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计算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计算题
一、计算题
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扬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样品10.0g,将40.0g稀盐酸平均分成4份,分4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质量/g 8.6 7.2 6.5 6.5
(1)10.0g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在运用多种方法合理开发的同时,应保护好海洋环境。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它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约为0.13%,海水提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
(1)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工业生产需要过程①②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之一)。
A.将氯化镁富集提纯 B.生成更多氯化镁 C.使石灰乳和稀盐酸反应
(2)某化学小组欲测定某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含量(杂质仅为NaCl),先称取该样品10.0g,将其置于洁净烧杯中,再加入适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然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8%的NaOH溶液150g时(即图中B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
②当滴入8%的NaOH溶液10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该实验样品中所含MgCl2的质量。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结果精确至0.1g)
3.(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
(2)计算所用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b点溶液显______(选填“酸性”“碱性”“中性”)。
4.(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表:(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盐酸的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0 0.5 0.4
请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为了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两组同学分别取100g这种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各自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石灰石粉末(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加入的石灰石粉末质量/g 15 30
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g 109.5 121.2
请计算。
(1)第二组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6.(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国产C919大型客机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电解10.2t氧化铝最多能生成铝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7.(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将一瓶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最后获得100克氢氧化钠溶液。
(1)10.0g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
(2)12.6g固体中含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g。
(3)最后所得100克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8.(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某补钙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为了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称取20g补钙剂放入烧杯中,再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38.2 56.4 75.6 95.6
(1). 实验全部完成后,烧杯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9.(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某Ca(OH)2样品部分变质为CaCO3(假设其成分均匀)。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测定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烧杯总质量/g 280.0 278.9 277.8 277.8
问题:
(1)Ca(OH)2在空气中变质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数据处理:计算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10.(2022·山东青岛·模拟预测)科学家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是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某火力发电厂每年燃烧400万吨原煤(假设原煤中碳的含量为90%),则该发电厂每年要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多少万吨?
11.(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出5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a点时溶液所含的溶质成分______(填写化学式)。
(2)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2.(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9.3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反应产生的气体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步骤,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3)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
13.(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烧杯中现有100g碳酸钠溶液,将140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次测量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累计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烧杯中沉淀的总质量/g
一 40 5
二 80 10
三 120 15
四 140 15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第四次测量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14.(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某同学将锌铜合金20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计算原20g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15.(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少量氢氧化钠,技术人员欲测其含量。取废水20g,向其中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与计算。
(1)图中A点时,滴入的稀硫酸与废水中的氢氧化钠______,溶液呈______性,pH=7。
(2)图中A点时,滴入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
(3)计算该工业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废水是否可以直接排放?(排放标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0.001%)[写出计算步骤]
16.(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实验室中有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的硫酸钠样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样品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溶入足量水后过滤得到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并称量.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称量项目 甲 乙 丙
所取样品的质量/g 15 15 20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150 100 100
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g 23.3 23.3 23.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同学(选填“甲”“乙”或“丙”)所取用的样品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该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到0.1%)________
(3)若欲计算出样品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上述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
17.(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取氯化镁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0g做如下实验。根据图中实验及数据进行计算。
(1)计算溶液B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准确到0.1%)。
(2)要配制与溶液B相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200g,需要质量分数为24.4%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g。
18.(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铁的锈蚀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3 4 5 6
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90.0 120.0 150.0 180.0
产生气体质量(g) 0 a 0.3 0.5 0.6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______ ,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
(2)第1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3)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
19.(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g石灰石样品,把25.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5.0g 10.0g 15.0g 20.0g 25.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1.5g 1.0g 0.5g 0.2g X
(1)表中X的值为 。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3)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实验室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用后忘盖瓶塞,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溶质的成分及含量,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分析并计算。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若滤液b中只含有一种阴离子,请你写出滤液a与试剂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1.(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分析数据,获得信息实验室现有硫酸铜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 25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4.9 9.8 X 1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 X 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步骤)
22.(2020·山东青岛·统考模拟预测)为测定硫酸钠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26.2g,向其中加入219.6g水,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40 40 40 40 40
产生沉淀质量/g 1.45 2.9 m 5.8 5.8
试分析计算。
(1)m的值为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3.(2020·山东青岛·统考模拟预测)维C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维生素C的保健品。某品牌维C泡腾片(以下称“本品”)的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
(1)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c.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2)阅读本品的营养成分表:每100g维C泡腾片含钠5750mg(1mg=10﹣3g)。已知本品其他成分不含钠元素,则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维C泡腾片水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将本品一片投入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反应原理为:H3C6H5O2+3NaHCO3=Na3C6H5O2+3CO2↑+3_____(填化学式)。待不再产生气体后,测得溶液呈酸性。
(4)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称量相关实验用品质量,将本品一片投入蒸馏水中,待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如图2所示。
相关数据如表:
物品 反应前 反应后
锥形瓶 蒸馏水 维C泡腾片 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
质量/g 71.75 50.00 4.00 125.53
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②实验测定结果与题(2)计算结果相比有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_____。
24.(2020·山东青岛·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烧杯中现有100g碳酸钠溶液,将150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累计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g
一 40 134
二 80 168
三 120 202
四 150 232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____g。
(2)第四次测量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1)35%
(2)设1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1.825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详解】(1)铜铁合金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减少,而铜不反应,加足量足量稀盐酸后,不溶解的固体为铜,可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10g-6.5g==3.5g;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每10g稀盐酸反应铁的质量为1.4g,由化学方程式中铁和氯化氢的质量关系,由1.4g铁可计算出10g稀盐酸中的溶质,进而计算出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详细计算过程见答案。
2.(1)A
(2) NaOH、NaCl 解: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
答:样品中所含MgCl2的质量是9.5g。
【解析】(1)
海水或卤水中含有氯化镁,但氯化镁的浓度很小,与其它的杂质混在一起,还需要过程①②的原因是将氯化镁富集提纯;故选A。
(2)
①分析图像,NaOH溶液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B点时,氢氧化钠过量,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Cl。
②见答案。
3.(1)2.2
(2)解:设100g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则所用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3%。
(3) CaCl2、NaCl 中性
【分析】根据题干和图像信息分析。
【详解】(1)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Na2CO3先与HCl反应,把HCl消耗完后再与CaCl2反应。由图像知当加入100gNa2CO3溶液时,将混合溶液中的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O2,故填:2.2。
(2)见答案。
(3)①由图像知,a点所示溶液是Na2CO3与HCl恰好完全反应的溶液,Na2CO3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溶液中原有的CaCl2和生成的NaCl,故填:CaCl2、NaCl。
②由图像知,b点溶液是Na2CO3与CaCl2恰好完全反应的溶液,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Cl,所以b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NaCl溶液呈中性,故填:中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明确溶液中的反应顺序,再结合图像信息进行解答。
4.(1)80%
(2)解:设5.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析】(1)
由表中数据可知,前三次每加入5.0 g稀盐酸,固体质量均减少0.5 g,则每加入5.0 g稀盐酸和0.5 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而第四次加入5.0 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了0.5 g-0.4 g=0.1 g,说明第四次时碳酸钙反应完全,可以得出碳酸钙的质量为2.0 g-0.4 g=1.6 g,所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80%;
(2)
见答案。
5.(1)8.8
(2)解:设100克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为x。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解析】(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故填:8.8。
(2)
见答案。
6.
解:设电解10.2t氧化铝最多能生成铝的质量为x,
答:电解10.2t氧化铝最多能生成铝的质量是5.4t。
【详解】见答案。
7.(1)CaCO3
(2)设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x=10.6g,
y=8.0g,
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12.6g-10.6g=2.0g;
(3)最后所得100克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是2.0g+8.0g=10.0g,
故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0%
【解析】(1)
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蒸发等操作后,得到滤渣10.0g,即碳酸钙的质量是10.0g,化学式为:CaCO3;
(2)
见答案;
(3)
见答案。
8.(1)HC1、CaCl2
(2)设:20g补钙剂中含碳酸钙质量为x。
补钙剂中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
x=10g
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详解】(1)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溶质一定有氯化钙,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三次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所以溶质还有HCl;
(2)见答案。
9.(1);2.2
(2)解: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x=5g
故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的质量为10g–5g=5g
故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50%。
【详解】(1)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从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80.0g-277.8g=2.2g;
(2)见答案。
10.解:设该发电厂每年要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1320万吨
答:该发电厂每年要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0万吨
【分析】熟练掌握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能通过化学方程式所体现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用已知物质的质量去求未知物质的质量;注意要将混合物质量转化为化学反应中纯净物的质量。
【详解】见答案
11.(1)25;和
(2)设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详解】(1)当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不变的时候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5g;a点时氢氧化钠加入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
(2)见答案。
12.(1) CO2
(2)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3) Na2SO4、Na2CO3
【详解】(1) 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反应产生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2) 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9.3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稀硫酸首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2.2g;过程见答案。
(3)a点时,第一个反应已经结束,第二反应进行了一部分碳酸钠过量稀硫酸不足,故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生成的硫酸钠、过量的碳酸钠,故填Na2SO4、Na2CO3。
13.(1)15
(2)NaCl、CaCl2
(3)设120g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9%。
【详解】(1)根据图像信息,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15g。
(2)第四次测量时,不产生沉淀,说明氯化钙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钙,其化学式分别为NaCl、CaCl2。
(3)见答案。
14.(1)0.4
(2)解:设原20g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x
x=13g;
所以原20g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原20g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
【详解】(1)由图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g。
(2)见答案。
15.(1)恰好反应 中 (2)0.49 (3)解:设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0.4g
废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2%>0.001%,所以不能直接排放。
答:该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分析】(1)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20g废液中含有NaOH的质量,然后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出废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最后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
【详解】(1)由图象可知图中A点时,溶液的pH=7,滴入的稀硫酸与废水中的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故填:恰好反应;中;
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5g,
(2)由图象可知图中A点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5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5g×9.8%=0.49g;故填:0.49g;
(3)见答案。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6.(1)乙(2)94.7%(3)水的质量
【分析】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
【详解】(1)甲、乙同学:所取样品的质量相等,增加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结果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相等,乙、丙同学: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增加所取样品的质量,结果同样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相等,故乙同学所取用的样品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钠质量为x
所以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3)样品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为NaCl溶液,要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就需要知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溶质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的氯化钠和硫酸钠,然后求出样品中的氯化钠;溶液质量需要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减去沉淀的质量即可,但是反应物不知道水的质量,故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水的质量。
17.(1)设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故溶液B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2)设质量分数为24.4%的NaCl溶液的质量为z
由于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z=50g
【分析】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详解】(1)设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故溶液B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2)设质量分数为24.4%的NaCl溶液的质量为z
由于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Z=50g
答:(1)溶液B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6.1%(2)要配制与溶液B相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200g,需要质量分数为24.4%的NaCl溶液的质量是50g。
【点睛】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18.(1)水和氧气;增大铁粉与水、氧气接触面积(2)Fe2(SO4)3(3)54.2%。
【详解】(1)铁粉生锈吸收氧气和水,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铁粉可以增大与水、氧气接触面积,故填:水和氧气;增大铁粉与水、氧气接触面积。
(2)由第5次实验可知,30 g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0.2g,则第3次实验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为0. 3g-0.2g=0.1g,则第一次第二次稀盐酸不足没有产生氢气,只有铁锈和硫酸发生了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填:Fe2(SO4)3。
(3)由第5次实验可知,30 g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0.2g,而第六次30g稀盐酸只生成了0.6g-0.5g=0.1g氢气,说明铁粉完全反应,设铁份质量为x。

样品中单质铁质量分数:

故填:54.2%。
19.(1)0.2g(2)90%(3)7.3%
【详解】(1)由实验数据表可知,每加入5g稀盐酸,与碳酸钙物质完全反应,剩余固体减少0.5g,即每次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0.5g;前三次实验中盐酸均完全反应,而第四次加入5g稀盐酸,固体的质量减少=0.5g 0.2g=0.3g,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剩余0.2g为杂质的质量,所以第5次再加入盐酸,固体的质量不变,所以表中x的值为0.2g;故填:0.2g。
(2)该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质量=2g 0.2g=1.8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故填:90%。
(3)设参加反应的5g稀盐酸中HCl质量为x。
x=0.365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出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20.(1)NaOH+NH4Cl=NaCl+H2O+NH3↑(2)5.3%(3)4%
【详解】(1)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后,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过滤后滤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钡,滤液a中加入试剂X,加热后产生刺激性气味,且滤液b中只含有一种阴离子,因此试剂X是氯化铵,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以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H4Cl=NaCl+H2O+NH3↑。故填:NaOH+NH4Cl=NaCl+H2O+NH3↑。
(2)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为x。
x=5.3g
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5.3%
答: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3%。
(3)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y=4g
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4%
21.(1)14.7;(2)96%
【详解】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每25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4.9g的沉淀,第2次加入25g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完全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是9.8g,第三次加入25g 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4.9g×3=14.7g,第四次加入25g 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4.9g×4=19.6g,而实际产生的质量为14.7,所以X的值14.7g。
(2)设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为y,
解得: y=24g
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96%,
答: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96%。
22.(1)根据前四次,每次对应的沉淀的质量为1.45g,所以第三次的m=1.45×3=4.3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4.35
(2)设硫酸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

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故填:45.8%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填:7.1%
【分析】根据前四次,每次对应的沉淀的质量为1.45g,所以第三次的m=1.45×3=4.3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以第四次为准)求算硫酸镁的质量以及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详解】见答案。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3. ad 21% H2O 10.5% 装置内有残余的二氧化碳
【分析】
【详解】(1)a、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单位是1而非g。故b不正确;
c、维生素C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而不是原子直接构成。故C不正确;
d、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故d正确。故选ad。
(2)每100g维C泡腾片含钠5750mg(1mg=10﹣3g)即5.75g。已知本品其他成分不含钠元素,则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碳原子9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11个,钠原子3个;反应后,现有钠原子3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8个;缺少氢原子6个,氧原子3个,分布在3个分子中,所以对应的是。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


②实验测定结果与题(2)计算结果相比有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装置内有残余的二氧化碳。
【点睛】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原子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
24.(1)18 (2)NaCl、CaCl2(3)16.7%
【详解】(1)加入40 g氯化钙溶液生成6g沉淀,加入80 g氯化钙溶液生成12g沉淀,加入120 g氯化钙溶液生成18g沉淀,加入150 g氯化钙溶液生成18g沉淀,说明加入120 g氯化钙溶液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第四次时,氯化钙溶液过量。由图可知,加入120g的氯化钙溶液后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20g+100g-202g=18g;
(2)第四次数据中氯化钙溶液过剩,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钙。化学式为NaCl、CaCl2;
(3)设120g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
Na2CO3+ CaCl2=2NaCl+ CaCO3 ↓
111 100
x 18g
=,解得x=19.98g
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6.7%。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1流程题(含解析)

下一篇: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0填空题(基本知识)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