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人教版化学一轮研练优题 第十单元 酸和碱含答案
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
一、选择题。
1、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者是 ( )
A.卢瑟福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波义耳
2、如表是我们身边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禁忌 洁厕灵+84消毒液:NaClO+2HCl===NaCl+X↑+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不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氧化物,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Cl2
3、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称的是( )
A.火碱 B.烧碱 C.纯碱 D.苛性钠
4、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是制取各种铯盐的原料,常用于玻璃工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无色酚酞遇CsOH溶液不变色
C.CsOH溶液中含有OH-
D.CsOH与CO2反应生成Cs2CO3和H2O
5、如图所示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的稀释 B. 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C. 过滤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7、以下是几种花卉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若某地土壤呈弱酸性,则不宜种植的是( )
A.杜鹃花5.5~6.2 B.兰花6.5~6.8
C.薰衣草7.0~7.9 D.山茶花5.6~6.6
8、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含有NaCl和H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9、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球扁下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A. 小苏打和稀盐酸 B. 硝酸铵和水
C. 生石灰和水 D. 镁和稀硫酸
10、下列图象与选项中描述的实验能够正确对应的是( )
A.①表示稀释pH=3的盐酸
B.②表示锌粒投入足量盐酸中
C.③表示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④表示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11、将质量相等的a.b两块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产物中a.b两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a<b B. 产生H2的质量是:a>b
C. 相对原子质量是:a<b D.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a<b
12、家庭常用液体的pH如下,酸性最强的是( )
A. 洁厕精:1.0 B. 洗发露:7.6
C. 洗衣液:10.5 D. 漂白液:13.4
13、室温时,对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分别进行如下操作,不会产生白色固体的是( )
A. 蒸发 B. 通入少量CO2
C. 加入少量 CaO D. 放入冰水中
1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 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酸溶液能使紫色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 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16、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A. 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 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C. 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
D.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二、填空题。
17、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操作时,打开A中的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部分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
(1)A中的分液漏斗和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
(2)若要使B中的水倒流入A中,A中的分液漏斗和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与此同时B中还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
18、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19、向饱和NaOH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发现有明显的浑浊现象发生.所生成的沉淀物应该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表示为________ 。
20、已知石蕊遇酸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 ,同时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测溶液pH的方法是取一片pH试纸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________ 。
21、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而在医院里做胃镜透视时,要用BaSO4造影,俗称“钡餐”,吃下BaSO4无毒是因为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但如果无意中误服了BaCO3则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________ ,误服后,应立即用泻盐MgSO4解毒,这是因为________ 。
22、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烧杯中溶液pH随滴入物质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
(2)根据曲线判断:(填化学式)a物质是 ,b物质是 。判断依据是 。
(3)当滴入物质的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若滴入石蕊试液,则溶液显:
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写化学式)。
三、实验题。
23、探究一:
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
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__ __ __ __
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__ __ __ __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 __。
探究二: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剩余固体成分为:
A.全部是碳酸钙 B.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 C.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
②再取少量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
请你写出实验操作(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实验结论】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
剩余固体成分与【猜想与假设】中的____(选填“A”或“B”或“C”);
【交流与反思】实验操作产生的气体是__ __,如何检验是该气体___ 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剩余固体的成分若与C相符,则与两步操作的实验现象____(选填“①”或“②”或“①②”)不同。
24、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小雅同学用澄清石灰水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1)实验1中,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2)实验2中,小雅同学通过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3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4,氢氧化钙的用途是 。
(5)小雅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石灰水重复了四个实验,其中 (填“实验1”“实验2”“实验3”或“实验4”)无现象。
四、计算类题。
25、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小松知道了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为了测定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他把4%的NaOH溶液滴加到30 g白醋中,待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假定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共用去NaOH溶液25 g。
(1)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2)请计算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2023年中考人教版化学一轮研练优题 第十单元 酸和碱含答案
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
一、选择题。
1、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者是 ( )
A.卢瑟福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波义耳
【答案】D
2、如表是我们身边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禁忌 洁厕灵+84消毒液:NaClO+2HCl===NaCl+X↑+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不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氧化物,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Cl2
【答案】C
3、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称的是( )
A.火碱 B.烧碱 C.纯碱 D.苛性钠
【答案】C
4、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是制取各种铯盐的原料,常用于玻璃工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无色酚酞遇CsOH溶液不变色
C.CsOH溶液中含有OH-
D.CsOH与CO2反应生成Cs2CO3和H2O
【答案】B
5、如图所示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的稀释 B. 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C. 过滤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D
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B。
7、以下是几种花卉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若某地土壤呈弱酸性,则不宜种植的是( )
A.杜鹃花5.5~6.2 B.兰花6.5~6.8
C.薰衣草7.0~7.9 D.山茶花5.6~6.6
【答案】C
8、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含有NaCl和H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答案】A
9、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球扁下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A. 小苏打和稀盐酸 B. 硝酸铵和水
C. 生石灰和水 D. 镁和稀硫酸
【答案】 B
10、下列图象与选项中描述的实验能够正确对应的是( )
A.①表示稀释pH=3的盐酸
B.②表示锌粒投入足量盐酸中
C.③表示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④表示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答案】B
11、将质量相等的a.b两块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产物中a.b两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a<b B. 产生H2的质量是:a>b
C. 相对原子质量是:a<b D.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a<b
【答案】D
12、家庭常用液体的pH如下,酸性最强的是( )
A. 洁厕精:1.0 B. 洗发露:7.6
C. 洗衣液:10.5 D. 漂白液:13.4
【答案】A
13、室温时,对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分别进行如下操作,不会产生白色固体的是( )
A. 蒸发 B. 通入少量CO2
C. 加入少量 CaO D. 放入冰水中
【答案】D
1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答案】D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 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酸溶液能使紫色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 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答案】D
16、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A. 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 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C. 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
D.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答案】B
二、填空题。
17、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操作时,打开A中的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部分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
(1)A中的分液漏斗和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
(2)若要使B中的水倒流入A中,A中的分液漏斗和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与此同时B中还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
【答案】 2H2O22H2O +O2↑
试剂瓶内液面下降,水从直玻璃管喷出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CO2+2NaOH=Na2CO3+H2O(写SO2也对)
直玻璃管下口有气泡放出,水面下降
18、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答案】(1)10; (2);蓝; (3)NaCl和HCl(或氯化钠和盐酸)。
19、向饱和NaOH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发现有明显的浑浊现象发生.所生成的沉淀物应该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表示为________ 。
【答案】Ca(OH)2;2NaOH+CaCl2=Ca(OH)2↓+2NaCl
20、已知石蕊遇酸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 ,同时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测溶液pH的方法是取一片pH试纸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________ 。
【答案】将干燥的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石蕊纸花;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21、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而在医院里做胃镜透视时,要用BaSO4造影,俗称“钡餐”,吃下BaSO4无毒是因为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但如果无意中误服了BaCO3则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________ ,误服后,应立即用泻盐MgSO4解毒,这是因为________ 。
【答案】BaCO3+2HCl=BaCl2+H2O+CO2↑;BaCl2+MgSO4=BaSO4↓+MgCl2
22、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烧杯中溶液pH随滴入物质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
(2)根据曲线判断:(填化学式)a物质是 ,b物质是 。判断依据是 。
(3)当滴入物质的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若滴入石蕊试液,则溶液显:
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写化学式)。
【答案】(1)=;
(2)NaOH;HCl;随着滴入溶液的增加,溶液的pH增大;
(3)红;NaCl、HCl。
三、实验题。
23、探究一:
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
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__ __ __ __
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__ __ __ __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 __。
探究二: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剩余固体成分为:
A.全部是碳酸钙 B.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 C.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
②再取少量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
请你写出实验操作(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实验结论】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
剩余固体成分与【猜想与假设】中的____(选填“A”或“B”或“C”);
【交流与反思】实验操作产生的气体是__ __,如何检验是该气体___ 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剩余固体的成分若与C相符,则与两步操作的实验现象____(选填“①”或“②”或“①②”)不同。
【答案】
【实验验证】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钠离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 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讨论反思】无色酚酞试液中有大量水分子,已经证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设计并完成实验】氧化钙 碳酸钙 CaO+H2O=Ca(OH)2 B
【交流与反思】二氧化碳 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CO2+ Ca(OH)2===CaCO3↓+H2O ②
24、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小雅同学用澄清石灰水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1)实验1中,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2)实验2中,小雅同学通过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3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4,氢氧化钙的用途是 。
(5)小雅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石灰水重复了四个实验,其中 (填“实验1”“实验2”“实验3”或“实验4”)无现象。
【答案】 (1)红 (2)Ca(OH)2+CO2CaCO3↓+H2O
(3)通过颜色变化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
(4)配制波尔多液 (5)实验2
四、计算类题。
25、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小松知道了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为了测定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他把4%的NaOH溶液滴加到30 g白醋中,待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假定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共用去NaOH溶液25 g。
(1)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2)请计算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答案及解析】(1)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2)解:设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x,
CH3COOH+NaOH====CH3COONa+H2O
60 40
30 g×x 25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