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二号”飞船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使用了多种合成纤维
B.光导纤维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应用广泛,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C.“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碳酸钡不溶于水,且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可以用来做“钡餐”
2.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丙炔的结构简式:
C.一氯甲烷的电子式: D.乙烯的填充模型: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
B.足量的铜与0.5L12mol/L浓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C.28gN2和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0.1molCH4与0.1molCl2混合充分光照,生成CH3Cl分子数为0.1NA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D.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聚异戊二烯不能使溴水褪色
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Ⅰ和Ⅱ,不具有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描述Ⅰ 描述Ⅱ
A 二氧化硫可用于葡萄酒中,起保质作用 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B 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泄漏 常温下,氨气能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
C 往轮船外壳镶嵌锌块,可防腐蚀 Zn的金属性强于Fe
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A.A B.B C.C D.D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入Na2S2O3溶液中:
B.稀硝酸和过量铁屑反应:
C.水中通入NO2气体:
D.向氯化铵的溶液中加入热的浓NaOH:
7.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A与B的能量差为E1
C.相同条件下,C比A更稳定 D.A→B的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
8.乙醇与浓硫酸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乙烯,因温度控制不当而发生副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等,设计如图实验装置以验证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中含乙烯、SO2和水蒸气。该实验限用试剂(试剂足量)包括: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下列说法错误是( )
A.装置B中可观察到固体粉末颜色变蓝
B.装置C中的试剂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来检验SO2
C.装置D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为除去SO2
D.装置F中若为溴水,则可能看到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并分层
9.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没有发生电子转移
B.反应④不属于氮的固定
C.反应③中,若N2H4与O2反应,则N2H4作还原剂
D.反应③与反应⑤中,若生成等量的N2,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2
10.一种可穿戴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关于电池工作原理的说法中,错误是( )
A.向正极移动
B.Zn为负极
C.电子由负极经隔离膜流向正极
D.正极反应式为
1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B.装置②可用于组装原电池
C.装置③可用于观察甲烷取代反应的现象 D.装置④可用于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12.为减少大气污染。科学家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工业废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NO2)。某脱硝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H4参与的反应方程式为
B.可看作该过程的催化剂
C.脱硝过程中断裂的只有极性共价键,但是形成的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脱硝的总反应方程式中,O2和NO是氧化剂
13.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X=2Z经历两步:①X→Y;②Y→2Z。反应体系中X、Y、Z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为c(X)随t的变化曲线 B.t1时,
C.t2时,Y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随着c(X)的减小,反应①、②速率均降低
14.将一包由Cu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均分成两等份:一份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与H2充分反应,将固体全部转化成铜粉时固体质量减少了6.4g;向另一份混合物中加入400mLH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标准状况下4.48LNO(假设不产生其他还原产物)。则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5mol/L B.2.0mol/L C.3.2mol/L D.4.0mol/L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13分)SO2、NO是大气污染物。吸收废气中的SO2和NO,获得Na2SO3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
(2)写出NO与NaOH溶液、O2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和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NaNO2、NaNO3制备NH4NO3时再次通入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Na2SO3存放时易被部分氧化,检验所获得的无水)Na2SO3产品中是否混有Na2SO4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过程如图:
a.如何判断实验④中沉淀已完全__________________。
b.①称量样品的质量为a克,⑦称量的质量为b克,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c.若⑤中沉淀未洗涤干净,测定结果将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6.(14分)现代化学工业中,有机原料主要来自石油的裂化、裂解、重整产物,部分反应如下图。
(1)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塑料PE,该塑料的主要成分()名称为_________.
(2)乙烷的某同系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则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支链最多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由乙烷制备溴乙烷(CH3CH2Br)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由乙烯制备乙醇(CH3CH2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5)已知苯制备硝基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6)以乙炔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烯基乙炔()。下列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是_________。
A.乙烯基乙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乙烯基乙炔最多能与3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常温可能为气体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17.(16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断键和形成新键过程中吸收和放出能量的大小有关。已知:,生成2molHCl(g)放出185kJ能量,断裂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裂1molCl-Cl键吸收的能量为247kJ,则形成1molH-Cl键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kJ。
(2)有关的电池装置如下:
编号 电池装置 编号 电池装置
a b
c d
①b装置放电过程中,负极的质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c装置中,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d装置工作时,电子的流向为_________(填“a→b“或“b→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④a装置中,当外电路中转移时,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增加_________g。
(3)反应: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和B均为0.2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关于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_________。
②关于实验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2min时,小于
D.某一时刻,容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A,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会减小
③对于实验b,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表示A的平衡转化率,则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p0、p表示)。
18.(15分)甲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时,可同时得到NO、NO2、N2三种气体。该同学欲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NO、NO2生成并制取氮化镁(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且实验装置可重复利用)。
查阅文献得知:
①NO2的沸点是21.1℃、熔点是-11℃;NO的沸点是-151℃、熔点是-164℃;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氮化镁遇水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
(2)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
A→F→_________→_________→F→B→F→E
(3)实验前需先打开开关K,向装置内通CO2气体,当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通入CO2。
(4)实验中要多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D中,确定还原产物中有N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发现在装置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装置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装置A中反应开始时,甲同学马上点燃装置B中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定发现装置B中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8)验证装置B中有氮化镁生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C C B A B C B D C A C D D
15.(共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过滤
(2)
(3)将亚硝酸根离子氧化成硝酸根
(4)盐酸、氯化钡溶液
(5)a.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BaCl2溶液,若不出现浑浊,则表明硫酸根已完全沉淀
b.
c.偏低
16.(共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聚乙烯
(2)3
(3)
(4) 加成反应
(5)取代反应
(6)D
17.(共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434
(2)①增大 ②锌筒
③a→b ④31.5
(3)①0.005 ②BD ③
18.(共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分液漏斗
(2)D→C
(3)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
(4)防止水蒸气进入B导致氮化镁水解
(5)有红棕色液体生成
(6)
(7)
(8)取装置B中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装置B中有氮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