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2-2023学度上学期
八年级 化学学科阶段测试试卷
考试须知: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总分为70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试题,并在答题卡上工整书写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哈尔滨初冬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B.减少燃煤区,采取小区集中供热
C.大量燃煤供暖
D.提倡使用脱硫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2.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品红在水中扩散 B. 分子运动实验
C. 白糖溶于水 D. 铁水铸造成锅
3.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用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用铜丝作导线 B. 用石墨做铅笔芯
C. 用粮食酿酒 D. 用铁制作铁锅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氧气的验满 C.取用固体 D.加热液体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食品充氧气以防腐 B. 玻璃钢制船体
C. 液氦用于冷冻机 D. 稀有气体充霓虹灯
6.下列对物质的描述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是()
A.氯化钠溶液,饼干变潮
B.蒸馏水,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二氧化碳,酒精能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D.稀有气体,胆矾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液面下导管口出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D.加热氧化汞粉末,银白色液体变为红色粉末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B.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C.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9.下列关于反应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相交关系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包含关系
C.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是相交关系
D.空气和稀有气体是并列关系
10.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然后点燃红磷
B.给固体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装入药品,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用夹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时,先挤压胶头赶走空气,然后将胶头滴管伸入待测液中
11.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
12.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氧分子体积变小
D 氧化汞分子加热分解 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13.下列应用和相关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 化合反应
B.检验二氧化碳: 氧化反应
C.实验室制氧气: 分解反应
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氧化反应
14.下列在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分氧气和氮气 区分木炭和硫 区分蒸馏水和医用酒精 区分白酒和白醋
第一方案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闻气味 闻气味
第二方案 分别伸入带火星木条 点燃观察现象 尝味道 品尝一点
15.在核电荷数1—18的原子中,X原子核内有a个质子,它的阳离子x3+与元素Y的阴离子y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A.a-5 B.a+5 C.a-3 D.a+3
二、填空题:(共8题,共40分)
16.(4分)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名称:①氦 ,②Na 。
(2)如图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A烧杯中为少量浓氨水,B烧杯中为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B的现象: ;
②此实验说明了分子 的性质。
17.(4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CO2中数字“2”的意义: ;
(2)三个氢离子: 。
(3)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 占21%。
(4)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
18.(4分)用“○”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
(4)生成物属于物质分类中的 (“纯净物”或“混合物”)。
19.(4分)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初中化学实验,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物质含量的实验等。据此可将实验C与实验① (填“A”或“B”或“D”)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都属于探究物质② 的实验。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铁在氧气中燃烧 C.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加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2)上图A中实验时在集气瓶底有少量水,水的作用是① ,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上图B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前要用砂纸打磨细铁丝的目的是② 。
20.(7分)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
(2)小群同学用A、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①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② 。气体逸出的原因是由于物质分解生成氧气,气体增多且温度升高,使试管内压强③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逸出。气体集满后,在水面以下盖好玻璃片,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若接下来要进行细铁丝燃烧的实验,需在集气瓶中④ 。
(3)小力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① ;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② 作用。
21.(4分)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化学物质,其中B、C、D、E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A发生化学反应。B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C由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组成。D只含一种元素,且该元素原子核内质了数为6。E与A反应后会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推断出下列物质(填化学符号)B: ,D: 。
(2)请写出A与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请写出A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 。
22.(6分)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的原因: 。
(3)红磷燃烧的现象:① 色固体燃烧,发光放热,产生② 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生成③ 色固体。
(4)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答一点): 。
23.(7分)化学兴趣小组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老师要求学生们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猜测和探究。
同学们先写出了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 。
【猜想与假设】
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氯化钾、二氧化锰
猜想二:氯化钾、二氧化锰、氯酸钾
猜想三:二氧化锰、氯酸钾
猜想四:氯化钾、氯酸钾
【分析与判断】
同学们经过讨论和分析,认为这四种猜想中,一定错误的是(2) ,理由是(3) 。
请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先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继续(4) ,再将(5) 伸入试管中,若观察到(6) 现象,说明猜想二是正确的。
【反思与收获】
就此题而言,在分析剩余固体的成分时,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请答出一点)(7)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选择考)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市中考物理一模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