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涂卡训练试题九年级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宜居扬州城应该大力提倡
A. 燃煤发电 B. 秸秆焚烧 C. 保护湿地 D. 露天烧烤
2. 《天工开物》 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斩竹浸泡 B. 烧木煮碱 C. 覆帘压纸 D. 日晒成干
3.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4.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金刚石 B. 水 C. 硝酸钠 D. 氧气
5.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味精 D. 芝麻油
6.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对水的探索永不止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性质:通常状况下,纯水是无色透明液体
B. 组成:电解水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净化: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时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杂质
D. 用途:在实验室,水可用来稀释浓硫酸,稀释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7. 扬州盐水鹅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健康食品,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钙、钾、钠、铁、锌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蛋白质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 B.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 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D. 钙、钾、钠、铁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8. 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A. 番茄汁和西瓜汁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水
C. 纯净水和苏打水显酸性 D. 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9. 生姜中含有姜油酮(C11H14O3),有辛辣刺激的味道,可溶于乙醇,具有镇痛、解热等作用。下列关于姜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14
C. 含有O3分子 D. 相对分子质量为194g
10. 黑火药燃烧主要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KNO3属于复合肥,能促进农作物增产
B. N2中数字“2”表示每个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
C. S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SO2,该气体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黑火药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一、二、三”是各成分的质量比
11. 下图是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的部分操作,其中对应操作正确的是
A. 甲:溶解 B. 乙:除杂 C. 丙:测pH D. 丁:蒸发
12. 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 氧气易溶于水
B 用醋除去水垢 水垢与醋发生化学反应
C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
D 洗碗时,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A. A B. B C. C D. D
13. 2023年5月 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B.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增强空气对流
C.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D. 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14. 《千里江山图》 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孔雀石颜料耐酸耐碱 B. 孔雀石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 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 D. Cu(OH)2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CO3
15. 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 B. 氧气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 氢氧化铝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CO有可燃性,用作炼铁的还原剂
16. 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用pH试纸测肥皂水的pH 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
B 向馒头表面滴加碘水 检验馒头中是否有淀粉
C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CO2已收集满
D 将叶片放入10%的氯化钠溶液中 制作“叶脉书签”
A. A B. B C. C D. D
17. 某同学利用如右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当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附着大量水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 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CO2和H2O
C. 该实验说明蜡烛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18. 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KNO3和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 t2℃时,100 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KNO3:60g
C. t2℃时,KN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定大于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
D. 使t2℃的KNO3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
19. 萌萌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塑料袋中充有少量空气,一段时间后 向塑料袋中呼出一定量气体,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定塑料袋中气体浓度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ppm常用来表示气体浓度,1 ppm =0.0001%
A. 曲线②代表人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B. 人呼出气体中CO2含量高于O2
C. 35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呼入气体
D. 人呼出气体中N2含量和空气一样
20. 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固体中含有杂质CaO,小组同学为测定CaCX中x的值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已知:CaC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aO和CO2
A. 该实验中Ca、C、O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 图中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蒸发、洗涤、烘干
C. 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CaCx中 x的值为2
D. 若碳酸钙未完全干燥,则所测x值偏大
非选择题 (共60分)
21. 高铁、共享单车、网购和移动支付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I.“高铁”已成为我国的一张新名片。
(1)高铁焊接轨道时,可用铝热反应:,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 (填反应基本类型)。
(2)高铁轨道是由锰钢铺设而成。下列不属于锰钢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
A. 硬度大 B. 抗腐蚀 C. 密度小
(3)高铁站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2000 g用于喷雾消毒,需要2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g。
II.“共享单车”助力绿色出行,低碳环保。
(4)为防止钢链条生锈可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
(5)与铁制材料相比,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轮毂会更加耐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
(6)关于“共享单车”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共享单车” 能减少PM2.5的排放,能使天更蓝
B. “共享单车”能减少水污染,能使水更清
C. “共享单车”费用不高,出行方便,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Ⅲ.“网购”和“移动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
(7)网购离不开光纤宽带。光纤的主要成分为SiO2,其中Si的化合价是________。
(8)源源同学通过“美团外卖”订了外卖套餐:米饭、蒜蓉西兰花、红烧鲫鱼、网红汽水,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_______。
(9)许多商品的二维码印在PVC不干胶贴纸上,PVC的化学式为(C2H3Cl)n。在该物质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名称是______。
22. (11 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垃圾分类、处理、回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品名 雪碧汽水
配料 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食用香精等
【项目一】垃圾分类
A.玻璃瓶 B.塑料瓶 C.铁制易拉罐 D.
已知:柠檬酸化学性质稳定。
(1)小组的同学们收集到如上图ABC所示三种“雪碧”汽水的包装,其中应放入图D的垃圾箱中的是______(填字母) 。
(2)三种包装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填字母)。
(3)若取少量“雪碧”汽水加入试管中,并滴加紫色石营试液,溶液显红色,而后将该溶液加热,溶液仍然显红色,请结合雪碧的配料表分析,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的原因是______。
【项目二】垃圾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有效方式之一 ,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4)烟气中含有SO2,过多的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_________(填一环境问题) 。
(5)"甲烷化装置”利用催化剂将混合气体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根据流程图分析,使用P2G技术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
【项目三】垃圾回收
【提出问题】如何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镉(Cd)
【查阅资料】
①镉从溶液中析出时呈海绵状固体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碳酸镉、氢氧化镉都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设计实验】先将废旧电池进行处理,制得硫酸镉(CdSO4)溶液,用于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与金属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Zn粉,充分反应 _______ Zn的金属活动性比Cd强
Ⅱ.与碱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Ⅲ.与盐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可用该试剂将CdSO4中的Cd2+沉淀
【回收处理】实验结束后,将实验Ⅱ或Ⅲ反应后的混合物通过过滤、洗涤、加热,进而再制得镉。
23.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氢能产业包含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I.制备“氢气”:
(1)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中光分解水过程如图1所示。
①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Ⅰ的过程_______。
(2)CH4- 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
CH4+H2OCO+3H2;CO+H2OCO2+H2
①若将8tCH4用于制取H2,假设每一步均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制得H2_____t。
②如图2,向CH4- H2O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定量的CaO可提高H2百分含量,而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
II.储存“氢气”:
(3)氢气可以直接加压储存在储氢罐中,从微粒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填字录)。
A. 分子间有空隙 B. 分子非常小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种镁铝合金可用于 储氢。将镁、铝单质按质量比为 34:27的比例在定条件下熔炼得到镁铝合金。该镁铝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
Ⅲ.运输“氢气”:
(5)主要有3种运输方式:管道、气瓶车和液氢槽车。H2的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分析,运输成本受距离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
Ⅳ.应用“氢气”:
(6)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_____(填化学式)。
(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4. 乳酸亚铁(C6H10FeO6) 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吸收效果比无机铁好,可由乳酸(C3H6O3)与碳酸亚铁(FeCO3)反应制得。
已知:
(1) Fe2+容易被氧气氧化成Fe3+。
(2)乳酸亚铁溶于水形成浅绿色的透明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
I.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添加药品;
②打开活塞K1、K3,关闭K2,向装置C中通入一段时间H2;
③调节活塞,将装置B中溶液导入C中产生FeCO3,同时产生(NH4)2SO4和CO2;
④将C中混合物分离提纯,获得纯净的FeCO3。
【交流反思】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③中应打开活塞______(填“K1”、“K2” 或“K3”),并关闭其它活塞。
(3)氢气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C中三颈烧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若装置C中三颈烧瓶内改用Na2CO3溶液,会大大降低FeCO3的纯度,其原因是______。
II.制备乳酸亚铁
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乳酸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75℃以下搅拌反应。
(6)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
A. 盐酸 B. 乳酸 C. CuSO4
(7)从乳酸亚铁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主要步骤为:隔绝空气条件下,____、降温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重复几次,最后低温烘干。
①请将上述主要步骤补充完整____
②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_____。
③最后需要低温烘干,由此能推出乳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有______(任写一条)。
25. 氧化亚铜(Cu2O)常用于红色玻璃染色剂,还用作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工业上一种以胆矾(CuSO4·5H2O)为原料制备Cu2O的流程如下。
已知:Cu2O在潮湿空气中会逐渐氧化成CuO;
(1)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2)沉淀时的反应原理为2CuSO4+ 3Na2SO3Cu2O↓+2SO2↑+3_____。
(3)沉淀时,反应温度和反应液pH对产品中Cu2O的含量影响分别如下图1和图2所示:
①根据图1,最佳反应温度为100℃,请分析该温度时Cu2O含量高的原因有________。
②根据图2,最佳pH为_____;若pH过高, 产品中会有______(填化学式)杂质;若pH过低,产品中会有铜单质,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 “偏大”、“偏小” 或“不变”)。
(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若无白色沉淀产生, 则已洗净。
(5)烘干时,若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是_____。
(6)现有CuSO4·5H2O 10kg,最终制得Cu2O产品27.5kg,请计算所得产品的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产品的产率=×100%)
(7)若所得产品的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有______(填字母) 。
A. 溶解时,加的水过多 B. 反应物未完全沉淀
C. 过滤时,滤纸破损 D. 产品未洗涤干净
答案解析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宜居扬州城应该大力提倡
A. 燃煤发电 B. 秸秆焚烧 C. 保护湿地 D. 露天烧烤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煤发电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大力提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秸秆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大力提倡,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保护湿地,有利于保护环境,应该大力提倡,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露天烧烤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大力提倡,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天工开物》 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斩竹浸泡 B. 烧木煮碱 C. 覆帘压纸 D. 日晒成干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斩竹浸泡”指将砍下的竹子浸泡在水里,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烧木煮碱”该过程中有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覆帘压纸”指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该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日晒成干”是指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的排序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等,则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C。
4.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金刚石 B. 水 C. 硝酸钠 D. 氧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味精 D. 芝麻油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食盐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误;
B、蔗糖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
C、味精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
D、芝麻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正确,故选D。
6.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对水的探索永不止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性质:通常状况下,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组成:电解水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净化: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时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杂质
D. 用途:在实验室,水可用来稀释浓硫酸,稀释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常状况下,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组成,说法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电解水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C、 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煮沸时只是除去了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是所有杂质,错误;
D、在实验室,水可用来稀释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密度大于水,稀释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散失,避免液体溅出,错误。
故选A。
7. 扬州盐水鹅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健康食品,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钙、钾、钠、铁、锌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蛋白质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 B.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 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D. 钙、钾、钠、铁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蛋白质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B不符合题意;
C、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故C 不符合题意;
D、钙、钾、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铁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A. 番茄汁和西瓜汁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水
C. 纯净水和苏打水显酸性 D. 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析图示信息可知,番茄汁和西瓜汁的pH<7,显酸性,故选项A说法错误;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食用过多酸性物质,柠檬水的pH在2~3之间,显酸性,因此应该少饮柠檬,故选项B说法正确;
C、分析图示信息可知,纯净水的pH=7,显中性,苏打水的pH>7,显碱性,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分析图示信息可知,橘子汁的pH在3~4之间,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9. 生姜中含有姜油酮(C11H14O3),有辛辣刺激的味道,可溶于乙醇,具有镇痛、解热等作用。下列关于姜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14
C. 含有O3分子 D. 相对分子质量为194g
【答案】B
【解析】
【详解】A、姜油酮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姜油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14,故B符合题意;
C、1个姜油酮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姜油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黑火药燃烧主要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KNO3属于复合肥,能促进农作物增产
B. N2中数字“2”表示每个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
C. S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SO2,该气体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黑火药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一、二、三”是各成分的质量比
【答案】D
【解析】
【详解】A、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能促进农作物增产,选项正确;
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N2中数字“2”表示每个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选项正确;
C、S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SO2,该气体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黑火药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一、二、三”是反应中这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选项错误;
故选:D
11. 下图是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的部分操作,其中对应操作正确的是
A. 甲:溶解 B. 乙:除杂 C. 丙:测pH D. 丁:蒸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溶解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溶解,操作错误;
B、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应加入适量稀盐酸,不能加入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操作正确;
故选:D。
12. 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 氧气易溶于水
B 用醋除去水垢 水垢与醋发生化学反应
C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
D 洗碗时,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且氧气不易溶于水,需要通入氧气提高水中氧气含量,选项错误;
B、水垢中含有碳酸钙等盐类,能与醋中的酸类物质发生反应,如醋酸和碳酸钙能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C、燃气燃烧放热因此能用于炒菜,选项正确;
D、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选项正确;
故选:A
13. 2023年5月 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B.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增强空气对流
C.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D. 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答案】B
【解析】
【详解】A、汽油、柴油、面粉、棉纱都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遇明火都易发生爆炸,因此,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选项正确;
B、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增强空气对流 ,会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选项错误;
C、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通过隔离可燃物而灭火,选项正确;
D、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以减少生命及财产损失,选项正确。
故选B。
14. 《千里江山图》 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孔雀石颜料耐酸耐碱 B. 孔雀石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 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 D. Cu(OH)2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孔雀石颜料的主要成分Cu(OH)2·CuCO3能与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相应的铜盐,不与碱反应,故孔雀石颜料耐碱不耐酸,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孔雀石颜料的主要成分Cu(OH)2·CuCO3不能和氧气反应,故孔雀石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铜,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个Cu(OH)2和一个CuCO3中铜离子数目均为1,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4、60,则Cu(OH)2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CO3,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 B. 氧气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 氢氧化铝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CO有可燃性,用作炼铁的还原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但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A错误;
B、氧气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火箭推进燃料,故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铝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C正确;
D、CO有还原性,可用作炼铁的还原剂,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16. 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用pH试纸测肥皂水的pH 测定肥皂水酸碱度
B 向馒头表面滴加碘水 检验馒头中是否有淀粉
C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CO2已收集满
D 将叶片放入10%的氯化钠溶液中 制作“叶脉书签”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测pH时,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而根据pH值可以测定肥皂水酸碱度,不符合题意;
B、碘水中含有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使得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二氧化碳已集满,会使得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符合题意;
D、制作叶脉书签时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其具有腐蚀性,可以去除叶片中的叶肉,符合题意;
故选D。
17. 某同学利用如右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当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附着大量水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 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CO2和H2O
C. 该实验说明蜡烛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是化学变化,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融化成液体,该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应中有CO2生成;U型管内有大量水雾形成,说明有水生成,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说明蜡烛中一定有碳和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该实验中容易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方便观察到U型管内有水雾,操作方便,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择C。
18. 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KNO3和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 t2℃时,100 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KNO3:60g
C. t2℃时,KN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定大于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
D. 使t2℃的KNO3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t1℃时的NaCl溶液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若为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其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现在溶液状态不确定,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故A说法错误;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所以160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KNO3 60 g,故B说法错误;
C、由于不知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故C说法错误;
D、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可以使t2℃的KNO3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或恒温蒸发溶剂也可以,方法不止一种,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9. 萌萌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塑料袋中充有少量空气,一段时间后 向塑料袋中呼出一定量气体,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定塑料袋中气体浓度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ppm常用来表示气体浓度,1 ppm =0.0001%
A. 曲线②代表人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B. 人呼出气体中CO2含量高于O2
C. 35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呼入气体
D. 人呼出气体中N2含量和空气一样
【答案】B
【解析】
【详解】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图可知,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含量)的变化,正确;
B、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待趋于稳定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5000ppm,即25000×0.0001%=2.5%,而趋于稳定时,氧气的浓度约为18%,故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错误;
C、35s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上升,氧气浓度开始下降,说明35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正确;
D、呼吸作用中氮气没有参与反应,故呼出气体中氮气含量和空气一样,正确。
故选B。
20. 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固体中含有杂质CaO,小组同学为测定CaCX中x的值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已知:CaC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aO和CO2
A. 该实验中Ca、C、O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 图中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蒸发、洗涤、烘干
C. 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CaCx中 x的值为2
D. 若碳酸钙未完全干燥,则所测x值偏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CaCx化合物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CaO、CaCO3化合物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CaO、CaCO3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B、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固液混合物,要分离出碳酸钙需要经过过滤、洗涤、蒸发、烘干步骤,说法错误确;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碳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6.00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 ,碳化钙中碳元素的质量=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因为样品中含有CaCx、CaO,所以样品氧元素的质量为3.76g-2.40g-1.20g=0.16g,则氧化钙中钙的质量为,则CaCx 中Ca的质量为2.40-0.40g=2.00g,因此有, ,说法正确;
D、若碳酸钙没有完全干燥,则测得碳酸钙质量就会偏大,计算出样品中钙的
质量偏大,氧化钙中氧元素质量就偏小,钙元素的质量也偏小,碳化钙中钙元素会偏大,再由可知,所测x值偏小,说法错误;
答案:C。
非选择题 (共60分)
21. 高铁、共享单车、网购和移动支付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I.“高铁”已成为我国的一张新名片。
(1)高铁焊接轨道时,可用铝热反应:,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 (填反应基本类型)。
(2)高铁轨道是由锰钢铺设而成。下列不属于锰钢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
A. 硬度大 B. 抗腐蚀 C. 密度小
(3)高铁站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2000 g用于喷雾消毒,需要2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g。
II.“共享单车”助力绿色出行,低碳环保。
(4)为防止钢链条生锈可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
(5)与铁制材料相比,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轮毂会更加耐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
(6)关于“共享单车”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共享单车” 能减少PM2.5的排放,能使天更蓝
B. “共享单车”能减少水污染,能使水更清
C. “共享单车”费用不高,出行方便,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Ⅲ.“网购”和“移动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
(7)网购离不开光纤宽带。光纤主要成分为SiO2,其中Si的化合价是________。
(8)源源同学通过“美团外卖”订了外卖套餐:米饭、蒜蓉西兰花、红烧鲫鱼、网红汽水,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_______。
(9)许多商品的二维码印在PVC不干胶贴纸上,PVC的化学式为(C2H3Cl)n。在该物质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名称是______。
【答案】(1)置换 (2)C
(3)160 (4)涂油(合理即可)
(5) (6)B
(7)+4 (8)红烧鲫鱼
(9)氯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属于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2详解】
高铁轨道是由锰钢铺设而成,所以锰钢应该具备硬度大抗腐蚀的性质,下列不属于锰钢性质的是密度小;
【小问3详解】
设需要25%的过氧乙酸溶液xg,则:;
【小问4详解】
为防止钢链条生锈可采取的防锈措施是涂油;
【小问5详解】
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合金比较耐用,故填:;
【小问6详解】
A.“共享单车” 能减少PM2.5的排放,能使天更蓝,说法正确;
B. “共享单车”能减少水污染,能使水更清,说法不正确,因为共享单车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空气污染,不会减少水污染,所以说法错误;
C. “共享单车”费用不高,出行方便,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说法正确;
故选B。
【小问7详解】
二氧化硅中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则有,因此硅的化合价为+4;
【小问8详解】
米饭中含有淀粉、蒜蓉西兰花含有维生素、红烧鲫鱼含有蛋白质、网红汽水含有糖类,故填红烧鲫鱼;
【小问9详解】
PVC的化学式为(C2H3Cl)n,碳、氢、氯元素的质量比为,则在该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氯。
22. (11 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垃圾分类、处理、回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品名 雪碧汽水
配料 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食用香精等
【项目一】垃圾分类
A.玻璃瓶 B.塑料瓶 C.铁制易拉罐 D.
已知:柠檬酸化学性质稳定。
(1)小组的同学们收集到如上图ABC所示三种“雪碧”汽水的包装,其中应放入图D的垃圾箱中的是______(填字母) 。
(2)三种包装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填字母)。
(3)若取少量“雪碧”汽水加入试管中,并滴加紫色石营试液,溶液显红色,而后将该溶液加热,溶液仍然显红色,请结合雪碧的配料表分析,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的原因是______。
【项目二】垃圾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 ,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4)烟气中含有SO2,过多的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_________(填一环境问题) 。
(5)"甲烷化装置”利用催化剂将混合气体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根据流程图分析,使用P2G技术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
【项目三】垃圾回收
【提出问题】如何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镉(Cd)
【查阅资料】
①镉从溶液中析出时呈海绵状固体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碳酸镉、氢氧化镉都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设计实验】先将废旧电池进行处理,制得硫酸镉(CdSO4)溶液,用于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与金属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Zn粉,充分反应 _______ Zn的金属活动性比Cd强
Ⅱ.与碱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Ⅲ.与盐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可用该试剂将CdSO4中的Cd2+沉淀
【回收处理】实验结束后,将实验Ⅱ或Ⅲ反应后的混合物通过过滤、洗涤、加热,进而再制得镉。
【答案】 ①. ABC ②. B ③. 配料中含有柠檬酸,柠檬酸化学性质稳定(受热不分解) ④. 酸雨 ⑤. ⑥. 产生CH4可循环利用(或节约资源,合理即可) ⑦. 产生海绵状固体 ⑧. ⑨. (或)
【解析】
【详解】(1)玻璃瓶、塑料瓶、铁制易拉罐都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BC;
(2)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B正确;
C、铁是金属材料,故C错误;
故选B;
(3)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将溶液加热后,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溶液中仍有酸性物质,结合雪碧的配料表分析,柠檬酸使石蕊变红,则加热后溶液不变色是因为配料中含有柠檬酸,柠檬酸化学性质稳定;
(4)烟气中含有SO2,过多的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形成酸雨;
(5)"甲烷化装置”利用催化剂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根据流程图分析,使用P2G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产生CH4可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设计实验:
Ⅰ、结论是Zn的金属活动性比Cd强,所以将锌粉放入到硫酸镉溶液中,锌和硫酸镉反应生成镉和硫酸锌,根据查阅资料“镉从溶液中析出时呈海绵状固体”可知,能观察到产生海绵状固体;
Ⅱ、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硫酸镉反应生成氢氧化镉沉淀和硫酸钠,根据“镉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可知氢氧化镉化学式为Cd(OH)2,化学方程式为:;
Ⅲ、根据碳酸镉难溶于水,要将CdSO4中的Cd2+沉淀,可加入碳酸盐溶液,如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等,碳酸钠和硫酸镉反应生成碳酸镉沉淀和硫酸钠。
23.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氢能产业包含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I.制备“氢气”:
(1)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中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1所示。
①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Ⅰ的过程_______。
(2)CH4- 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
CH4+H2OCO+3H2;CO+H2OCO2+H2
①若将8tCH4用于制取H2,假设每一步均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制得H2_____t。
②如图2,向CH4- H2O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定量的CaO可提高H2百分含量,而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
II.储存“氢气”:
(3)氢气可以直接加压储存在储氢罐中,从微粒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填字录)。
A. 分子间有空隙 B. 分子非常小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种镁铝合金可用于 储氢。将镁、铝单质按质量比为 34:27的比例在定条件下熔炼得到镁铝合金。该镁铝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
Ⅲ.运输“氢气”:
(5)主要有3种运输方式:管道、气瓶车和液氢槽车。H2的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分析,运输成本受距离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
Ⅳ.应用“氢气”:
(6)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_____(填化学式)。
(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①. 节约能源 ②.
(2) ①. 4 ②. CaO可吸收CO2,纳米CaO颗粒小,增大接触面积,使吸收更充分 (3)A
(4)
(5)气瓶车 (6)H2
(7)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电解水需要在通电条件下进行,消耗电能,与电解水相比,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的方法其优点是节约能源;
②由图可知,水和氧化亚铁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Ⅰ的过程为;
【小问2详解】
①由CH4+H2OCO+3H2;CO+H2OCO2+H2可知,CH4~4H2,设8tCH4用于制取H2的质量为x。
x=4t
②向CH4- H2O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定量的CaO可提高H2百分含量,而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原因可能是CaO可吸收CO2,促进反应的进行,纳米CaO颗粒小,增大接触面积,使吸收更充分;
【小问3详解】
氢气可以直接加压储存在储氢罐中,从微粒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且气态物质分子的间隔较大易被压缩;
【小问4详解】
将镁、铝单质按质量比为 34:27的比例在一定条件下熔炼得到镁铝合金。合金中镁和铝的原子个数比为=,该镁铝合金的化学式为;
【小问5详解】
从图中可分析,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及运输方式有关,其中,运输成本受距离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是气瓶车:在距离低于200km时,运输成本是液氢槽车>气瓶车>管道,当运输距离大于300 km时,气瓶车成本最高;
【小问6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的实质是氢分子分成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分子按一定的方式结合成过氧化氢分子,“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氢分子;
【小问7详解】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24. 乳酸亚铁(C6H10FeO6) 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吸收效果比无机铁好,可由乳酸(C3H6O3)与碳酸亚铁(FeCO3)反应制得。
已知:
(1) Fe2+容易被氧气氧化成Fe3+。
(2)乳酸亚铁溶于水形成浅绿色的透明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
I.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添加药品;
②打开活塞K1、K3,关闭K2,向装置C中通入一段时间H2;
③调节活塞,将装置B中溶液导入C中产生FeCO3,同时产生(NH4)2SO4和CO2;
④将C中混合物分离提纯,获得纯净的FeCO3。
【交流反思】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③中应打开活塞______(填“K1”、“K2” 或“K3”),并关闭其它活塞。
(3)氢气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C中三颈烧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若装置C中三颈烧瓶内改用Na2CO3溶液,会大大降低FeCO3的纯度,其原因是______。
II.制备乳酸亚铁
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乳酸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75℃以下搅拌反应。
(6)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
A. 盐酸 B. 乳酸 C. CuSO4
(7)从乳酸亚铁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主要步骤为:隔绝空气条件下,____、降温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重复几次,最后低温烘干。
①请将上述主要步骤补充完整____。
②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_____。
③最后需要低温烘干,由此能推出乳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有______(任写一条)。
【答案】(1)分液漏斗
(2)
(3)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将溶液压入C中
(4)
(5)溶液呈碱性,会生成Fe(OH)2沉淀 (6)B
(7) ①. 蒸发浓缩 ②. 减少乳酸亚铁晶体溶解损耗(或乳酸亚铁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或提高产率) ;乙醇易挥发,便于快速烘干 ③. 受热易分解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步骤③中调节活塞,将装置B中溶液导入C中产生FeCO3,同时产生(NH4)2SO4和CO2;由图可知,应打开活塞K2(由于K2导管伸入液面以下),并关闭其它活塞;
【小问3详解】
步骤②中打开活塞K1、K3,关闭K2,向装置C中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用于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步骤③中打开活塞K2,关闭活塞K1和K3,此时氢气可以将B中产生的 FeSO4 溶液压入C中;
【小问4详解】
装置C中三颈烧瓶内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在50℃水浴中反应生成FeCO3、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若装置C中三颈烧瓶内改用Na2CO3溶液,由于Na2CO3 溶液呈碱性,会生成Fe(OH)2沉淀,会大大降低FeCO3的纯度;
【小问6详解】
制备乳酸亚铁,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乳酸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75℃以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的铁粉,
A、加入盐酸,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B、加入乳酸,乳酸与铁反应生成乳酸亚铁和氢气,除去了杂质铁,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
C、加入硫酸铜,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7详解】
①从乳酸亚铁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主要步骤为:隔绝空气条件下,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重复几次,最后低温烘干;
②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还可以减少乳酸亚铁晶体溶解损耗(或乳酸亚铁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或提高产率) ;乙醇易挥发,便于快速烘干;
③最后需要低温烘干,由此能推出乳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
25. 氧化亚铜(Cu2O)常用于红色玻璃染色剂,还用作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工业上一种以胆矾(CuSO4·5H2O)为原料制备Cu2O的流程如下。
已知:Cu2O在潮湿空气中会逐渐氧化成CuO;
(1)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2)沉淀时的反应原理为2CuSO4+ 3Na2SO3Cu2O↓+2SO2↑+3_____。
(3)沉淀时,反应温度和反应液pH对产品中Cu2O的含量影响分别如下图1和图2所示:
①根据图1,最佳反应温度为100℃,请分析该温度时Cu2O含量高的原因有________。
②根据图2,最佳pH为_____;若pH过高, 产品中会有______(填化学式)杂质;若pH过低,产品中会有铜单质,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 “偏大”、“偏小” 或“不变”)。
(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若无白色沉淀产生, 则已洗净。
(5)烘干时,若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是_____。
(6)现有CuSO4·5H2O 10kg,最终制得Cu2O产品27.5kg,请计算所得产品的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产品的产率=×100%)
(7)若所得产品的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有______(填字母) 。
A. 溶解时,加的水过多 B. 反应物未完全沉淀
C. 过滤时,滤纸破损 D. 产品未洗涤干净
【答案】(1)加快溶解或充分溶解
(2)
(3) ①. 反应速率快,减小SO2的溶解度,有利于SO2从溶液中逸出 ②. 5.0 ③. Cu(OH)2 ④. 偏大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5)部分Cu2O氧化成CuO
(6)设产生Cu2O的质量为x。
根据化学方程式2CuSO4+ 3Na2SO3Cu2O↓+2SO2↑+3Na2SO4和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解得
产品的产率=×100%=95.5%。
答:所得产品的产率为95.5%。 (7)BC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或充分溶解;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反应物有2个铜原子、5个硫原子、6个钠原子和17个氧原子,生成物现有2个铜原子、5个氧原子和2个硫原子,化学反应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因此还应有3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和6个钠原子,同时提取公因数3,剩余的原子可以组成硫酸钠,所以为空格部分填写:Na2SO4;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图1,最佳反应温度为100℃,请分析该温度时Cu2O含量高的原因有温度较高,反应速率快,减小SO2的溶解度,有利于SO2从溶液中逸出;
②根据图2,最佳pH为5.0;若pH过高,溶液碱性增强,产品中会有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杂质;若pH过低,产品中会有铜单质,则产品质量会偏小,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将偏大;
【小问4详解】
若洗净,则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没有硫酸铜、亚硫酸钠,硫酸铜与溶液与含有钡离子的溶液会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 则已洗净。
【小问5详解】
烘干时,若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是部分Cu2O氧化成CuO,CuO是黑色固体;
小问6详解】
详见答案;
【小问7详解】
A、溶解时,加的水过多只是在烘干耗时太长,不会影响产率,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未完全沉淀,氧化亚铜偏少,所得产品的产率偏低,符合题意;
C、过滤时,滤纸破损,有氧化亚铜固体进入滤液,烘干后产品质量偏小,得产品的产率偏低,符合题意;
D、产品未洗涤干净,氧化亚铜固体附着杂质,烘干后产品质量偏大,得产品的产率偏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