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比热容(含解析)

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比热容
(共14题)
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甲、乙、丙,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 可能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因为这两物质的 ;
(2) 这两物质中,质量较大的是 ,因为达到相同的温度,其所用的加热时间较长。
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1) 如图甲,当站在地面上的人接触裸露的火线时,人会触电,说明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如图乙,当我们正确使用测电笔时,虽然有电流通过人体,但却不会触电,此时加在人体的电压不高于 。
(2) 如图丙,人的前臂实质是一个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3) 如图丁,某人参加马拉松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 ,若用这些能量给水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最多可将 的水从 烧开。[
年 月 日 时 分,玉兔 号月球车结束了寒冷且漫长的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了着陆月球背面的第 个地球日。(如图)
(1) 月球车靠 (选填“汽油机”、“柴油机”、“电动机”)驱动,最高可越过 的障碍;
(2) 月球车的行进速度是 ,在前方 处有一目标样月球,车还要行进 时间才能到达;
(3) 监测发现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 多摄氏度,说明月面土壤的比热容 (选填较大”、“较小”或“不确定”)。
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它能适应极端环境,可耐受 摄氏度的温差。
(1) 玉兔号的能源之一为太阳能,其太阳能电池帆板将 能转化为 能。
(2) 月球车在有光照射的部分温度高达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月球车的内能,月球表面温差很大,形成原因除了月球上没有大气与导热率很低外,还有 。
质量为 的焦炭和质量为 的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如图,
(1) 下面表格是几种燃料的热值,则 。
几种燃料的热值
(2) 质量为 的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被 的液体 吸收,液体温度升高了 ;质量为 的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被 的液体 吸收,液体温度升高了 。(不考虑散热,液体 均未沸腾)
(3) 现用如图装置加热 的液体 ,燃烧了质量为 的酒精,液体升高的温度小于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个结果?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钢杯装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小维用电磁炉同时加热这两杯液体(两液体每秒吸收热量相同,忽略热损耗),下表记录了不同时间测出的液温。
(1) 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 (选填:“”、“”或“”)。
(2) 比热容较大的是 液体(选填:“甲”或“乙”),你的判断依据是 。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有阻值分别为 、 的电阻丝,瓶中插入温度 计 、 。
(1) 利用此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 及通电时间相等。在两瓶中加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煤油,闭合开关通电相同时间,可以比较 来判断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2) 为了比较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的大小,需要在甲、乙两瓶内换用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两种液体,且电阻丝的阻值 。若温度计 比温度计 温度升高得多,则甲、乙两瓶内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 。(两空均选填“”“”或“”)
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 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该物质的熔点是 。
(2) 时刻,该物质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混合”)态。
(3) 与 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 ,理由是 。
(4) 已知 与 的时间相等,从图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 如图所示,为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用两同规格的烧杯装相等质量的水,取质量相等的煤油和菜籽油,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油灯中,点燃后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煤油和菜籽油完全燃烧,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确定煤油和菜籽油热值的大小。
(2) 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 放置空调室外机,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 (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3) 如图是宾馆房间内取电用的房卡,其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电源”“开关”“用电器”)。
(4) 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
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瞬间扑向几乎日本全部沿海地区,继而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如图所示。
(1) 强烈的地震使日本震区的地面交通全面瘫痪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及时了解震区的受灾情况。如图所示拍摄到的照片通过 传回地面。
(2) 海啸时产生的“水墙”速度很大,具有很大的 能,破坏力很强
(3) 核电站是利用 能来发电的,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 (选填“裂变”或“聚变”)。
(4) 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性。
(5) 福岛核事故达到了七级,请你说出两点核辐射造成的危害:
① ;
② 。
基础问答、作图和计算
(1) 如图所示是水库水位自动报警装置的原理示意图,由于普通的水是 ,当水位上升到金属块 时, 灯亮;当水位降至 以下时, 灯亮。
(2) 在下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3) 质量之比为 的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之比为 ,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时,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
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 年 月 日发射成功,约 天后进入如图所示的环月轨道。它的质量为 ,与“嫦娥一号”相同;它环月的平均高度为 ,较“嫦娥一号” 的环月高度离月球更近,更宜于对月球的精细测绘。
据悉, 年年底,“嫦娥三号”卫星将携带“中华牌”月球车登月探测。已经探明,月球上无水,无大气。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 。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 天。也就是说,登上月球的月球车,最多可以连续工作 天,进入月夜以后,它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进入休眠状态。 天后,又能自动醒来。月球表面白昼时温度高达 ,黑夜时低至 。“嫦娥三号”在登录月球时将使用软着陆方式,采用边降落边用发动机反推,以减缓降落速度。在大约距离月球 公里时,反推发动机就要点火工作,到离月球 米时,卫星将暂时处于悬停状态,此时它已不受地球上工程人员的控制,因卫星上携带的着陆器具有很高智能,它会自动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降下去,并在离月球表面 米的时候关闭推进器,卫星呈自由落体降落,确保软着陆成功。
(1) 当“嫦娥二号”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 (变大、变小、不变)。
(2) 对于“嫦娥”卫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推发动机能使“嫦娥三号”悬停于 米处空中,利用的是卫星具有惯性
B.“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时将由于摩擦而导致表面温度急剧升高
C.相对月球,“嫦娥一号”比“嫦娥二号”的势能更大
D.“嫦娥三号”登月时打开降落伞可以辅助减速
(3) 月球车的质量为 ,它在月球表面上方竖直下落 时,重力对它做的功为 。( 取 )
(4) 月球车工作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来的,它在月球上要耐受 的温度差。
对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的成因,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解释:(说出一点即可)

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明到青岛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 。
(2) 水的比热容为 ,煤油的比热容为 。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 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下面图象正确的是 。
(3) 如图是青岛和菏泽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菏泽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选填“”或“”)。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制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微波。微波有以下重要特性:①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②微波遇到金属物体,会像光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因此可以用铁制器皿盛装食物放进微波炉;③微波遇到含水的食品,能够被其大量吸收,引起食品内部分子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④过量的微波照射对人体有害。
(1) 微波的上述重要特性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3) 若一微波束与金属板成 角射向金属板,反射时的反射角为 。
(4) 为防止微波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在微波炉门内侧应装有 。
(5) 小明家使用的微波炉功率为 ,小明用该微波炉加热质量为 、初温为 的水,用时 ,若微波炉的效率为 ,则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上升至 。[ ,盛水容器吸热不计,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
一、综合应用题(共14题)
1. 【答案】
(1) 甲、乙;熔点相同
(2) 乙
【解析】
(1) 晶体熔化图象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图象随时间增加温度不断上升;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都是晶体;熔点相同的可能是一种物质,甲、乙熔点相同,可能是同种物质。
(2) 因为达到相同的温度,乙需要加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
2. 【答案】
(1) 导体;
(2) 费力
(3)
【解析】
(1)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人体是容易导电的,所以是导体,这也是人会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如图乙,当我们正确使用测电笔时,虽然有电流通过人体,但却不会触电,此时加在人体的电压不高于 。
(2) 人的前臂在用力举起一个物体时,其支点在最左端,而阻力在最右端,动力是肌肉的收缩,因此,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
(3) 由公式 得,能烧开水的质量 。
3. 【答案】
(1) 电动机
(2)
(3) 较小
【解析】
(1)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汽油、柴油不能燃烧,所以月球上的“玉兔号”不能使用汽油、柴油作为能源,所以月球车靠电动机驱动。
(2) 由 可知车还要行进 。
(3)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 多摄氏度,说明月面土壤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热量时的温度变化量较大,表明月面土壤的吸热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
4. 【答案】
(1) 太阳;电
(2) 热传递;月球表面的砂石比热容小
【解析】
(2) 月球车在有光照射的部分温度高达 ,这是因为月球车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月球表面没有水,只有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相同热量,砂石高度的温度较多;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砂石的温度降低的多,使得昼夜的温差大。
5. 【答案】
(1)
(2)
(3) 热量散失。
6. 【答案】
(1)
(2) 甲;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的温度变化小
【解析】
(1) 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因此 时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2)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加热 温度变化 ,
乙加热 温度变化 ,
加热相同的时间即 ,并且 、
由 可得:,即甲的比热容大。
7. 【答案】
(1) 电流;温度计的示数
(2) ;
8. 【答案】
(1)
(2) 固液混合
(3)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4) 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 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 ,在 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 ,故 ;由 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 越大比热容 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9. 【答案】
(1) 升高的温度
(2) 靠近
(3) 开关
(4)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解析】
(1) 因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但两种燃料燃烧放岀的热量可以被水吸收,从而使水温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热值的大小关系。
(2) 在 处拉力和阻力 一定时,室外机的位置越靠近墙壁,室外机对支架压力力臂越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处的拉力将减小,以保证支架和室外机的安全。
(3) 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家庭电路的开关。
(4) 图象的橫坐标表示电阻,纵坐标表示电流,是个反比例函数图象,因此说明: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10. 【答案】
(1) 电磁波
(2) 动(机械)
(3) 核;裂变
(4) 比热容
(5) 过量核辐射对人体有伤害;电子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核辐射作用下会引起瞬态干扰和永久损坏;对空气环境,水源、土壤造成辐射性污染(任选其二)
【解析】
(1)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拍摄的照片通过电磁波传回地面。
(3)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11. 【答案】
(1) 导体;红;绿
(2)
(3)
【解析】
(1) 普通的水中含有杂质,能够导电,所以普通的水是导体。
读图可知,当水位上升到 金属块时,由于水的导电作用,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获得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与上静触点断开,红灯接入电路,红灯亮。
当水位降至 以下时,控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松开衔铁,使动触点与下静触点断开,绿灯接入电路,绿灯亮。
(2) 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根据小磁针指向,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侧是 极,右侧是 极,由安培定则可得电流由左侧流入,右侧流出,则电源左侧为正极,右侧为负极;磁感线的方向由 极出发回到 极,如图所示。
(3) 由题知,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 ,比热容之比为 ,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由公式 得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12. 【答案】
(1) 变小
(2) C
(3)
(4) 太阳;月球上无水,其它物质的比热比较小,白天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很快,温度很高;黑夜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的很快,温度很低
【解析】
(1) 当“嫦娥二号”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变小,重力势能将变大。
(2) 反推发动机能使“嫦娥三号”悬停于 米处空中,利用的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错误;
太空是真空,“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时没有摩擦;故B错误;
相对月球,“嫦娥一号”比“嫦娥二号”的高度更大,所以势能更大,故C正确;
“嫦娥三号”登月时呈自由落体降落,故D错误。
(3) 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 ,重力对它做的功为 。
(4) 月球车工作时,依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月球车进行工作。
月球上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原因:
月球上无水,其它物质的比热比较小,白天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很快,温度很高;黑夜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的很快,温度很低。
月球上白昼时间很长,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温度很高;黑夜时间很长,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温度很低。
13. 【答案】
(1) 水的比热容大
(2) 质量;加热时间;C
(3)
【解析】
(1) 根据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改变较小;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热量,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大,因此,小明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
(2)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需要选择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进行实验;根据转换法,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由 得,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的一半,所以煤油升高的温度为水升高温度的 倍,所以C正确。
(3) 青岛是沿海城市,菏泽是内陆城市;内陆多砂石、沿海多水,因为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根据公式 可知,质量相同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砂石的比热容小,升高的温度多,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的温度少,所以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明显;从图象可以看出曲线 的温度变化大,因此曲线 是菏泽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 是青岛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
14. 【答案】
(1) B
(2)
(3)
(4) 金属网
(5)
【解析】
(1) 由分析可知只有特征②是错误的,微波遇到金属不会像光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因此不可以用铁制器皿盛装食物放进微波炉。
(2)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为 。
(3) 微波束与金属板成 角射向金属板,反射时,反射角是 。
(4) 在微波炉门内侧装上金属网,微波就不会泄漏到外面,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5) 设水的温度上升至 ,则加热质量为 、初温为 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微波炉消耗的电能为 ,微波炉的效率为 ,则 ,代入数据:,解得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宜城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答案)

下一篇: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家庭电路(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