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2一2023学度下学期
八年级五月份
化学学科阶段测试试卷
考试须知: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总分为70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试题,并在相应的位置上填写出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1-35.5 Ca-40 K-39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4小题只有个确答案,15是双选)
1.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净水 D.氧气用作燃料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入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 D.倾倒液体物质
3.下列教材中的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净水器 B.氢气还原氧化铜
C.铁丝然烧 D.植物光合作用
4.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②I2③HIO④X⑤NaI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
A.I2O4 B.KIO3 C.AgI D.I2O5
5.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 B.①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②③表示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④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雾,放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作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
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7.下列应用、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化合反应
B.工业煅烧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分解反应
C.军事上做照明弹的反应: 化合反成
D.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还原反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元素通常为-2价,如在H2O2中氧元素显-2价
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有不同的化合价
D.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9.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下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 其中R的化学式为()
A.N2O4 B.NO2 C.N2O D.CH4
10.对下列事实成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的 二氧化碳分子无色
B 水银体温计量体温 原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C H2O2和H2O性质不同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D 石墨和金刚石性质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1.下列各组数据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16g的硫和16g的氧气反应生成32g的二氧化硫
B.2g氢气和8g氧气反应生成10g水
C.100g水变成冰质量仍为100g
D.34g过氧化氧完全分解会得到32g氧气
12.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案一 方案
A 硬水和蒸馏水 肥皂水 品尝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C 碳粉和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点燃
D 铁片和镁片 观察颜色 空气中燃烧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碳酸钙 氧化钙 不加试剂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B 氮气 氢气 氧气 点燃
C 食盐水 泥沙 无 过滤
D 硫酸铜 铁 水 过滤
14.已知在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的质分数为12%。则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为()
A.14% B.15% C.28% D.56%
15.(双选)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未知 14
A.物质A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C.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 D.其化学方程式为: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空,共40分)
16、(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投入几块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消失,因为木炭其有①______________的结构,有②______________性。
(2)(配平化学方程式)
(3)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任选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磷酸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17.(4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酒精灯火周围加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并提高温度。
(2)澄清石灰水可检验二氧化碳,此时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的现象为①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___。
(3)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18.(3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下列空白(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使之正确。
(2)此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
(3)此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______________(填名称)。
19.(4分)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A B C D
(1)初中化学有很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①______________(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②______________。
(2)氢气、碳都能做还原剂: , ,我们发现发生化学变化时,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①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由此可以推知反应 中还原剂是②______________。
20.(8分)实验室有碳酸钙,氯酸钾,稀硫酸,石灰石,二氧化锰,稀盐酸,水等用品及下列装置。
(1)若用上述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是:②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应先③______________,后④______________。
(2)如用上述药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名称是:⑤______________,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向锥形瓶内加冰,至长颈漏斗的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继续加水后形成⑥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⑦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是:⑧______________。
21.(4分)A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B和A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气体单质。其中连线表示反应,箭头表示转化,请分析下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A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C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__________色的火焰,同时放热。
22.(5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在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
(3)求解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
(4)生成氯化钙的质量:______________。
(5)原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______________。
23.(7分)同学们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同学们观察到(1)______________的现象,据此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2)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猜想与假设】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甲同学所作实验如图I(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收集证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______________;
结合老师给出的提示,甲问学认为可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结论。
【反思与评价】经过思考,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紫色石蕊纸花同时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紫花变红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4)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经过分析讨论,丙同学又补充了两个实验如上图Ⅱ(喷水)、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所示,观察到的现象都是(5)______________,从而排除了水使紫花变红、二氧化碳使紫花变红的可能性。
老师也给同学们补充进行了如图IV(喷稀醋酸)的实验,经过共同努力,最终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同时揭示出甲同学所作实验I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6)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总结】
同学们得出结论,要证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可以借助类似紫色石蕊这样的物质,来证明有(7)______________产生,从而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招考试第三次模拟物理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