 ②.
(3) (4)滴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红
(5) (6)富集或提高的浓度和纯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