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先进研究堆是开展中子物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反应堆燃料与材料辐照性能研究,以及放射性同位素辐照研发的重要科学研究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位于原子核内部,不带电荷
B.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C.钠钾合金可用做反应堆的导热剂、工作时呈液态
D.某元素由放射性同位素转化为稳定同位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属于糖类化合物 聚乙烯由线型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能够增加材料的强度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存在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聚集形成的胶束属于超分子
A.A B.B C.C D.D
3.下列关于第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
D.酸性:
4.下列关于的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呈酸性:
B.一定条件下,与反应能生成
C.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D.0.1mol·L醋酸溶液中,mol L
5.下列关于Na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碱转化为两种盐:
B.碱转化为酸式盐:
C.过氧化物转化为碱:
D.盐转化为另一种盐:
6.下列离子检验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 待检验离子 检验试剂
A Fe3+ KSCN溶液
B I- Cl2、淀粉溶液
C SO 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D NH 浓NaOH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A.A B.B C.C D.D
7.NO2和N2O4存在平衡:2NO2(g) N2O4(g) △H<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1 mol平衡混合气体中含1 mol N原子
B.断裂2 mol NO2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 mol N2O4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C.恒温时,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恒容时,水浴加热,由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气体颜色变浅
8.马尼地平主要用于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
B.分子中碳原子均为:杂化
C.能与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D.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9.碳酸钠晶体()失水可得到或,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碳酸钠晶体()失水是化学变化
C.向中滴加几滴水,温度升高
D.失水生成:
10.已知、均可自耦电离:,,下列反应与CH3CH2OH + HBr 原理不同的是
A.
B.
C.
D.
11.海水中有丰富的锂资源,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利用太阳能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锂的技术,提取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阴极
B.金属锂在电极a上生成
C.电解过程中b极附近溶液pH逐渐减小
D.b极仅产生一种气体。反应式为
12.酸性条件下,环氧乙烷水合法制备乙二醇涉及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乙二醇总反应为
B.H+进攻环氧乙烷中的氧原子是因为碳氧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氧
C.X的结构简式为
D.二甘醇的分子式是C4H10O3
13.某储能电池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中迁移
B.放电时负极反应:
C.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释放0.5mol
D.充电过程中。NaCl溶液浓度增大
14.同学们探究不同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向三等份浓硫酸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不同金属片,加热,用生成气体进行下表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金属为铜 金属为锌 金属为铝
点燃 不燃烧 燃烧 燃烧
通入酸性溶液 褪色 褪色 褪色
通入溶液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出现黑色沉淀
通入品红溶液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已知:(CuS为黑色固体);可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铜片的实验中,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气体是
B.加入铝片的实验中,燃烧现象能证明生成气体中一定含
C.加入锌片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D.金属与浓硫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
二、结构与性质
15.短周期元素B、C、N等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物质,呈现出不同的性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B、C、N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
(2)硅、金刚石和碳化硅晶体的熔点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
(3)的结构与类似、但是性质差异较大。
①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形。N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
②具有碱性(可与结合)而不显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_。
(4)立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晶胞如图所示。
①距离硼原子最近的氮原子有___________个,氮化硼晶体中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
②已知:立方氮化硼晶体的摩尔质量为ag mol,密度为ρg cm,设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晶胞边长为___________cm。
三、工业流程题
16.电子印制工业产生的某退锡废液含硝酸、锡化合物及少量Fe3+和Cu2+等,对其处理的流程如图。
Sn与Si同族,25℃时相关的溶度积见表。
化学式 Sn(OH)4(或SnO2·2H2O) Fe(OH)3 Cu(OH)2
溶度积 1.0×10-56 4×10-38 2.5×10-20
(1)Na2SnO3的回收
①产品Na2SnO3中Sn的化合价是______。
②退锡工艺是利用稀HNO3与Sn反应生成Sn2+,且无气体生成,则生成的硝酸盐是_____,废液中的Sn2+易转化成SnO2·xH2O。
③沉淀1的主要成分是SnO2,焙烧时,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滤液1的处理
①滤液1中Fe3+和Cu2+的浓度相近,加入NaOH溶液,先得到的沉淀是______。
②25℃时,为了使Cu2+沉淀完全,需调节溶液H+浓度不大于______mol L-1。
(3)产品中锡含量的测定
称取产品1.500g,用大量盐酸溶解,在CO2保护下,先用Al片将Sn4+还原为Sn2+,再用0.1000mol L-1KI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作指示剂滴定过程中IO被还原为I—,终点时消耗KIO3溶液20.00mL。
①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产生I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产品中Sn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四、有机推断题
17.光伏组件封装胶膜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经由如图反应路线可分别制备封装胶膜基础树脂Ⅰ和Ⅱ(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略)。
反应路线Ⅰ:
反应路线Ⅱ:
已知以下信息:
①
②(R、、为H或烃基)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基础树脂Ⅰ中官能团为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J→K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若基础树脂Ⅱ为线型高分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7)实际生产中可控制反应条件使D的支链不完全水解,生成的产物再与少量F聚合、得到含三种链节的基础树脂Ⅱ,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8)K→F的转化过程中,会发生多个副反应。其中一个副反应产物分子式为,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
五、原理综合题
18.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选择高效催化剂实现降能提效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1)合成氨反应为: kJ mol,理论上___________温(填“高”或“低”,下同)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___________温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2)针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产率的矛盾、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①方案一:使用双催化剂,通过光辐射产生温差(如体系温度为495℃时、Fe的温度为547℃,而的温度为415℃)。使N≡N在___________(填写“热Fe”或“冷Ti”,下同)表面断裂,氨气在___________表面生成、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和平衡产率。
②方案二:使用M-LiH复合催化剂。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温度对合成氨速率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
b.相同条件下,复合催化剂更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
c.高温下,使用复合催化剂更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3)电催化合成氨是一种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水作为氢源的低碳环保技术。装置示意图如右图。
①a电极应连接电源___________极。
②电催化合成氨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以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H 、CH 及少量CO)和空气为原料,实现氨和甲醇的联和生产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氨醇联产中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为: 。请从能源及资源利用角度说明该工艺的优点___________。
六、实验题
19.工业上用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某小组探究其过程和影响因素。
【实验A】在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然后滴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滤出白色沉淀,继续实验如下:
【资料】①
②
(1)检验ⅱ中产物
①取ⅱ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②取ⅱ中少量灰黑色固体,洗涤后将固体等分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稀硝酸溶解,再加入NaCl溶液生成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Ag。向另一份加入KI溶液,无明显现象。
(2)检验ⅲ中产物。
①取ⅲ中灰白色固体,洗涤。进行如下实验,确认灰白色固体中含AgCl:
滤液加盐酸未产生沉淀,但加入硫酸后产生了白色沉淀,请写出滤液加盐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取ⅲ中上层溶液,加几滴KSCN溶液。取样时间与溶液颜色如下表。
取样时间 10分钟 12小时 24小时
溶液颜色 浅红色 红色 深红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
(3)小组同学认为可以直接氧化Ag继而生成AgCl,对此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结果发现,该实验产生AgCl所需的时间更长。说明AgCl的产生主要与有关。
(4)实验A中的ⅰ~ⅲ中,ⅰ中AgCl溶解,ⅲ中又生成AgCl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反思: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时应控制铁粉、盐酸的浓度和浸泡时间等因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B
6.B
7.B
8.D
9.D
10.D
11.D
12.C
13.B
14.B
15.(1)N
(2)金刚石>碳化硅>硅
(3) 三角锥形 中F元素电负性强,使得N原子呈正电性(),难与结合
(4) 4 共价键
16.(1) +4价 Sn(NO3)2、NH4NO3 SnO2+2NaOHNa2SnO3+H2O
(2) Fe(OH)3 2×10-7
(3) 滴入最后一滴KIO3标准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IO+5I-+6H+=3I2+3H2O 47.6%
17.(1)乙炔
(2)加成反应
(3)酯基
(4)
(5)2CH3CHO
(6)
(7)
(8)
18.(1) 高 低
(2) 热Fe 冷Ti c
(3) 负极
(4)合成甲醇放热为合成氨反应提供能量;焦炉煤气是甲醇和氨的原料,减少CO排放等
19.(1) 铁氰化钾 白色沉淀
(2)
(3)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4)ⅱ中静置过程中生成的逐渐增大,将Ag氧化为,同时正向移动,逐渐减小,逆向移动,AgCl沉淀析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