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共25题)
一、选择题(共13题)
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B.-=17 C.+= D.-=
涂色部分不能 用表示的是
A.
B.
C.
一本故事书一星期看完.每天看的页数一样多, 天看了这本书的
A. B. C.
小华买了10个桃子,吃掉3个,吃掉了这些桃子的( )。
A. B. C.
一杯牛奶,喝了 ,杯中还有
A. B. C.
从里面减去两个的和,差是( )。
A. B. C.
一根铁丝截成两段,第一段长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两段相比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下面四幅图,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用 表示的是
A. B.
C. D.
在 、 和 中,最小的分数是 .
A. B. C.
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比较这两段绳子的长度,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下面各图中, 的阴影部分不能用 表示.
A. B.
C. D.
把一根绳子对折 次,一段长度是原来的
A. B. C.
把一个西瓜分成5份,每份占这个西瓜的( )。
A. B.
C.无法确定具体的比例份额
二、填空题(共4题)
个 是 ; 里面有 个 .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次,再打开.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
在横线上填上“”、“”或“”.
秒 时; 分米 米; 千克 克;
米 千米 米; ;
盒子里有 块饼干,小红吃了 ,小林吃了 ,小红吃了 块,小林吃了 块.
三、判断题(共4题)
把一张纸分成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
把一个蛋糕分成 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
把一根绳子分成 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
.
四、解决问题(共4题)
有一个蛋糕,小丽吃了它的,小军和她吃得同样多。他俩一共吃了,还剩。
李阿姨有一块布,做衣服用去,做床单用去。做衣服和做床单一共用去这块布的。做床单比做衣服多用去这块布的。
数学活动课上,小王拿来一条彩带。王小芳用了这条彩带的,李志学用了这条彩带的,苏小林用了这条彩带的,小菲用了这条彩带的。
(1) 用的最多。
A.王小芳 B.李志学 C.苏小林 D.小菲
(2) 王小芳和苏小林一共用了这条彩带的 。
(3) 小菲比李志学多用了这条彩带的 。
(1) 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
(2) 还剩这个蛋糕的。
答案
一、选择题(共13题)
1. 【答案】C
【解析】【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解答】+=,所以A选项的计算结果不正确;-=,所以B选项的计算结果不正确;+=,所以C选项的计算结果正确;-==,所以D选项的计算结果不正确。故此题选C。
2. 【答案】C
【解析】选项A、将一长方形平均分成 份,其中 份涂阴影,表示 .
选项B、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份,其中 份涂阴影,表示 .
选项C、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份,其中 份涂阴影,表示 .
故涂色部分不能用 表示的是C.
3. 【答案】C
【解析】 ,一天看书的 .
,故 天看书的 .
故选C.
4. 【答案】B
【解析】【提示】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几分之几。
【解答】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已知小华买了10个桃子,吃掉3个,所以吃掉了这些桃子的。故此题选B。
5.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把整杯牛奶的质量看作单位一,用单位一减去喝过牛奶的质量即可得到杯中还有的质量,故列式计算如下:.
6. 【答案】C
【解析】【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混合运算。
【解答】从里面减去两个的和,即:-(+)=-=,因此差是。故此题选C。
7. 【答案】B
8. 【答案】C
9. 【答案】C
【解析】根据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可知:,
根据分子相同时,分母大的分数小可知:,
所以:.
故选C.
10. 【答案】B
【解析】 ,
因为 ,.
所以第二段长.
答:这两段绳子相比,第二段长.
11. 【答案】C
12. 【答案】C
13. 【答案】C
【解析】提示: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几分之一。
解答: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把一个西瓜分成5份,但是题目并没有说是否平均分,所以每一份占这个西瓜的比例是不确定的。故此题选C。
二、填空题(共4题)
14. 【答案】 ;
15. 【答案】 ; ;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次,再打开,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16. 【答案】 ;;;;;
【解析】 时 分 秒,所以 时 秒 秒,
,所以 秒 时;
米 分米,那么 米 分米,
因为 ,所以 分米 米;
千克 克;
千米 米,所以 千米 米 米 米 米,
,所以 米 千米 米;
,,因为 ,所以 ;
.
17. 【答案】 ;
【解析】 (块)
(块)
(块)
答:小红吃了 块,小林吃了 块
三、判断题(共4题)
18.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原题不是平均分,所以错.
19.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原题没有说是“平均分”,所以每份不一定是这个蛋糕的 .
20. 【答案】错误
21. 【答案】错误
四、解决问题(共4题)
22. 【答案】6;7;1;7
【解析】提示:此题考查的是1减去几分之几(不约分)。
解答: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所以两人一共吃了:。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与减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所以还剩:。
答:他俩一共吃了,还剩。
23. 【答案】6;2
【解析】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答:做衣服用去一块布的,做床单用去一块布的,则做衣服和做床单一共用去这块布的:+=。做床单比做衣服多用去这块布的:-=。
答:做衣服和做床单一共用去这块布的,做床单比做衣服多用去这块布的。
24. 【答案】
(1) C
(2) \frac{5}{9}
(3) \frac{2}{9}
【解析】
(1) 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解答: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王小芳用了这条彩带的,李志学用了这条彩带的,苏小林用了这条彩带的,小菲用了这条彩带的。所以苏小林用的最多。故此题答案为苏小林。
(2) 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同分母分数加法。
解答: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小芳用了这条彩带的,苏小林用了这条彩带的,所以王小芳和苏小林一共用了这条彩带的。
答:王小芳和苏小林一共用了这条彩带的。
(3) 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同分母分数减法。
解答: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小菲用了这条彩带的,李志学用了这条彩带的,所以小菲比李志学多用了这条彩带的。
答:小菲比李志学多用了这条彩带的。
25. 【答案】
(1) 5
(2) 3
【解析】
(1) 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加法。
解答:一个小女孩说吃了这个蛋糕的,另一个说吃了这个蛋糕的,求她俩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多少,应该用加法,列式为:
答: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
(2) 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减法。
解答:已知她俩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求还剩这个蛋糕的多少,应该用减法,列式为:
答:还剩这个蛋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