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同步 练习题(答案)2022-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同步精选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均匀小球甲、乙均漂浮在水面上(ρ甲<ρ乙),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甲一定小于F乙 B.F甲一定等于F乙
C.F甲可能等于F乙 D.F甲可能大于F乙
2.如图所示,把体积为300cm3.密度为0.8×103kg/m3的木块浸没在水中后放手,木块最终漂浮于水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g取10N/kg)
A.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3N
B.木块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不变
C.木块浸没与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样大
D.如果把漂浮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余下部分仍将漂浮
3.一般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
A.潜水艇在水中潜行时所受浮力一直小于自身重力
B.潜水艇在水中可以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自身的沉浮
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4.如图,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盛有不同液体,现将同一物块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处于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小
B.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C.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
D.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小
5.甲、乙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
A.沉在水槽的底部
B.悬浮在原位置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6.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一艘 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关闭上游闸门C和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B.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C.船由闸室进入下游,船受到浮力减小
D.船由上游进入闸室,对水的压力变小
7.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8.把重5N、体积为0. 4dm3的物体投入盛有足够多水的杯中.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漂浮,所受浮力为5N B.物体漂浮,所受浮力为4N
C.物体沉底,所受浮力为4N D.物体悬浮,所受浮力为5N
9.把一铁块系在气球上,放入水中,恰好悬浮于水中某处,如图所示,现沿容器壁缓缓注入一些水,则铁块和气球将(  )
A.仍然悬浮 B.下沉 C.上浮 D.都有可能
10.如图所示,先后将体积相同的物块乙、小物块丙放在物块甲的下方和上方,其中甲、乙之间用绳连接,物块甲的上表面恰好都与水面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小
B.图中绳子对甲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C.乙物块的密度小于丙物块的密度
D.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小
11.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 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 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 1/6 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 50g.已 知 ρ 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①液体的密度是 1×103kg/m3
②两种情境下小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4:5
③小球的密度 1.2×103kg/m3
④两种情境下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 6:5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12.关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有关
二、填空题
13.如图a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100cm2,里面盛有水,水面距容器口的高度为6mm。现将一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水中,水面恰好与容器口齐平,如图b(无水溢出),则木块的质量为______g,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为______Pa(g=10N/kg)。
14.如图所示,某型号驱逐舰从长江驶入大海(已知ρ海水>ρ水)。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舰体要___________(选填“下沉”或“上浮”)一些。
15.将一不吸水、体积为10﹣3m3的长方体缓慢放入装有一定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长方体静止时有体积露出水面。(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长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F浮______G,长方体所受浮力F浮= ______ N;
(2)放入长方体后,水面上升了4cm,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 ______ Pa。
16.排水量为5 000t的轮船,在江河中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是______t,此时轮船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当它在海洋中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是______t,此时轮船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海水的密度是1.03×103kg/m3)
17.一只苹果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2.7×10-4m3,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松手后苹果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三、实验题
18.玉珠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______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漂浮”或“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2
(3)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3,天平的读数为______g;
(4)把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到量筒中,如图4,量筒的读数为______mL;
(5)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6)根据测量的数据,利用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19.学习了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知识后,小明非常感兴趣,他和同学们利用吸管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用吸管“取”水主要依靠了________的作用.
(2)如图乙所示,往水平放置的吸管中吹气,可以看到竖直放置的吸管中的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此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粘上适量橡皮泥并用石蜡封口,制成简易密度计.现使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
①对这个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是________
A.二力平衡的知识 B.分子的动理论 C.牛顿第一定律 D.物体的浮沉条件
②三种液体的密度的比较:密度最大的是 ________,最小的是 ________(选填序号).
四、计算题
20.将棱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500g水,(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1.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在海南三亚某军港正式交付海军,被命名为“山东舰”,舷号“17”(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求:
(1)山东舰航母设计满载排水量约65万吨,那么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水面下4m处海水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3)一位质量为60kg的海军战士站在甲板上时,若双脚与甲板的接触面积是0.04m2,则他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是多少?
五、综合题
22.请阅读《挺进深海》
挺进深海
2020年11月10日,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如图1所示)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909m处成功坐底,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纪录。“奋斗者”号的外壳坚固,其在下潜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奋斗者”号增加总重的铁块。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质量。“奋斗者”号装配所需的压载铁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重的压载铁,并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完成潜水工作后,还需要根据实时水文数据抛卸压载铁,以减小“奋斗者”号的总重从而开始上浮。
请根据上述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1)“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时承受的海水对它产生的最大压强约为 ___Pa;(海水的密度近似取,取g=10N/kg)
(2)“奋斗者”号在深海中通过抛卸压载铁由静止开始上浮时,其所受的浮力 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总重,不考虑由于“奋斗者”号在水中运动所受到的粘滞阻力。它在深海中匀速上浮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浮力 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总重;
(3)如果在一次测试中测得的马里亚纳海沟某海域海水密度ρ和深度h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说明“奋斗者”号这样的深潜器在此海域加速下潜过程中,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的浮力如何变化?答:___。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B
7.C
8.C
9.B
10.B
11.D
12.C
13. 60 60
14. 不变 上浮
15. = 7.5 400
16. 5000 5×107 5000 5×107
17. 2.7 2
18. 小于 悬浮 153.2 100 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盐水的总质量,记为m
19. c a b d 大气压 上升 小 A D 2 3
20.(1)5N;(2);(3)500Pa
21.(1) ;(2) ;(3)
22. 大于 等于 逐渐增大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校联盟2021-2022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下一篇: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