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3年(2020-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填空题压轴题(含解析)

专题09 填空题压轴题
一、填空题
1.(2022·江苏宿迁)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北京冬奥会惊艳世界!
(1)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氢气燃料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火炬的外壳采用了碳纤维和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质量轻、强度大的复合材料,下列材料中也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
a.聚乙烯塑料 b.玻璃钢 c.玻璃
(2)冬奥会速滑场馆“冰丝带”采用的是 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①对 CO2气体加压、降温,可得到于冰,从构成物质微粒角度分析,该过程主要 改变的是分子的______(填“种类”或“间隔”)。
②捕集、利用和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2的部分转化关系图。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2.(2022·江苏南通)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
(4)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3.(2022·江苏徐州)水、溶液及浊液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1)水中滴入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作用。
(2)中国空间站可以通过电解水产生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波尔多液常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___________(填“难溶”或“微溶”或“易溶”)于水。
4.(2022·江苏泰州)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丰富的材料、良好的环境。
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见图)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煤的燃烧过程中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人们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填序号)。
a.氢能 b.木炭 c.太阳能 d.秸秆
(3)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重要环节,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泰州拥有我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气田。请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_____。
Ⅱ.金属材料为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5)《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相较于铜、锡的特点是_____。
(6)分别向盛有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铜片,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7)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请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
5.(2022·江苏苏州)为保持冻土路基夏季不融化,需在秋冬季将空气中的“冷”储存至路基。“热棒”插入路基(如图),利用钢管内氨的汽化和液化,实现路基与空气的热量交换。
(1)热棒主体采用碳素无缝钢管。钢铁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热棒钢管外壁需喷涂保护层,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氨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氨的汽化和液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秋冬季热棒工作时,氨在A端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
6.(2022·江苏扬州)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①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_______。
A.KNO3 B.熟石灰 C.稀硫酸
②某农田改良后pH为5.4,该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水稻 萝卜
pH 5.0-5.5 5.8-6.7 6.0-7.0 7.0-7.5
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
③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④碳酸氢铵(NH4HCO3)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2)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利用CO2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CO2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
①将CO2资源化利用,可减少_______效应。
②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CO2分解成CO和常见单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
④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CO2与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
7.(2022·江苏连云港)连云港海洋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1)海水晒盐。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①“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室里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一般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这三种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③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母液中含有MgC12,向母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海底探物。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的CO2等气体。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可燃冰和干冰都属于混合物
b.可燃冰与煤相比是较清洁燃料
c.可燃冰和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利用CH4和H2O进行催化重整制氢气,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乙→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8.(2021·江苏镇江)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______和天然气。
②下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吸收CO2。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碳”捕捉。利用NaOH捕捉CO2,得到高纯度CO2的流程如图。
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O和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碳”利用。将CO2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C2H6O,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______。
9.(2021·江苏无锡)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研发的新能源和工业原料。
(1)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①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______(填化学式);
②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2)CH2﹣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CH4+H2OCO+3H2,CO+H2OCO2+H2。
①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的百分含量,原因是______;
②如图乙所示,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______。
(3)氢气可用于钢铁冶炼、合成氨和合成甲醇等工业。写出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与氢气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0.(2021·江苏南通)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氢 氧 钠 氯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上表中_________。氯原子在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
③由上表中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该化合物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
①Mg(NO3)2中硝酸根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②写出Mg与热水反应生成X和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1.(2021·江苏常州)《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采矿(图1) “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_____(选填“易”或“难)溶于水。
(2)治炼(图2)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②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
(3)使用
①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_______(选填 “增大”或“减小”)硬度。
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
12.(2021·江苏苏州)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1)天然气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题24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_。
Ⅱ.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13.(2021·江苏盐城)大美湿地,水城绿都——生态新盐城的美好画卷正在黄海之滨徐徐铺陈。
(1)保护沿海湿地,擦亮生态名片。
①湿地旅游要做好垃圾分类,野营产生的厨余垃圾应该投放到印有______(选填“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标识的垃圾箱。
②保护湿地,从我做起。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禁止围猎捕食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滩涂湿地大量植树造林,改善海边空气质量
C 就地焚烧枯枝、落叶,防止植物腐败污染水体
D 组织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
E 沿海区域建设核电站,便于向海水中排放核废水
(2)瞄准低碳目标,发展生态能源。
①目前,我市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__等。
②风从海上来,电在风中生。我市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常选用具有良好______(填写具体性质)的铜质或铝质电线、电缆进行电力传输。
(3)治理串场水系,打造生态盐城。
上图是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一种装置。
①厌氧池中厌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并生成水和CO2等;有机物降解过程中______(选填“吸收”“放出”)能量。
②砂石层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③植物浮床系统可吸收污水中的N、P、K等营养元素,既能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又能减少植物生长所需肥料的施用。请列举一例复合肥:______(填化学式)。
④到达出水口处流水,______(选填“能”“不能”)达标排放,理由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4.(2021·江苏扬州)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也是重要的资源。
(1)实验室用NaC1固体配制50g15%NaCl溶液。
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gNaC1固体。
②溶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______(填仪器名称)。
(2)大多数天然淡水需要经过处理方可直接饮用。
①工厂锅炉长期使用会形成水垢,可用盐酸去除。写出水垢中Mg2(OH)2CO3溶于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某家用净水机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净水机中,PP棉净水原理是______(填“过滤”或“蒸馏”),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3)扬州积极推进水环境整治,建设“秀美瘦西湖,文明新扬州”。
①环保部门对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将水质从“优”到 “劣”分为Ⅰ~V类。由如图可知,近年来扬州市Ⅱ~Ⅲ类优良水质百分比明显呈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由此推断,扬州市主要水域的水质在______(填“变好”或“变差”)。
②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夜间排放工业污水
B.清理污染河道的淤泥
C.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
(4)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会使水面上藻类物质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某藻类含化学式为 C106H263O106N16P的物质,则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15.(2021·江苏连云港)过氧乙酸(CH3COOOH)作为一种消毒剂,在新冠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组成。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属于有机物 b H、O原子个数比为2:1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变化。过氧乙酸不稳定,能分解为乙酸(CH3COOH)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制备。实验室中用题图-1所示装置制备过氧乙酸,反应原理为: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②该反应须控制在40℃左右进行,可用_______对三颈烧瓶进行加热。
(4)拓展。除过氧乙酸外, NaClO等含氯消毒剂也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利用题37图-2所示装置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制取少量NaClO消毒液。电解过程中,a极区生成Cl2,b极区生成气体单质M和NaOH。
①气体M具有可燃性,其化学式为_______。
②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6.(2020·江苏南通)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的关系是_____
②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③氧气和硫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H2O和H2S.H2O、H2S中氧与硫均为_____
(2)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
(3)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所示。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
17.(2020·江苏扬州)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填“稳定”或“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_________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填“>”“=”或“<”)。
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______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_________a(填“>”“=”或“<”)。
(2)汽车多以汽油为燃料,辛烷(C8H18)是汽油中的一种成分。
①每114gC8H18完全燃烧,需要消耗400gO2,生成mgCO2和162gH2O,则m=_______g。
②与完全燃烧相比,等质量的C8H18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消耗O2的质量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除污染环境外,燃料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写出一种)。
(3)“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
①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致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1),引发以下反应:Ⅰ

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_________,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O3可表示一个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4)有人提出: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该说法表达的观点是_____(填字母)。
A 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C 原子内部结构复杂,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18.(2020·江苏连云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分类。下列关于“黑火药”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黑火药”由“黑火药分子”构成
b “黑火药”中的KNO3属于复合肥料
c “黑火药”中的C、S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空格上缺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黑火药”爆炸时能闻到刺鼻的火药味,是因为爆炸时除了有硫化物,还有硫的氧化物生成。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制备。古代曾用硝土(含有Ca(NO3)2、少量NaCl等)和草木灰(含有K2CO3)作原料制取KNO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①“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③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一系列操作”包括“加热蒸发浓缩、再冷却到一定温度、过滤”等步骤。其中“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发展。现代国防、开矿等使用的烈性炸药,主要成分为硝化甘油(C3H5O9N3)。
①硝化甘油在人体内能缓慢氧化生成一种氮的氧化物,用于治疗心绞痛。该氧化物中氮为+2价,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合成硝化甘油的化学方程式为。现用46kg甘油(C3H8O3)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能生成多少硝化甘油?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9.(2020·江苏苏州)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 ______ (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 ____ (写一条)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________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2022·江苏宿迁)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北京冬奥会惊艳世界!
(1)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氢气燃料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火炬的外壳采用了碳纤维和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质量轻、强度大的复合材料,下列材料中也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
a.聚乙烯塑料 b.玻璃钢 c.玻璃
(2)冬奥会速滑场馆“冰丝带”采用的是 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①对 CO2气体加压、降温,可得到于冰,从构成物质微粒角度分析,该过程主要 改变的是分子的______(填“种类”或“间隔”)。
②捕集、利用和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2的部分转化关系图。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1) 隔离可燃物 b
(2) 间隔 NaOH##氢氧化钠
【解析】(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绿色环保,化学方程式。
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即隔离或清除可燃物得到灭火目的。
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复合起来,在性能上取长补短,制成性能更优越的材料。
a.聚乙烯塑料是合成材料;
b.玻璃钢 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是复合材料;
c.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b。
(2)CO2气体加压、降温,可得到于冰,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过程分子的间隔变小。
反应Ⅰ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氢氧化钠是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2.(2022·江苏南通)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
(4)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 饱和 KCl 50 AD
【详解】(1)烧杯②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上层清液是达到饱和状态;
(2)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3)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4)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法正确;
B、蒸发一定量的水,①烧杯不一定有固体析出,说法错误;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溶剂质量增大一倍,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说法错误;
D、将温度升高到t2℃,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相等,所以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
故选:AD。
3.(2022·江苏徐州)水、溶液及浊液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1)水中滴入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作用。
(2)中国空间站可以通过电解水产生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波尔多液常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___________(填“难溶”或“微溶”或“易溶”)于水。
【答案】(1)乳化
(2)
(3)微溶
【解析】(1)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洁精能将大的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2)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4.(2022·江苏泰州)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丰富的材料、良好的环境。
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见图)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煤的燃烧过程中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人们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填序号)。
a.氢能 b.木炭 c.太阳能 d.秸秆
(3)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重要环节,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泰州拥有我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气田。请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_____。
Ⅱ.金属材料为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5)《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相较于铜、锡的特点是_____。
(6)分别向盛有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铜片,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7)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请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
【答案】(1) 天然气 化学
(2)ac
(3)C6H12O6
(4)灭火(合理即可)
(5)硬度大
(6)Cu+2AgNO3=Cu﹙NO3﹚2+2Ag
(7)涂油(合理即可)
【解析】(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煤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故选ac。
(3)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生成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6H12O6;
(4)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工业原料、干冰用作制冷剂等
(5)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相较于铜、锡的特点是硬度大;
(6)根据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银的活动性:锌>铜>银,故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7)铁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为涂油、刷漆、电镀等。
5.(2022·江苏苏州)为保持冻土路基夏季不融化,需在秋冬季将空气中的“冷”储存至路基。“热棒”插入路基(如图),利用钢管内氨的汽化和液化,实现路基与空气的热量交换。
(1)热棒主体采用碳素无缝钢管。钢铁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热棒钢管外壁需喷涂保护层,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氨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氨的汽化和液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秋冬季热棒工作时,氨在A端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
【答案】(1)混合物
(2)防止钢铁锈蚀
(3)NH3
(4)物理
(5)液化
【解析】(1)钢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故热棒钢管外壁需喷涂保护层,其目的是:防止钢铁锈蚀;
(3)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H3;
(4)氨的汽化和液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秋冬季热棒工作时,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液化,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故氨在A端发生的变化是液化。
6.(2022·江苏扬州)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①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_______。
A.KNO3 B.熟石灰 C.稀硫酸
②某农田改良后pH为5.4,该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水稻 萝卜
pH 5.0-5.5 5.8-6.7 6.0-7.0 7.0-7.5
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
③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④碳酸氢铵(NH4HCO3)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2)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利用CO2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CO2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
①将CO2资源化利用,可减少_______效应。
②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CO2分解成CO和常见单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
④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CO2与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
【答案】(1) B 茶树 C
(2) 温室 O2 防止酵母菌等微生物失去活性,不能发生转化 22:9
【解析】(1)①A、KNO3呈中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
B、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
C、稀硫酸呈酸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
故选B;
②某农田改良后pH为5.4,根据茶树pH为5.0-5.5,油菜pH为5.8-6.7,水稻pH为6.0-7.0,萝卜pH为7.0-7.5,茶树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种植;
③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草木灰为碱性物质,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不能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④碳酸氢铵(NH4HCO3)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由于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产生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①将CO2资源化利用,可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温室效应;
②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CO2分解成CO和常见单质X,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C、H原子个数分别为2、4,反应后C、H原子个数分别为2、2,则X的化学式为O2;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防止酵母菌等微生物失去活性,不能发生转化;
④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的原理为可知,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CO2与H2O的质量比为 。
7.(2022·江苏连云港)连云港海洋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1)海水晒盐。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①“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室里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一般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这三种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③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母液中含有MgC12,向母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海底探物。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的CO2等气体。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可燃冰和干冰都属于混合物
b.可燃冰与煤相比是较清洁燃料
c.可燃冰和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利用CH4和H2O进行催化重整制氢气,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乙→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H2O 玻璃棒 饱和溶液
(2) b
【解析】(1)
①“蒸发池”中蒸发出水,溶质质量不变,故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H2O;
②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玻璃仪器为:溶解(烧杯、玻璃棒)、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玻璃棒),故均需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③结晶池中蒸发结晶后,析出粗盐,得到母液,故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a、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故可燃冰与煤相比是较清洁燃料,符合题意;
c、可燃冰和石油短期内均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②由图可知,“乙→丙”发生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水参与了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故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水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2021·江苏镇江)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______和天然气。
②下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吸收CO2。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碳”捕捉。利用NaOH捕捉CO2,得到高纯度CO2的流程如图。
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O和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碳”利用。将CO2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C2H6O,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______。
【答案】(1) 石油 bc
(2) 光合作用 CaCO3+CO2+H2O=Ca(HCO3)2
(3)NaOH
(4)22:3
【分析】(1)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答案为:石油;
②目前化石燃料仍然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停止使用不现实;生活垃圾集中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可行,故选:bc;
(2)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绿色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故答案为:光合作用;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是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的过程,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故答案为:CaCO3+CO2+H2O=Ca(HCO3)2;
(3)氢氧化钠在捕捉室中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在转化室中,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X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NaOH;
(4)合成C2H6O的反应为,CO2和H2的质量比为88:12=22:3,故答案为:22:3。
9.(2021·江苏无锡)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研发的新能源和工业原料。
(1)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①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______(填化学式);
②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2)CH2﹣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CH4+H2OCO+3H2,CO+H2OCO2+H2。
①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的百分含量,原因是______;
②如图乙所示,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______。
(3)氢气可用于钢铁冶炼、合成氨和合成甲醇等工业。写出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与氢气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FeO 能耗低
(2)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
【分析】
(1)通过分析反应流程可知,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FeO;与电解水相比,该转化过程中利用了太阳能,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耗低;故填:FeO;②能耗低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的百分含量,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故填: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氢气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0.(2021·江苏南通)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氢 氧 钠 氯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上表中_________。氯原子在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
③由上表中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该化合物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
①Mg(NO3)2中硝酸根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②写出Mg与热水反应生成X和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得到 Na+ NaOH
(2) —1
【分析】(1)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17=x+8+7,x=2;
由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为:Na+;
③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由上表中三种元素可组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该化合物为NaOH;
(2)①硝酸镁中镁元素显+2价,设硝酸根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2x=0,x=-1;
②X属于碱,且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X为氢氧化镁,镁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2021·江苏常州)《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采矿(图1) “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_____(选填“易”或“难)溶于水。
(2)治炼(图2)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②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
(3)使用
①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_______(选填 “增大”或“减小”)硬度。
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小于 难
(2) 完全燃烧 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3) 增大 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
【分析】(1)因为需要得到锡砂颗粒,相当于过滤后得到滤渣,所以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小于锡砂颗粒大小。因为可以从河水中得到锡砂颗粒,所以可推测锡砂主要成分SnO2难溶于水。
(2)①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充足有助于完全燃烧,所以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完全燃烧。
②加铅可使铅、锡形成合金,合金熔点比纯金属低,所以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故填: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3)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金属大,所以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增大硬度。
②因为锡的活动性比氢强,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很少装酸性物质。
12.(2021·江苏苏州)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1)天然气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题24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_。
Ⅱ.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 不可再生 等质量的甲烷燃烧产生的CO2少,产生的热量高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8H10
【详解】(1)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等质量的甲烷燃烧产生的CO2少,产生的热量高。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设X的化学式为CxHy,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①12x+y=106;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②12x:y=48:5;
由等式①②解得x=8、y=10;故X的化学式为C8H10。
13.(2021·江苏盐城)大美湿地,水城绿都——生态新盐城的美好画卷正在黄海之滨徐徐铺陈。
(1)保护沿海湿地,擦亮生态名片。
①湿地旅游要做好垃圾分类,野营产生的厨余垃圾应该投放到印有______(选填“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标识的垃圾箱。
②保护湿地,从我做起。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禁止围猎捕食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滩涂湿地大量植树造林,改善海边空气质量
C 就地焚烧枯枝、落叶,防止植物腐败污染水体
D 组织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
E 沿海区域建设核电站,便于向海水中排放核废水
(2)瞄准低碳目标,发展生态能源。
①目前,我市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__等。
②风从海上来,电在风中生。我市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常选用具有良好______(填写具体性质)的铜质或铝质电线、电缆进行电力传输。
(3)治理串场水系,打造生态盐城。
上图是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一种装置。
①厌氧池中厌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并生成水和CO2等;有机物降解过程中______(选填“吸收”“放出”)能量。
②砂石层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③植物浮床系统可吸收污水中的N、P、K等营养元素,既能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又能减少植物生长所需肥料的施用。请列举一例复合肥:______(填化学式)。
④到达出水口处流水,______(选填“能”“不能”)达标排放,理由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不可回收物 ABD 天然气 导电性 放出 过滤 KNO3 能 植物生长吸收了N、P、K等营养元素
【详解】(1)①野营产生的厨余垃圾应属于不可回收物垃圾,故填:不可回收物。
②A 禁止围猎捕食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题意。
B滩涂湿地大量植树造林,改善海边空气质量,符合题意。
C 就地焚烧枯枝、落叶,防止植物腐败污染水体,会产生有害气体烟尘,不符合题意。
D 组织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能促进大家一起保护湿地,符合题意。
E 沿海区域建设核电站,便于向海水中排放核废水,湿地环境被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BD。
(2)①目前,我市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故填:天然气。
②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常选用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铜质或铝质电线、电缆进行电力传输,故填:导电性。
(3)①厌氧池中厌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并生成水和CO2等;有机物降解过程中放出能量,故填:放出。
②砂石层所起的作用是过滤作用,故填:过滤。
③氮磷钾三种营养素含有两种或以上称为复合肥,故填:KNO3。
④到达出水口处流水,能达标排放,理由是植物可以吸收污水中的N、P、K等营养元素,故填:能;植物生长吸收了N、P、K等营养元素。
14.(2021·江苏扬州)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也是重要的资源。
(1)实验室用NaC1固体配制50g15%NaCl溶液。
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gNaC1固体。
②溶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______(填仪器名称)。
(2)大多数天然淡水需要经过处理方可直接饮用。
①工厂锅炉长期使用会形成水垢,可用盐酸去除。写出水垢中Mg2(OH)2CO3溶于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某家用净水机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净水机中,PP棉净水原理是______(填“过滤”或“蒸馏”),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3)扬州积极推进水环境整治,建设“秀美瘦西湖,文明新扬州”。
①环保部门对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将水质从“优”到 “劣”分为Ⅰ~V类。由如图可知,近年来扬州市Ⅱ~Ⅲ类优良水质百分比明显呈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由此推断,扬州市主要水域的水质在______(填“变好”或“变差”)。
②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夜间排放工业污水
B.清理污染河道的淤泥
C.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
(4)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会使水面上藻类物质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某藻类含化学式为 C106H263O106N16P的物质,则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答案】 7.5 玻璃棒 Mg2(OH)2CO3+4HCl=2MgCl2+CO2↑+3H2O 过滤 吸附 上升 变好 BC 氮元素和磷元素
【详解】(1)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0g×15%=7.5g氯化钠,故填:7.5。
②溶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2)①水垢中Mg2(OH)2CO3溶于盐酸时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OH)2CO3+4HCl=2MgCl2+CO2↑+3H2O,故填:Mg2(OH)2CO3+4HCl=2MgCl2+CO2↑+3H2O。
②PP净水原理类似于过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去除异味和余氯,故填:过滤;吸附。
(3)由如图可知,近年来扬州市Ⅱ~Ⅲ类优良水质百分比明显呈上升趋势。由此推断,扬州市主要水域的水质在变好,故填:上升;变好。
②A.夜间排放工业污水,水质变差,不符合题意。
B.清理污染河道的淤泥,水质变好,符合题意。
C.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水质变好,符合题意。
故选:BC。
(3)藻类含化学式为 C106H263O106N16P的物质,则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和磷元素,故填:氮元素和磷元素。
15.(2021·江苏连云港)过氧乙酸(CH3COOOH)作为一种消毒剂,在新冠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组成。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属于有机物 b H、O原子个数比为2:1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变化。过氧乙酸不稳定,能分解为乙酸(CH3COOH)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制备。实验室中用题图-1所示装置制备过氧乙酸,反应原理为: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②该反应须控制在40℃左右进行,可用_______对三颈烧瓶进行加热。
(4)拓展。除过氧乙酸外, NaClO等含氯消毒剂也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利用题37图-2所示装置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制取少量NaClO消毒液。电解过程中,a极区生成Cl2,b极区生成气体单质M和NaOH。
①气体M具有可燃性,其化学式为_______。
②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a 加快反应速率(或作催化剂、催化作用) 40℃热水 H2
【详解】(1)a、过氧乙酸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a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H、O原子个数比为4:3 ,b错误。
c、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错误。
故选:a。
(2)过氧乙酸不稳定,能分解为乙酸(CH3COOH)和氧气,故填:。
(3)①浓硫酸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故填:加快反应速率。
②该反应须控制在40℃左右进行,可用40℃热水对三颈烧瓶进行加热,故填:40℃热水。
(4)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制取少量NaClO消毒液。电解过程中,a极区生成Cl2,b极区生成气体单质M和NaOH。
①气体M具有可燃性,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M只可能为氢气,故填:H2。
②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6.(2020·江苏南通)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的关系是_____
②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③氧气和硫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H2O和H2S.H2O、H2S中氧与硫均为_____
(2)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
(3)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所示。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 相等 -2 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 H+、 SO2 SO3+H2O=H2SO4
【详解】解:(1)①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故填:相等;
②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填:;
③H2O、H2S中氢元素均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H2O、H2S中氧与硫均为-2价,从原子结构上看,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得到2个电子,所以它们化合价相同;故填:-2;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
(2)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故填:H+和;
(3)X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其中硫元素显+4价,所以该物质是二氧化硫﹣﹣SO2;Y是含有+6价硫元素的酸,即硫酸,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3+H2O=H2SO4;故填:SO2;SO3+H2O=H2SO4。
17.(2020·江苏扬州)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填“稳定”或“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_________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填“>”“=”或“<”)。
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______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_________a(填“>”“=”或“<”)。
(2)汽车多以汽油为燃料,辛烷(C8H18)是汽油中的一种成分。
①每114gC8H18完全燃烧,需要消耗400gO2,生成mgCO2和162gH2O,则m=_______g。
②与完全燃烧相比,等质量的C8H18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消耗O2的质量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除污染环境外,燃料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写出一种)。
(3)“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
①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致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1),引发以下反应:Ⅰ

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_________,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O3可表示一个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4)有人提出: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该说法表达的观点是_____(填字母)。
A 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C 原子内部结构复杂,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答案】 稳定 = 释放 > 352 偏小 会产生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 催化剂 单质 分子 B
【详解】(1)①通过氮气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可知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和吸入空气的总体积相等。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该过程释放能;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因为人的肺部和气管中都含有大量水,在人呼吸时,从肺中带走大量水蒸气,从而使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所以呼出的水蒸气要比呼入的水蒸气多,因此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a。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因此m=114g+400g-162g=352g。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2,一个碳结合两个氧,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一个碳结合一个氧,相同质量下的碳,完全燃烧时结合的氧比不完全燃烧时结合的氧多,因此不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的质量比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的质量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对于人体是剧毒物质,因此此处填会产生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
(3)①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因此此处是催化剂作用;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臭氧在氯原子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氧气化学方程式为。②臭氧的组成元素只有氧元素因此属于单质,O3可表示一个臭氧分子。
(4)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是因为氧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任何改变,因此表达的观点是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18.(2020·江苏连云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分类。下列关于“黑火药”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黑火药”由“黑火药分子”构成
b “黑火药”中的KNO3属于复合肥料
c “黑火药”中的C、S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空格上缺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黑火药”爆炸时能闻到刺鼻的火药味,是因为爆炸时除了有硫化物,还有硫的氧化物生成。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制备。古代曾用硝土(含有Ca(NO3)2、少量NaCl等)和草木灰(含有K2CO3)作原料制取KNO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①“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③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一系列操作”包括“加热蒸发浓缩、再冷却到一定温度、过滤”等步骤。其中“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发展。现代国防、开矿等使用的烈性炸药,主要成分为硝化甘油(C3H5O9N3)。
①硝化甘油在人体内能缓慢氧化生成一种氮的氧化物,用于治疗心绞痛。该氧化物中氮为+2价,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合成硝化甘油的化学方程式为。现用46kg甘油(C3H8O3)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能生成多少硝化甘油?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b CO2 S+O2SO2 Ca(NO3)2+K2CO3=CaCO3↓+2KNO3 漏斗 K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小,氯化钠量少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难以析出晶体 NO 解:设46kg甘油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生成硝化甘油的质量为x
x=113.5kg
答:46kg甘油和足量的硝酸反应理论上生成硝化甘油的质量为113.5kg
【详解】(1)
a、“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黑火药”中的KNO3同时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正确;
c、“黑火药”中的C、S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故选b
(2)。
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含1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2个钾原子、1个硫原子、2个氮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故空格上缺少的物质是CO2。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其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3)
①“反应”过程中硝酸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其化学方程式为Ca(NO3)2+K2CO3=CaCO3↓+2KNO3。
②“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③根据图中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K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小,氯化钠量少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难以析出晶体。
(4)
①氧化物中氮元素为+2价,为使其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其化学式为NO。
②解:设46kg甘油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生成硝化甘油的质量为x
x=113.5kg
答:46kg甘油和足量的硝酸反应理论上生成硝化甘油的质量为113.5kg
19.(2020·江苏苏州)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 ______ (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 ____ (写一条)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________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答案】 b 密度小(质轻等) Cu2+和H+
【详解】(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故选b。
(2)铝锂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和密度小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其化学方程式:。
②有氢气产生,说明金属铝和硫酸反应,则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u2+和H+。
(4)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这粒子符号的右下角应为13,每个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若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则该粒子应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3年(2020-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下一篇: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数的开方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