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1. 下列成语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火上浇油 B. 刻舟求剑
C. 铁柱成针 D. 砸锅卖铁
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铝: B. 负一价的氯元素:
C. 铁离子: D. 两个氧分子:
3.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适量补充的元素是( )
A. 铁 B. 碘 C. 钙 D. 锌
4. 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倾倒液体
C. 取固体药品 D. 量取液体
5. 我国科学家发现尿苷是促进细胞再生的关键物质。下列有关尿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苷属于氧化物 B. 尿苷中含有个氢原子
C. 尿苷中含有氮分子 D. 尿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6. “火”使用得当是人类的朋友,使用不当是人类的敌人。下列关于“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 木炭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木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 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着火点
D. 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7. 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B. ,锂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C. 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D. 氧化锂的化学式为
8. 爱护水资源,下列哪一种是“国家节水标志”( )
A. B. C. D.
9.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 B.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 稀盐酸能与铁反应,用于除铁锈 D. 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0.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实验室用还原氧化铁,应先通入,再点燃酒精喷灯
B. 皮肤不慎沾到氢氧化钠,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C.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 测定某溶液的,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
11. 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比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B. 对比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C. 对比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D. 对比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12.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所以凡是离子都带电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甲乙
B. 时,甲物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
C.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14.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除去中混有的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除去中混有的 点燃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除去中混有的固体 滴加过量溶液后过滤
A. B. C. D.
15. 下列图像与对应操作相符合的是( )
A. 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 往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C. 往某稀硫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D.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6. 化学与生活、环境、材料等密切相关。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通过 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及异味的物质是 ______。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控制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 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是因为压强增大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
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______。
“嫦娥五号“上使用的记忆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等材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______填序号。
A.玻璃钢
B.记忆合金
C.芳纶纤维
硬度非常大的,其结构类似金刚石,则构成的基本粒子为 ______填序号。
A.分子
B.离子
C.原子
17. 我国首个生态水一光一氢一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近期投产使用,该工程含有水光电制氢、生物质制沼气、沼气加氧脱碳、储氢等多个系统。
水光电制氢系统是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气。
氢气在电解装置的 ______ 极产生,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 。
能源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与太阳能不属同类能源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煤
B.风能
C.石油
D.潮汐能
生物质制沼气系统中,用于捕获沼气中混有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
从微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 种类。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储存的大量用于燃料电池、供热、发电等,氢能作为燃料的优点有 ______ 任写一点。
18. 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该调节的螺丝是 ______ 选填“”、“”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用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选用 ______ 在中选择装置组装可以有相同作用;若用图装置来收集,则应从 ______ 选填“”或“”导管通入。
若用图除去中的,瓶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______ 选填数字:烧碱溶液;浓硫酸;澄清石灰水,气体从 ______ 选填“”或“”通入。
通过多种反应可以得到,例如:。你将选择反应 ______ 只写一个,填序号作为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你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 。
19.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有的小组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现制得的气体呈浅黄绿色。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同学们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浅黄绿色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的鲜花变色。
【提出假设】猜想Ⅰ: 猜想Ⅱ: 猜想Ⅲ:和
【实验探究】
同学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气体。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一个集气瓶中 猜想不成立
实验 将一朵有色的鲜花放入另一个集气瓶中 有色的鲜花变色 猜想 成立
【讨论分析】
实验中有色的鲜花变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无需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理由是 。
【拓展应用】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难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溶解、. 、洗涤、干燥。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除了要称量比较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还需要证明 。
20. 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里烧开水的水壶内壁收集了一些水垢,但两者是混在一起的,他们把水垢带到实验室,欲把二者分离开来,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对其方案进行完善,并回答有关问题。
由步骤的反应原理可知,在家里清洗水壶内壁的水垢可以采用的物质是 ______,操作 和都是 ______;
水垢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发生了两个反应,请任意写出一个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
已知和分别是常见的碱和盐,且溶液中只有一种阳离子,则是 ______是 ______填化学式;
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 ______;
测得溶液的值为,如果直接倒入下水道,会导致环境污染,为处理该废液为中性,并回收晶体,可以先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 ______,然后采用 ______法得到晶体。
21. 某金属冶炼厂用炉甘石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冶炼金属锌。学校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炉甘石中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与性质类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
往装有炉甘石样品的烧杯中分次加入稀盐酸杂质不参与反应,每次都在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称量,所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 第次 第次 第次 第次 第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
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请回答并计算:
上表中 ;炉甘石中的完全反应时,共产生 。
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分析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加入盐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火上浇油,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B、刻舟求剑过程中只是在木材上刻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铁柱成针,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砸锅卖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氧化铝中氧元素显价,铝元素显价,故氧化铝化学式为:,A错误;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正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负一价的氯元素表示为:,B错误;
C、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故铁离子符号应为,C正确;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个氧分子可表示为:,D错误。
故选:。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答案】
【解析】解: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适量补充的元素是钙。故选:。
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呵护生命,保障健康”,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试题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应加强学习。
4.【答案】
【解析】解:、在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于容器正上方,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操作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药品时,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尿苷化学式为,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从微观上看,尿苷由尿苷分子构成,每个尿苷分子含有个氢原子,故B说法错误;
C、尿苷由尿苷分子构成,尿苷中无氮分子,每个尿苷分子中含个氮原子,故C说法错误;
D、尿苷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D说法正确;
故选:。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火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选项说法错误;
C.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温度使之低于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室内着火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B.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D.根据逃生的原则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故A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故B错误;
C、锂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故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故C正确;
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个电子,形成带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氧化锂中锂元素显价,氧元素显价,故氧化锂表示为,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D、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利用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故A正确;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
C、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用于除铁锈,故C错误;
D、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选:。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
【解析】解:、实验室用还原氧化铁,应先通入,再点燃酒精灯,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皮肤不慎沾到氢氧化钠,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不能用水湿润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的处理办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的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的变量为是否与水会接触,因此探究水是否铁生锈的条件之一,选项A错误;
B、变量为除了水之外,还有接触的气体组分不同,因此无法形成对比实验,选项B错误;
C、变量为温度,因此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选项C正确;
D、变量为温度、气体组分等,变量不唯一,选项D错误;
故选:。
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的原则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2.【答案】
【解析】解:、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则凡是离子都带电,故A正确;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不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不正确;
D、化合物是组成元素不同的纯净物,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都是化合物,也可能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
A、根据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进行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物是组成元素不同的纯净物,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都是化合物,也可能为混合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3.【答案】
【解析】解:、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溶质质量大小,故A错误;
B、时甲的溶解度是,甲物质溶于水中,可以全部溶解,形成溶液,故B正确;
C、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溶解度大小,故C错误;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
【解析】解:、固体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应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产生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使用稀盐酸,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能与过量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
【解析】解:、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锌多,锌比铁活泼,锌反应时间较短,该选项错误;
B、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C、稀硫酸加水稀释后,酸性减弱,中增大,但仍呈酸性,该选项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应保持不变,该选项错误;
故选:。
A、根据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锌多,锌比铁活泼,锌反应时间较短分析;
B、根据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C、根据稀硫酸加水稀释后仍呈酸性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煮沸 活性炭 温室 增大 乘坐公共交通上学合理即可
【解析】解: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及异味的物质是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故答案为:煮沸;活性炭;
控制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温室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是因为压强增大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有节水、节电、乘坐公共交通上学等;
故答案为:温室;增大;
乘坐公共交通上学合理即可;
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B.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芳纶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硬度非常大的,其结构类似金刚石,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则构成的基本粒子为原子;
故答案为:;。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低碳的做法来分析;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此题。
17.【答案】负 分子 无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解:电解水是正氧负氢,氢气在电解装置的负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煤、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和潮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BD
如图,从微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
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故答案为:负;;
;
分子;
;
无污染合理即可。
根据电解水是正氧负氢,氢气在电解装置的负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煤、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析;
根据粒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水,无污染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氢能的优点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8.【答案】长颈漏斗 反应只产生一种气体
【解析】解: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该调节的螺丝是,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用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选用组装可以有相同作用;若用图装置来收集,则应从导管通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
除去二氧化碳选择烧碱溶液,因为浓硫酸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少,为了保证反应充分,气体应该从装置的端进入,故答案为:;;
选择反应作为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选择的理由是:反应只产生一种气体;故答案为:;反应只产生一种气体。
熟记仪器的名称;
根据装置的调节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实验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根据气体的性质与除杂方法来分析;
根据气体的制备原理来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9.【答案】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无色且没有刺激性气味 过滤 二氧化锰能改变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解析】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猜想不成立,则说明气体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说明气体有氧气,因此实验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将一朵有色的鲜花放入另一个集气瓶中,有色的鲜花变色,根据“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的鲜花变色”可知,气体中存在氯气,实验中已证明气体中存在氧气,因此实验结论是猜想成立;
根根据“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的鲜花变色”可知,实验中有色的鲜花变色的原因是氯气与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现制得的气体呈浅黄绿色,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无需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理由是氧气是无色且没有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除了要称量比较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还需要证明二氧化锰能改变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故答案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无色且没有刺激性气味;
过滤;二氧化锰能改变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说明气体有氧气,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的鲜花变色进行分析;
根据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的鲜花变色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0.【答案】食醋 过滤 复分解反应 氯化钙、氢氧化钙 稀盐酸 蒸发结晶
【解析】解: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水垢能与稀盐酸反应,由步骤可知,说明水垢能与酸反应,故在家里清洗水壶内壁的水垢可以采用的物质是食醋;由图可知,操作和均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食醋;过滤;
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两个反应均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
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溶液中含氯化钙、氯化镁和氯化氢,加入过量的,得到氢氧化镁和溶液,故为碱,溶液中只有一种阳离子,则溶液中只含钙离子一种阳离子,故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溶液中含氯化钙和氢氧化钙,加入过量可以得到碳酸钙,且由题干可知,需回收晶体,故为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由的分析可知,溶液中含的溶质为:氯化钙、氢氧化钙;故答案为:氯化钙、氢氧化钙;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过量,故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故为处理该废液为中性,并回收晶体,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得到氯化钠晶体,故答案为:稀盐酸;蒸发结晶。
根据水垢能与稀盐酸反应,固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进行分析;
根据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根据溶液中只含钙离子一种阳离子,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反应条件和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的标注。
21.【答案】
【解析】解:由表格可知,第一次加入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第四次加入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但第五次加入盐酸之后,,无二氧化碳产生,所以第四次加入盐酸时,碳酸锌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二次加入盐酸时也产生二氧化碳,一共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设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为
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
答: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为。
一共加入了盐酸,碳酸锌恰好完全反应,一共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所以图像为:。
故答案为:;;
;
。
根据第一次加入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第四次加入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但第五次加入盐酸之后,,无二氧化碳产生进行分析;
根据进行分析;
根据共加入了盐酸,碳酸锌恰好完全反应,一共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