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5 图像题(原卷版+解析版)--2023年中考化学重难点复习精讲精练(上海专用)

专题 图像题
掌握图像题的各种考察类型
熟练运用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知识点一 解决图像题目的技巧
审题,弄清反应,弄清量的关系。例如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有两种:金属不足,酸过量;金属过量,酸不足。反应物量的关系影响化学方程式中以谁来进行计算,进而直接影响图像的绘制。
二、看清坐标,横纵坐标的意义。同一种反应,横纵坐标不同,图像不同。而且在化学实验中,物质之间混合加入顺序不同,也会导致图像各异。例如,同样是金属与酸反应:向一定量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绘制“稀硫酸质量-溶液总质量”关系图(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绘制“铁粉质量-溶液总质量”关系图(b)。
(a) (b)
三、注意关键点,起点、终点、折点、交点等。在图像绘制和分析的过程中,关键点的判断是难点,可以根据剖析题意、依据化学方程式物质量的关系逐一进行突破。
知识点二 酸碱盐实验
【典型例题】
例1.(2020奉贤区二模)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
A.沉淀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质的质量
【答案】D
【解析】A、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沉淀质量不断增大,当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因此y不能表示沉淀的质量,错误;B、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质量不断减小,直至为0,但不会增大,因此y不能表示氢氧化钡质量,错误;C、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液碱性减弱,pH降低,但不会为0,也不会重新升高,因此y不能表示溶液的pH,错误;D、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质质量不断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继续加入稀硫酸时,溶质质量增大,因此y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故选D。
例2(2020杨浦区二模)向20.0mL质量分数为3%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pH随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
B.a、b点对应溶液的pH:aC.c点时溶液温度最高
D.c、d点对应的氯化钠质量:c=d
【答案】A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与盐酸的质量比=40:36.5,即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要多一点,虽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溶液的体积相同,但题目中没有指明两种溶液的密度,所以无法确定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错误;
B、随着滴入的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溶液中的盐酸越来越少,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则溶液的pH越来越大,所以a、b点对应溶液的pH的关系为aC、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由图可知,c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所以溶液的温度最高,选项正确;
D、c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再发生,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c、d点对应的氯化钠质量:c=d,选项正确,故选A。
例3(2021·上海嘉定·二模)下图是在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的曲线图,纵坐标能表示的意义是
A.氢氧化钠的质量
B.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C.溶液中水的质量
D.溶液的pH值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质量减少,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所以开始加入稀盐酸时即产生氯化钠,等把氢氧化钠消耗完全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B正确;
C、由于盐酸中含有水,所以不管反应是否完全,水的质量是随着盐酸的加入而不断增加的,故C错误;
D、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少,D错误。
例4((不定向)2021·上海普陀·二模)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相关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纵坐标中“y”可以表示的物质是
A.反应的氢氧化钠 B.生成的水
C.生成的硫酸钠 D.溶液中的溶质
【答案】AB
【解析】A、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且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和硫酸的质量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2:1,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氢氧化钠达到最大,A正确。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且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2: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水最多,B正确。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且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1: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钠最多,C错误。
D、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滴加稀硫酸之前溶质的量不为零,D错误。
故选:AB。
知识点三 压强变化实验
【典型例题】
例1.(2020闵行区二模)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好),三种固体质量相同,分别滴入相同体积的浓度8%盐酸,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溶于水也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瓶内压强会增大,后又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烧瓶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也随着减小;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也放出热量,但是没有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它的曲线在氧化钙的下面,而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大量气体CO2导致瓶内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结束加强增大最大后不再返回。根据上述分析选项中压强变化图,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例2(2021·上海长宁·二模)关闭启普发生器的活塞后,能表示装置内大理石上方压强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关闭启普发生器的活塞前,装置内有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气压不能为0,关闭启普发生器的活塞后,二氧化碳不能导出,随着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压增大,在气压的作用下,液面下降,导致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故选D。
故选D。
知识点四 饱和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 金属相关曲线
【典型例题】
例1(不定向)(2021·上海宝山·二模)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回复到原温度,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B. C.
D.
【答案】BC
【解析】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大了,又溶解一部分,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了,所以溶质是先降低再升高最后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少;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少,故B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最终恢复到原温度,与反应前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符合题意;
D、由C选项的分析,溶解度先变小,后恢复至与反应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例2(2020虹口区二模)图示所表示的各实验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高温煅烧石灰石 (杂质不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 加稀盐酸 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放入足量的铁片和铝片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但是碳酸钙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故固体质量一开始不变,然后逐渐减小至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于稀盐酸中本身也含有水,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水的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水的质量继续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C、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硫酸铜会继续溶解,溶液质量逐渐增加,待达到饱和后,硫酸铜虽然不能继续溶解,但是硫酸铜能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消耗了溶液中的水,使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放入足量的铁片和铝片,铁与稀盐酸反应:,,铁片、铝片过量,故根据稀盐酸的质量计算生成溶液的质量,最后铁生成溶液的质量大,符合题意。
故选D。
例3(不定向)(2021·上海静安·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D.向碱性溶液中加蒸馏水
【答案】AC
【解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故选项图象正确。
B、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烧杯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若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稀盐酸过量,镁消耗稀盐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碱性溶液中加蒸馏水,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溶液仍呈碱性,pH不会小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AC。
知识点五 反应顺序相关曲线
【典型例题】
例1.(不定向)(2021·上海青浦·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B.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C.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片
【答案】BD
【解析】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水,故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水分被消耗,会有溶质析出,故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小,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片,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即:,56份的铁置换出2份的氢气,溶液质量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BD。
例2(2020杨浦区二模)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器中的压强先增大;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本消耗,容器中的压强减小,且比反应前的压强要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第一个过程溶剂增加的质量包括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大;第二个过程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剂增加的质量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故选项图象错误。
D、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镁中多,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最终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1. 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可能有剩余
B.曲线①表示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C.比较b、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a、b、c、d四点处的溶质成分相同
【答案】A
【解析】
A、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稀盐酸可能有剩余,该选项说法正确;
B、曲线①反应速率较快,表示锌粉与稀盐酸的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比较d、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a、b、d处的溶质成分相同,都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锌和过量的氯化氢,c处溶质可能是氯化锌,也可能是氯化锌和氯化氢(盐酸过量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下列图像和对应叙述表示错误的是
①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②反映某个化合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③表示足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反应
④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①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水中加入生石灰,CaO会与H2O反应生成Ca(OH)2,溶剂减少,且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碱性,都会导致溶质析出,故溶质质量减小,①图错误,符合题意;
②根据②图可知,反应后反应物质量减小,生成物质量增大,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②图错误,符合题意;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排在铁前面,即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铁的,所以在图像中锌的图像更靠近纵坐标;由金属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足量的锌和铁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一样多,③图错误,符合题意;
④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因此pH逐渐变大,等硫酸反应后完,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等反应完成后,溶液的 pH不变且等于7,当氢氧化钠过量后,pH 逐渐变大,④图正确,不符合题意;
图像和对应叙述表示错误的有3个。
故选C。专题 图像题
掌握图像题的各种考察类型
熟练运用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知识点一 解决图像题目的技巧
审题,弄清反应,弄清量的关系。例如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有两种:金属不足,酸过量;金属过量,酸不足。反应物量的关系影响化学方程式中以谁来进行计算,进而直接影响图像的绘制。
二、看清坐标,横纵坐标的意义。同一种反应,横纵坐标不同,图像不同。而且在化学实验中,物质之间混合加入顺序不同,也会导致图像各异。例如,同样是金属与酸反应:向一定量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绘制“稀硫酸质量-溶液总质量”关系图(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绘制“铁粉质量-溶液总质量”关系图(b)。
(a) (b)
三、注意关键点,起点、终点、折点、交点等。在图像绘制和分析的过程中,关键点的判断是难点,可以根据剖析题意、依据化学方程式物质量的关系逐一进行突破。
知识点二 酸碱盐实验
【典型例题】
例1.(2020奉贤区二模)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
A.沉淀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质的质量
例2(2020杨浦区二模)向20.0mL质量分数为3%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pH随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
B.a、b点对应溶液的pH:aC.c点时溶液温度最高
D.c、d点对应的氯化钠质量:c=d
例3(2021·上海嘉定·二模)下图是在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的曲线图,纵坐标能表示的意义是
A.氢氧化钠的质量
B.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C.溶液中水的质量
D.溶液的pH值
例4((不定向)2021·上海普陀·二模)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相关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纵坐标中“y”可以表示的物质是
A.反应的氢氧化钠 B.生成的水
C.生成的硫酸钠 D.溶液中的溶质
知识点三 压强变化实验
【典型例题】
例1.(2020闵行区二模)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好),三种固体质量相同,分别滴入相同体积的浓度8%盐酸,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例2(2021·上海长宁·二模)关闭启普发生器的活塞后,能表示装置内大理石上方压强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知识点四 饱和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 金属相关曲线
【典型例题】
例1(不定向)(2021·上海宝山·二模)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回复到原温度,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B. C.
D.
例2(2020虹口区二模)图示所表示的各实验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高温煅烧石灰石 (杂质不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 加稀盐酸 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放入足量的铁片和铝片
A.A B.B C.C D.D
例3(不定向)(2021·上海静安·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D.向碱性溶液中加蒸馏水
知识点五 反应顺序相关曲线
【典型例题】
例1.(不定向)(2021·上海青浦·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B.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C.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片
例2(2020杨浦区二模)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1. 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可能有剩余
B.曲线①表示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C.比较b、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a、b、c、d四点处的溶质成分相同
2.下列图像和对应叙述表示错误的是
①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②反映某个化合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③表示足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反应
④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 20 金属回收流程图推断(原卷版+解析版)--2023年中考化学重难点复习精讲精练(上海专用)

下一篇:专题 03 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卷版+解析版)--2023年中考化学重难点复习精讲精练(上海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