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六安市八校联盟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共12题;共12分)
1.生态保护,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B.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出行尽量少开车,多骑共享单车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
B.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
C.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
D.在食盐中添加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3.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 B.KNO3 C.K2SO4 D.Ca3(PO4)2
4.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的消炎药罗红霉素片,主要成分是罗红霉素(C41H76N2O15)。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罗红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36
C.罗红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罗红霉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5
5.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C.手拿滴管 D.量取液体
6.电影《阿凡达2》的海报上阿凡达手握一把镶有蓝色水晶的双头长矛。长矛中加入铬等会变得非常锋利和坚硬。如图是铬元素在周期表中信息,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是24
C.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7.劳动教育要贯穿在义务教育阶段中,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涉及到的化学知识
A 使用煤炉做饭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C 在家烧水喝 降低水的硬度
D 洗衣前,往水中加入肥皂水 根据泡沫多少可知是硬水还是软水
A.A B.B C.C D.D
8.观察、记录和分析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9.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反应物是纯净物
10.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H——2个氢元素 B.O2——2个氧原子
C.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 D.Fe2+——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1.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a=c
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
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80g饱和溶液
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12.某化学小组研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二个实验方案,下列关于方案设计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方案a是想通过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
B.方案b想通过试管中白磷和水中白磷的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
C.方案b比方案a的设计更环保
D.方案b的两个试管应装有氧气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雨.产生酸雨的原因主要是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空气中的S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如NO、NO2)主要来自汽车尾气.SO2形成酸雨主要是两种途径:一种是SO2在空气中粉尘的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另一种途径是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H2SO3再被O2氧化为硫酸.氮氧化物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NO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NO.
酸雨危害较大,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破坏土壤成分等.减少酸雨主要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为减少燃煤产生的SO2,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从而将SO2除掉.为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N2和CO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2)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举酸雨的危害.
(4)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 .
(5)保护环境,减少酸雨,人人有责.作为公民,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是 .
14(5分).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请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为 ,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Ⅱ的基本类型属于 。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15(5分).皮蛋是我国一种传统风味蛋制品。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1)【作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NaCl、NaOH、Na2CO3
猜想三:NaCl、NaOH、Ca(OH)2
(2)【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没有观察到产生气泡,从而得出猜想二不成立。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该实验不足以判断猜想二不成立,理由是 。
(3)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从而得出猜
想二成立 。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该实验 也 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
(4)方案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不正确
②继续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确
(5)【反思评价】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根据步骤(2)的现象不足以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6)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后,对步骤(2)进行了修改,并做了下面的实验,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记录如下。请你完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确
16(8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C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可选 (选填一个装置,填字母),理由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 (列举一条)。
(3)小明选用装置B制取氧气,选取的药品应是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若需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下同)作为发生装置。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如图G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a”或“b”)端管口通入。
17(5分).向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固体质量3.7g。求:
(1)该样品中含锌的质量 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